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第二百七十二章落花时节又逢君[2]

幻之盛唐最新章节目录
  
    转到街角的时候,一些流动的商贩,稍稍阻却了道路。
    却听车夫的位置上,换成老猫那熟悉的声音。
    “回军上,那人找到了”
    “恩”
    放这么一个危险人物,游荡在城市中,还真不让人省心。
    “在哪里”
    同样简单的回答。
    “女营”
    我嘿然一声,果然是灯下黑啊,穷索全城杀拿了不少误中副车的存在,却一直找不到这位正主儿的踪迹,没想到躲在了女营里,那里有足够的食物和药材,作为养伤之用,还有大量伤员作为掩护,更关键的是,自从火烧神策事件后,女营更是成为长安里的一个禁忌,没人愿意冒因为招惹这些女人,而被驻军下黑手的风险。
    “保持距离,继续监控把,只要不出女营,就不要理会他”
    我想了想又开口道
    “再把上次查获的那些女人,也送进去,看他有什么反应”
    只要是人类,就会有弱点,同样会有自己在意的人把。
    “是”
    “家里。有什么来信么”我想了想再次开口道。
    这个来信,是指内长史温哲那一路的,这人最喜欢刺探阴私,我在成都的家里好几位漂亮女人,实在不想成为别人的绯闻话题,以他的性格,未尝不是一条很好的看家狗。
    “端午日,雍华殿入宫宴,赠食饵饼、撒子,赐金鱼袋。”
    唐代端午之俗,在北方本来不怎么热闹,无非是个聚宴的由头,宫廷里还多一些相互赠物辟邪的仪式,杜甫曾做有“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端午日赐衣》的谢恩诗,还因为原本的五月初五的端五之说,与玄宗老皇帝生日八月初五同讳,经宰相宋憬奏请,而改为端午。
    只有南方才有所谓的龙舟竞戏,又因为战乱,加上农抢的时节,长安的端午节,实在乏善可陈,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到屈原那厮是怎么回事,除了每个士兵收到一个杂粮粽子外,基本没有什么节日的意识。
    其中唯一的小插曲,就是小丫头养的小白狼,初次带进宫,就大发淫威,把杨太真养的猧儿(注一),给追咬的屁滚尿流,结果太上老爷子一点都不生气,反而以此应景,赦命群臣,做了好些个谕制诗。
    郑元和那里也有消息说,他旧日的族人,打算重修族谱,将出身贱籍的李亚仙,也列入其中,这可是破天荒的的事情,他那一宗虽然不大,但也是以血统和门第着称于世的山东七大氏族的支脉子孙,终于承认了他和李亚仙既成事实。
    甚至请出他父亲的同年,代为说得关节,他虽然与族人翻脸,但作为一个传统教育下的古人,希望自己能够光宗耀祖,显赫门楣的情节,却依旧还在。终究是以此位台阶和解,李亚仙的出身也被适当的修润,据说是经过杨太真的撮合,以失散多年的侄女,归在剑川另一家名门——玄学大宗师李鼎砟的名下。
    这是一种难得的姿态,也折射出那些郑族人在战乱大破败之后的无奈,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维持氏族家门的支撑点,比如以吏治卓才而着称一时的龙武军后勤大总管——郑元和,据说他善行新政,治民有方,无论是平抑物价,度支理财,还是均平调准,查禁私钱,都做的卓有成效,而让成都府获得比太平年景更大的产出,已经传闻他将来一旦随太上还都,政事堂上,未必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不过他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公私分明,连举荐来京师的几个郑族的子弟,他都要做足了必由的程序。
    回到家里,门下早有一位自称来自成都的访客,拿的居然是老狗太监张承介绍的拜贴。
    “老儿姓张,字果”
    来人须发如雪,笑容可鞠的自我介绍道。
    (注一,武德七年(624年),高昌王麴文泰“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这种聪慧的小狗属于尖嘴丝毛犬,盖位中国哈巴狗的祖先,曾经是希腊妓女和罗马主妇的宠物。唐朝人又将这种叭儿狗称作“猧儿”或“猧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