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五百八十章十七日城与按军衔上[3]

幻之盛唐最新章节目录
   军士,随着青海克定,这些人的前程又广阔了许多,
    按照他们之中好事者的编排,他们的出路,可以给归结为两府三军五卫六翼九节,两府就是枢密院与总章参事府,三军就是北衙八军之中的左右龙武军再加上左神策军,五卫乃是南衙十六卫中的左右金吾卫、左武卫、右骁卫、左威卫,这三军五卫基本是左龙武军和左金吾卫,再加上铁拔军,拆分出来的主力。
    然后六翼,是由河东道李正己的天平军的,云中道李宝臣的成德军,平卢道梁崇义的相卫军,高晖的泾原军,河北道魏博军田承嗣,再加上薛嵩安东讨击行营,管辖的守捉、平海诸军,构成的外围,这六路也是第一批接受并完成新军制改革的地方军镇。也就是从人员到装备,供给均按照新军制运作的,除了主将留用外,基本构成和龙武军的***条没有太大差别,所谓的样板部队。
    九节就是长期与龙武军并肩或是协同作战中,因为接触的表现和贡献被挑选出来,给予重点扶持的特色部队,规模不等,有边军、有守捉军,也有蕃军,他们的将官多来自武学,或受过武学的再教育,日常接受战术指导和额外补给,如横山、断水军,又如南平府的松州军和云南军,河西三受降城的驻军。
    此外还有不算在正规军编制的,隶属总章参事府名下的安东,南平、江陵、塞上四大训练营,楼关山和太白山两大工程训战营。现在又要再加上青唐这个地方。
    我听得有趣,也不由自主加入他们的话题中去。然后在一大片光屁股从水里紧张或局促的站起来行礼下和围观的年轻部属中,说起我的故事或者说传奇
    “多年前,我还是哥舒元帅帐下的一小卒尔。。”
    我这段来历出身的谎话是越编越周密,越说越熟练,所谓谎言说上一千遍,也变成真理,更何况上至天子身边,下至部属都有一大帮有权有势的人,帮助我脑补和美化。
    “而且还是那种被抓差来的,哥舒元帅是个啥模样,都没机会见到。。”
    “还来得及没上战场,就赶上潼关失陷,被一大败兵裹挟了出来。。”
    “但是我会一点医道,多少懂得些趋利避害的法子,救了点人,于是有人愿意跟着我一起走。。”
    “然后遇上天子的行驾。。”
    “他们爬我去做那九死一生的断后之举。。”
    “我也不晓得厉害,多亏遇上了韦中侯。。那是我们第一次搭伙”
    “有习惯行伍的他帮衬,手下几个敢拼命,总算打掉了追敌。。”
    “大伙儿伤痕累累的转回来的时候,正好撞上随驾六军哗变,逼宫上皇”
    “我这一标人马,被上皇天子看重,重赏了个出身。。还把谢女尚指给我”
    “但这一路不好走,叛贼的追兵多如牛毛,靠收拢残兵,几乎是在血水里淌出来的。。好在他们不齐心”
    “骆谷一战差点儿就万劫不复了。。”
    “终于护的上皇天子入蜀安养。。然后想法子弄钱练兵图复河山。。。”
    “因为没根基,手上没有多少本钱,舍不得愿意追随的弟兄折损太多”
    “先从陷没的关中,开始小股练兵,一县一城的慢慢经营。。”
    “当时关中叛贼十几路兵马,随便那一只也比我更加兵强马壮,没办法只能玩敌进我退,敌退我进那套袭扰破敌的游击战法,慢慢与之的周旋。。”
    “蒙上皇天恩,把成都府的赋税拨解过来,手头有点钱粮,可以收拢安置那些难逃的流民百姓,从中挑选青壮以壮行伍,垦托田土和置办工场以资军用”
    “后来居然创出一番局面。。等到官军克定关中攻略长安的时候,我也是其中一路人马。。”
    “几次出战,刚好都赶上紧要关头,居然成功挽狂澜的。。于是渐渐有了些的名声,和人来投效”
    “等熬到邺城攻略的时候,我已经独挡一路叛贼大军。。”
    “朝廷九路大军尽溃邺城,只有我这一路不知好歹的撞上去,被困死一地,汴州之战几乎是泡在血水里,差点就万劫不复,好在总算熬了过来。。”
    “于是大伙儿发现,我的将士们,可与郭令公,李大夫比肩而战了。。”
    “奔救成都的时候,大军在山上山下跑了数百里路,除了护身的刀剑,什么辎重民夫都丢了一地。。”
    “然后一路吧辎重捡回来,继续追到南诏国内去。。”
