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六百一十章烟雨金陵与雪中送炭[2]

幻之盛唐最新章节目录
   ,女人雪白的身体一动不动的,想条脱水的鱼般摊在大理石台上,和康纳罗布打了个照面,不由双双咦了一声。
    这是那位塞里斯征服者身边的军官,哪怕他打扮的像个风尘仆仆的游牧人,还留了一大把胡子,还是被第一样认出来,马克己,将他从一堆臭烘烘的牲畜和光屁股男人中带出来的那个军人。
    然后他多了一项任务,负责将这位来自东方的客人,带到***中的亚美尼亚去,
    。。。。。
    半个月后,亚美尼亚的首府萨逊城外,迎来了一行客人和驮马蜿蜒的商队,相比气氛紧张,戒严许久的城市。
    高原地貌的大型海子——凡湖畔,自发形成的交易集市,充满了萧条的气息,破破烂烂飘摇在风中的摊铺大都被废弃,不时有三五成群携带武器的男子,急冲冲的奔走而过。
    商队带来了在紧俏的货物,药品和油脂,还有皮子,还有背刀负弓的雇佣兵,五名游牧人打扮的骑手和十三名乘大车的护卫,虽然他们懒洋洋的扫视着周围,但无论是粗壮的臂膀,还是厚实的皮衣下裹着沉重的大刀阔斧,无不昭示着他们难以招惹的一面。
    这也让他们在一路上遭遇的盗匪和乱民中,避免了大多数的麻烦,一些塞里斯手镜,珍贵的小物件,也被摆了出来,大多数很快被买走。
    一些躲在阴影里鬼鬼祟祟的身影,也终于放弃了消失不见。康纳罗布才松了一口气,找来当地的向导,做出一副信仰虔诚的样子,打听起消息来。
    此时的亚美尼亚,境内地势高峻,平均海拔一千八百米,北部和东部是起伏连绵的小高加索山脉,西北部则有海拔四千零九十米的全境最高峰阿拉加茨山。河流多短小湍急,以阿拉斯河为主要河流,塞瓦湖为主要湖泊,
    彪悍的高加索山地居民,和装备重甲的庄园主组成的贵族骑兵,构成了亚美尼亚主要的军事力量。亚美尼亚藉的军官和士兵,无论是在君士坦丁的军团序列,还是哈里发的宫廷,都有他们存在的身影。
    昔日的全盛时期的大亚美尼亚版图,早已被拜占庭人和阿拉比亚人瓜分,剩余的土地上,号称两个皇冠拥有者的王族已经不复存在了,只剩下大大小小的领主和外来民族建立的据点,参差交错在一起构成,被称为小亚美尼亚的版图。
    分别作为拜占庭和阿拔斯王朝的附庸,以小亚美尼亚地区的马拉提亚要塞为焦点,进行拉锯和征战。
    作为第一个以***教为国教的国家,虽然历史上多次被征服,但是需求独立自治的努力,却一直没有停止,无论是拜火教,还是伊斯兰教,都没能改变这个地区的信仰,就算在阿拉比亚人的统治下也一样。
    严酷的通知和排他性的宗教政策,让这个地区只要一点点火星,就会演变成大规模的骚动乃至***。
    规模最大的有三次,即703年、747至750年和774至775年。起义遭到血腥镇压,但亚美尼亚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从未止息过。到九世纪中叶的850年至852年,他们再度拿起武器。
    现在活跃在亚美尼亚土地上的起义者,大致有大小十几个旗号,但他们都不是马克己的最终目标。
    马克己要寻访的是亚美尼亚当地,从安息统治时期,就开始占据高位的世袭军事贵族,亚美尼亚世袭的大领主——马米科尼扬家族,
    这个家族从四世纪起世袭骑兵统领职位——亚美尼亚最高军事长官。他们也是在大国夹缝之中,亚美尼亚人不断寻求自治和自立运动背后的最大支柱力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774—775年反阿拉伯人统治的起义失败后,将成为这个家族在亚美尼亚的政治生活最后的绝唱。
    这也是一个特殊的姓氏,
    因为在五世纪开始编写的亚美尼亚史书中,马米科尼扬家族子孙自称来自遥远中国的某个名门望族,并广为人所知,他们的祖先投奔波斯王朝后,被转封到处于附庸地位的亚美尼亚地区,并在当地繁衍生息成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大家族。
    事实上,在之前亚美尼亚的独立斗争史中,没有得到这个家族认可并支持的起义,都不过是一群暴民无意义的徒劳。
    事实上大唐的某位大人只所以能想到这个家族,乃是因为后世关于这个家族后裔的一次新闻炒作,有专家引经据典考证出,这个家族据说与三国时的马超又那么点关系,不过不管这个渊源是真是假,已经不太重要了。
    作为正牌西凉马氏的族人,马克己背负的使命,就是找到这个家族,进行尝试性的接触,只要他们能够在对抗阿拉比亚的斗争中体现出足够获得外援的价值,那就算以大唐官方的名义,正式承认他们真正的马氏后人的身份也不是不可。
    只要某位大人开口,由此编造一套完整的谱系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因此马克己也携带秘密的官凭和告身,必要的时候可予以口头上的许诺和事后的追认条件。另一方面伪造身份,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攀附亲缘,以获得便利的东方商人。
