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第四十一章并州危机(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一章并州危机(3)
    “凭三家在匈奴的声望,如果反叛,他们可以召集上千部落几万大军,再加上屠各人,他们至少可以凑足十万大军攻杀大单于……”阿雄叹了一口气,想起家乡的父母亲人,心里又是担心又是悲伤,恨不能立即杀回美稷。
    “将军,你让我和阿雄回家吧,就是给我们三千铁骑也行。”奥普突然跪下,泪流满面,磕头不止。阿雄也跪了下去,连声哀求。
    胡才俯身把他们扶了起来,低声安慰了两句,然后说道:“你们不要担心,匈奴即使大乱,情况也不会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糟糕。如果你们一定要走,我也同意,但你们考虑到没有,左贤王呼兰盛被刺的消息一旦在匈奴军中传开,军心必会大乱,你们能把这一万铁骑平安带回美稷吗?”
    被仇恨和担忧冲昏了头脑的阿雄和奥普骇然心惊,两人面面相觑,顿时清醒了许多。这一万铁骑虽然都是左部落各族士卒,但领兵的各部当户、且渠、千长、百长和匈奴三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谁能保证这些人在回家途中不举兵作乱?左贤王呼兰盛都被自己的侍从杀了,还有什么事不会发生?
    如果这一万匈奴铁骑不能控制,他们怎么为呼兰盛报仇雪恨?
    “你们匈奴人这几年休养生息,收了不少北匈奴的部落,现在在河东你们匈奴人就有几万人,单于庭有一万多人,美稷南部的左部落其他部族还有一万多人,再加上大将军的支援,保护大单于的军队至少有五万人。匈奴其他各部即使全部叛乱,勉强凑齐十万大军,也不会危及到大单于的安全,虽然平叛需要一段时间,并州的安危受到威胁,但情况绝对不会糟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胡才看着两人说道:“现在局势不明,你们带一万铁骑千里迢迢的赶回去,无助于解决匈奴目前的混乱局面,相反,假如一万铁骑在回家途中叛逃溃散了,反而会增加匈奴的混乱,让局势更加恶化。”
    阿雄低头不语。胡才这么一说,他心里安稳了许多,有五万大军在匈奴,大单于应该不会有什么事,麻烦的不过是如何平定匈奴叛逆而已。回家还是不回家?他很犹豫。
    “大将军是什么意思?”奥普也冷静下来,低声问道。
    现在匈奴人和胡才荣辱与共,以胡才的心狠手辣,如果没有得到他的同意,胡才是不会放他们离开的,弄不好胡才真的会赶尽杀绝。
    况且,金源泉,呼兰盛他们是胡才支持的,现在呼兰盛出事了,胡才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这等于是得罪了胡才,如果胡才置之不理,以后他胡才怎么管理南匈奴?
    “你们还是留下来继续作战。”胡才说道,“匈奴铁骑立下大功后,天子一定会非常高兴。这无论是对大单于的平叛还是对匈奴的将来,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奥普继续问道“那左贤王的事怎么办?我们怎么向各部将士解释?”
    “瞒是瞒不掉的。”胡才说道,“就说是叛军的刺客刺杀了左贤王,一来可以安定军心,二来可以激起匈奴将士对叛军的仇恨,有助于平叛大战。”
    阿雄突然抬头问道:“大将军可曾想过,假如匈奴叛军主动向大汉皇帝臣服,说这是匈奴内部事务,要求重立大单于,而大汉皇帝又答应了,我们这些匈奴兵一样会反的。”
    胡才很坚决地摇手道:“你放心,我只要接到匈奴叛乱的确切消息,立即向陛下上书,恳请陛下全力支持大单于,保证不会出现这种事。同时,我向大将军府和护匈奴中郎将部发出急令,命令他们尽一切力量帮助大单于平叛。”
    “至于左贤王的事,我会派人向大单于详细说明,并且要求大单于以右贤王于水连为左贤王,匈奴储副。”胡才看了一眼阿雄,不理众人惊愣的目光,从容说道,“以大当户为单于庭左大当户,统领平叛大军。”
    阿雄的神情略显激动,半天没有说话。奥普的脸sè却有点难看了。
    左贤王是匈奴储副,虽然死了,但他的实力犹在,新的储副自然应该是呼兰盛的儿子,单于庭右大都尉唐木华。而且,唐木华的舅舅就是rì逐王吉朗,实力也很强劲。所以说,这个新的储副怎么轮也轮不到于水连。
    胡才不知道是不懂匈奴的事还是为了留下匈奴军稳定军心,竟然出此下策。这样做的后果可能直接导致匈奴旧乱未平而新乱又始。
    奥普是吉朗的侄子,当然向着唐木华,所以他心里十分不高兴。
    但这个时候当着阿雄的面,谁都不敢出言阻止,然而胡才犹嫌不足,又说了一句更加令人震骇的话。
    “此战过后,只要我在北方,你就是储副,就是未来的大单于。”
    奥普脸sè剧变,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震骇,脱口惊呼道:“大人,阿雄上面有四位哥哥,他既没有领地也没有兵马,将来回到匈奴后怎么办?”
