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宠娇妻无底线》第261章木料

田宠娇妻无底线最新章节目录
   鱼也被宰杀干净,因为李婆子定的是杂鱼,便宜些,要和豆腐一起,放入蒜苗,煮一大锅,这样的天气,就着馍馍,吃着肉,最后来一碗汤,给个神仙也不换。
    来帮忙的女人们,一边忙活,一边心里感叹梅家的大手笔,这一天的伙食可都是不少钱啊。
    安华皓回来后,就跟梅忠诚和李婆子说了,他的新屋子也跟着梅家一起盖,他已经跟蒋师傅说好了,他屋子的图纸费用另外给,盖房子其他的开销,都和梅家一起算,他先拿出一百两来,到时候盖起了要是不够,他再补上。
    梅忠诚和李婆子自然没意见,梅家人更没意见,安华皓能盖多大的屋,说来还是梅家占便宜呢。
    院子里热火朝天,香气扑鼻,香得附近的孩子们都坐不住了,一起趴在梅家的院墙上,看着院子里的肉流口水。
    天龙和天虎算是半个大人了,要送茶水,还要在工地上干活。
    天豹、晓鹊他们几个还小,就做些跑腿,择菜,搬柴火垛小事,都不得闲。
    安华皓看工地上安排妥当了,偷了个空,回到梅家,跟梅晓彤汇报买石头啊,瓦片之类材料的消息。
    两人在梅长贵的屋子里,门和窗户都开着,一人拿一个册子,一边说一边记着。
    院子里帮忙的女人看了,挤眉弄眼的笑,有那胆大的,就凑到周氏身边,小声的道:“你家小姑子和这位来妹夫看上去真跟年画上的一样,可真俊啊!城里人怎么说来着?什么才什么貌?”
    周氏撇撇嘴,低头往灶里塞柴火,只哼了一声。
    “我说,你们家小姑子和那安家小子,一直都是这样相处的?”有人好奇。
    周氏抬头想说点什么,温氏时刻盯着她,见她要说话,忙咳嗽了一声,将那问话的婆娘喊了一声:“嫂子,你过来看看,这肉够了没?”
    那婆娘也不傻,见温氏拦着,也就一笑,走过去看了一眼,说声够了,就转了话风,说些别人家的闲话。
    屋子里,安华皓正说着材料的事情:“石料就在隔壁村靠着山那片,离新屋子大概两三里路,价格也还公道,就是要自己去拖回来。有别家的,价格更便宜些,可太远了,也是要自己拖回来,我合计一下,还是隔壁村的划算,就定了那家。下了十两银子的定金,他们保证在咱们家要石头的时候,有充足的石头供应。”
    梅晓彤点点头:“那木料和瓦片呢?”
    “瓦片是十几里外一个窑厂,他们家专烧屋顶的那种青瓦片,只有两口窑,不大,要是赶赶,倒是能供上咱们。还有一个窑厂,在镇外边,他们家烧那
    种红瓦片,颜色鲜亮,价格也贵一文钱,只可惜那家如今都被预订了,腾不出手来烧咱们家的。我就定了青瓦片的那家。”安华皓说到这里,看看梅晓彤。
    附近的人家,就蒋师傅经手的,大都爱买红瓦片,觉得好看,吉利,一眼看去,屋顶红艳艳的,多显眼啊!
    安华皓也担心梅晓彤也喜欢红色的,可自己却定了青色,倒有几分小心翼翼地。
    梅晓彤一笑:“青瓦片就挺好,红色的看着太招摇了。”
    安华皓放下心来,又继续道:“至于木料,咱们靠着大黑山,什么木头没有,我听老叔说家里早就准备好了四哥和你成亲要用的木头。前些时候,说要起屋子,老叔也曾在山上寻摸过房梁,只是咱们家要得多,一时不凑手。外面铺子的木料先不说好坏,主要是运进来麻烦。我就想着,不如咱们掏钱找村里人买,价格也便宜,让他们得一点好处,说嘴的人也少些。”
    听这话的意思,安华皓一回来就有人跟他说了这几天村里的流言了。
    不过这也是好主意,如今灵山村谁家不囤着木料,暂时用不着的可以卖给梅家,这是无本的生意,等卖了,明年开春还能再去砍。
    梅晓彤想了想,找来梅长青,把这活计交给了他。
    梅长青一听,拍着胸脯保证,肯定给家里挑好木料买回来。
    抽了个空,梅长青找蒋师傅问了下,家里要多少木头,得了准信,又到自家存放木料的那里看了看,心里有了数。
    回到村里就去工地上,跟人一说,顿时沸腾了。
    谁家还没几根存着的木头啊?平日里也是白放着,一时也用不上,这要是卖给了梅家,不是白得一注钱财?
