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第五十一章计东安邑(二)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十一章
    只见张绣倒提长枪,一脸不屑的对着李乐军这面大骂道:“堂堂白波军,竟然没有一个人物能够出来与我一战?”
    李乐脸sè一阵青一阵白,有心想上前与张绣一战,但看到那被一枪刺死的校尉,心中再也提不起勇气。
    “杀。”
    李乐一挥手,麾下的兵马向张绣杀去。
    张绣冷笑一声,手中的长枪向天一指,带着麾下的三百jing骑冲杀了上来。三百jing骑就像一把尖刀,撕开了李乐的军阵,杀向百步外的李乐,与此同时,后营的五千步兵在张济的率领下也杀来了,两支部队对一万白波军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
    对于一支军队而言,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军心动摇,这是军队的瘟疫,一旦军心动摇,它就会像真的瘟疫一样,迅速传遍全军,使整个军队开始动摇瓦解。
    此时李乐已经绝望了,几千白波军竟然挡不住三百jing骑,哪怕是短短的一刻钟时间也没有争取到,官军骑兵非常清楚他们的薄弱点在哪里?他们根本就不停留,冲过几千人的拦截,直接向他们杀来。
    “稳住阵脚,长枪兵结阵!”
    李乐在绝望中大声吼叫,他渴望能发生奇迹,他的军队开始结阵抵抗,但奇迹并没有发生,两支官军的杀入,使白波军开始迅速崩溃了,白波军士兵惊恐得大喊大叫,在极度惊惶中,开始有士兵逃跑了。
    一人逃跑带动十人逃跑,十人带动百人,百人带动千人,就像滚雪球一样,逃亡的声势越来越浩大,白波军彻底崩溃,数千士兵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张绣纵马提枪,高声喊道:“围堵敌军,投降者免死!”
    “咚咚咚!”的鼓声在四面八方响起,一队队官军骑兵向外围奔去,拦截逃亡的白波军士兵,官军骑兵疾奔大喊:“投降者免死!”
    无数白波军士兵仿佛如梦方醒一般,纷纷跪地投降,求降声响彻了战场。
    在白波军崩溃的同时,李乐被数百亲兵紧密护卫着向闻喜城奔逃,此时的他心里一片绝望,本来想打败官军,让胡才知道自己的厉害,但没想到不仅没有打败官军,反而损兵折将。
    “开门,快开门。”
    闻喜城下,白波军叫攘着,李乐抬头看去,只见胡才脸sè铁青的出现在城墙上。李乐心里不由一凉,这个时候他才发现,现在是胡才除去他的好机会,不需要他动手,外面的官军就能把他杀死。
    “开门。”
    就在李乐绝望的时候,上面传来一个清冷的声音。但这个声音却让李乐狂喜。来不及多想,李乐就带着亲兵进入城内。
    城楼上,胡才脸sè铁青,李乐的擅自出战打乱了他的部署,白波军本来、经过安邑之战士气大跌,现在李乐一败,对白波军的打击可想而之。此时的他恨不得一刀斩了李乐。不过现在他还没有彻底的掌控白波军,李乐还不能死。
    目光看到张绣带着三百jing骑向城门冲来,张济带着数千步兵紧随其后。
    城墙上的白波军士兵们开始燥动,纷纷取下身上十几斤的黄木大弓,把箭搭在弦上等待着,神经,比弓弦绷的更紧。
    胡才按着自己的长剑剑柄,闻丝不动的盯着官军的骑队,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看着官军骑军冲到城墙下不足两百步的地方,才伸出右手在空中停顿片刻然后用力向下一挥。
    立时上千只箭羽蝗虫一般的飞向官军的骑兵队伍,迎面冲来的官军骑兵立时就有数十个中shè者翻身落马,他们身体刚落地面,就被后面接踵而至的无数只铁蹄踏成一摊血泥,也有战马中箭,在奔跑中双腿失力,“卟”一声跪跌在地,庞大的身驱收势不住,在巨大的惯xing作用下向前翻滚出几丈开外,马腿骨“咔嚓咔嚓”折得粉碎,马背上骑手有的被远远的摔在地上,砸起巨大的尘土,再也动弹不得,有的则被压在马下,残肢断臂,痛苦号叫。
    官军骑兵开始拉弓与城墙上的白波军对shè,他们的弓力道极大,shè出的箭羽带着嗖嗖破空之声向关墙上的白波军飞来,中箭的白波军非死即伤。
    胡才回过头对身后的传令校尉说:“发令。”
    一个传令兵希望拿出两面红sè令旗,向左右一挥,闻喜城前两边山坡上的树林中立刻竖起数面白波军旗帜,数千大军呐喊着冲出来,分左右两路向官军拦腰杀去,双方人马混在一起,杀声震天,刀枪磕击之声不绝于耳。这时候,胡才带着大队骑兵从城门内山呼海啸般的掩杀出来。
    官军的骑队见三面都是白波军,顿时大乱阵脚,张绣见势不妙,调转马头,带队向后退去,官军见主将已退,都没有了斗志,开始向后溃退,半柱香的功夫,官军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数百具人和马的尸体。
    …………
    县衙。大厅。
    胡才脸sè铁青的看着李乐,今天虽然打退了官军,但失败的yin影还是笼罩在众人心头。而这个罪魁祸首就是李乐。
    “李乐,你说我该如何处置你?”胡才面无表情道。
    李乐低着头,他心里恨极了胡才,如果不是他太强势,他会冒然出兵?而且从今天胡才的用兵来看,很显然胡才已经把自己算计在内了,很显然他想借刀杀人,如果不是自己命大,说不定现在已身首异处了。
    同时李乐也知道,自己的实力和胡才相比相差太远,现在不是和他作对的时候。否则自己可能小命不保。
    胡才冷哼一声,他有心想处置李乐,不过此时他还有一些用处,不得不留下他的命。
    “李乐,我给让朱雀营配合你,你有没有信心坚守闻喜五天?”
