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第十一章胡才的反应(1)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胡才的反应(1)
    胡才带着赵云,贾诩走进来,吴川,郝昭,李临,付杰起身相迎,他们不明白胡才怎么突然从冀州到了关西。
    胡才在主座下坐下,看了众人笑道:“大家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来这里吧?王允在长安秘密杀董卓,现在关中大乱,我是因为这件事来关西的,不过我不希望透露我在这里的事。”
    吴川等人对望一眼,不由一愣,他们刚接到消息,主公怎么就来了?
    吴川连忙把圣旨拿出来交给胡才。
    胡才看了吴川一眼,把圣旨扔到一边,心里却不由想到,如果今天自己不来,吴川会不会尊这圣旨?
    多疑的他就是吴川这样的心腹,他也不信任,他的锦衣卫和秘兵在他手下的文武身边都安排了人,但圣旨刚来,他还没有接到消息。
    “董卓没有死。”胡才开口道:“不过董卓也没有杀死王允他们,现在王允他们撤到了扶风郡,调查从关西调了军队去对付王允。”
    顿了顿,胡才继续说道:“这是我们的机会。”
    …………
    并州,晋阳,军幕府。
    蔡邕接到圣旨,大惊失色。
    “天子危矣。”
    董卓死了,后果是什么?董卓的部下带着大军,一路杀进长安。天子也罢,公卿百官也罢,全部玩完。
    “这是假的。”伏完缓缓卷起圣旨,把它放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董卓要篡立了。”
    现今这种情况下,董卓连睡觉都睁着眼睛,谁能杀他?
    “那长安为何要送来这样一份圣旨?”
    “因为董卓想知道,征北大将军和白波军的主力是不是在晋阳。”伏完苦笑道,“如果白波军不能立即发起对关西北军的攻击,那么董卓就可以肯定,征北大将军和白波军主力如今都在冀州,也就是说,他可以篡汉自立了。”
    伏完虽然对征北大将军胡才恨之入骨,但是他对董卓更恨,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董卓问题,所以在对待董卓的时候和白波军的众人一样。
    伏完和王允,黄琬,杨彪,皇甫嵩等人一眼,认为对付胡才必须在解决董卓以后,如果董卓不能解决。他们把胡才杀了,天下谁能对付董卓?
    蔡邕,伏完紧急约见石泉,王旭,霍邱。
    诸位大臣无一例外,认为凭借王允等长安大臣们的力量,想杀死董卓,简直是白日做梦。要杀董卓就要有军队,就算皇甫嵩从大漠上借了羌骑,那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大臣们讨论了很久,最后一致认为这是董卓要篡汉自立的先兆。董卓这个蛮夫,终于忍不住了。
    “当务之急,一是全面、彻底的封锁关中和河东,并州。河套的所有联系,二是督令吴川大人,在确保河东无恙的基础上,力保关西不失。至于雒阳,立即放弃,不要再管它了。”伏完在大帐内走来走去,焦躁不安,“石大人,你立即急书大将军,请他务必尽早拿下冀州,最好能在五月之前拿下冀州。”
    王旭答应了一声。伏完走了两步,随即冲着他连连摇手,“不,不,这份书信还是我亲自来写。”
    蔡邕唉声叹气,懊悔不已,“早知道董卓有这样大的胆子,竟敢篡汉自立,当初就应该听大将军的,先拿下冀州,以确保白波军有实力迅速攻打关中。失策,失策啊。”
    “董卓一旦弑君,天下不是大乱,而是彻底倾覆了。”王旭垂头丧气,一脸悲愤,“这是先帝种下的祸,是太傅袁隗大人种下的祸,也是你……”王旭伸出干瘦的手,指着伏完恨声说道,“你说,当初太傅大人为何要放董卓入京?”
    伏完霍然止步,转身望着二重,想说什么,但终究没有说出来。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谁能想到,奸阉突然疯狂,杀了大将军何进,谁能想到?
    “好了,好了,现在要讨董勤王,立即讨董勤王。”蔡邕站起来,焦急地说,“我们不能让董卓篡立,更不能让他杀了天子,所以吴川大人要立即对牛辅展开攻击,李晨大人要立即发动对关中的攻击。无论如何,我们要让董卓知道,白波军还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杀进关中。”
    接着他望着霍邱和石泉问道:“霍大人,石大人,征北大将军府如何定策?是不是立即发动进攻?”
    征北大将军府,是胡才被封为征北大将军的时候在军幕府中组建的,在蔡邕,伏完他们来到河东后,征北大将军府才正式运行,主要负责白波军的军事行动,这也是胡才为了防止伏完蔡邕他们把手伸到白波军中来。
    霍邱,石泉,李肃这些胡才的心腹,都在征北大将军府中,同时也是军幕府的一员。
    霍邱和石泉互相看看,低头不语。
    蔡邕脸色一变,顿时冷若冰霜,“霍大人,你为什么不说话?”
    霍邱苦笑,“冀州战场的情况,诸位大人很清楚,白波军现在无力两线作战,只有等到大将军拿下冀州后,白波军才能腾出手来攻打关中。”
    “咚……”一声,王旭面色铁青,一拳砸到案几上,接着拿起一卷竹简,狠狠砸向霍邱,“天子危在旦夕,你做为大汉重臣,竟然说出这种混帐话,我打死你……”
    霍邱侧身让过,羞愧不已。
    石泉急忙站起来,一把抱住状若疯狂的王旭:“王大人,你冷静一点。”
    石泉愤怒地站起来,从怀里拿出一份文书用力摔到案几上,“鲜卑人要南下了,你们知道吗?”
