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八百零一章亚美尼亚之痛

幻之盛唐最新章节目录
   我们喜欢和平,讨厌战争;但是,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战争
    《罗马军制论》作者:维吉休斯
    。。。。。。。。。。。。。。。。
    大批被释放的战俘,拖着疲惫的身体,沉默的行进在道路上,他们的长矛,投矛、盾牌还有刀剑,成捆的放在牛拉的大车上,缓慢的伴随他们前行。
    同行的还有有也在道路两旁,三三两两的骑兵,用一种矜持而冷漠的神情,监视或者保护着这些被释放的军人,之前的袭击事件,给多少蒙上了点阴影。
    因此他们的任务,就是跟随和监视这些被释放的战俘,直到他们进入靠近沙漠边缘的,拜占庭人所设置的营地和城垒中。
    作为有价值的军官,已经先头一批被马车集中运送回去了,因此这些俘虏带队的都是些低级士官,行军起来依旧井然有序。
    因为政治上的需要以及对长远未来的打算,那些唐人对这些拜占庭俘虏的监管,并不算太过残酷和严厉,伤员可以得到救治和修养,除了日常有限的赔给外,可以用力气和劳作换取多余食物的份额,他们甚至可以在战俘营中,内部自行交易或是推举出代表,与随军商人进行接触。
    因此当他们离开战俘营地的时候,身上多少多了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他们也付出一些重要或者不重要的东西,比如一些老兵和士官,会被私下找去进行访谈。用感兴趣的东西,换取额外的配给。
    赛里斯人愿意付出代价的,也不一定是关于军事情报或是军队内部的信息,也是包括他们出身的家乡,家庭成员和生活状况,从军签到额职业和专长,在军队中的感受和日常,乃至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等琐碎无序的东西。
    但是只要有新鲜的内容,多少都能够获得一两个赛里斯特色的罐头到糖块、酒类等实物报酬,也可以更进一步的用比较敏感的东西。换取一些钱币作为报酬,然后再换成那些东方随军商人提供的特色小商品。
    从某种程度上,作为三大陆的贸易枢纽和黄金公路的西方桥头堡,拜占庭的军队中,并不缺乏小商贩出身或是具有商业因子的人。
    “已经陆续有四千多名被俘虏的士兵回归。。预计几天后会达到六千多人”
    “部分军旗和鹰标也被有偿交还,这样我们还可以恢复两个军团的编制,让这次的损失不至于太过难看。。”
    负责交涉事宜营地中,从南方风尘仆仆归来的小马略,轻轻捏了个额头。虽然代价不菲,但是总算获得一个比较体面的停战条件。
    只要剩余的军队能够安然回归,就还不至于动摇到帝国在在安条克乃至叙利亚地区的统治。
    自从他乘坐赛里斯人的水轮船沿河而上抵达摩苏尔之后,他就彻底放弃了最后一点的侥幸和犹豫的立场,一心尽快促成和结束与赛里斯人的军事对抗和拉锯,从东方战场抽身。
    帝国的军队也需要时间消化,从战争中所获得的东西,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
    “战后统计已经出来了。。”
    “我们总体上损失了四成的骑兵和六成的步兵,仆从部队几乎全灭,辅助部队的损失大概也有一万多人。。”
    “只有有足够的时间收拢逃兵。以及让伤员得以恢复,现存的兵员基数上还可以增加两成左右。。”
    “相比之下,骑兵部队的坐骑和牲畜损失很大,因为在战场遭到火焰袭击和惊吓的缘故,很多归还的骑兵,已经无法承担警戒和作战任务,只能暂时编配到预备联队的步兵序列中去。。”
    听到这里。小马略微微摇了头,又点点头,这次虽然损失很大,但是一旦这些有过在东方与各种敌人作战经验的士兵。重回到帝国军队序列中,又将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
    起码在战术和装备上,将掀起一轮新的变革浪潮,对皇帝正在筹划西大陆攻略,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又比如被海军垄断而固步自封的希腊火技术,或许可以有所触动和改变什么。
    “其中,来自尼西亚和马其顿军区的士兵,损失已经超过了七成,”
    然而他对被统计官特意所强调的事实,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事实上这也是皇帝特使前来的任务之一,将圣像崇拜派的影响,从军队中沉底清除出去。
    “剩下的士兵,也不再成为问题,”
    “他们将被重编,按照人头分配土地,然后安排在安条克、阿勒破及其他新设的军区。”
    “这样,三五年之后,我们将从当地获得新的兵源。。”
    。。。。。。。。。。
    “我们失去了俯视美索不达米亚的屋脊,也失去群山之间肥沃温暖的河谷地区,获得仅仅是片刻的喘息之机。。。”
    一名随军的亚美尼亚人,如此哀叹道。
    按照历史渊源,传统意义上的古代亚美尼亚地区,包括了南方干燥的平原地区,既阿拉伯帝国的亚美尼亚行省;事实上半独立的北方高地和西部山区;小部分从属东部米迪亚行省的山外河谷地区;以及黑海西南岸由拜占庭人控制的小亚美尼亚军区。
