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第330章北昌行之十八

美人记最新章节目录
   晚八点替换~~~~~
    唐老太太去年刚过了六旬大寿,今年六十有一,头发花白,油亮整齐的盘一圆髻,插一玉簪往日里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如今急的不顾暑热前来看望孙子,微圆的两颊不知是急的还是热的微微泛红,鼻尖冒出细密的汗珠。
    一见唐惜春面色惨白的趴在帐中,老太太心疼的眼睛都红了,再唱一声,“我苦命的孙儿啊——”然后腿脚俐落的扑将过去,唐惜时早在老太太来时就主动起身让出凉凳。谁晓得老太太根本没坐那凉凳,直接一屁股坐孙子床沿儿上,揭开搭在唐惜春腰上的薄丝被,只瞧一眼,眼里顿时掉了下来。
    “我这苦命的孩子哟——”老太太一面哭一面抱怨儿子,“这狠心不舍的,哪里是打儿子,分明是打贼呢。”
    若往时,唐惜春定要趁机添油加醋的挑老太太火气,以待过会儿唐盛来时挨顿臭骂,他好心里解气。唐惜春之所以不大怕自己的亲爹,多是从这上头来的。
    要说唐老太太,绝对就是那没原则惯孩子的老太太。凡事都是她家孙子的理,凡事她家孩子做的都对,种种偏心,简直不以别人留半点活路。
    正因唐老太太只知溺爱,罗氏向来少让儿子唐惜夏过去,生怕唐惜夏给老太太教坏了,再宠出个唐惜春来。
    不过,唐惜春对老太太的溺爱没有半点抱怨,前世如此,今生依旧如此。这个老人,对他真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不好。甚至临终前,依旧念念不忘的将自己的体己尽数留给了唐惜春,依旧念念不忘的叮嘱儿子,“春儿是个实诚性子,念书不成,他又没个显赫舅家,多疼他些才是。”
    唐惜春再没本事,再游手好闲,再人厌狗弃,唯有这个老人,依旧一心一意的宠爱着他。
    将他宠坏。
    如果历经世事,你就会明白,若有人肯将你宠坏,那是多么难得的一种幸福。
    唐惜春鬼使神差的重生,乍见他爹如同见了阎王爷,唯独见了这个老人,让他幸福的想要哭泣。
    唐惜春并不是什么内敛的人,想要哭时,他一皱眉毛,一咧大嘴,就哭了起来,揪着老太太的薄丝衣襟直哭的泪流满面,先是小声哽咽,后来越哭越觉过瘾,唐惜春索性嚎啕大哭起来。
    唐惜时给唐惜春哭的眼皮直跳,他是为义父担心,每次唐惜春挨揍,义父必要挨老太太的骂。唐惜时顾不得平日间惜字如金的优良品质,上前劝道,“惜春,你莫这般哭,老太太年纪大了,倒叫老太太跟着伤心。”
    唐老太太爱怜的抚摸着孙子的发顶,对唐惜时道,“莫要拦他,叫他哭出来,省得心里积了委屈,憋出病来。”
    唐惜春正嚎着,唐盛携罗氏已经到唐惜春院门口了。一听到唐惜春的嚎哭,纵使唐盛亦是头皮发麻,无他,唐惜春太会挑拨,那小委屈的模样,平白一个哽咽的小眼神儿就能挑着老太太骂他一顿。唐盛最恨唐惜春这等小人嘴脸,不过,这回唐惜春实在闹的不像话,唐盛已经下决心把唐惜春身上这些臭毛病整治过来!
    唐盛甫一进门,就见唐惜春上半身伏在老太太怀里,哭的双眼水肿,脸白气噎的可怜模样。唐盛先给老太太见礼,训唐惜春,“晴天白日的,你哭嚎个什么?莫不是对为父不满!”
    唐老太太怒,一手啪啪的击打着床沿道,“人都叫你打成这样了!还想怎样!怎么,连哭都不叫哭一声,你是想把孩子逼死吗!”
    唐盛气势一低,连忙道,“母亲说哪儿去了,儿子是教他些道理。母亲不知道,这小子实在不争气,这过年就要十六了,还这般混混噩噩没个出息,以后可怎么成。”
    唐老太太知道儿子对前番唐惜春被书院开除的事极度不满,叹道,“教儿子你也得有耐心,成日这般喊打喊杀的,成何体统?春儿本就是个胆小的,你总是疾言厉色,莫要吓着他。”
    唐惜春哭个痛快,只觉着心中愁绪全消,一片亮堂。他并非要告唐盛的状,连忙道,“爹,我真的知道错了。我就是一见祖母就觉着,祖母这样疼我,我却不争气,实在对不起祖母疼我一场,心下羞愧才哭两声的。”
    唐惜春满身才能都长这张嘴上了,唐盛心道,这揍你一顿,不见有啥悔色,反是愈发嘴巧,把老太太哄的团团转。我要是信了你这鬼话,简直白当了你爹!这个儿子,是得下狠手管教才行了!
    唐盛心里恨恨,琢磨着狠手教子,唐老太太则刚好相反,一听孙子这话,顿觉万般欣慰,迫不及待的对儿子道,“你看看,你看看,春儿多懂事。不是我老太太偏心自家孩子,像春儿这样的孩子,万中无一,你莫再对他苛刻了。那啥子书院,不去就不去,你这做进士老子的,在家教他,不比外头师傅更加用心。待春儿年纪大些,考个秀才进士的,怎会没出息!”老太太自己也是破败书香之家出身,自然明白科举出身才是正道。
    看老娘一味为唐惜春说好话的模样,唐盛都忍不住笑了,“娘,你以为秀才进士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有了?若这般容易,哪里还用得着千万人熬白了头发,这畜牲日日消磨光阴,四书尚念不下来,如何谈得秀才进士?”
