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四百三十一章典故与枢密院[2]

幻之盛唐最新章节目录
   的大量官属,在京畿以外明码竞价出去,甚至还有人以枢密院的名义,在地方招摇撞骗,肆意敛财。
    想必那些朝臣不会放过这个打压抑并那些权势熏天内官集团的机会,只怕又是新一论的朝争。
    “这是个好机会啊,我们也不能什么事都不做。”
    我想了想说。
    “上次有人用御使们摆了我一道,这次也该礼尚往来才是。”
    “嗯,我们可以文抄上揭发一些弊案,由此鼓动那些学子,要求公开察事厅的行事。相信有许多人乐见其成”
    温哲补充道。
    “这样恐怕收效有限啊,毕竟厅下是陛下的受命,。要是最后那位出来平息。”
    薛景仙迟疑道。
    “大善,既然御使有监察百官之责,察事厅等亦为朝廷之属,享受国家的供养和待遇,也不能置身朝事外,顺带的,另请言官长驻察事厅,五坊,诸厩宫外营生,以近纠察之,让这些好事的言官们,去和太监们扯皮,。最后只要能成事一两宗,就够那些公公们头痛的了”
    崔光远却表示出赞成之意。
    “只是这样就与那些人对上了。”
    薛景仙仍有疑虑
    “不符合大人。”
    “你还不明白么,从一开始,我们就已经对上了。只是出于天子控御权衡的打算,不会让哪一边特别坐大而已。”
    崔光远冷笑了起来。
    “那就这样把。”
    我最后拍板。
    送走薛景仙他们,就看见前院里车马丛丛,香风习习,一群女人正搀扶这下车来,为首正是如春风和熙的阿蛮,其他或明艳爽朗,或娇研可人、或跳脱俏丽,原来是我的后宫军团回来了。
    今天似乎是她们难得集体活动的日子,因此出门的时候,都要打扮的满头珠翠,更要按照进宫十二单、八单、六单的规格,一重重穿上各种绣贴着金花、银缎、长生树、合欢、锦鸡、孔雀、麒麟、青鸟、黄鹂之类纹饰的天青罗、瑰紫绫等相应品级礼服。
    美好的身材都被宽大裙裳、半臂、围帛、飘带等饰物层层叠叠的遮掩起来,只留出胸口的一大片。金花银钿束具起来的青丝,丝丝缕缕垂及明绣的裹胸。裙摆袖边上用螺瑁珠贝细碎小饰物缀成的多彩图案,搭配着臂环颈圈、腰束胸襟上的环佩珠玉叮当。
    云鬓盛妆,银彩贴红,看起来相当的养眼和显目,与平时素面朝天的天然美丽,又是另一种华装盛彩,雍雅大气的古典审美,手上还柃了些相当显眼挎包什么的小物件,却多了几分后世时尚的味道。
    我家那些女人出场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我家门下的新产品和概念,顺带展示或者送人的机会,比如一个真皮手包,一个链子,都会引起一阵追随的风潮,其中按比例抽取的代言费,就成了那些女人的私房。当然不指望她们靠这个赚钱,只是增加一些类似自食其力的情趣而已。对这些精美手工和闪亮装饰小零碎的免疫力,一千多年前的女人和一千多年多年后的女人,就如老是在奇幻小说里的频频出现的巨龙一样,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今天好像轮到你了把。”
    我咬着耳珠,捧住她的俏脸儿,在一片或羞涩或赫然的表情和眼色中,品尝个够,又伸进宽大的礼服探了两把才放过。
    “告诉她们,不准换衣裙,等会就这么来见我好了。”
    “今儿家里有桩好事儿。”
    阿蛮脸红红的,声音却还是那么如饮甘泉的动听,柔美的声线让人就算满肚子火气,都顷刻化为乌有。
    “回来时耽搁了下。”
    “主要是素惜被双全老人留去了多说了会话。”
    “钟绍京找你做什么。”
    我奇怪的看了满脸通红的林素惜一眼,心里却反转起来。
