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宠娇妻无底线》第51章占便宜

田宠娇妻无底线最新章节目录
   而绣花,李婆子再没见识,也知道这是门对女人来说相当不错的手艺,既能提身价,还能嫁人后,有这个手艺,就算遇到个恶婆婆,也不会饿死。
    李婆子当初答应温氏跟老三的婚事,除了一部分原因是可以出少量聘礼就几乎能白得一个儿媳妇外,更多的原因,是她悄没声的去温氏娘家附近打听过。
    知道温氏娘曾经是大户人家的绣娘,后来也不知道主家犯了什么事情,家里的奴婢被发卖,温氏的娘就是被人牙子买了,她心思机巧,成天不洗脸,装丑作怪,比起她身边的几个女孩子,她表现的太消极,人贩子在卖掉其他的女孩子后,带着温氏的娘到了镇上。
    温氏的娘抓住了这个机会,因为她看起来不起眼,人牙子估摸着,繁华富贵地的大户人家也看不上这样的,就给顺路在经过石桥镇的时候,想着乡下人没见过世面,这样的姑娘便宜点,说不定也能哄个人卖出去。
    江成业那时候还是个穷书生,家中为了供他读书,已经家徒四壁,实在供不起了,他下面还有还几个弟妹,没法子,退学回家。
    家里负担重,温氏又手无缚鸡之力,干脆就搬到了镇上靠给人写书信什么的勉强没饿死。
    刚好手头有那么一点钱,听到人牙子说卖人,不知道怎么就跟温氏的娘看对了眼,将手头那点钱撒出去,把温氏的娘给领回了家。
    据说当时是附近十里八乡最为轰动的事情,让人津津了道了好多年。
    温氏的娘进门后,就勤劳持家,又因为一手好绣活,江家的日子倒是好过起来,也能供得起江成业读书了。
    江成业倒也不负众望,跟温氏娘成亲后,考了十多年,终于不负众望的考上了秀才。
    那个时候温氏是江成业的大女儿,都已经有十一二岁了。
    按理说,江成业成为了秀才应该温氏的娘苦尽甘来了,可她偏偏没福气,没几年,因为这些年操劳过度,身子早就熬怀了,丢下温氏和三个儿子,撒手去了。
    江家本就靠着温氏的娘主持大局,给家里的小叔子成家,还发嫁了两个小姑子,平日里还奉养公婆,这温氏一倒,一家子连个能顶事的都没有。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江成业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完全不通俗务的人,不过因着还有个秀才的名头,倒是温氏的娘一死才过五七,就有人上门来提亲。
    也不知道江成业是不是脑子抽了,一堆人里,有家中富裕还肯给陪嫁的不要,还有那家世清白,只是为了弟弟妹妹耽误了花嫁的勤快农家女子也不要。
    千挑万选,选了个家里穷得叮当响,把小闺女卖了给自家儿子娶媳妇的杨姓人家。
    杨家小闺女年纪小,可生得好看,为了这个,江成业几乎将半数温氏娘积攒下的家业给了杨家,才把这小娇妻娶进了门。
    没两年,江家就败落了,几乎连饭都吃不起了,江成业如今自持秀才身份,也不能做那写信糊口的活计,寻了个私塾教书先生的活,可都是教的庄户人家,能给多少束脩?
    家里还是经常揭不开锅。
    那杨家闺女熬了一年不到,就熬不住了,趁着江成业不在家,和不知道什么时候勾搭的卖货郎私奔了。
    江成业大病一场后,身子也垮了,私塾先生的活也没法做了,整天就在家喝酒灌得死醉。
    全靠江成业的老爹老娘,都快要入土的年纪,还要拖着身体带着孙子孙女,勉强做活,养活江成业。
    温氏的婚事,是王永安考上秀才后,江成业喝多了,也不知道听了谁的话,竟升起一个荒唐的念头,觉得把闺女嫁到梅家,指望着梅长贵成为举人,高中后说不定能拉自己一把,到时候自己也能借光,说不定也能考上举人。
    江家爹娘最疼这个大儿子,无所不应,再者江成业说温氏嫁到梅家一来省了家里的口粮,二来图将来靠上梅家,提携自家儿子,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
    不管不顾的就主动上门提亲。
    也是李婆子打听了一圈,都说温氏的性子好,家里的事情几乎都是她在做,是个勤快的姑娘,心中先就满意了几分。
    又听说这姑娘还能绣花补贴家里,有她亲娘几分的真传,就更是动心了。
    后来找个机会见了一面,发现温氏长得柔弱,虽然这一点她不太看得上,不过一看就是个好的性子的,不吭不哈的,自己能降得住。
    更何况能绣花补贴家里,这可是再好不过的,自己的三儿子自家知道,是个眼高手低,不愿意吃苦,游手好闲的。
    自己跟老头子还在一天,不分家还能混口饭吃,若是不找个能干的,能养家的媳妇,只怕到时候一分家,就能一家老小饿死。
    老大家的周氏人虽然长得粗笨,可有一把子力气,又能下地干活,性子虽然不好,可将来分家了,能守得住家里的田地,又一心为小家打算,将来日子不会差。
