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宠娇妻无底线》第409章

田宠娇妻无底线最新章节目录
   号称天下文采十斗,七分在白云书院。
    人人都称,只要进入白云书院,那相当于半只脚就踏入了朝中。
    长青书院虽然是有长青大儒的名头,前几十年实在不及白云书院。
    也是本朝初建的时候,白云书院的院长和白云书院出生的文臣,也不知道是不是多年来的白云书院的地位,让他们昏了头,不仅在朝廷颁布招安,广纳天下名士的时候一个个都拿乔拒绝不说。
    还扬言,除非朝廷三顾茅庐,封白云书院为天下第一书院,否则书院的学子们,都拒绝入朝为官。
    然后……
    就没有然后呢。
    朝廷又不是他白云书院开的,天下的习得一身文武艺,要卖与帝王家的人多了去了。
    一个白云书院算什么?
    更别提这个时候,当时长青书院的院长十分有眼光,在白云书院狠狠扫了朝廷的面子的时候,跳了出来,主动臣服朝廷,并献上几条良计,还有若干长青书院珍藏多年的藏书于朝廷。
    两相对比,朝廷自然选择了长青书院。
    又纳了长青书院的良计,将除了白云书院外的才子们尽数归于朝廷。
    别处的学子,被白云书院的学子压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机会可以翻身,谁特么的在乎是前朝还是当今?
    别说什么书生气节了!这前朝自己作死,折腾得民不聊生,当今得了天下后,这大家才有安稳日子过,谁不想过安稳日子?
    再说了,读书一辈子,为了啥?别说那些虚的,谁不是为了科举考试,入朝为官,光宗耀祖?
    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那是傻子。
    更别说了,当今朝廷还算礼贤下士,对读书人也都挺尊重的,只要不是白云书院那些脑子坏掉了的学子,都十分开心的跟着当今朝廷混了。
    白云书院的人还拿着架子,等着朝廷三顾茅庐没等着,却等来了朝廷已经广令天下,说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
    等白云书院的人反应过来,朝廷是不可能答应他们的条件的时候,已经迟了。
    好位置都被别人占了不说,朝廷对白云书院的印象那是相当不好。
    若不是刚坐稳天下,要表现出朝廷的泱泱大度,也是要好好安抚读书人,依着当时圣人的脾气,只怕抄了书院的心都有。
    白云书院失了圣心,那学子们的身份一下子就尴尬起来。
    而跟白云书院走下坡路相比,长青书院蒸蒸日上,颇得朝廷青眼。
    此消彼长,白云书院渐渐失去往日风光,跌落成二流的书院。
    而长青书院至此就一跃为一流书院。
    为此,白云书
    院再不敢抱怨朝廷,倒是将这些帐算在了长青书院的头上,觉得都是长青书院小人行径,夺去了朝廷的圣恩。
    尤其是后来,长青书院常年稳压白云书院一头,如今世人皆知长青,哪里还记得几十年来的白云?
    长青书院这边,反正得了实惠好处,所以对白云书院格外的容忍些,处处低调谦逊,看在白云书院眼里就觉得长青书院这是心虚。
    在外人眼里,却是长青书院好气度。
    这么多年来,白云和长青之间,表面还好,暗中却不知道过了多少招了。
    不过到底大家还讲究个书生意气,就算过招,也都是堂堂正正的文斗,就算输了,也是技不如人,没什么可说道的。
    可今年,这白云书院竟然要来阴的,就值得让人深思了。
    梅晓彤和安华皓听完了这白云书院和长青书院多年来的恩怨,面面相觑,感情这还是世仇啊!
    不过梅晓彤对顾子楷的家世越发有了个清楚的认识。
    这些消息,一般的读书人从哪里得知去?可顾子楷却如数家珍,说不得好些事情,恐怕连书院的夫子都不清楚。
    顾子楷却浑然不当回事,就这么清清楚楚的说出来,这里面的人情。
    梅晓彤和安华皓心领了。
    说完两家书院的恩怨,顾子楷停顿了一下,到底还是没忍住:“王家娘子,这白云书院,虽然当初得罪了朝廷,可到底底蕴还在,这些年来又努力低调朝着朝廷靠拢,如今也不容小觑。若是无十足的把握,还是暂且先忍耐!”
    “这次龙舟赛,有我跟宋兄在,咱们在龙舟赛上堂堂正正的赢他们,当众打脸,让他们白云书院知道长青书院的实力!”
    这是怕梅晓彤动手。
    梅晓彤当然没那么傻,这个时候在荆县对白云书院动手,不管成与不成,长青书院都难逃关系。
    真要教训他们,等他们离开了荆县,多少收拾不得。
    不过顾子楷这份心意,还是领了。
    几人又说了几句话,晚饭就好了。
    张婆子亲自烙了白面饼,炒了几样小菜,又切了萝卜、青瓜丝。再配上水灵灵的野菜和好几样菌菇酱,有辣的,有放了肉末的……
    摆了两大桌子。
    因李婆子也在这边帮忙,干脆也就将狼毫和他男人都喊过来一起吃了。
    顾子楷心情愉悦,加上这菌菇酱实在香,尤其是带着辣的,吃得他额头冒汗,都还舍不得放筷子。
    梅晓彤没想到顾子楷居然嗜辣,忙又吩咐丁婆子熬了一锅绿豆汤,用凉水掰温了,送与顾子楷喝,怕他晚上胃疼。
    顾子楷这一顿吃得满足
    ,违背了往日里只吃七八分饱的原则,只觉得意犹未尽。
    因他跟安华皓心结已解,也放开了些,没那么端着。
    饭桌上,一边吃一边夸张婆子手艺好,夸得张婆子眉开眼笑。
    吃了饭,临走,张婆子硬是塞了一坛子放了辣椒的菌菇酱给顾子楷,让他放心吃,没了再来拿。
    顾子楷也不客气的接了过来,谢过了张婆子,三言两语的又定下了,过几日张婆子再做好吃的,再上门来吃才告辞而去。
    安华皓看得一瓶老陈醋一下子灌下去了大半瓶,这些人太坏了!抢自家晓彤没希望了,居然连自家丈母娘的关爱都抢!呸,太不要脸了!
