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宠娇妻无底线》第414章

田宠娇妻无底线最新章节目录
   下面有煮茶热点心的炉子,也有净房,还有下人丫鬟们休息的地方,都是一间一间的用木板隔开,不会混淆。
    上面则是隔开的大大的花厅,三面是墙,面向河边的这里,搭建成露台一样,方便人观看比赛。
    大大的花厅也被半人高的木头栅栏分成几个小厅,每个小厅都有一张桌子,花厅的后面就是给客人换衣服的隔间。
    这样的看台外面每一个这样的花厅和花厅之间,都用木栏杆隔开。
    她们被分到的这个看台,位置偏些,是左起第一间。
    梅晓彤却很满意。
    进来打量了一下,请杜太医和齐夫人,还有张婆子在上面坐好,她就下去指挥吴婆子她们干活去。
    齐夫人也闲不住,拉着张婆子也跟着下去了,留下杜太医一个人在上面,看着江面发呆。
    下面虽然有炉子,可是没炭。
    不过来的路上她们就看到了,这看台附近,好多做小生意的,都是为了这看台服务的。
    果然,吴婆子出去了一会,就带进来两个小贩,一个背着一篓炭,一个挑着一担水。
    见梅晓彤看过来,吴婆子就解释:“咱们这烧水热点心的,都要水,虽然临近河边,可今天人多,这水未必干净。我看外面有卖水的,问过了,是咱们荆县有名的蒙泉水,一大早从山上挑下来的,最合适煮茶不过了。所以就自作主张的给将人带来了——”
    梅晓彤一听,连连点头:“吴婶子你考虑的很是,我一时想不到的,你们都帮忙周全周全。”
    吴婆子这才放下心来,她也是看梅晓彤不是那等小性的主人,又想着今儿个是主家的大事,要是办得好,以后主家也有好名声,要是办砸了,只怕主家以后想要进入这个圈子,得多费好些周折。
    如今她已经是宋家的人,自然要替主家着想,主家好,她们做下人的也才有脸面不是?
    那边齐夫人看在眼里,暗暗点头,这晓彤和张家姐姐虽然不太懂这些,可这买的婆子倒是个不错的,也肯为主家考虑。
    这就很好了,当人主子的,哪里需要什么都会,只要下面的人会,她们能支派下面的人就行了。
    齐夫人环顾了一下,看这下面虽然忙,可却忙而不乱,加上她自己也带了一个丫鬟过来,被她也给支使着去帮忙看着。
    左看右看没什么事了,干脆拉着张婆子上去了。
    梅晓彤先就让马车夫回去接李婆子他们一家来,此刻见下面这外面小摊上色色都是齐全的,有卖炭的,有卖水的,还有卖花,卖各色糕点吃食的。
    更有好多打扮整齐的十来岁的小子,一个个都守候在
    附近,这些都是专门跑腿的。
    看台上的贵人要是需要些什么,吩咐下人,下人就会使唤这些跑腿的小子给买回来,然后给几个大钱,跑腿的小子也高兴,下人们也乐得清闲。
    这时候梅晓彤在门口只看了一看,有那机灵的就钻了过来:“贵人可有什么吩咐?”
    梅晓彤一愣,不过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那古代快递小哥么?同城速递嘛!
    想了想,开口:“给我买两束新鲜折枝花来。”
    “好嘞!”那小子躬身听完了,顿都没打一个,转身就一溜小跑走了。
    梅晓彤傻眼了,急啥啊?这银子还没给呢!
    一旁的齐夫人的丫鬟笑着道:“秀才娘子别替他们担心了,他们鬼精着呢,跟那些小贩们都是熟悉的,自然能先拿东西,后付钱。”
    梅晓彤这才明白,顿时油生自己一种真是土包子的感觉。
    没多大一会,那小子就回来了,手里拎着两个竹条编的篮子,一篮子白色的茉莉,绿叶中星星点点,散发着幽幽的香气,一篮子栀子花,香气扑鼻而来。
    梅晓彤爱闻栀子花香,不然不会在七里墩跑到李竹叶家去移栽了一株栀子花到家里,后来搬到新院子,她都记得这花,特意还挖到后院种下了。
    此刻闻到熟悉的栀子花香,忍不住喜笑颜看:“小哥,这花多少钱?”
    那小子偷偷看了一眼梅晓彤,忙低下头去:“贵人给五十个大钱就好了。”
    这花本是他家自己种的,今儿个这看台的贵人一般都会买些放在上面装点一下屋子,所以这个价格真不算贵。
    梅晓彤没太在意,示意谷雨给那小子一百个大钱,顺便说了一句:“你可认识那种花的人家,我想买几株花树栽在院子里,茉莉、栀子花或者金银花都行,要是有爬藤的蔷薇就更好了。若是有,你就带上人明儿个到燕子巷口第二家去。”
    那小子眼睛一亮,接过一百大钱,看梅晓彤的眼神就跟看神仙一般。
    这么大方的贵人,不仅给了一半的跑腿费,还要买花树,顿时感激得不行,连连道谢。
    道完谢干脆不走了,就在楼下给帮起忙来。
    他本是附近人,七八岁年纪就来当跑腿的,如今都两三年了,对一块那是了如指掌。
    谁家的点心干净,谁家的东西便宜,谁家的东西好,他们都烂熟于心。
    刚好那卖炭的小贩又背了一篓子炭过来,就要结帐,那小子上去笑嘻嘻的跟那小贩说了几句,那小贩就啐了那小子一口,到底把价格给饶了一点下来。
    还有那送水的汉子,看到那小子,倒是多问了两句:“你今
    儿个怎么不在外面跑腿,倒跑到里面来了?”