    “追着追着,就差不多把南诏灭国了。。”
    “现在我贵为枢密,入则与宰辅并坐论事,出则执掌数道征伐,尚以公主,连哥舒元帅的千金,也是我房中人。。”
    “所以说。。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注定的。。”
    “将相王侯,宁有种乎。。”
    “只要你能善于抓住机遇。。”
    当我起身离开的时候,看到的是大批稍微打扮过的年轻藩人女子,给驱赶进这山谷。
    然后纷纷站在最大的一个水泊边上,在一大片目瞪口呆的光屁股男人的围观和瞩目中,在带领的头人呵斥和驱使下,哭哭啼啼,或是木然迟钝,或是大方的当场宽衣解带,披发散辫,将露出来的身体浸入热水中擦洗起来。这是作为温泉疗养之行的助兴节目,专门用来犒赏有功将士的福利,
    只要她们能怀上大唐健儿的子嗣,都能得到一笔实物作价的补偿,这对那些经过战火荼毒的部众来说,无疑是一笔重要的补充。因此在首领的号召下,很多人的妻女都被贡献出来。
    “不要乱。。”
    “按照军衔,排队上。。”
    抱着女人滚进热腾腾的水花里,然后是此起彼伏男女尖叫***喘息的声响,让山谷中充满了春意盎然的味道。
    作为温泉之行的后遗症,数年后这泊温泉成为白汤,被当成能够繁育催生子嗣的灵验之地,成为当地男女欢聚的重要节日之一。
    小杨等一行人,夹杂在大队蕃部人马之中,打着火把行进在黑暗的山道上,他们的任务是伺机进入罗些川,看看能不能给吐蕃人的内讧再火头上添把油,顺便从红山宫带点纪念品回来。
    洛阳皇城。
    “这又是闹哪一出。。”
    看着景元门下,大批小队等着觐见的海外藩国的使臣,连身为宰相的崔焕,也忍不住涵养和城府,在亲信官员的簇拥中嘀咕了一大声。
    “他们是来献国的海外藩。。”
    一名鸿胪寺的官员陪着小心道
    “来领受朝廷的章程。。”
    这几年海外来进贡的藩臣,似乎越来越多,这两年干脆玩起了献土内附什么的,虽然这些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海外小国,呈献上来田土户册,大多数还不及中土的一个中州,乃至一个大县,但好歹是是给天朝增加体面的行举,总是多多益善的。
    但随着南方浮海而来的藩国献土归化的事迹,在近年愈演愈烈,鸿胪寺和礼部都有些应接不暇的错觉,才觉得可能是给人做了冤大头,虽然在天下寰宇的图册中多出来一大堆全新的所谓“海外版图”,但是这些献国来归的蕃王国主们,客都要朝廷供养的,为了显示天朝上国的气度,这个规格还不能差了。
    天朝威名远扬,德化异邦固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这些番邦异族归化的多了,也变成一件大大的烦恼,但总归是一件体面的盛世,断然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靠这些新纳地方的年贡,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新版图都是南海都督府开拓的,按照惯例,所有矿殖物产都是归其经营,但是当地的,却要朝廷来善后,颇有些不是滋味。
    因此朝中很有些非议的声音,一个主要是制定新章程,对这些归来藩主按照田土户口的规模,进行划等平定,以决定对应流散官品、爵级的待遇和规格。
    其次是向这些纳入羁縻属的海外州县,按照产出和户口厘定赋税和徭役。初定为十一抽,考虑海外王化难及,特准许以钱代役,以金银铜及绢丝等贵货作价充赋,以广州市蕃使秋岁春输,称为入蕃课。
    皇城大内的明堂侧殿,皇帝小白面前也放着若干份奏疏,正在若有所思的看着枢密院制作的最新版环舆图册。
    广州刺史宋思若,广州市蕃使木野狐奏,开海外盐铁禁,可岁增入百万缗,
    江淮租庸调使,江东转运使,扬州刺史奏,南海私盐泛滥,官盐绝滞,灶户多亡,请禁绝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