    老二就更不用说了,中了秀才,娶的媳妇是县城里的,陪嫁丰厚不说,老二有秀才这个名头,只要不做妖,就不会饿死。
    老四家的还小,还可以多看看,这老三家的人选,她心中琢磨了很久,看来看去,如今只有温氏最合适。
    温氏在家中日子过得也艰难,身为女儿,自然知道,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亲娘尸骨未寒,才过五七,亲爹就娶了小娇妻,花的都是亲娘用命攒下的家业。
    温氏那个时候已经懂事了,稍微有点良心的,都会恨。
    加上温氏的三个弟弟都被爷奶养得木讷无用,帮不上温氏半分,还只会拖她后腿。
    这种媳妇才好,嫁到自己家后,只要脑子稍微清醒点的,都不会挖婆家贴娘家。
    自己也观察了,这温氏看起来不是个脑子不清白的。
    因此,在考察后,就直接定了温氏。
    温氏嫁进门后,倒真如李婆子所料,性子软,好拿捏,加上娘家无人撑腰,又不得男人喜欢,很快就成了李婆子的手中泥,任由她揉搓。
    只一点李婆子不满意,老三不着调也不着家,她本以为温氏会自己绣花挣钱,这样她也好找个借口,让温氏将钱上交,家里也多个进项。
    偏温氏却好像忘了这回事,不管日子如何难过,默默哭也行,哀求李婆子也行,就是除了缝补衣服外,从来不拿针线。
    李婆子见温氏这是防着自己,也是防着梅家人,心里哪里不恼怒,就越发的折腾起温氏来,克扣她的口粮,就想逼着温氏就范。
    温氏看起来柔弱,性子却十分执拗,几乎快饿死了,都没在李婆子面前拿过针线。
    也不曾教导晓鹊针线。
    李婆子还以为温氏就要这样死守着绣花的手艺,宁愿饿死也不现出来呢。
    没想到,她现在居然愿意教自己的老闺女了,这岂不是天降的好事?
    李婆子虽然不明白温氏为什么愿意教自己闺女,可这种便宜不沾那是王八蛋。
    因着这个,李婆子自觉和温氏之间的战斗,自己赢了,不管怎么说,温氏服软了,这是当婆婆的心理上极大的满足。
    一连几天,都给了温氏几个笑脸,也不克扣温氏的口粮了,说话的口气也都和气了许多。
    周氏看在眼里,又气又急。
    本来这家里,三妯娌间,老二媳妇一年见不到一次,没啥威胁,家里就自己和老三家的。
    自己是长子媳妇,按理说,这梅家等公婆百年后,都应该是大房的,奉养老人也是他们大房,别看婆婆现在掌控着家里的大权,等年纪再大一点,自己的儿子成人了,两老不还得指望着大房么?
    谁家不看重老大啊?因此,她一贯很有优越感,自己男人除了听婆婆的,疼小姑子外,没别的缺点,老实肯干,还疼人,她再没有不满意的。
    就算婆婆刁钻偏心,总是挑刺,可比起老三家的,她觉得很满足了。
    哪曾想,老三家的看着不声不响,心里藏奸,悄没声的就哄骗了小姑子,教她学什么针线绣花。
    呸!针线谁不会?还用得着老三家的教?肯定是老三家的背地里使了什么坏。
    如今一看,三房的地位可就上来了,那可不行!这个家,是她和自家男人和儿子辛苦挣来的,若是三房起来了,多占了便宜,以后属于大房的不是少了?
    周氏忧心的几个晚上都睡不好,翻来覆去的,折腾的梅晓鹊没办法了:“他娘,你这大半夜的不睡,折腾个啥啊?”
    周氏索性翻身坐起来,黑夜中,透过窗户棱照进来的月光下,她一双眼睛亮得可怕:“当家的,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娘对弟妹好了很多?三弟妹又不下地干活,又不挣钱的,居然每顿能分半个馍馍了——”
    梅晓鹊没明白过来,顺口就接道:“那不是挺好,以前弟妹都只能刮个盆底,饿得都脱相了,如今娘允许弟妹吃馍馍,弟妹也不会饿出好歹来,不然三弟回来,我这当大哥的怎么跟他交代。”
    周氏气得捶炕沿:“你一个大伯子的,管人家当弟妹的饿不饿?我是说,娘这是啥意思?怎么突然对老三家的这么好了?以前我还当老三家的是老实人,没想到俗话说的好,会咬人的狗不叫,她不声不响的就哄得小姑子跟她学绣花针线,如今每天亲亲热热的,倒好像她在爹娘面前最有脸面了。我可跟你说,咱们得防着点,这不会是老三家的看中了老四退亲回来的十两银子吧?想哄好了爹娘,将来分家的时候,多分点给他们?”
    “这可不行,咱们是长子,将来要奉养爹娘的,这家当都给他们分去了,我们家天龙,天虎和天豹怎么办?你听到没有?当家的——”
    “呼~呼~”身边的梅晓鹊白日里要下地,早就累得不行,此刻被周氏一顿念叨如念经,顿时睡意袭来,睡死过去。
    气得周氏咬牙,想踹醒梅晓鹊,脚都伸出去了,还是不舍,自己的男人,自己心疼,白日在地里忙活,晚上再不睡好,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啊。
    气哼哼的周氏翻身躺下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