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六百六十三章前线后方

幻之盛唐最新章节目录
   第六百六十三章 前线后方
    木鹿城
    残损的城墙下,被堆出了几个简易的上行通道,沿着通道成群结队的军人们正在进行轮替,高墙背后的厮杀声,彻夜不绝于耳,那是外郭城墙上的守军,依靠狭窄的地势,仍然在负隅顽抗。
    相比轻易就丧失斗志和信心,而迅速沦陷的其他城市,木鹿城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大量逃亡聚集在这里的阿拉比亚族裔和穆斯林百姓,轻易就压制了城市里的其他声音,而让守军的决心比其他地方更加坚定。
    他们的家人,他们的信仰,他们的民族,都依托在最后的城市中,再加上总督巧妙运用民族和信仰差异上的宣传,这也让河中一路过来,几乎是无往不利的招降和武力胁迫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
    微微湿冷的空气中,青城五代弟子段子昂,嗨的一声吐出一口白气,猛然的跳跃起来,侧身让过闪烁的刀光,反手一剑挑在对方的眼窝里,另手支剑插墙,蹬蹬两步翻身跃上房顶,数柄刀剑猛然砍下,却擦着他的衣角砍在地上铛铛火星直冒,就见他像一条翻滚的游鱼一般,错身蹿到敌人的脚下,双手叉剑,撩过一排惊慌失措的脚棵,喷出一条长长的血线。
    望着对面房顶上如下饺子般栽落的人体,队正夏侯一贯的手笔,微微点头,作为京都大侠,京华社总头目夏侯麒麟的侄子,也是军中服役的资深游侠儿了,从奉命袭击解救那些被掳到草原上的唐人女子开始,就与各色外族作战了。
    大都数情况下,以这些江湖豪杰杀人越货的本事,对付这些以圣战志愿者为主的胡兵,算是牛刀杀鸡了。这些圣战者空有拼死的决心和意志,但是战术和策略上的手段则是低劣的可怜。
    “掷弹兵。。。”
    随着不远处的叫唤声,一名带着石棉手套的老兵,屈身猫腰上前。
    一个简易的火罐被以一个精准的弧度投进一座房屋,然后用盾牌靠肩顶住,随着门窗喷出的火舌,方才还死硬拒绝出来的主人全家,和逃进去避难的呼罗珊士兵一起,变成一个个惨叫挣扎的火团,从门窗撞破出来,跌跌撞撞的挣扎翻滚在街道上,然后被一一戳死。
    在被清理出来的区域内,一些人正在休息。
    他们的穿戴,几乎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人仅仅一身布衣,武器也不统一,而是按照个人的喜好,从寻常的刀剑短兵,到斧锤枪棒,乃至一些比较冷门的钹、镗、锏、鞭之流的奇门别类兵器。
    松松垮垮的站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队形,却自有一股慑人的威压和气氛。几乎人人都有一张到两张的弩弓。
    健儿营,主要都是有关陇河西一代的游侠儿构成的,最擅长的是在狭小有限的范围内,以小团体进行死斗,因此巷战就派上了用场。
    他们将配合掷弹兵队什,进行城区的前哨和突破作战,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吐蕃人和青海部组成的敢死队,反而没有太大用处了。
    杀散潜藏的敌兵,随后跟进的藩兵,仔细的打扫战场,将还没死透的人补刀,将值钱的物品和甲胄刀剑等还算完好的战利品,收集起来。
    突然有人,将长枪眼疾手快的戳进一个发出响动的角落,堆积的杂物随着惨叫挣扎的人体,散落一地,却是一个半大的孩子,手中捏着一把柴刀。
    这名藩兵用力扭转枪尖,在身体里挤出更多的血浆和气泡,结束了对方的痛苦后,再用战刀把头颅砍下来,也算是一个三分之一折扣战绩。
    凡是被怀疑拿起武器的居民,不论男女老幼都将被视为敌人而予以清楚,剩余的人们,则被象羊群一样驱赶到控制的那一段城墙下,拒绝服从或是有反抗嫌疑的同样是就地处决。
    而那些番军和仆从国,部落士兵,无疑更能胜任这种残酷的任务,唯一的代价就是被误杀的几率要比唐军直接控制的地方高出许多而已。
    如果没有太多意外的话,作为呼罗珊首府和东部统治中心的所在,成为外来征服着,展示残酷手段和铁腕决心的样板和范例。
    并且利用这次高强度的攻坚之战,打造一个具有足够广泛威慑力的军事范例。
    作为木鹿城第二道防线的城区外墙上,已经被砸开多个缺口,扭曲交缠的尸体已经被清理过,只留下一层层泼洒浸染成酱色的血迹。
    “我们的攻城军械在哪里,神机营的支持在哪里。。”
    作为第三***入城区的先登将,胡狼将,抹了一把眼皮上流淌下来的血水,再次吼叫到,那是一个呼罗珊千夫长,在临死前用手斧,给他留下的印迹。
    他的部下,正淌着齐膝深的泥水,用手弩和伸臂弓,向躲在简易街垒后的守军射击,一名呼罗珊兵被射中大腿,而翻到在泥水中,却再也没有起来。
    虽然大食人的弓箭射程和射速,都远不及唐军的制式装备,但是城区复杂的地貌,却抵消了这种差异,再加上他们还能得到来自内城墙垒上弩炮等远射的支持,而唐军的大型军械,却受限于地形障碍一时半会没能跟进上来。
    而城区滞留不去的积水也变成守军的掩护,大大削弱了投掷火器的效果。