    钟绍京被称为双全老人,因为他年纪比太上皇还大,是历侍四朝的眷臣加老臣,却依旧健硕爽毅,天恩不减,丁口圆满兴盛,因此也被太上赐字“福寿绵延”堪称福寿双全的典故,若是家中有好事,能请到他出席,那也是天大的面子,不过在长安城中,有这资格和身份的人,已经不多了。再加上年纪毕竟大了,也就陪陪上皇,连待客都基本谢绝了,这么会突然想起留人待客。
    “他说我很象一个故人。想收在膝下”
    林素惜一反典静如水的常态,被我看的有些有些揣揣的轻声说。
    “故人。”
    我顿时想起一个传闻,据说某次入宫觐见的时候,作为太上硕果仅存的四朝老臣钟绍京,难得盯了她看了半天,才说“太像了。”,又问了她是刘幽求的外孙女,才道“果然如此。”
    说到这里,我忽然又想起关于这位四朝老臣的一个典故,
    作为当世仅存,唯一一个历数朝而善终的老臣,出身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的书法名门的钟绍京,其实大多数时候相当的低调内敛独善其身,只是当时他正当英年文采风华,也曾经仰慕过上官昭仪,并成为上官婉儿的外宅的座上宾,期间找人偷偷摹了一副上官婉儿的画像,日夜挂在家里欣赏,被传为一时笑谈。这也是他一生中少有的风流逸事。
    与被示为禁忌的武则天不同,出身名门,命运坎坷,经历如传奇一般波澜起伏的上官婉儿,也是大唐许多女子的偶像和目标,甚至连太上皇的臣子中,也不乏为她写词作序感叹伤怀的。而上官婉儿正是太上夺宫之变时,派心腹刘幽求亲手处死的,难道其中还有什么内幕。
    “主上。”
    绉老头不声不响的走到我身边,
    “新任的京兆府萧府尹,在门下约见。”
    我哦的一声,嘱咐安排在风花厅会客。
    自从王缙离任后的,京兆府内部的混乱和府尹职位的空缺之争,终于告一段落,皇帝陛下再次乾坤独断,指定由刑部侍郎萧华兼领京兆府。
    萧华,字允明,乃是出身累缨名门萧氏一族,乃是梁朝鄱阳王七世孙,虽然是世族门第,但他却没有走袭荫的路子,而是以博学宏词科举士,再从崇文馆行走见习,放出来的正统科班出身。
    由于家中仕宦门第,殷富而有恒产,比较洁身自好,与各方派系的党争也参合的不多,再加处世比较圆通,不怎么偏倚。因此他得以从博县主簿、富安县尉,波澜不惊的一路考评中上、上上,累迁至刑部侍郎,以四十六岁掌管刑部中最重要的刑部司。
    据说他也是现任宪部尚书李麟,最有希望的继任者;今上内邸的重臣,现任的河南节度使,御史大夫张镐,还是布衣时就与他亲善有加;河北四柱臣之一的前淮西节度使来瑱,早年还是赞善大夫时,也得过他的恩惠;他还有个手足兄弟左补阙萧昕,在诗坛文林中很有些名气,与从龙五大臣的西北派也走的很近;甚至他与我宠爱的女人萧雪姿,也是三服内的族亲,算是有那么点渊源。
    因此这个结果,看起来似乎也是各方勉强能接受的。
    他来拜偈,这也是人之常情,谁都知道,要象梳理好京兆府内的大小庶务,必须先取得拥有警街、巡禁之职的金吾军的配合和认可,更别说城中那庞大的城管大队,乃是龙武军一手创立的,虽然已经移交给京兆府,但底下还是藕断丝连,如果他不来,倒是矫情了。
    风花厅其实是一个小型温室,全部用移种自南诏的稀奇花草装点起点的,墙壁就是一个个方砖砌起来的花格,各种藤萝蔓枝从中延伸覆盖出来,通过地势流泉的自动喷洒,在这个相对干旱燥热的关内之地,营造出颇有些热带雨林的风情,顶棚是大片可开合的琉璃。
    萧华是个仪容丰伟头发半黑的成熟官员,很有点早年做过探花郎的风韵,说话声音洪亮,很有些武夫赳赳的风范,言谈也相当有分寸,既不倚老卖老,也不让人觉得谄媚或者卑躬屈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