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宠娇妻无底线》第315章

田宠娇妻无底线最新章节目录
   不过,这些就不用跟小彤彤说了。
    今天小彤彤表达出的意思,倒是勾起了她的忧虑。
    李婆子年纪大了,以前她还觉得有系统在,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怕。
    如今看来,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得让李婆子保养身体才好,不然免得小病堆积成大病,那就难了。
    心里打定了主意,梅晓彤也没心情跟小彤彤多说了,外面还有好多事情呢,干脆的让小彤彤跪安了。
    小彤彤似乎还有话说,也被梅晓彤给直接忽略了。
    看李婆子睡沉了,梅晓彤才放心的站起来,出门去处理事情。
    灵堂里,孝子贤孙要守一整夜,和尚道士们念了好几个时辰,也昏昏欲睡,摇摇晃晃了。
    安华皓安排好明天的事情,正要去灵堂守着,就碰到了梅晓彤。
    忙上前握住她的手:“冷不冷?累了吧?我让厨房给煮了银耳粥,一会你喝一碗,也暖暖身子。”
    梅晓彤反握着安华皓的手,“你也辛苦了——”
    两人相视一眼,一切都在这一眼中,不用多说了。
    牵着手一边慢慢的走着,梅晓彤才开口:“明天起,家里的事情就交给我,咱们家没有外客来吊唁,只需要等大师们念够三天经,就能将爹的寿木给移到寺里去了暂时存放了。梅长安那边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你还是去查查他和高进之间的勾当去。”
    说着,想起来什么:“昨天,陪我聊天的那位大娘,跟我说起齐城的来历的时候,说齐城是靠着矿山才从一个小镇成了县城。说是最开始是朝廷派兵马驻军在这里,看守着矿山,后来时间久了以后,当初的驻军一直就留在了齐城。”
    “那些驻军在本地结婚生子,繁衍后代,有权利的头目们,也就成了本地的豪强,所谓的驻军,说是朝廷的驻军,不如说是那些当初那一代驻军的私军。他们盘根错节,关系网十分庞大,才是齐城真正的地头蛇。”
    “以往那些来的县令,要是跟这些人关系搞不好,那就别想在齐城呆下去。要么是被逼走,要么就是自己看不下去,不想同流合污干脆调走。”
    “高进来齐城当县令已经半年多了,还稳如泰山,我猜测只怕高进和那些豪强也勾结到了一起。当初马老大他们不是被关在私矿吗?你要不要顺着这条线挖挖看?”
    梅晓彤建议道。
    “我已经让人送信,让马老大他们来齐城。也派人跟着梅长安,前几日,据说梅长安跟着高进参加了好几次的聚会,都是那些豪强们请客,我估计着梅长安也沾染上了。”安华皓眼
    底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妻子如此的了解自己,让人愉快的了!
    梅晓彤见安华皓也想到了这一点,也是一笑,不再多说了。
    到了灵堂,梅长青两兄弟和天虎,已经哭了一天了,此刻已经是夜深,外面念经的和尚和道士也都昏昏欲睡了。
    灵堂里是难得的安静,所有人都体力在今天都耗了个干净。
    安华皓已经安排人去给和尚和道士做了两桌子的素宴,请他们吃了,再休息一会,明天一早继续卖力念经做法,普渡梅忠诚去西天极乐世界,还是转世投胎就看他自己选择了。
    又让人端了清粥小菜和姜汤,送到灵堂隔壁的屋子里,让梅长青三人来填一下肚子。
    梅长青和梅长贵还有天虎的眼睛都是红通通的,还泛着泪光。
    见热气腾腾的粥和菜送上来,顿时眼睛都绿了。
    这哭了一天灵了,水份和体力消耗都很大,灵堂里门大开着,虽然外面搭着棚子,可这正月里夜风料峭,吹在人身上,跟刀子似的。
    再厚实的棉袄棉裤,这跪在地上半天,虽然有棉花垫子隔着,那寒气还是顺着腿往肉和骨头里钻。
    绕是梅长青和梅长贵也算是吃得住的人,也苦不堪言。
    不用安华皓和梅晓彤招呼,三人就爬起来,呲牙裂嘴的一边揉着膝盖,一边流口水。
    梅晓彤示意灶下的婆子将粥和菜放到旁边的桌子上,等三人进来了,才将门关了。
    因为要停灵,这屋里也不敢烧炕,冷飕飕的,不过门关上,没风吹进来,大家都很满足了。
    先是每一个人捏着鼻子,硬灌下一碗姜汤,将体内的寒气给逼了出来。
    梅长青三人,热气腾腾的姜汤下肚,接连打了好几个寒战,终于手脚暖和了一些,脸上也有了血色,不是冻得铁青了。
    歇了一会,又一人盛了一大碗粥,配着小菜,稀里哗啦的三两口就喝光了,整个人才算活了过来。
    梅晓彤有心想开口让大家都回屋先歇息一晚上,明儿个一早再来跪灵就行了,再说了,这都没外人来,何必把自己折腾成这样?
    可转念一想,毕竟是亲爹死了,当儿女的如果这个时候不表现表现,将来要么被人说嘴,说不孝顺之类的话。
    再说了,自己跟梅忠诚木得感情,可梅长青他们有啊,何必拦着呢?