    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的顾子楷!
    回到屋里,安华皓还半真半假的抱怨了两句,大意是张婆子都不疼他了。
    梅晓彤又好气又好笑,“你这话当着娘说去,看娘不拿鞋底子抽你!娘要是不疼你,能熬这些酱去?这都是给你预备着秋试路上吃的呢!”
    安华皓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出,一愣之下,眼圈都红了,好半天才道:“娘还是最疼我的!”
    梅晓彤哪里不知道安华皓这点子心病,只故作不满:“可不是,娘如今都只疼你,比疼我还疼你些!”
    安华皓明知梅晓彤是哄他的,张婆子这世上最疼的唯有梅晓彤,可还是觉得心里熨帖舒服。
    两夫妻笑闹了一阵,才说正事。
    “宋大哥,这白云书院的事情,你且小心些!我看那些人不一定能罢手!今儿个在咱们这里丢了脸,说不得还要在学院里找你麻烦。”梅晓彤提醒。
    安华皓心中受用,“我心里有数,经过今日这事,他们也要收敛两日。更别说他们都住在长青书院,在咱们眼皮子底下,真想闹事也没那么简单。”
    梅晓彤知道安华皓既然说心里有数,那就不用担心了。
    转过头来,说起分酱的事情来:“今天熬的酱,留下咱们自家吃用的,还要给历九少和吴掌柜送些去。你那边除了给院长和几位夫子外,还有谁要送的?列个名单给我,我明日好买些小坛子回来,写上签子,和浴兰节礼一起送出去。”
    安华皓在心里斟酌了半天,才写了个名单,夫妻俩又商量了几句,总算把人数给定了下来。
    安华皓以往浴兰节送节礼,除了给授业恩师外,就是张掌柜和秦猎户两人需要他费心。
    那个时候他还没成家,大家也不会苛责,一般都是自己打的少见的猎物,再加些买的礼品也就够了。
    至于当时的宋家,那都是宋春花一手操办,恨不得将家里都搬空一样。
    他还没正儿八经的正式
    送过节礼,此刻见梅晓彤在列节礼的清单,忍不住凑过来看。
    节礼清单上,除了点心,好酒外,还有咸鸭蛋,皮蛋若干,粽子若干,浴兰节的五毒饼若干,最后再加上菌菇酱,看上去又实在又不打眼,都是日常用的东西,也看得出花了心思准备的。
    很拿得出手,又没有破费太多,十分妥帖。
    这节礼准备好,送出去后,陆续的也有回礼送到。
    历九少也十分喜爱这菌菇酱,派人送回礼的时候,还不忘记让人开口又要了两坛子回去。
    送的回礼也十分有历九少的特色,怎么贵重怎么来。
    倒是顾子楷,收了节礼后,回了不少的滋补药品,也是价值不菲。
    就连杜太医,收到节礼后,也难得没有挑剔,反而让齐夫人开口,也要了两坛子菌菇酱。
    齐夫人还有几分不好意思:“我家老爷离开老家多年,以前还有我家老太太给做了送到京城去,自从我家老太太去了之后,我家老爷已经几十年没有吃到这家乡味道了。昨儿个尝了这酱后,半夜没睡,这是想起我家老太太了。“
    “我家老爷生平最大的憾事就是没在老太太面前尽孝,经常念叨,这辈子还想再尝尝当初老太太的拿手菜。如今这酱倒有几分我家老太太的那个味道,所以我只好厚着脸皮找你再要上两坛子。”
    梅晓彤忙道:“这值当什么?杜大人喜欢就好,我明儿个再送上两坛子来就好。若是不嫌弃,每年我家都要做这个的,到时候多做两坛就是了。或者,我今天回去问了我娘和我家做饭的婆子,明儿个将做法一并送来,杜大人要是想吃,自家做来吃也是一样的。”
    齐夫人喜出望外,有做法自然更好,她只不过是想着这做酱的手艺,说不得不能外传,所以没有开口。
    如今梅晓彤主动说要给做法,忙顺势道:“那就麻烦你了!”
    因着这个,杜太医家给的节礼也厚重了几分,除了那些普通过节的节礼外,额外给了一匣子,里面放着四五个小瓷瓶,上面贴着签子。
    有补气养血的,有健脾消食的,有跌打损伤的,还有金创药之类的。
    算是日常这种家庭用药,都给准备好了。
    这可实在是一份重礼了。
    不说梅晓彤高兴,就连张婆子看着这匣子里的瓷瓶,都忍不住咂舌:“闺女啊,这真是杜太医家送来的?”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