    不少汉子当时就喊自家有,可以便宜点卖。
    性子急得当场就喊价了,旁边的人一听也急了,纷纷压价,反正这木头只花个力气,庄户人家的力气最不值钱了。
    都怕梅家要了别家的不要自家的,一时乱轰轰的。
    梅长青真要把心思用到正道上,还真有办法,他不慌不忙的先等大家喊得差不多了,对行情和大家的心理价位就有了个数。
    又记下了家里有木头,说要卖的人名,然后才开口,说家里需要做房梁的木头,要求高,把蒋师傅说的标准才说出来,要多粗,多长的;做房梁的,最好是是松木和杉木,其他的木头不行。
    家里有这样木头的,明儿个一早自己扛到梅家门口去,按根算钱,保管不会亏了大家。
    大家伙一听,心里都有了数,想着晚上回去盘点一下自家的木头,看有没有符合标准
    的,至于价格,既然梅家都说不会亏了大家,也就没多少人担心了。
    第二天一大早,梅家门外就排起了长队,梅长青被直接从被窝里拖出来,冷风一吹,整个人才清醒了。
    一听说卖木头的都到门口了,只得穿好衣服出来,就被人围住了。
    蒋师傅他们起来的早,看到这情形,也围上来看个热闹。
    有蒋师傅和他一干兄弟给把关,挑出来的木料都是笔直的,长短粗细都差不多,一水的杉木和松木。
    梅长青也没有失言,给的价格,取了个中间价,在大家能接受的范围内。
    当场就把钱给结清楚了,卖了钱的男人们,将钱丢给跟着来的婆娘,然后甩手进梅家院子吃早饭。
    昨天梅家的伙食,可是把来帮忙的人给惊呆了。
    麦子和高粱二合面的馍馍,成年汉子拳头那么大一个,管饱。菜是大肥肉炖萝卜,油光发亮的肉片,切得厚厚的,下锅里炒出油来,肉片四周卷曲成瓢状,成半透明状,放入家里做的豆酱,又咸又香。
    咬一口,又软又滑,萝卜也吸足了肉油和肉汤,经过霜打的萝卜,吃起来带着清甜之气,配上肉,那真是绝配。
    汉子们平日里给别人家帮忙,也就是萝卜白菜,里面放几片肉,沾个味道就很不错了。
    哪里像梅家这样大方的?开始汉子们还有些矜持,可肉片下肚,那就管不住了,一个个敞开了肚皮吃得滚圆。
    尤其是后面还有一道杂鱼炖豆腐,鱼都不大,巴掌大小,用豆酱红烧后,放水下豆腐煮,这个天气,热腾腾的,喝完一碗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
    两大筐子的馍馍运到地头,差点还不够。
    吃了饭后,大家都不好意思歇着,梅家人厚道大方,来帮忙的人也不吝啬力气,一天下来,就没有偷懒的,都觉得自己怎么也要对得起那吃下肚子的肉和鱼汤豆腐才行。
    吃早饭的空隙,蒋师傅偷空找到安华皓和梅晓彤,两人坐在角落里,一人端着一碗稀饭,梅晓彤还有李婆子特地给她蒸的一碗嫩嫩的蛋羹,一碟咸菜,一边吃一边说着什么。
    见蒋师傅过来,两人忙站起来:“蒋师傅,可是有什么事要说?”
    蒋师傅小声道:“我看今天他们送来的木料里,倒是有两根好木头,做房梁可惜了些,要是你们有闲钱,倒不妨买下来,打个柜子啊什么的,也体面风光。”
    他跟梅家人打了这几天的交道,也就看出来,其实梅家做主的就是这梅家闺女,这安家后生的家也是这梅家闺女当着的,也知道他们不差钱,才来提醒一下。
    安华皓挑了挑眉毛:“什么好木头?”
    蒋师傅声音压得更低了:“我看着好像一根是鸡翅木的,一根倒好像是酸枝木的,这两样打家具,可比杉木柏木和香樟木体面多了,城里好多达官贵人给自家闺女做陪嫁打家具,听说都专寻这几种木头。”
    “鸡翅木略微差些,酸枝木可是好东西,你们要是需要,可以看到了就囤上几根。”
    安华皓听到这里,眼睛一亮:“我去看看。”
    拉着蒋师傅就往门外走。
    如今梅家的情况,若是晓彤想要买这样的好木头打家具,恐怕梅家人心里有意见。
    可若是他买下来,打好家具送给晓彤,就没人说闲话了。
    没一会安华皓就眼睛发亮的走进来,后面跟着两个汉子,肩上都扛着一根木头。
    这木头跟平常其他的看起来也差不多,积满了成年的灰,十分不起眼。
    两人将木头放在了院子角落,然后才笑眯眯的去吃早饭去了。
    李婆子见到了,忙从吃饭的人群中挤过来问:“外面多少木头放不下,要抬到院子里来?”
    梅晓彤冲李婆子一笑:“这是宋大哥买下来,将来好打家具的,是好木头,放在外头怕被人抬走了。”
    李婆子一听,嘀咕着:“你们还认识木头?不会是被骗了吧?”一边去仔细打量了一下,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这也倒提醒了李婆子:“说到打家具,等到新屋子起了,得给晓彤你房里打一套新家具,跟城里姑娘一样的。”
    梅晓彤对这个没啥要求,反而提醒李婆子:“娘,我的屋子里家具都可以暂时放放,倒是四哥要成亲,得给他屋里先打一套才行,不然成亲了,屋子里空荡荡的也不好看啊。”
    李婆子皱皱眉头,好半天才道:“也罢!让你爹这些天就在家先把老四房里的家具打出来,反正他年纪大了,到新房子那里帮不上什么忙,还怕他出个啥事。你爹也好多年没正式打过家具了,说不定手生了,让他拿老四房里的先练练手,到时候再给你打一套整整齐齐的。”
    说着就去找梅忠诚。
    梅忠诚吃完了饭,正叼着烟袋锅,跟人闲聊,听人夸梅家,又夸他儿子闺女都有本事。
    还没听够,就被李婆子拉到一边:“老头子,我刚被闺女提醒了,这新屋子在盖,可家具还没时间打啊?别的就算了,老四要成亲,到时候屋里空空的不好看。我琢磨着,找别人又浪费钱,手艺还不如你。你干脆就在家先把老四的家具给打出来?免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