    因此只让人拿进来一个火盆,堆上足足的炭火,让他们取暖。
    身为女婿和出嫁的女儿倒是没这个规定,梅晓彤也就懒得上赶着表现孝心了。
    生
    前她对梅忠诚的生活起居都安排得妥当,自认为没有对不住他。
    如今梅忠诚离去,虽然有些难受,可让她真要痛哭流涕,像天要塌了一般,着实是强人所难了。
    乡下的旧风俗,谁家老人去了,亲朋好友都要上门吊唁,这个时候,就是有些人的专场了。
    这个人一般是去世老人的女儿或者儿媳妇,实在不行,亲戚也可以,最好是女的,关系也要亲近。
    然后由这个女人在给去世的老人上香磕头后,就要跪在灵前,一边哭一边说,将去世之人的生平三言两句说清楚,然后要夸逝去的人有多么的大方善良对亲戚好,对谁都好。如何就这么不小心去了,还有多少孝顺没享受?再感怀一下这人在世上的时候如何如何……
    厉害的哭唱婆子,能将周围的人情绪都调动起,让人跟着她的情绪,听着听着,都能哭出声来。
    这种叫哭唱,看似简单,但是没两把刷子的人还真拿不下来,因为这是哭灵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环。
    要会说话,会哭,会唱,就算死去的那个恶贯满盈,在哭唱婆子的嘴里,那也是多有苦衷的。
    庄户人家好多婆子们专门去学这个,大都哭得干巴巴的,庄户人家不讲究,马马虎虎也就能过去。
    这梅晓彤是不会哭唱的,要她跪在灵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跟唱rap一样,来缅怀梅忠诚,还不如杀了她。
    安华皓也知道梅晓彤的性子,安排手下去请一个哭唱婆子来,明天一早就开始哭一哭。
    虽然没有人来吊唁,可该做的,该走的程序,梅晓彤和安华皓都没落下。
    见梅家
    兄弟执意不肯去休息,梅晓彤也不多说,只叮嘱他们自己注意身体,真扛不住了就起来走走,烤烤火,喝喝热水。
    出了灵堂:“宋大哥,我今晚去陪娘,我总是不放心她。”梅晓彤不好意思的看着安华皓。
    安华皓虽然看得到吃不到,可温香软玉抱在怀里肯定比一个人孤零零的睡在炕上强啊。
    一听晓彤这是要抛弃自己,去安慰岳母大人,只得忍了,谁让这个家里,他惹不起的,除了晓彤就是岳母大人呢?
    更何况,岳父去世,想来岳母大人心里也不好受,让晓彤去陪着,她老人家也开心些。
    只点头应了,将梅晓彤送到李婆子住的厢房外,才回屋歇下。
    安华皓和梅晓彤都以为不会有客人上门吊唁,哪曾想,安华皓这买下的屋子,也算是地段不错。
    周围的邻居,先是看到一贯没什么人出入的院子里,来了一群人收
    拾整理,布置得喜气热闹,然后到了傍晚接亲,就都知道了,这一贯无人的院子,有了新主人,还是新婚小夫妻。
    这一块的地段不错,左邻右舍,基本都是老住户了,互相处得都还不错,都想着这是来新邻居了,也不知道性子如何。
    没想到,这喜布都还没拆,就喜事改丧事了。
    从昨儿个起看到安家门口撤了红色灯笼,改挂白灯笼,白花,就知道家里是有人去世了。
    又听着念了大半宿的经,因此一大早,互相商量着,觉得毕竟是邻居,也就相约着上门吊唁。
    如同这种邻居一般的客人,上门吊唁也花费不了什么,买上一炷香,两刀纸,讲究一点的再配上点纸钱啥的,也就齐活了。
    安华皓一早就出门了,梅晓彤听说有人来吊唁,先是一愣,还是李婆子反应的快,让人接进来。
    又提醒梅晓彤赶快备茶饭,好歹也要请人吃一顿便饭了才能走。还好因为新婚,安华皓让人在厨房也备下了不少粮食和菜,因为是老人去世,不好做荤的宴席摆上来,只能让人拿钱去买了一板豆腐回来,做豆腐宴席,配上山珍蘑菇,倒也摆得出来了。
    邻居们到了灵堂,上香,又有孝子贤孙在一旁磕头回礼。
    然后被请到偏厅里,李婆子陪着,梅晓彤亲给人上了茶。
    来吊唁的邻居,看李婆子和梅晓彤都身穿重孝,身上无一处有饰品,光溜溜的头发上,只簪着一朵小白花。
    一时倒可怜起这新娘子来,前天才成亲,第二天家里老人就去了,这也忒命苦了,换做一个不讲理的婆家,只怕就要说这新娘子是丧门星了。
    再看梅晓彤,新媳妇的打扮,虽然身穿孝服,并无打扮,可也越发衬托得出是个美人。
    不由得多感叹了两句。
    因着来吊唁的是女客,大家寒暄了两句,就互相打探起来。
    梅晓彤只做小媳妇的羞涩样,任凭问啥,都低头不语。
    倒是李婆子人老成精,三言两语,一个照面就知道这些邻居们心里想啥。
    只含糊说自家本不是齐城人,一家子都在乡下,这院子是女婿家的,女婿打小就跟在自家养活,如今是回来成亲的。这女婿就跟自己儿子一般,因此一家人都来送亲,没想到老头子水土不服,一病不起了。
    剩下的话,就不说了,留给了邻居们去猜测。
    几个女客,眼神闪烁了一下,先还是好言相劝,说些节哀之类的客套话。
    其中有一个,就带出几分同情和看不起来,话里话外,就带上了梅晓彤。
    说她可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