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处处起笙歌》第三十七章凌晨惊魂二

时光处处起笙歌最新章节目录
   没退休之前。
    二人各有朋友圈。
    一边儿是啤酒,白干,哥几个坐在一起胡吃海喝,天地尽在酒杯;一边儿是家庭,孩子,姐几位围在一块唏嘘不己,道不尽埋怨责怪……
    二人横竖说不到一块儿。
    倒是可以理解。
    可退啦,也就意味着男人被社会踢回了家里,即然这样,全心全意服从老婆的领导,有什么牢骚兜着,有什么话茬儿听着,有什么意见自个儿憋着,不就行啦?
    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
    有许多颇具特色的格言。
    其中最著名的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瞧,说得多好,仿佛就是专门为这些退休后的男人们,量身订做的。
    人家白何。
    就是这样做。
    不管退休教师说的和做的,自己理解或是不理解,都坚定不移的执行。结果呢,省了许多的麻烦,占了许多的便宜。
    表面看。
    写手亲家。
    似乎被退休教师支使得团团转,实际上,他屁事儿不管,省力省脑省心呀。你看看,有点知识的人,是多么的狡猾?可我家老头儿倒好。
    非但一点。
    没学到人家的真本事。
    反而自欺欺人,自以为是,非得把他扭转不可的呀。不然,这家里还不得天天吵吵闹闹?香爸不再吭声,重新拿起平板,津津有味玩起来。
    突然冷场。
    这让斗志昂扬,铆足了劲儿的老太太,很不习惯。
    香妈悻悻的瞅瞅老头儿,出去了。她一离开,香爸就抬起头瞧着她的背影,好半天,才无奈的摇摇头。其实,事实上远非香妈和退休教师的想像。
    江山易移。
    本性难改。
    人们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和生活习惯,岂可能因为一退休就改变?二老头儿在老太太面前的不同表现,不过是因为性格所致罢了。
    香爸其实。
    在替亲家担心。
    前销售冠军当然明白,作为仅仅是普通教师和一般小干部的二亲家,经济情况虽然比自己老俩口好一点,也绝非一掏就是几十万的潇洒主儿。
    情况。
    是明摆着的。
    如今这年头,不经商不炒股不期货,靠那几个死养老金,活着尚且艰难,真要做个什么大事情,更是难上加难。亲家拿不出,或者暂时拿起有困难,母子俩必吵嘴。
    母子俩。
    这一吵嘴。
    就极有可能加重,自己这方的负担。负担一加重,香妈就得又唠唠叨叨,唠来叨去的,最后所有的埋怨和气愤,又得全部发在自己头上……
    香爸。
    心里其实透亮着的呢。
    再则,香爸根本就不相信鱼老板。是的,现在看来小香是起了点变化,发了点横财,因此敢涉猎到搞房地产。但那不过是他一时心血来潮,赶时髦而己。
    炒房么。
    是现在上海滩许多时髦中的一项。
    房价的疯狂上涨,使得许多手头稍有点余款的主儿,都跃跃欲试。这就像炒股一样,人们基本上都是买涨不买跌,而真正能买涨发财的,却少之又少。
    纸上富贵。
    害己害人。
    同理儿,炒房者中发财的少,吃亏的多,亏得倾家荡产,一跳了之的人,更多。所以,鱼老板迎合香妈的心理,说的那些屁话,一点儿没提起香爸的兴趣。
    反倒。
    让他有了更大的警惕。
    道理很简单,你小香也就那样啦,莫看你黑塑大围腰换成了西装红领带,骨子里,却只是个地地道道的小鱼贩子……
    因此。
    命运注定。
    你的折腾只能失败,不信,走着看的呀!进了厨房的香妈,拉过凳子垫着,打开了碗柜顶门。可她费力的摸来摸去,手指头地始终没碰到她想要的食品袋。
    于是乎。
    香妈先下来。
    找来手电筒,又垫上了一只小凳,这样高度刚好与碗柜门一致,只要她稍稍踮踮脚尖,碗柜里面的所有内容,就将一览无余。
    可望望三只木凳搭起的高凳。
    香妈又有些犹豫不决。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么高如果摔下来,那?还是算了吧?或者明早上再找不迟?香妈犹豫不决。一阵睡意袭上来,忍不住打了个大呵欠。
    掏出手机瞅瞅。
    哟,快12点啦。
    时间怎么过得这样快呀?睡吧睡吧,冲个凉睡吧,凳子呢不管它,就让它高高的搭着吧,深更半夜的又拦不了谁的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