    作为西亚次生文明之中,古老的的地方政权之一,广义上的亚美尼亚人,就散布和生活在这些区域之间。因此,作为各大文明和帝国势力版图和军事冲突的夹缝中的代价。
    除了新生的亚美尼亚王国军外,尚有大量的亚美尼亚人依照外出谋生的传统,作为各方的从属部队或是雇佣军的身份,同时存在和活跃在赛里斯、拜占庭和阿巴斯王朝的军事序列之中。
    然后在争雄逐鹿的战场上。毫不犹豫的对昔日熟悉或是不熟悉的同胞挥动武器,浴血厮杀在一起。
    扎格罗斯———努赛宾山口,宏伟料峭的山壁,像是两只张开胸怀的手臂,将一个庞大的营地,环抱在怀中。
    作为附庸的数万名亚美尼亚人及其追随者,在担忧和纠结中,迎来了新的一天,他们已经失去了南下所获得大部分战果和收获,现在又被切断了回家的最近道路。。
    当初背弃盟友的报应,分毫不差的重新落在他们头上的时候,才发现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朝令夕改的投机,最终令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阿拔斯王朝覆灭之后,亚美尼亚人并没有能如预期一般的获得更大的利益,反而成为了地区几大势力联手重点打击的对象,狼狈无比的退出米迪亚行省,又在亚述北方进军中失去了大部分的步兵。接着靠近扎格罗斯山脉的城市和据点,也被来自山地的库尔德人所夺取。
    现在这些亚美尼亚人。只能抱着某种悲愿和无奈的心情,暂时依附在拜占庭军队的羽翼之下,期待用时间来重新添好伤口,回到战场的那一刻,但是失去了对那些城镇的控制权后,他们就逐渐被物资上匮乏和缺少药物的伤痛所困扰着。
    只能用掠夺来的财物,从拜占庭军及其随军商人哪里,以较高的代价获得有限的补充。
    晨曦的雾霭中,一名来自亚美尼亚教会的教士。睡眼惺忪的用冷水泼了泼脸后,进行着晨间的例行祷告,作为最早皈依基督教的国家之一,现今的亚美尼亚人,同样是主的信徒,并且拥有自己形同独立的教会。
    打着哈欠的哨兵拄着长矛,将松开弦的弓和箭只靠在一边。有些湿漉漉的空气中,突然传来某种细碎而尖锐的声响,他定神仔细听了听,又睁大眼睛。好确认那些被风吹动的模糊灌木,确定不是自己的幻觉。
    然后脸颊骤然一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他的头部,猛然向后翻倒下去,摔出沉闷的声响,却是落地之前已经死去了。
    几处被急促遏止的惨叫声,几乎在同一个时间响起。
    亚美尼亚人的驻扎营地,发现自己遭到进攻的时候,敌人已经逼近到了珊墙之下,外围甚至没有接到任何的预警。
    头戴软尖帽,长袍背甲的波斯人,和包着大团头,身穿着旧王朝制式锁子甲的穆斯林新附军,如潮水一般的用上了两人多高的寨墙。
    他用木板和大盾,填平外围的陷阱和沟壑,在栅墙上刀砍斧劈的破开一个个缺口,然后蜂拥而入。
    他们甚至很有几率和默契的让开正门的通道,然后由三五成群马挂木撞锥的骑兵,发起冲刺,带着巨大的惯性将包铁的尖头,狠狠捣在厚板大门上,木屑飞溅的到处一个个凹陷的坑洞,
    直到大门崩成四分五裂的碎块。
    亚美尼亚这一刻,也被激发了高地人藏在骨子里的悍勇和血性,他抓起身边一切可以找到的东西作为武器,勇敢的迎向这些闯入的敌人,因为他们身后还有为数众多的老弱妇孺。
    一些人冒着箭矢跑上了仅存的塔台,他们吹起了告警的号角,用沉闷浑厚的音符,呼唤不远处的罗马军队,
    但是回应他们的只有一片的死寂,拜占庭人早就连夜从自己的营地里撤走了,然后将进攻的通道和前沿让给了那些敌人,从这一刻开始,亚美尼亚人就被昔日的盟军和宗主国,给抛弃了。
    在国王和大多数贵族都外出的情况下,群龙无首,六神无主,是他们最好的写照。
    他们乱糟糟的挤在一起,寻找和推举每一个可以做出领头的人。
    箭塔和哨位一个接一个被点燃,敌人的喊杀声和同袍的哀鸣声之间在营地边上奏响着。
    终于有人缓过神来,聚集在一名年长的武装主教身边,这位主教虽然已经四五十岁,但是肌肉发达的他,在片刻之前刚刚用沉重的手杖,打翻多名波斯人,将附近各自为战的人召集起来。
    这名亚美尼亚主教,振臂高呼道
    “拿起武器。骑上战马,推倒外墙冲出去。。”
    “所有能够站立的人,都必须投入战斗。。”
    在他的呼唤和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了他们的身边,落到波斯人手中的下场和恐惧,让他们成为袭击浪潮中,一块坚挺而不断壮大的中流砥柱。
    然后从天而降的火焰,彻底吞噬了他,也让周围的人。彻底丧失了勇气。
    被骑兵保护着,向营地另一侧山地小径转移的年轻妇女和孩童们,也传来了响彻的哭喊声,敌人同样在这这条截击了她们。
    这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抽调了亚美尼亚米拼死战斗的最后一丝勇气,成群结队的四散本套,然后在被波斯人的骑兵,砍到在荒野中,或是追逐射杀在山林的边缘。
    。。。。。。。。。。。。
    扎格罗斯山脉。山外绿洲之上的卡米什利城外,
    等候在村庄之中。前来觐见的亚美尼亚王马克西米连及百多名贵族,并没能等来拜占庭人的统帅包鲁斯,却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