    因此眼下,能够提供帮助的只有一些较小的组合弹射器和旋风炮,至于火槽、皮炮等弹药消耗性大的火器储备有限,全用在巷战中有限得不偿失。
    “已经拿下了一个城门。。”
    前来传令的虞候解释道
    “但是大食人焚毁了开门的机括,又用条石和堆土,瘀塞了门道,正在加紧清理。。。”
    弹射器,网兜弹射出来的卵石,暴打在建筑中露出来的人头上,只激起几声惨叫,那是没有戴盔的倒霉蛋。
    胡狼将却是不由皱起眉头,烟火缭绕的天空中,代表太阳的火球已经变成一种暗淡的昏黄,入夜之后,熟悉地利的大食军将会在精锐老兵和敢死之士的带领下,对突入城区的唐人发动激烈的反扑。
    黑暗和阴影足以进一步削弱唐人赖以成名的高空警戒和观测手段,使用火器的掷弹兵也更容易受到袭击。
    “抓紧时间,夺下这处接街口。。,就地建立瞭望哨、支撑点和防御阵地。。”
    “这个夜晚会格外漫长的。。”
    。。。。。。。。。。。。。。
    三月初,也迎来了远征域外的行台将士们,第一次大规模休整和轮换的浪潮,众多行囊沉重的军士,喜笑颜开或是心思重重的奔走在从西向东的各条道路上。
    作为先头的,由特地挑选出来相貌和气质水准都相当的士官和军官组成的献礼团。
    例行的游天街,献孚太庙,然后是是热烈的围观和展示,都知道大唐的远征将士,在天子的英明领导下,又打败了一个名为大食的远方大国。
    重头戏是大量被可以展示出来缴获战利品,除了旗帜兵器外,最多的就是整驮整车充满异域风格的金银宝货,就这么毫不掩饰的光天化日的,象量贩批发的大白菜一样袒露在喧闹的天街上。
    据说前后摇曳闪烁的金光绵延数里,再加上随行将士的明光甲色,反射的光彩让朱雀大街变成一条明亮的宝光街。
    当然这也是一种打脸,因为前些时间还有朝廷重臣说,大军长滞于外,靡耗巨亿而于国家无益,并且得到文钞上不少士林清流的撰文响应。
    毕竟大唐多数士民的骨子里还是渴望着拓土开边的武功和前程的,这是大唐开国上百年沿袭的传统和余泽,不是那么容易一下扭转过来的。
    这种心态是相当复杂却又充满矛盾的,一方面是对武人擅开边衅,籍势做大的担忧和本能的警惕,另一方面却又因为新开的疆土,为军民士人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可经营的物产种类,对那些将门世家,军勋之后来说,无疑拓展了族人子弟更多继续谋取出身和前程的出路,朝廷荫补和科举出身的选官,也有了更多安置的地方。
    一方面某些人希望看到龙武军相关的失败和挫折,以抑制和打击这个新利益集团不可转变的崛起,却又担心因为这种挫败,导致他们背后的家族,先期投入和预期潜在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而充满患得患失。
    事实上自从入了萧关后,沿途的军屯庄的居民,都被发动起来沿途相迎,远方归国休整的自家子弟,前后追随擎手牵臂,呼唤告诉数十里,巍巍可观。虽然很有些组织作秀的味道,但是显然效果很好,让这些远方归来的将士处于一种持续的亢奋中。
    照例他们之中一些口才出众形貌俱佳的成员,还会被安排参加巡游各地报告会和促谈会,讲述各自的故事和这些年代表大唐对外开拓的赫赫武功。
    最后是大型的招待酒会,就放在长安著名的名胜,曲江芙蓉园里,
    广大的庭院里满是宾客,只是这些宾客比较特殊,大都穿着戎装,少两人身上还带着伤,
    作为前方退下来修养兼接受嘉奖和分遣的将士,足足有数百人,再加上军中现役的将官和武学士官生,也济济一堂,新老部旧加上候补学兵这些新血,按照同乡,军属,科班的渊源,汇集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团体,洽谈欢饮正酣,或是畅论时事品评功过,或是开怀齐唱,和歌做舞;或是手舞足蹈的讲演比拟,或是高谈阔论从历和见闻,好不快意。
    这也让这场规模巨大的自助餐会,充满了随意的气氛,不是有人喝多了手舞足蹈的发酒疯,或是嚎啕大哭起来,
    各色被搽拭的闪亮无比的军徽、勋章、奖牌,被用鲜艳的九色丝涤系在前胸,从战伤、服役、勤务,到地区、战役的纪念章,从军中竞赛的各级优胜,到阵前的斩首,捉生、陷阵、拔垒、先登、先锐之类的军功奖章,就像一座座活动的丰碑,闪耀在杯盏酬酢之间。
    随着天下安定,其中一些奖章的获取将变得越来越稀罕,因此一些褒奖日常的勤务、服役、训练、竞技之类的荣誉军章体系,将成为军中的主流。
    美酒佳肴如流水铺陈而上,来自女营的侍女娇艳如花,人多口杂又喝的多了,一些比较容易犯忌讳的话题,也开始出现
    “别看这些人如何的风光雯月。。”
    “若是没有开府大人,只怕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将随着天下底定,诸军裁汰大势,而归于泯然。。”
    “要么带着一身的伤痛和微薄的行囊归遣地方,要么酗醉终日沉沦于不知名的乡野,在孤苦贫病中挣扎着,默默无闻的死去。。”
    “真是可惜了,开府苦心经营诸多善政良法,无不是深谋远虑倾世之前。。”
    “令所属将士伤有所依老有所养,就算是残障之身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