    奥普不管了,他就是得罪了胡才,得罪了阿雄,他也要出言阻止了。
    阿雄是于水连的第五子,奴隶所生,庶出,既不是部落小王,也不是单于庭的高官,仅仅是于水连所在部落大军的一个军官而已。
    这次大汉国皇帝征调虎贲军北上迎战鲜卑人,匈奴贵族的子弟都知道有恶战要打,都不来。左贤王亲自率军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为了讨得大汉国皇帝的欢心和支持,无论如何都要做做姿态。
    左贤王没办法,最后就给了阿雄一个大当户,把年少轻狂的阿雄给哄来了,他自己的儿子反而一个都没带。象阿雄这种庶出身份的贵族子弟在匈奴多如牛毛,无论有多高的战功都没用,根本就沾不上权力的边,至于说做储副,那更象做梦一样。
    但是偏偏胡才想让阿雄以后成为大单于,难道胡才是真不知道匈奴人的规矩吗?
    胡才不但在匈奴旧乱上添新乱,连匈奴将来的内乱都安排好了。
    阿雄自己当然清楚,所以他瞪大眼睛望着胡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胡才冷笑道:“我大汉国数万将士帮助大单于平定内乱,难道提这么点要求也不行吗?阿雄在大单于帮助大汉国打败鲜卑人,立了战功,他就是我大汉国的功臣,背后有大汉国皇帝的支持,将来他做个储副,做个大单于,怎么不行?”
    他手指帐内众人,对阿雄说道:“今天当着众人的面,我胡才发誓,只要我在北方,你阿雄就是匈奴的储副,就是将来的大单于。即使我不在北方,我也让你有足够的实力坐上大单于之位,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大帐内霎时死一般的寂静,大家惊呆了。
    张燕和众人虽然觉得胡才之议大大不妥,但想到这可能是胡才为留下匈奴大军而想的权宜之计,所以谁也没有太在意,忽然听到胡才发誓,这才知道事情严重了,胡才不是在敷衍哄骗阿雄,而是来真的。
    众人目瞪口呆地望着胡才,心神俱震。
    阿雄为大单于,这是怎么回事?胡才上一次虽然任命金源泉为大单于,但是金源泉在南匈奴的影响力还是有的,所以,其他的匈奴人才会支持,但现在,阿雄一个奴隶之子,他怎么可能可以成为大单于?
    阿雄大悲之下突逢大喜,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奥普愤怒了,他握紧双拳,张嘴就要大吼。说到底,胡才的眼里只有他的大汉国,根本没有匈奴,他巴不得匈奴人一直乱下去,死绝了才好。
    上一次河套一战,南匈奴死了几万人,这一次南匈奴一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胡才这是想干什么?他不是想帮助南匈奴,而是想灭亡南匈奴。
    胡才突然转脸瞪着奥普,满脸的杀气,那骇人的眼种似乎在告诉他。你要胆敢吼一嗓子,我就杀了你。奥普虽然满腔悲愤,却终究没有喊出来,他冲着悲喜交加的阿雄,咬牙说道:“还不跪下谢过大将军大人。”
    阿雄扑通跪下,感激涕零,连连磕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跪在左贤王呼兰盛遗体旁边的一帮侍从和几个当户、且渠因为听不懂大汉话,也不知道胡才和阿雄他们刚才说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但看到阿雄给胡才磕头,也急忙跑过来跟着磕了几个头。
    胡才把奥普喊到一边,低声安慰了几句。奥普很难过,也很气愤,低着头,一言不发。
    此时,胡才非常需要得到奥普的帮助,他的特殊身份让他在匈奴中下级军官中非常有威信,说话也有份量。胡才看他情绪很激愤,问道:“奥普,你从金源泉成为大单于以后就跟我在一起,我是什么样的人你清楚。兄弟之间,没什么话不能说。你说,我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让你这样生气。”
    “大将军,你这种做法,虽然稳住了阿雄,稳住了一万匈奴铁骑,但后果是什么?你想让匈奴人互相杀到什么时候?你……”奥普涨红着脸,忍不住还是把后面的话说了出来,“你居心何在?你想把匈奴灭族吗?”
    胡才摇摇头,郑重地说道:“奥普,你错了,你为什么只看到匈奴单于庭的王权之争,却看不到匈奴部落的稳定?”
    南匈奴要么灭亡,要么汉化,这是胡才对胡族的方针政策。上一次河套一战,俘虏的几十万匈奴人,但是胡才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匈奴人,那个时候,他只有河东一地,虽然在河套,朔方等安排了十万屯田兵,但在地广人稀的河套,十万屯田兵根本不足以让他对河套,对边郡的控制。
    加上在河东的时候,在李肃的介绍下,有不少南匈奴部落投靠他,事后他统计了一下,这些南匈奴部落有几万人,但是胡才觉得这些人安排在河东大本营是一种危机,所以他就安排在了河套等地,立金源泉为大草原,招匈奴人入军。
    从那个时候,胡才就已经安排了南匈奴内乱的种子,现在南匈奴内乱,胡才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有要在这其中放一把火。
    “我看不出大人这样做对匈奴各部的稳定有什么帮助?”
    “屠各族为什么反?须卜氏等三家贵族为什么要谋夺大单于之位?左贤王为什么被刺?”胡才叹了一口气,说道,“这都是因为单于庭的实力不足以震慑匈奴各部所导致的结果。如果金源泉手中有几万匈奴大军,或者如果阿雄坐拥大军,再辅以大汉国的强势帮助,让他实力倍增,傲视匈奴各部,试问匈奴还有谁敢反?”
    顿了顿,胡才说道:“我大汉国在度辽水设置重兵,为什么?为了帮助单于庭震慑匈奴各部心怀不轨者。如果单于庭以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震慑四方,还需要我大汉国在度辽水驻扎重兵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