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处处起笙歌》第二十五章六百大洋一

时光处处起笙歌最新章节目录
   事情。
    可远非香妈所料。
    下楼来,牵着彤彤慢吞吞走到苑内,香妈立即发现了异常。一般晚饭后这段时光,正是苑内的大妈大伯们,或抱或推或牵着各自的小宝贝,有意无意聚在一块,闲离逗笑取乐时。
    往往。
    这也是。
    平时交流不多的居民们,相互沟通和互通有无的黄金时段。届时,操着不同口音的大伯大妈,对各自的小宝贝评头品足,猜测计算,没有谁会多心或不高兴。
    目的只有一个。
    散心!
    现在,大伯大妈们倒是不少,也或抱或推或牵着各自的小宝贝,可人人心事重重,不拘言笑,相互瞅着瞧着,根本无心开口。
    由此。
    香妈敏感到。
    一定是与水果店小老板被抓有关,这让她有点提心吊胆。同在苑内,彼此之间也大致有个了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假,可像这样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先瞧那个。
    满脸络儿胡的河南大伯。
    据他说,老俩一共养育了二女一男。么儿在家干个体,二个女儿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没有分身术,他就和老伴儿跑三处。
    好容易。
    带大了。
    北京的和家里的外孙,孙子,就又来带到上海,带二女儿的小外孙女儿。河南大伯生性乐观,不论刮风下雨,总是推着小外孙女儿外出散步。
    一面推车。
    一面哼河南梆子。
    “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亲家母咱都坐下,咱们随便拉一拉……”似乎这世上,就没什么事儿,能让他不高兴的。
    现在呢?
    沮丧的抿着嘴巴。
    低着头,闷闷不乐的推着小外孙女儿,独自转悠。再看这个一脸福相的广东老太太,多年前她儿子到上海打拚,发了大财娶了小三,买了豪车豪宅。
    发了大财。
    问题也来了。
    前妻的三个孩子,后妻的独生儿子,都闹上门来要他抚养。据说,现在己混成了“区人大代表”和“先进纳税户”的儿子,顾着面子,舍得票子。
    一个电话。
    二张飞机票。
    把本是在家享清福的老妈老爸接来,安置在明丰苑老屋,再高薪招聘了二个金牌保姆,分别带前后二妻的四个孩子。
    虽说。
    儿子财源滚滚。
    可生性节约老太太和老太爷,却总是亲自分别带着小孙子或外孙女儿,晚饭后到苑内散步,一人一个,前后兜圈,嘻嘻哈哈,好一幅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美图。
    现在。
    老太爷不在。
    老太太带着个模样儿乖巧的小女孩儿,嘟着嘴巴,皱起眉头,独自蹉跎……一个高吭的女音,突然响起:“妈妈咪呀,今天这是怎么了呀?一个个都闷闷不乐,好像阿拉欠着十万八千没还的呀?”
    是那个。
    退休曾处。
    她本不住在明丰苑,而是和另一个阿婆,各自推着自己的小孙女儿路过这儿,想起过去的老同事,打算邀她加入自己的婴儿车队。
    要说这个曾处。
    也的确有些鬼点子。
    经她劝说,她的婴儿车队现己有了九辆车。按她的审美要求,不但九辆车样式基本一致,婴儿的穿戴基本一致,就连推车的阿姨大伯们,穿着也基本一致。
    这种。
    样式一致的群体装饰。
    大约是来自她原先在公司,主持进出口货物工作时,刻在自己内心的标准化情结。应该说,这种样式一致的群体装饰,在现今到处是散兵游勇的社会上,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更巧的是。
    这婴儿车队。
    居然被一家专门生产婴幼儿食品的小厂商,看上了。小厂商正与其洽谈相关事项,其中有一条,希望婴儿车队越大越好,做起广告才更有轰动效益。
    退休曾处呢?
    就是想通过这个老同事。
    再联系更多的真正的上海大妈大伯,以壮大声势。那个老同事丧着脸孔,推着小孙子嘎嘎吱吱的过来了,先凑到老上级耳朵咕嘟咕噜。
    然后。
    摊摊手。
    “阿拉也没料到呀,这人会这么坏,这就叫卷款潜逃的呀,我相信政府不会撒手不管的呀?”“你那屁事儿先放放,阿拉们先聊正经的呀。”
    二老太太说的是上海本地话。
    一般人听不懂的。
    可香妈不但能听懂,也能说呢,而且说起来丝毫不比真正的上海人差。正好擦过二老太身边的香妈,听到这儿连连摇头。
    看来。
    这波及面太大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