    李乐猛然抬头,不可置信的看着胡才。他没想到这个时候胡才会让朱雀营配合他守闻喜。旋即,李乐反应过来,胡才让自己守闻喜,那他呢?
    “我要去攻安邑。”胡才一字一句道。
    ………………
    深夜,李乐书房。
    李乐辗转反侧。
    他和胡才的关系虽然不错,但这要建立的没有利益冲突的基础上,白波军建立之初,就是因为他、郭太、胡才、韩暹、杨奉五人谁也不服谁,所以白波军才有五个统帅。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五个。
    现在郭太、杨奉已死,韩暹已走,昔ri的五大统帅只剩下他和胡才了,那他们之间的斗争就开始了。
    不过因为胡才手中掌握着大部分白波军,所以他才一直忍着,否则一旦被胡才发现,那他真的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乐明白,白波军只能有一个统帅,要么胡才,要么是他李乐。否则他们之间的斗争将要继续下去。
    现在的他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学韩暹远走他乡,二是放弃手中的权利向胡才俯首称臣,三是取胡才代之,成为白波军统帅。
    在这三条路中,要他弃手中的权利,他是无任如何也办不到的。而向韩暹一样离开,他是从来没有想过的,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取而代之。
    此时有一个天赐良机在他面前,他不知道如何选择。
    沉吟许久,李乐猛然下定决心:“来人。”
    “李帅。”一个亲兵走进书房。
    李乐提笔在几案上写了一封信,然后交给亲兵:“你连夜出城,把这封信交给牛辅。”
    …………
    闻喜再向南走数十里,便渐渐离开了山区丘陵地带,进入了河东平原,这片一望无际的平原也被称为河东平原。
    这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一直便是河东主要的粮食产区,胡才之所以选择占领安邑,便是看中了这里丰富的粮食产量,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更重要是,这一带没有受到黄巾之乱的影响,相反,大量中原难民躲避战乱逃到这一带谋生,给河东平原带来充沛劳动力。
    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分布着大片森林,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从森林内穿流而过,像玉带般蜿蜒在平原之上。
    就在河流两侧,点缀着一座座村庄,它们就像一串串明珠般,穿缀在河东平原的大地上。
    在安邑以东的一片森林内,歇息着一支近两万人的军队,这支正是从闻喜南下的白波军,由胡才亲自率领,他的目的是为了偷袭安邑。
    白波军的士兵们已经在这片森林里等候了整整一天,此时夕阳西下,余晖将一片紫sè的晚霞洒在大地上。
    胡才站在森林旁,负手一边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一边思索着白波军的发展。白波军需要发展,需要一个巩固的基地,而白波军起源于河东,河东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是最好的选择,按照胡才的设想,北起平阳,南到安邑必须在白波军的控制之内,只有控制了这片地区,白波军才能安心发展。
    天下大乱就要来临,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他不得不冒险偷袭安邑,安邑是河东治所,占领了它白波军才能安心发展,静等天下大乱。
    这时,吴庆慢慢走上前禀报道:“胡帅。从闻喜过来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斥候发现了官军主力,那么今天晚上,他们就可以经过这里了。”
    这一次除了徐晃的朱雀营在闻喜外,胡才把虎贲军、玄武营、青龙营、骁骑营都带来了,吴庆、吴川、胡强他们一个不少。
    胡才缓缓点头,“牛辅他们果然来了。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做好准备,本帅准备给牛辅一份厚礼。”
    胡才知道,想攻下安邑没有一万兵马不行,但胡才知道,一万兵马的调动可能瞒不了牛辅军的探子,所以在离开闻喜后,胡才决定在闻喜到安邑的路上设伏,消灭牛辅军。
    “胡帅是想夜战吗?”徐晃小心翼翼问道。
    胡才点点头,淡淡一笑道:“牛辅张济率领的这一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从西北调来,战斗力不弱,而另外的几千虽然是世家私军,但经历过几次大战斗,也不可小瞧,想消灭他们,唯有出其不意。”
    …………
    离胡才他们三十里的地方,牛辅带着大军匆匆向安邑进发,牛辅脸上尽是着急之sè,他没想到这个胡才这么难缠。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偷袭安邑,如果不是有人告密,说不定还真被对方骗过了,要是真要给白波军攻下了安邑,到时他不死也要脱成皮。
    所以他让张济带着两千兵卒监视闻喜,自己带着大部队返回安邑。
    本来这么多部下是张济的,但是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张济只是董卓的部将,这一次朝廷又没有明确规定张济是主将,所以牛辅就仰仗着董卓夺取了张济的兵权。自己带着七八千兵马追击胡才。
    在牛辅看来,胡才这是破釜沉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