    雁门关的李大目急报晋阳,西部鲜卑大人邪归逆于三月底开始聚集兵马,与慕容恪一起攻打和连。同时几万鲜卑铁骑开始聚集,有南下的准备。
    李大目在书中说,大漠烽烟再起,形势难以预料,请大将军立即征调援兵进驻边郡,震慑胡族诸部,以免事态恶化。
    目前河套有屯田兵,朔方云中有李蒙的铁骑,一旦征调,几万大军的粮饷如何解决?
    “请诸位大人看看地图……”石泉十分不满地说道,“今白波军在冀州、关西、河东、边郡四个战场上作战,十几万大军需要晋阳提供粮饷军需,在这种情况下,白波军哪来的军队和粮饷攻打关中?我也想立即杀进关中,救出天子,但事实可能吗?”
    这个消息犹如大漠上的寒风一般,冰冷刺骨,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伏完仔细看完李大目的书信,然后走到霍邱身边,疑惑不解地问道:“去年大将军杀了步度根,现在鲜卑人还敢南下?”
    “邪归逆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他率先挑起大漠战事,也就等于点燃了大漠的战火。”霍邱担忧地说道,“如果他和慕容恪消灭了和连,西部鲜卑的主力马上会南下。”
    “有这么严重?”蔡邕拿起文书略微扫了一眼,“鲜卑人的内乱这么快就会平定?”
    霍邱说道,“西部鲜卑的慕容恪精心策划了几年,想消灭鲜卑大王和连不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去年,步度根大败和连,和连损失几万铁骑,虽然步度根被大将军杀看,但慕容恪的主力没有损失,而且这几年大漠气候反常,冬天暴风雪不断,雨季越来越长。尤其是大漠北部,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大漠西北部无法居住,只有南迁,但南迁只能与我们打。”
    “几万铁骑南下,无任对我们,还是对幽州来说是一场灾难,大将军今天打冀州,其实就是为了这一次北方的大战,因为不把鲜卑人打疼了,鲜卑人就不会甘心呆在大漠,我们的北方就不可能稳定。”
    “今年白波军急于攻打冀州,只留下了三万大军驻守边郡。邪归逆和慕容恪看到机会来了,马上迫不及待地动手了。”霍邱看看气喘吁吁的王旭,遗憾地说道,“上次我在两府合议上,就曾提到大漠的事,希望诸位大人考虑一下大漠胡人的生存,适当的时候把边郡人口南迁一部分到冀州,从而为胡人南迁边郡提供条件。但诸位大人一摇头,把这事否决了。”
    伏完、蔡邕等人互相看看,沉吟不语。
    石泉叹了一口气,捋须说道:“从目前形势来看,当初征北大将军和白波军坚决不同意放弃边郡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我们当初放弃了边郡,胡人现在肯定要南下侵扰,长城以北的边郡又是战火连绵了。刚才霍大人也说了,现在西部鲜卑之乱是因为西部鲜卑铁骑想南下,我觉得霍大人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事,我看大家应该仔细考虑了,否则,将来麻烦大了。”
    “这是屯田校尉、朔风太守、云中太守、定襄太守几位大人的联名书信。”石泉拿出一卷文书放到了案几上,“死位大人在书信中说,近几年迁到边郡的灾民、流民都是冀州、兖州等地的百姓,他们很难适应边疆的气候,也无法象胡人一样靠畜牧生活,苦不堪言。这两年边郡气候越来越恶劣,屯田区的粮食产量非常低,再加上屯田人口多,许多人吃不饱,无法维持生存,于是开始有人大批逃离边郡,返回冀州。”
    石泉看看几位神色凝重的大臣,继续说道:“四位大人建议朝廷,一旦大将军拿下了冀州,则急速南迁边郡百姓,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边郡人口,缓解边郡压力,稳定边郡形势,也能极大地减少朝廷对边郡的赈济,节约军幕府开支。”
    伏完等大臣明白了征北大将军府的意思。
    因为边郡人口众多,边郡难以支撑,于是打算南迁人口,而大漠胡族因为大漠气候恶劣,无法生存,很可能要南下。这样一来,汉人百姓回冀州了,胡人需要南下攻城略地,边郡危机重重,必须就要再次增加边疆驻军人数,军幕府的军资开支就要大幅增加,军幕府承担得起吗?
    石泉无奈地说道:“诸位大人请仔细想想,算算帐,现在我们要尽快拯救社稷,要集中所有力量铲除奸侫,如果我们总是被胡族牵制在边郡,总是首尾难以兼顾,腹背受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拯救社稷,重振社稷?”
    伏完用力一挥手,“好,这事我们两府立即商议,尽快拿出解决的办法。”
    “石大人,请你立即回书李大目大人,让他们巩守雁门关,不让鲜卑人一兵一卒南下。”
    “边郡人口南迁的事怎么办?”石泉问道,“是不是请几位大人尽快议事?”
    蔡邕和伏完小声议了两句。
    “暂时等一等。”蔡邕说道,“等大将军拿下冀州后,再请几位大人南下,同时,把冀州的李肃,张平几位大人也请来。当初北迁,流民、灾民一窝蜂,路上死了许多人。现在南迁,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再死人了。”
    蔡邕叹道,“大汉的百姓如果再这样无休止死下去,过几年就要死绝了。”
    “长安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