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第427章北昌行之一一五[2]

美人记最新章节目录
   嘀咕咕的发表意见,想要吃小笼包了,这是出门时厨下蒸好的。
    何子衿带他们去亭子里早餐。
    江按察使不愿与高举人在这里说话,怕扫了家里妻儿的兴致,遂道,“这里歇脚是好的,不过,最好的风景不在这里。”
    高举人连寒暄都来不及,就随着江按察使继续往山上爬了。高举人总觉着,他那些心思在江按察使这里似乎已被看穿看透。好在,他自认心怀坦荡,故而,还能平静以对。
    二人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直向上,深秋无景可赏,倒是有些未化积雪零落于树阴之下,不成形,更不成景。江按察使不说话,高举人原是伶俐人,就想寻些话题,好在,他没谈论天气。高举人道,“常听人说大人休沐日喜欢到这里爬山。”
    “等了几天?”江按察使问。
    “我运道不错,只等了半月就等到了大人。”
    “你秋闱的名次不错,我还以为你会参加明年的春闱。”
    江按察使知道他的秋闱名次,高举人并没有什么窃喜之处,他中秀才的年纪,江按察使当年已是探花。他今科只是名次不错,但据他所知,江按察使当年案首之后第一次秋闱便是解元,及至帝都春闱,更是一榜探花。江按察使有过目不忘之才,知道他的名次有何稀奇的。就是他那在许多人眼里还不错的名次,在江按察使这位年轻的前辈面前,也没有任何耀眼之处。
    不过,江按察使的话,还是要答的,高举人道,“我的文章,在北昌府还算可以,但想在帝都,与天下举子一争,怕还是要多加磨练。”
    江按察使不置可否,及至山顶,虽有暖阳当空,但烈烈山风之下,高举人纵一身大毛衣裳,也不禁打了个喷嚏,俊郎的眉宇间,鼻尖微红。江按察使看向五喜,五喜取了件大毛抖篷,江按察使示意高举人穿上。高举人倒也不矫情,道了声谢,就接过衣裳穿了起来。
    这是座山并不高,但自山顶向远方极眺,整个北昌府尽收眼底。江按察使道,“跂高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嗯?”说着,江按察使看向高举人。
    跂高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这句话是荀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我踮着脚看远处,不如我站在高处看得更高更远。高举人自然知晓此句,但此时江按察使说出来,高举人就有些不明白了。江按察使倒没弄什么玄之又玄的事儿,他接下来就把话说明白了,“高琛啊,这座山高吗?”
    高举人道,“不算高山。”
    “对,但从这里,已可以望见北昌城。”江按察使接着换了个话题,道,“你这么处心积虑的来见我,不怕我着恼?”
    高举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说什么“大人胸怀宽广”的废话,他道,“我听说,当年陆家之事给些许小人知晓,有人想在我功名上动手脚已讨好大人,倘当年非大人护我一护,怕就没我今日了。”对陆家之事,高举人当真是无妄之灾。可世间从不乏小人在,高琛当年虽是案首,但案首不过秀才功名,对于江按察使这样的高官而言,收拾他一介秀才,不过举手之间罢了。不过,江按察使都对陆家都未出手,何况一个高琛。
    “原来是有所倚仗。”
    “学生能倚仗的,无非就是大人的胸襟。”
    真个拐弯抹脚的马屁,江按察使道,“你来见我,不是为奉承我而来。”
    高琛摇头,“说不清,就是心里想来见大人。”
    “你心里想来见我,但你的心事却又不好说。”江按察使问,“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些什么呢?”
    这话问的,高琛是当真不好说了,江按察使道,“那我就随便说几句。”
    “大人请讲。”
    “你心里那说不清的感觉,就来自于你脚下这座不够高的山,你只看得到北昌城,所以,会有你心中的那些烦恼。早些去帝都吧,到了帝都,就会明白,现在这座山,委实太矮。高琛,你的眼界,应该放得更宽阔高远,那时,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野心家应该有野心家的舞台。
    打发走了高琛,阿念下山,见亭中已升起炭火,双胞胎正蹲在一畔烤肉呢,阿念笑道,“刚不是说吃小笼包么。”
    双胞胎异口同声道,“小笼包吃过了,还想吃烤肉。”
    阿念接过子衿姐姐递过的热茶,呷一口道,“嗯,多烤些。”
    受到父亲的鼓励,双胞胎烤的更起劲儿了。龙凤胎想帮忙都插不上手。
    何子衿问,“那就是高举人么。”何子衿不认得此人,阿晔却是认得的。
    阿念点点头,未再多言。
    及至回家,让孩子们各去休息,何子衿与阿念洗漱后一道坐在暖炕上说着家常话。何子衿有些不大理解这位高举人,道,“他到山上等你做什么呀,宫家回绝他的提亲,难不成想托你向宫家说好话?”
    “想哪儿去了,他可不是这样的人。”阿念脸色微沉,指尖在膝下轻轻敲动几下,道,“他当是猜出了些什么?”
    “猜出什么?”
    阿念轻声道,“阿冽娶的是巡抚的孙女侍郎的长子,俊哥儿定的是大理寺卿家的姑娘,高举人是个有野心的人。”还有就是,他升官升得太顺利,怕也是叫这位高举人着重分析过了。不然,今日高举人要等的该是岳父,而不是他了。
    何子衿想了想,道,“他顶多是看咱家近些年顺风顺水想搭个顺风车,要说别个,我不信他能猜出来。”
    “那些他自是猜不出来的。”阿念道,“不过,一个举人都注意到了,想来注意咱家的人不在少数。”
    何子衿道,“咱们已是很低调了。”
    “管他呢。”阿念拉了子衿姐姐一并在炕上靠着枕头,俩人膝上盖一床锦被,阿念笑道,“在这北昌府自由自在的也挺好,我时常想,像余巡抚那般,在北昌府呆个二三十年,或者,到了不想做官的时候,咱们就致仕回乡,如何?”
    何子衿笑,“这自然好。”又悄悄问阿念,“高举人这种,无非就是自己在心里忖度,以为咱家有什么大靠山。你说,余家,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阿念点头,“非但余家,就不晓得杜家是不是也知道了?”
    “余家是太后娘娘的亲戚,知道个一星半点儿的不算什么。杜家不是寒门出身么,他家能有上层的路子?”
    “唉哟,我的子衿姐姐,那杜大人能做到大理寺卿,能是寻常寒门么?”
    何子衿微一琢磨,也就明白了,感慨,“你说,这些人怎么这样急,阿冽俊哥儿说起来,总是远了一步。”
    阿念并不抗拒联姻,他道,“阿冽俊哥儿也没什么不好,与他们俩联姻,更是近可攻退可守啊。阿晔几个,就太近了。再说,阿晔还小,双胞胎更小。等他们长大,一样要成亲生子。”
    “也会像阿冽俊哥儿一样,娶高门大户家的小姐为妻么?”
    “门第上我倒不大在意,先要他们自己喜欢才好。主要还是要看姑娘家的人品才干,家族想要长久,靠的不是姻亲,而是自己。”
    “这话对。”
    阿念一笑,揽子衿姐姐在臂间,二人静静的靠在软枕上,阿念忽然道,“那个高琛的性子,很像徐祯。”
    徐祯。
    子衿姐姐想了一会儿方想起这是谁,子衿姐姐握住阿念的手,道,“野心勃勃的人,什么时候都不缺。”
    “是啊。”
    阿念也只是突然感慨一句罢了。
    不过,还是希望他能走出一条平稳安全的道路来。
    但,太多的交集则不必了。83中文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