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宠娇妻无底线》第431章

田宠娇妻无底线最新章节目录
   杜太医能忍?
    两个加起来足足一百多岁的人,就在大厅里争得面红耳赤,差点扭打起来。
    梅晓彤只得默默地抱着秦老爷子给的见面礼,缩在一边。
    二门口,陆陆续续的客人也就到了。
    今天上门的客人,大多是那天在看台亲耳听到陈巡抚和朱侍郎要来的人,想着无论如何也要碰碰运气,不过就是一份礼物,如果能有机会见着陈巡抚和朱侍郎,说上两句话,混个脸熟,那也发达了。
    万一没寻着机会,可这跟陈巡抚和朱侍郎一起吃过饭的经历,也值得回去吹个几年不是?
    再说了,这杜太医可是太医,混个脸熟,有个人情往来,将来家里有人生病什么的,说不得就能请动人家了,那才是实在好处。
    因此一大早,都带着礼物和名贴来了。
    这些人自然知道,自己是没资格让杜太医亲自出来迎接的,那天陈巡抚可说了,这杜太医虽然告老还乡,可身上还挂着虚衔,领着三品院正的朝廷俸禄呢。
    到了杜家门口,投了拜帖,就有人将他们领进去。
    在二门口,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那天长青书院的那个秀才安华皓吗?
    大家都还有印象,先不说安华皓救了人,就说安华皓那个头,那肤色,在长青书院也是独树一帜,让人印象深刻。
    怎么是他今天在二门口迎宾?
    今时今日这个场面,这个位置非主家,或者主家极为亲密的人不能胜任的。
    有人就想起来,不是说今儿个收的这徒弟,就是安华皓的娘子吗?
    大家交换了一个眼色,这拜师礼还没行,就能让徒弟女婿来迎宾,想来这徒弟是极为得杜太医喜欢,只怕跟自家闺女没啥区别了吧?
    这么一换算,安华皓四舍五入也就是女婿了,没毛病。
    换算明白这个关系的客人,一个个看着安华皓的眼神都热切起来。
    这本来就是长青书院的秀才,又跟杜太医有了这层关系,将来只怕——
    一时都围在安华皓旁边,一起夸赞起来。
    安华皓面无表情在他们眼里都是成熟稳重,不苟言笑在他们眼里就是认真负责,浑身上下就没哪一处不好的。
    安华皓迎接的程序,先是来人了,管事的在一旁介绍,大家互相寒暄两句,客人将今天的主角梅晓彤先是夸一遍,再夸一遍安华皓,最后再夸两夫妻如何如何。
    安华皓根据客人夸奖的诚恳度,酌情让自己的脸上露出一分,两分,最多五分的笑容,给予回馈,再附上一些比如:哪里哪里,过奖过奖之类的客套话。
    最后再伸手请客人进去
    ,一套流程算走完。
    安华皓这般好的记忆力,这么轮着下来,也有些头晕脑胀了,不过他也知道,这越是到后面,客人越是重要。
    也只能打叠起精神来,听管事的介绍。
    客人都来得差不多的时候,二门口又来了一个客人,长得倒是一表人才,穿一身天青色的袍子,腰上悬一块玉佩,大约快四十岁的样子,颌下留着胡须,脸上含着笑。
    管事的忙在旁提醒道:“这是本县的鲁典史。”
    安华皓心里咯噔一下,不由得多看了那鲁典史一眼,正好那鲁典史也在打量他,两人的目光撞到一起,安华皓还没怎么样,那鲁典史眼神一闪,脸上的笑容没变,还冲安华皓微笑着点了点头。
    安华皓拱手行礼:“学生拜见鲁大人,大人屋里请——”
    鲁典史笑得十分的和气:“原来是宋秀才,昨儿个远远的见到了宋秀才的英姿,就知道君非池中之物,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这如今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些人不服老都不行咯——”
    安华皓忙低头行礼:“鲁大人言重了,学生不敢当。大人里面请——”
    见那鲁典史似乎还想说什么,干脆利落的将人往里面请。
    鲁典史自然不好再说什么,笑了笑进去了。
    那管事的似乎想说什么,门房又来报,说是县令大人陪着陈巡抚和朱侍郎一起来了,唬得立刻忘记了自己要说啥,忙到里面传报去。
    杜太医听说陈巡抚他们到了,也忙起身,示意秦老爷子稍坐,他带着梅晓彤就迎到了大门口。
    陈巡抚和朱浩然今儿个倒是轻装便服,就两三辆马车,身边也就跟了那么几个人,看上去就跟那普通的富家子一般。
    见杜太医带着一堆人迎接了出来,忙从马车上下来,示意人将贺礼给搬了上来。
    随从从车上搬下来一堆礼盒,看得周围的人啧啧称奇,这京城贵人就是大手笔啊。
    陈巡抚跟杜太医寒暄了两句,就将眼神投向了杜太医身后的安华皓,和安华皓身边那个穿着深色衣裙的梅晓彤。
    以陈巡抚见多识广的经历来看,不过是个漂亮的小丫头,这世上漂亮的女人多了,尤其是宫中,那更是环肥燕瘦,数不胜数。
    眼前这个小丫头,身量也才抽条,看上去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加上还是杜太医的关门弟子,在陈巡抚眼里,就跟自己闺女一辈的。