    不过真的到了亚美尼亚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阿拉比亚帝国的强势征服和历次起义的失利,昔日的自治总督氏族,一贯立场倾向拜占庭的马米科尼扬已经风光不再,作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马米科尼扬家族的主要成员受到了严密的监视,大多数人被要求居住在城市中,他们的庄园和领地里重来就不缺少密探,并通过扶持亲阿拉伯的巴格拉图尼家族作为竞争对手,压制和消除其影响力。
    巴格拉图尼家族在亚美尼亚阿尔萨克王朝曾担任世袭职务典礼官和加冕官。倒向阿拉伯人后这个家族迅速崛起,逐渐吞并了逐渐式微的另一大领主,古代安息后裔的坎萨拉康家族领地,并逐渐取代马米科尼扬家族的影响和势力。
    在正常的历史上,八至九世纪,巴格拉特家族将逐渐占有亚美尼亚的大部分地区,并主导同阿拉伯人的斗争。并与统治后世格鲁吉亚地区的米赫兰家族,进行地区争霸。但在这个时空段,马克己迫切需要一个打开的突破口。
    因此局势的紧张,作为这个家族足够分量的成员都闭门不出,对外来者充满戒惧和警惕。
    不久之后,这片大湖的湖心岛上,一片荒凉的灌木和稀树中,被称为梵赛克的黑色小教堂,迎来了沉寂许久之后的访客。
    “这里的常驻教士与那个家族的关系,这是我花大价钱弄来的消息。。”
    大块黑色岩石砌成教堂前,康纳罗布对身披山民特有的羊皮斗篷的马克己解释道,一边叩响了陈旧的看不清楚底色的厚实木门。
    空洞的回响了几次后。
    “本所封闭已久,不再接待任何访客。。”
    一个声音粗旷的大嗓门在门后道。
    “无论是礼拜还是受洗,还是捐赠,请到别处去。。。”
    “如果是来自塞里斯故土的消息呢。。。”
    康南罗布用结结巴巴的拉丁语高声回答道。
    门后面顿时失声了好一阵子,才在小窗露出半张脸孔和一双眉目深邃的黑眼珠子。
    ”有什么证据。。“
    。。。。。。。。。。。。。。。
    千里之外的,富楼沙城,烈日炎炎下,安西叶永星也正在带队巡逻任务中,作为战斗中的嘉奖,他得到升职,成为一名旅帅,团副的职衔也得以转正,并补充了新兵,组成一个新的蕃军团。
    不过这个新编蕃军团的成分就比较复杂了,除了三十二名武骑和四十七名府兵的老底子,其余全是杂七杂八的突骑师、拔那汗、吐火罗人,甚至是当地征募的罗那人组成的,好在那些突骑师和拔那汗人在这一路的战斗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默契,简单的武器使用和队列训练,如法炮制在新加入的吐火罗人和罗那土人身上就好。
    富楼沙城中的部分青壮也被编户造册起来,十抽一拿起棍棒,以五人一组,由一名军卒带领,进行象征性的巡街维持街市秩序和夜禁,又开放门禁让人进出输送生活所需,连市场和店铺都被强令开业,总算让人心惶惶的城中居民稍稍安心了一些。
    一时间,除了统治者和军队换成了唐人,似乎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城门的方向再次门洞大开,闲杂人等都被驱赶到了道路两旁,沉甸甸的大车上,装满谷物的袋子堆成满尖,大筐大筐的瓜菜果蔬,在缓慢的牛马和赤膊的土人呵斥下,一车接一车的被拖运进城来,看来又是一只收粮队回城了。
    似乎是常受到来自北方的侵掠,让当地的土人百姓习以为常外来者乱入的情况,城外市镇乡村,大多数人对唐军到来的消息,几乎无动于衷到麻木,就是还没来的及得到消息,除了部分人逃入山中外,还有相当多人留在家中。
    又接近夏熟之期,因此唐军派出哨粮队以富楼沙城为中心,不用刻意催逼,就很快就征集到大批的粮食和禽畜之类,。
    再加上,
    由于地处古天竺的交通要道,城中商旅富集,此外打下富楼沙城后,城中没能逃掉的各族客商大户,害怕占领者的抄掠,凑起来一次献納保境钱,合金银饼并贵货,价值有十数万缗,取其半数为军资,其余分摊到每个将士头上的犒赏,也有数缗,作为军官则有数十缗的进益,也算发了一笔小财。
    打下富楼沙城的进益已经足够让将士们心满意足上很长一段时间。这只别遣军,也拥有了初步进退自保的立身资本,可以呆在这里等待进一步的后援。
    收粮的大车走完后,城门却没有落下,一行奇装异服的人,也被引进城门,颜色鲜艳的大布衫,圆边包头和弯尖帽,看起来很有些身份的行头。
    “出了什么事情,居然来蕃使了。。”
    回到城中议事的大堂,校尉以上的军佐将校都已经聚齐的差不多,正在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交换消息,上首的随军使臣元结按按手,待众人基本安静下后,方才道
    “后迦毕试国,刚刚发生了新的变故。。”
    “东南的乌铎迦汉荼城城主,发动阵前兵变,杀了前往会兵的国姓一族及附从的贵姓,自立为新主,已经遣使者前来交涉呢。。”
    “随使送来劳军猪羊千口。。期颐厚币赎请本军出境,愿以重金买回富楼沙城”
    “天助我也。。。”
    “天佑大唐。。”
    话音方落,下面就有人高喊起来
    。。。。。。。。。。。。
    北方的大石城,远征军的主将高适,也在思考这这只人马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