《田宠娇妻无底线》第449章

田宠娇妻无底线最新章节目录
   李婆子瞪梅长福一眼,很想骂他两句活该,当初是谁将周氏当宝的,现在知道后悔了?
    终究还是心一软,这次回来,不过两个月,梅长福这个老大,看着比走之前老了许多。
    唉,到底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
    李婆子冲着灶屋喊:“老四家的——”
    柳小桥忙从灶屋里探出头来:“娘,啥事?”一边说着,一边擦着手上的水,走了出来。
    “我上次走之前不是说金斗的事情,让你给把把关吗?你这个当婶子的,就没放在心上?”李婆子语气十分不快。
    柳小桥心一惊,直呼冤枉:“娘啊,我都托族里的婶子,将咱们这附近村里适合的姑娘家都梳理了一遍,那些年纪不合适的就不说了,那些合适的,我都托婶子去探了口风了。”
    “可咱们看得上的人家,人家看不上咱们!咱们看不上的那些,倒是乐意,就是一个个狮子大开口,什么聘礼就要五十两银子起步,这不是拿咱们家当冤大头么?索性我就想着,这不是爹去世后百日都没过么,还有三年呢,且冷上这些人几天,到时候再看看。”
    “真不是我偷懒不放在心上啊!”
    梅长福也忙道:“娘,弟妹确实很上心了,也都是真心实意的帮着挑人,这都要怪周氏那个贱人——”
    金斗一脸的尴尬:“爹,我的事不急,等出了孝再说吧!”
    他还能咋说?如今情况大房没个女人确实不行,打扫做饭缝缝补补什么的,他们当侄子的还能求一下婶子,可他爹总不能求着弟妹吧?
    确实要娶个人进来,不是他,就得是他爹!
    与其娶个后娘进来,不如他娶,那也是梅家长孙长媳,也不能随便什么人都行,偏偏因为亲娘周氏,谁家好人家的闺女愿意跳这个火坑?
    到时候这休了的婆婆也是婆婆,怎么对待?万一这公爹再娶个后婆婆回来,夹在中间岂不是受夹板气?
    看着同龄的村里玩伴,比他差的都娶上媳妇,过上了媳妇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可他,如今连衣服破了都没人补,逼得他不得不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了,晚上还要点着油灯,补裤子。
    这种苦逼日子,谁乐意过啊?
    这不是实力现实条件不允许吗?能咋办?
    李婆子简直没力气说,一家子除了她和闺女女婿,就没一个能办得了正经事的。
    这老四媳妇,当初看着还不错,挺精明的,怎么办事就办不清楚?
    “行了,我都知道了!指望你们还不如指望天上掉个媳妇下来!一个个的你说你们都能干啥?能干啥?”李婆子气得指了一圈,索性起身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梅晓彤给安华皓使了个眼色,然后起身道:“我去劝劝娘!”追着李婆子去了。
    李婆子和梅晓彤一走,就剩下个安华皓,顿时这气氛就有些说不出来的拘谨了。
    安华皓只做不知道,又寒暄了两句,才告辞回院子。
    等安华皓一走,大家才霍然放松下来。
    梅永贵低声道:“你们说,这城里的风水是不是不一样?娘去了两个月,回来说话都能装斯文了,这妹夫也是,不过才两个月,如今身上这气势,我滴个乖乖,我瞅着跟那官老爷差不多了,我连话都不敢跟他多说一句!他看我一眼,我腿就发软,看我一眼,我腿就发软!”
    梅长贵在一旁疯狂点头赞同,以前勾肩搭背的兄弟,这次回来,不知道怎么的,还是那个样子,还是那个黑脸,可他就连靠近都不太敢了。
    三兄弟对视了一眼,都各自默默地回家了。
    回到屋里,柳小桥到底还有几分担心:“四哥,娘方才是不是生我气了?”
    梅长贵回想了一下李婆子方才那表情,十分肯定点头。
    柳小桥……
    看柳小桥面色不好,梅长贵想了想,安慰道:“没事,娘生气顶多就是骂两句,不会打你的!娘除了上次气急了揍了大……周氏,还从来没揍过儿媳妇呢!要揍也是拿我出气,你放心吧!”
    柳小桥……
    并没有被安慰到。
    可是跟这样的棒槌男人生气又不值得,干脆换话题:“娘和小妹他们这次回来住这么久,不会是在城里出事了吧?”
    怨不得她多想,这城里住得好好的,上次还是气冲冲走得,怎么这次回来就要住上这么久?尤其是连妹夫都回来了,虽然她不懂科举读书什么的,可也听梅长贵说过,当初梅永安为了秋闱,那可是恨不得长在书院里好吗?出了过年回来了两天,压根就没回过家。
    怎么到了妹夫这里,就变成窝在乡下了?
    梅长贵大大咧咧的一挥手:“这不是爹过世百日么?再说了,不是说了,城里热,回来家里凉快么?能出啥事?有什么事,也有娘和小妹在呢!你怕啥?”
    柳小桥在这个时候就很能理解婆婆了,恨不得拿笤帚好生抽上一顿。
    她是这个意思吗?她是想着,那城里多好啊,吃的好住的也好,若真跟婆婆说的一样,还有两个婆子一个丫头伺候,那过得不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这样的好日子不过,跑回来乡下做啥?