    那小子也不答,只嬉皮笑脸的让那汉子便宜两文钱。
    汉子无法,也答应了。
    那小子十分会看人脸色,人精一般,没多大一会,就看出来这里面只有谷雨最老实,一边帮忙,也就套些话。
    谷雨虽然老实,可她记得要嘴严,不管那小子如何讨好卖乖,她就一问三不知。
    那小子碰了个软钉子,也不生气,照样笑眯眯的看谁不方便,就上去搭把手。
    没一会,李婆子两夫妇也就到了,两夫妇都来帮忙,人手又充足,很快,水就烧开了,热茶也沏好了,点心也热好了。
    梅晓彤见下面的事情已经不用自己操心了,也就放心的上楼去陪着杜太医和齐夫人说话。
    只有张婆子在上面陪着,她还是有些不放心。
    没想到等她上去,却发现齐夫人跟张婆子聊得十分投机,就连杜太医,虽然一脸的不耐烦,可也没说什么,老老实实的在一旁陪着。
    见梅晓彤拎着一篮子茉莉花,一篮子栀子花上来,香气四溢。
    齐夫人先就站了起来:“好有趣的花,哪儿来的?”
    梅晓彤见齐夫人喜欢,顺手就将花给递过去:“找下面跑腿的小子买的,价钱不贵,也新鲜。”
    齐夫人接过花,爱不释手的在厅里比划,看放在哪里合适,一边还说:“一会子问那小子,再买上几篮子带回家去。”
    梅晓彤自然答应了。
    一边关切的看向张婆子,就怕她不自在。
    张婆子老神在在的,一边看着花,一边笑:“说着我这老婆子,年轻的时候在乡下也爱个花啊朵啊的,山上的野杜鹃,野茉莉什么的也没少往家里栽。如今年纪大了,倒是没这个心思了,倒是我这闺女随我,就喜欢花。”
    “我们老家院子里,我闺女种了不少,有老大一颗栀子花,又白又香,花开的时候能香一个院子。这到城里来了,院子不大,我又病着,倒没这个心思。等闲了,咱们院子里再种上一颗栀子花我看就挺好。”
    梅晓彤笑:“我跟娘想到一块去了,先就在下面跟那小子说了,问他认识不认识那种花朵人家,要是认识明儿个带到家里去。到时候也孝敬大人和夫人两株!只是荆县这地方,想来没有什么名贵花种,都是些山野之花,夫人到时候可别嫌弃。”
    齐夫人就笑:“正是些山草野花才好,好养活!咱们家老爷天生辣手摧花,不论咱们家多名贵的花,只要经了他的手,就没了活路。也不知道养死我多少盆花了!我想着说不定养些这些山野草花,还能在咱们老爷手下挣一条活路!
    ”
    梅晓彤忍不住憋笑出声。
    张婆子倒底还是念着这是闺女的师傅,勉强忍住了。
    杜太医脸上挂不住,脸涨得通红,勉强辩解了几句:“我那不是研究研究药性么?哪里知道这些花这般娇贵?”
    不辩解还好,一辩解连张婆子都忍不住了,杜太医气咻咻的起身:“我下去转转去——”
    拔脚就走了。
    大家笑了一阵,齐夫人又摆好了两篮子的花,此刻齐夫人的丫鬟将茶水和点心都端了上来。
    三人说笑了一阵。
    此刻陆续已经有人到达看台了,旁边的看台也来了人,也开始上上下下的一顿忙活。
    河边岸上的草地上,石头上,还有树上,也都有人开始占据位置。
    有讲究点的人家,带上一块油布,铺在草地上或者石头上,有那淘气的孩子或者汉子,嫌弃地上看不远,早就寻摸好了树杈,三两下就爬了上去,你喊我,我喊你的,闹成一片。
    也有相好的人家一起来的,孩子们结伴一起玩闹,大人们坐在一起闲话八卦。
    不多时,河边都已经差不多人满为患了。
    树上也都站满了人,远远的那边,八艘龙舟已经早就就位,此刻八所书院的参赛的学子也陆续到达了龙舟附近,开始做准备活动。
    客人们也都陆续来了,古娘子一家到底是雇了一辆马车,拖着一家大小到了看台这里,门口吴婆子眼尖,先上前打了招呼,将一家人给迎了上楼。
    楼上,此刻已经坐了一半的人,都是安华皓同窗好友的家眷。
    家眷也不多,也就两三户人家,因着在外读书,人口都不多。
    有就带着妻儿的,也有未成婚就带着父母的。
    因着今日安华皓要参赛,不能在看台亲自招待,那些同窗都是明白人,也都只让家里的女眷还孩子来了。
    如此也有七八个人,早就被梅晓彤安排妥当了,上了茶水点心,又陪着说了些话。
    年轻些的女眷和孩子在一桌,也好有些话说。
    年纪大些的女眷也一桌。
    本来梅晓彤是要安排齐夫人单独一座的,就让张婆子陪着她就好,免得她跟其他人说不到一起去。
    又怕有人不会说话冒犯了齐夫人,伤了脸面都不好。
    可齐夫人倒是不在乎这个,她在京城什么高门贵妇没见过,规矩太多,反倒觉得这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