    只打量了两眼,见梅晓彤不卑不亢的,并没有因为见到自己和朱浩然,就缩手缩脚的,尤其是和安华皓站在一起,这么看去,倒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小夫妻。
    也就恭贺了两句,并没有在门口多
    逗留,就进去了。
    倒是朱浩然,多看了几眼梅晓彤,也送了一份贺礼,也就罢了。
    大厅里的一切都准备好了,眼看客人都到齐了,时辰也到了。
    杜太医才让人示意秦老爷子上场。
    秦老爷子这辈子光徒弟就收三四十个,拜师礼那是最熟悉不过的,当下就站在了大厅正中,宣布拜师礼要开始了。
    先是将杜太医看中梅晓彤天分,所以才收她为徒弟消息宣布了一遍,又七七八八的将整个大夫郎中行业的规矩当中宣读了一遍。
    然后才是梅晓彤跪拜祖师爷,祈求祖师爷保佑,然后给祖师爷上香。
    这个时空的郎中大夫的祖师爷是黄帝,因其着有的《黄帝内经》乃是最早的医学典着,而被尊为郎中大夫的祖师爷。
    在大厅的中堂挂着偌大的黄帝的画像。
    梅晓彤恭恭敬敬的给黄帝的画像磕头,然后上香。
    接下来,在秦老爷子的主持下,杜太医和齐夫人坐在上座。
    梅晓彤端端正正的跪在两人面前,给两人行三叩首之礼,然后献上拜师礼,拜师红包和投师帖。
    在众人瞩目下,梅晓彤和张婆子准备了好久的拜师礼一一呈现了上来。
    别的也就罢了,那一盒子茶叶让杜太医一点形象都没要的,先抢着抱到了怀里,一副你们谁也别跟我抢的架势。
    陈巡抚和朱浩然也眼神一亮,知道这盒子里的茶叶只怕就是那天吃到的茶。
    只是看杜太医那个护食的样子,摸摸鼻子,没说话。
    倒是齐夫人,看到还有两套衣服,忍不住眼神就柔和了一下。
    早就有人将茶水送到了梅晓彤的手边,梅晓彤给杜太医和齐夫人跪着敬茶,两人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放到一边。
    也有早就准备好的回礼。
    杜太医是一个行医的匣子,不说别的,这匣子就是紫檀木雕,四角包银,价值不菲。
    齐夫人给的是一对羊脂白玉镯子,温润如酥,一看就不是凡品。
    就连杜太医都怔了一下,这镯子可是自家夫人的陪嫁,平日里最是喜欢,连自家儿媳妇都没舍得给,今天怎么给掏出来了?
    齐夫人慈爱的将镯子给梅晓彤戴上,心里想着的确是,可怜齐家妹子和华皓那孩子了,不说别的,这镯子就当她替齐家妹子给儿媳妇了。
    喝了茶,回了礼,就该师父训话,宣布门规了。
    杜太医起身,正色的宣布门规,也差不多就是尊师重道,不得同门相残,救死扶伤之类的。
    唯独有一条,杜太医特意提点出来,身为医者,不能用手中的药和医术来害人。
    说到这一条,杜太医看着梅晓彤:“你能做到吗?任何时候,不管你是何种境地,你都不能用手中的药和医术来害人,哪怕是你的仇人!”
    所有人都看向了梅晓彤。
    梅晓彤一怔,总觉得杜太医这话意有所指,自古医毒不分家,杜太医这是怕自己学成后,用医术来害人?
    还是?
    此刻众目睽睽之下,来不及多想,梅晓彤十分干脆利落的回答:“弟子可以做到!”
    若真有仇人,直接就动手开揍了,还用啥子毒药?是拳头不够硬还是脚法不够准?
    杜太医点点头:“入我医门,得我传承,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切记,切记!”
    梅晓彤一一领训不提。
    拜师完毕,也差不多快要中午了,杜家早就准备好了酒席。
    杜太医就起身请大家入席。
    首桌的自然是杜太医,陈巡抚,朱浩然,秦老爷子,吕文光还有县衙的县丞、县尉、主薄,典史等。
    安华皓和梅晓彤在杜太医后面,一人执壶,一人进酒,不设座位。
    张婆子和齐夫人在后院也有两桌,招待今天跟着来的家眷。
    安华皓一扫全桌,就看到了那个姓鲁的典史竟然也坐在首桌,虽然敬陪末座,可是能被安排到这个位置上,自然证明他在荆县还颇有几分地位。
    今日里杜太医家的厨子那是拿出来看家的本事,这厨子本就是从京城那边带回来的,在京城也曾举办过不少宴席。
    实在是驾轻就熟。
    一时青衣的丫鬟陆续将菜端了上来,除了几个特色的本地菜外,大多是厨子在京都的手艺。
    光看上去就红的绿的,搭配的好看。
    上好的玉泉酒,安华皓和梅晓彤给桌上的人都倒上,酒过一巡。
    陈巡抚吃了两口菜,忍不住道:“杜老府上的厨子好手艺,这道桃仁山鸡丁倒跟上年年岁时进宫领宴,席上一道菜味道一般无二。”
    朱浩然也赞道:“我吃这道佛手金卷,跟宫中的味道亦是不相上下。”
    杜太医不甚在意:“我家厨子曾跟着宫中御膳房的大厨学过几日,也就勉强有宫中御厨两三分功力罢了,不值一提。”
    旁人听着,啧舌不已。
    听这话,两位京城的贵人那是宫中宴席的常客也就罢了,这告老还乡的太医,居然家里的厨子还跟御厨学过手艺。
    那都是极得当今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