    柳小桥知道跟梅长贵说不明白,这个男人,她嫁过来这也半年了,也算是了解了,平日里跟其他几房有个什么摩擦,这男人肯定是站在她这边的。
    可一旦跟婆婆和小姑子有关系,不用想,自家男人铁定是站婆婆和小姑子那边的。
    再一想,若真有什么事情,不说别的,以她对小姑子的了解,肯定也不会带累家里。
    若真有个什么,大不了将家里的钱凑凑,也算是还小姑子的情了。
    这么想着,柳小桥也放松下来,不再提这事了。
    梅晓彤他们到七里墩两天,就是梅老柱的百日了。
    七里墩的老风俗,百日这天,不仅出嫁女要来,外孙什么的也要回来,都要准备纸钱,用纸包好,上面写上封批,然后烧给梅老柱。
    然后各家还要杀鸡,杀鱼,供饭。
    箱子梅晓彤早就准备好了,纸钱什么的也都买回来了。
    到了百日这天,一早就准备好了供品,大家吃了早饭,就一起往祖坟那边去。
    到了门口,看看时间,再看看人头,梅长福的眉头一皱。
    今天可是大日子,出嫁女和外孙都该来的,怎么这个时候了,还没见梅永珍和木头?
    “金斗,你去催催你大姑他们,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磨叽啥?”梅长福回头吩咐金斗。
    金斗答应了一声,就往老宅那边跑。
    跑到半路上,就看到梅永珍和木头刚从老宅子里头出来。
    木头手里抱着一个箱子,梅永珍手里抱着一个食盒。
    见他们来了,大家也就不说了,吆喝着去了坟地。
    到了坟地,先上前烧纸。
    从梅长福大房起,顺着来,梅长福家封了四个烧纸包,替在外头没回来的天虎也烧了一份。
    轮到梅永珍了,她只站着不动。
    还是木头从箱子里摸出两包纸钱来,上前烧了,饶是如此,梅永珍似乎还想说啥,不过扫了一下周围,老实了。
    等大家都烧了纸,又将箱子也烧给你梅老柱。
    又磕头上供。
    每家都有一个食盒,里面放着一荤一条鱼一碗饭。
    舍得的就杀鸡,梅长福家几个大男人,鸡都被周氏抓走了,只得去买肉,那肉也堆了一满碗。
    梅永珍一直磨磨蹭蹭的,等到大家都将饭菜供好了,她才从食盒里掏出两个碗来。
    梅家人的脸都黑了,按理说,今儿个给梅老柱上供,每家都要有三样,有肉有鱼有饭,让老人家在下面也能吃饱饭。
    因为百日以后,再就是周年祭才会给老人上供了。
    一般人家,就算日子过得紧张的,这百日上供,一碗饭,两个荤也勉强能凑齐。
    没有大鱼大肉,那河沟里捞点子小鱼什么的,也能凑上一碗,再加上一个鸡蛋,也说得过去了。
    可梅永珍这碗里,一个二和面的馍馍,一碗炒苋菜梗,就没了。
    再回想先前木头手里的箱子,一看就知道是木头的手艺,估计是他抽空打的,这也就算了,可就难道一点荤腥都拿不出来?
    梅长贵性子直,直接就问了:“大姐,你这是啥意思?”
    梅永珍瑟缩的看了看李婆子和梅晓彤,小声的道:“这家里艰难,我们都几个月没吃荤腥了,想来爹在下头也不会说啥的。等将来我们日子好过了,我在给爹补,到时候给他供个大猪头,让他老人家在下头吃的饱饱的。”
    “再说,你们都准备了这么多,他老人家在下头也够吃了,说不得吃腻了,吃点青菜还舒坦些呢——”梅永珍越说声音越小。
    木头急了,一把拉过梅永珍,小声的问:“娘,我昨儿不是给你钱,让你去村头买一尾鱼,割半斤肉的吗?你怎么就弄了这个来?”
    梅永珍嗫喏道:“我去迟了,就剩下一条鱼,足有三斤重,太大了些,那肉也只剩下精肉了,价格还跟那肥肉一般,我,我就……”
    木头急得直跺脚:“那你也不该啥都不买啊?”没看到几个舅舅和小姨还有奶的脸色有多差?
    如今他们娘俩还住在人家梅家的老宅子里,这靠得是什么?是姥爷。
    姥爷虽然不在了,可越是如此,他们越是要记得姥爷的好才是,再说了,这一条鱼和半斤肉满破也就几十个大钱,他们固然日子难过,可也没到这个份上吧?
    春收后,不仅娘俩的粮食够吃了,手里还略有盈余,他如今精心伺候着几亩地,到了秋收后,手头还能更宽裕点。
    他们娘俩略微省点,这几十个大钱怎么省不出来?
    非要在姥爷的百日上省?这让地下的姥爷知道了,只怕要伤心透了,更别提几个舅舅和小姨他们了,以后的日子仰仗他们的地方还多了去了,这是活生生要把人都给得罪光啊?
    可木头也知道,自己娘不只是对姥爷抠门,而是自从守孝以来,他们桌上就没见过半点荤腥。
    娘还养了一窝鸡,一头猪。那鸡自从下蛋后,他们却连蛋味都没闻过,因为院子里还住着以前的大舅母周氏,梅永珍防着周氏,每天都跟在鸡屁1股后头,鸡前脚刚下蛋,后脚就被梅永珍给摸走了。
    这些鸡蛋都被梅永珍攒够一筐子,就让木头拿到镇上去卖了,卖回来的钱,就存着。
    如今梅永珍就一个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