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娘子山里汉》正文卷第148章由不得他

福运娘子山里汉最新章节目录
   古代男子都有蓄须的习惯。胡须长得好,修饰得好,是美男子的一个特征,还会获得“美髯公”的称号。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留胡子都是出于爱美之心,也有人是为了增加威严。
    更多的则是因为,胡子是一个男人的标志,它是男人必不可少的身份证明。
    除此之外,古人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这并不是说当真一辈子都不剪头发也不剪胡子,那还不得拖到地上?
    所以这个习俗大概是指,胡子和头发不能没来由的随意破坏,但日常修剪和梳理是可以的。
    综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还没留胡子,除了太监,季妧无法再作他想。
    继而她又联想到里正之前在县衙打听到的消息。
    京城要来人……大有来头的公公……
    她当时就揣测过,京城这个时候派人过来的原因。
    里正说是为了嘉奖,她却觉得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嘉奖。
    凭前段时间那恶劣的天气和交通条件,战报送至京城,朝廷就算马不停蹄派人来,也不会这么快。
    而且来的还有个公公。
    公公出现在军中,要么是监军,要么是宣旨。
    大局未定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几次小胜,就特意派公公来宣旨嘉奖,可能吗?
    何况最近的一次大胜也就发生在几天前,估计战报都还在半路上呢,皇帝派的人就已经出现在关北了。
    究竟会是什么原因……
    季妧也不想往复杂了想,她实在是怕了,只希望战事快快结束,彻底结束,不要再起什么波澜。
    “小妧姐,你在想什么呢?”
    胡细妹的声音唤醒了季妧,她才意识到自己跑偏了。
    “你说那公、咳,老爷爷,他看大宝了?”
    胡细妹很肯定的点头。
    “会不会看错了?”
    比如他其实看的是别处,但由于角度的原因,瞧上去就好像是在看大宝。
    “不可能。”这次开口的是胡良。
    “那一行人本来都已经打马过去了,为首的老人家不经意瞥到大宝,骤然勒停了马,惹得身后一片人仰马嘶也不管,一径盯着大宝的脸打量。”
    那种眼神,就好像看到了熟人一般。
    但大宝怎么可能会认识那种身份的人呢?这个想法胡良自己都觉得好笑,就没有说出来。
    季妧瞬间毛骨悚然了。
    关北这边有句老话——十个太监九个坏。
    大致是说,太监因为身体的残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正常
    所以人们对太监的第一印象基本都跟阴险、残酷挂钩,反正评价多趋于负面,即便有特例也很少。
    季妧不想把人标签化,但她实在想不通那个公公为什么要看大宝。
    如果是随便看一眼也就算了,关键是他勒马驻足,还一个劲儿盯住不放?
    季妧把视线转向大宝。
    养了一个冬天,当初瘦骨嶙峋的小难民形象终于不见了,还有些往玉雪可爱的趋势发展。
    她脑子里瞬间敲响了警钟。
    那老太监别不是看上大宝,想把他带进宫做小太监吧!
    季妧被自己的猜想吓得一个激灵,赶紧催促胡良拉车快走。
    心里打定主意,下回再也不能带大宝来镇上了,龟缩一段时间,等这群人回京再说。
    同一时间,去往军营的大道上。
    他们刚才议论的那队人马,跟之前的风驰电掣相比,速度明显缓了下来。
    吴刚看了看明显还在沉思中的人,驱马上前,小心问道“掌印认识刚才那个小男孩?”
    精彩的人生精彩的精彩的体验由我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_
    细想想,掌印的不对劲,好像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冯恩思绪被打断,淡淡瞥了吴刚一眼。
    “跟了咱家这么久,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还用咱家告诉你?”
    他的声音并不尖细,甚至听起来透着几分亲和。
    谁知吴刚听后,二话不说就使足了劲儿往自己脸上扇“是属下多嘴!”
    冯恩抬手制止了他,举目看向前方“快到了啊。”
    说到正事,吴刚重新正了神色。
    “属下不明白,咱们为何不等蔡大人一起?”
    “蔡知奎那老儿,这会子正在驿站发愁怎么改誓书呢,等他得等到猴年马月?”
    说到这,冯恩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说来滑稽,寇将军在前方刀枪血雨的拼杀,他又哪能想到,朝中早就派人暗中与北梁议和了。而北梁开出的议和条件,除了五十万白银的军资赔偿,还有就是他寇长卿的项上人头
    吴刚第一次听到这些细节。
    他一脸震惊,急问“皇上同意了?!”
    “咱们皇上自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第一个,若不是贵妃替自家妹妹考虑,从中拦着,只怕第二个也会同意。”
    冯恩一摇三叹“只可惜啊,他们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聂将军拖拖拉拉几年都没有解决的边患,寇长卿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瞧着吧,这下有的是人头疼了。”
    吴刚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蔡大人头疼,大人您不也为难吗?”
    “咱家有什么可为难的?”
    冯恩摸了摸随身的锦匣,脸上也说不出是怎么个笑法,总之笑的人头皮发麻。
    “皇上体贴咱们这些做奴才的在外办差不易,这不,临来之前还特意给了我两道圣旨。”
    若是胜了,则嘉奖。
    若是败了,则申斥。
    然后,顺理成章提出议和。
    没错,他们此行真正的目的,就是协助蔡知奎促成此次议和。
    这也正是吴刚不知该喜还是该忧的原因所在。
    作为一个血性男儿,他心里一直都以寇长卿为榜样,只可惜阴差阳错进了宣武卫,丧失了杀敌报国的可能。
    如今周军大捷,他为之兴奋。
    他心里也觉得议和太窝囊。
    可冯恩对他有活命之恩,议和又是上面定下的决策,如果完不成皇命,那么冯恩的下场……
    “现在胜了,寇将军肯定不会同意议和的。”
    “不同意?那可由不得他。除了这两道圣旨,咱家手里还有一道密令——立召大将军回京,若抗旨不遵,杀无赦。”
    冯恩用一种惋惜的语气似嘲似叹
    “咱们这个皇上啊,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份缜密与谋算若用在别处,大周只怕早已是海晏河清呐!”
    我个人超级喜欢这本的真的炒鸡好看: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148章由不得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