    老太太执拗道,“春儿才十五,咬牙用功几年,必能赶上的。”
    唐盛见老太太入套,一笑附和,“母亲说的是,想当年儿子是如何用功念书的,母亲定还记得。这些年因我事多,又念着他少失生母,一直偏宠这孽障,由得他荒废光阴,虚度年华。想来,虽有他不思进取之因,亦有我管教不严之过。”
    “母亲,你疼他,我是这孽障的亲爹,难道我不疼他?咱们谁都陪不了他一辈子,以后我死了,若他自己立不起来,谁会真正照应他!”唐盛正色道,“若真疼他,就应该严加管教,好教他考个功名学些本事,以后也能堂堂正正像个男人。母亲若觉着儿子说的有理,就莫挡着儿子管他,若母亲一意偏袒,儿子也懒怠再往这朽木身上费心!”
    平日里任打任骂、百依百顺的孝顺儿子忽然这样板起脸来,还是相当能唬到人的。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唐惜春,老太太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一面怜惜不已的抚摸着孙子瘦削的脊背,一面道,“这是哪里话,难道我会拦着孙子上进?你只要莫真伤了春儿,要如何督促春儿上进,我不大懂,自然是由着你来。就是一样,莫要惊着这孩子才好。”犹是再三叮嘱。
    唐盛瞟唐惜春一眼,三言两语将唐惜春今后的命运定下来,道,“母亲尽管放心,他胆子肥的很,且惊不着他呢。”
    原来真是亲爹啊——
    唐惜春目瞪口呆的瞅着自家老爹,忽然想起来,他是因何事挨揍了!
    他没有唐惜时那么好的记性,凡念过的书,经过的事,终生不忘。寻常事,唐惜春向来是过了就忘的,但是,这件事在他记忆中如烙印一般,经年未曾稍忘,是因为,由这件事引发的一系列惨淡的生活,矫情的仿佛就是他上辈子少年时代的一场恶梦!
    其实,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但事涉唐惜时也是千真万切。
    很久之前,长语短说,依旧要从唐惜春这个不争气的孽障说起。
    话说唐惜春十分丢人的被书院开除回家,他自知小命难保,初时根本没敢跟老爹说实话。接着,唐惜春想了个拖延之计——装病!无缘无故的总是嚷嚷身上不舒坦,天天不是这里病痛,就是那里别扭,唐盛虽然心下微疑,因衙门事多,也并未多想,只是叫罗氏好生照看。罗氏倒是知道唐惜春的底细,只是,罗氏早便与唐惜春不睦,对唐惜春的事,罗氏并不落井下石,她只是冷眼旁观。
    故此,唐惜春喊着身上不舒坦,罗氏就遍请城内名医,大张旗鼓的给唐惜春诊脉看病,各样名贵补品不惜银钱的流水般的送到唐惜春院里去。
    慈母的脸孔,做得十成十。
    唐惜春装病,只是权宜之计,暂且支应罢了。
    甭看唐惜春念书时黄鱼脑袋不开窍,他就自己老爹非常了解。唐盛是一地父母官,自来要面子,哪怕不说面子啥的,就他这被书院开除的事儿,叫唐盛知道真得扒了他的皮!
    唐惜春并不怕唐盛如避猫鼠,但,说到底,还是怕的。
    尤其,唐惜春怕挨揍。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待他尚未想个万全之策应对,唐盛就消息灵通的知道了唐惜春被书院开除的事儿。
    当时唐盛的脸色,唐惜春两辈子都忘不掉,若不是他当即立断撒腿跑到老太太院里求救,唐盛真能活活打死他!
    唐盛险些气疯,手持着家法追到老太太院里要打死唐惜春以正家风,唐老太太死拦活拦,以性命相威胁,总算救了唐惜春一条小命。
    唐惜春暂且逃得一命,却不料唐盛天天着心腹仆人在老太太院门口守着,只要唐惜春一露头就要拿了唐惜春去祠堂打死,唐惜春既怕死又无赖,他足足在老太太院里躲了数日,吃喝拉撒都在老太太院里,死都不冒头。
    唐盛更是怒上加怒,那简直就视唐惜春如上辈子仇家一般。
    再说唐老太太,修来这么一对父子,可谓上辈子没烧高香。
    唐老太太是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她毫无原则的溺爱孙子,另一方面她又十分清楚,念书举业方是正道。孙子给书院开除这事儿,老太太也知道实在是不给家里长脸,儿子想教训孙子,这本没错。只是,她待唐惜春如同心肝儿,唐惜春自下生就养在她身边,平日里就给她老人家养的如丫头一般,碰破块儿油皮都能大呼小叫半日,想着儿子的狠劲儿,一时看不牢,真能要了唐惜春半条命。
    这不是要孙子的命啊,这分明是要她老太太的命啊!
    所以,老太太一颗慈心,那些日子真是时时刻刻处在一种无声的不能外道的煎熬中啊!她舍不得儿子下狠手的教训孙子,同时担心孙子念不出功名课业,以后没出息。
    最终,唐老太太失眠三天三夜,想了个绝招出来——给唐惜春纳个房里人。
    不是妾,只是房里人。
    确切的说,就是给唐惜春准备个女人!
    唐老太太会这么想,当然不是无地放矢,她完全是从自己儿子早婚早育而萌生的灵感。
    话说当年唐盛十六岁上娶了十八的刘氏,刘氏温柔大方,贤惠过人,又知劝唐盛上进。唐盛能二十二岁考中进士,与刘氏的督促照顾有直接的关系。
    唐老太太思量着,给孙子寻个贤良的女人,有这么个亲密人劝导着,兴许能改改这孩童的脾气。只要孙子用功,那功名还不是手到擒来啊。
    不得不说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