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第235章王媒婆[2]

美人记最新章节目录
   了。族弟赵发财知族兄这烦恼,笑着给族兄出主意,“这有何难的,县里的闺女,咱们大男人不知道,官媒婆定知道的。”
    赵二爷得赵发财给他提了醒儿,便令人唤了县里的官媒婆来,这官媒婆姓王,圆团团的一张笑脸,是县里说媒拉纤的老媒婆了。碧水县又不大,县里的闺女,王媒婆知道十之*。
    赵二爷一提何子衿,王媒婆就知道了,含笑一瞥赵二爷,帕子掩唇就笑了,“要说别个人,老身还可能不知,这何家姑娘,老身倒是有福见过几遭。”啧啧两声,王媒婆偏又不说话了。赵二爷听这话就知问对了人,自手上撸个份量十足的大金戒子赏了她,笑,“王婶子同我好生说一说这何姑娘,以前只听说她种花儿有名,不想人比花娇啊。”
    “岂止!”王媒婆手里一掂金戒子,脸上的笑越发殷勤,将戒子搁荷包里,王媒婆笑,“要说我老婆子这辈子活了快五十年了,这样水灵灵的姑娘还是头一遭见涅。”与赵二爷道,“前几年他家一位与薛千针学绣活儿的蒋姑娘生得也极好,蒋姑娘原是芙蓉县人,爹娘全无,投奔了何家来的。这样的命硬,就是生得好,硬是嫁进了胡家,给胡老爷家的四孙少爷做了正房少奶奶。蒋奶奶的相貌,就可想而知了。可这位何姑娘哪,比那位蒋奶奶生得更好,不是我说话夸大,全不似小门小户养出来的闺女。听说,何家可是下大本钱教养闺女的,自小就念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模样更不必说,咱们全县的姑娘加一块儿也没这样的美貌,真不知老何家怎么调理出来的。我初次见,还以为是哪家大家闺秀来呢,二爷要不信只管出去打听,咱们县里但有见过她的,就没有不赞的。非但生得好,人也有本事,一盆花儿卖好几百两银子。我的乖乖,近年更是通了神,说她的卦相灵的了不得。”
    王媒婆是知道赵家根底的,想着赵家寻日间没少张罗女孩子,这一二年更是要挑才色出众的干净女孩子。赵二爷的品性,她亦有所耳闻。赵家虽富贵,毕竟只是近几年的事。何家可也不是穷家破户,而且何家很有几门不错的亲戚,王媒婆在县里走动多年,心念一转,感慨道,“这老何家啊,定是上辈子烧高香喽。这几年,尽是何家的喜事儿。前年咱们县的何举人,就是何家同族的。哎,十八上就中了举人。还有在何家住的和江秀才,唉哟,去年才十一,中的是案首吧。都说何家祖坟风水好,看来是真的。”
    赵二爷寻思,何家当真不是好啃的骨头,心下亦有了主意,“是啊,我这里还有一桩大福气,不知何家有无福分消受。”
    王媒婆将眉一挑,圆团团的脸上堆起笑意,却是道,“二爷您别诳我,您手下多少能人,有好事儿也轮不到老身。老身不过是干些说媒拉纤的活计,您老的意思,老身多少也猜着了。我跟二爷说句老实话吧,您家虽好,可是上下瞅瞅,您家自咱们国丈老爷,到您家三位国舅爷,该娶的都娶了。难不成,您要何家姑娘给您来做小?这事儿您别找我,老身没这本事。人何家拿着闺女宝贝哩,打三年前就有人打听他家闺女,这几年,求娶的人家儿就多了,人家挑着哩。”
    赵二爷又撸下个宝石戒子塞王媒婆手里,轻佻的拍了拍,直拍得老媒婆一嗔,打回赵二爷的手,赵二爷方抚着手背一笑,道,“不是我,是我的族弟。帮我管理芙蓉楼的族弟,叫发财的,家里四进宅院,有的是金银,族弟眼界高儿,寻常人家的姑娘真瞧不上。怎么样,王婶子给我这族弟做个大媒如何?”
    王媒婆抿抿唇,把宝石戒子给赵二爷放桌上,见赵二爷变脸,王媒婆先道,“二爷勿恼,听老身说!”
    王媒婆道,“先前收二爷的打赏,是二爷跟我买消息。这宝石戒子,我怎会不喜欢?只是,我干这行,有我的规矩,我老婆子做了三十年的媒婆,阖县都知道,事儿成了我才收银子。这亲事,我真没把握,可二爷用得着我,我得给二爷这面子。我替二爷跑这遭,待成了,二爷再赏我。倘不成,二爷别恼我就好。这两家做亲,都要看缘分的。”
    王媒婆又不是他家奴才,故此,即使王媒婆不大谄媚,赵二爷也应了,赵二爷又道,“还有些事,得跟婶子提一提。”把先前想送何子衿去宫里享福的事说了,赵二爷叹,“我在家里坐着,姜婆子行事不大妥当,倒叫何家误会了。我也是听说何家女有美名,想着一个县的乡亲,不忍她这珠玉流落乡间,才起了这念头。既何家不愿意,便罢了。老话说的好,一家有女百家求,我族弟委实好人才,这次就请婶子费心了。”
    王媒婆心一沉,面儿上仍笑,“我自当尽力。”见赵二爷没话交待,王媒婆便起身告辞。心下又觉着,她不过略一推辞,赵二爷当真就不把那宝石戒子赏她,也够抠儿的了!
    王媒婆干了一辈子媒婆儿,这亲事上头的事儿见得最多,为什么结亲要讲究个知根知底呢,就是结亲上容易出事。在王媒婆看来,赵家分明是图谋何家姑娘不成,另换个名头儿罢了。那赵发财什么德行,谁不知道?不过是仗着赵家,给赵二爷做狗腿子罢了!
    赵家不好惹,何家也不是善茬,人家宝贝一样的闺女,闹不好她就得两头吃挂落。只是,这事儿她都应了赵二爷,王媒婆只得试探着去了,何子衿正在何老娘屋里说话,一身桃红袄,腰身掐细,底下是石榴裙,随便一道就是一道风景啊。见着王媒婆,何子衿起身让座,王媒婆笑,“大姑娘坐吧。”
    沈氏笑,“也到了她念书的时辰了。”给何子衿使个眼色,“去吧。”
    何子衿便避去了自己屋,王媒婆坐下,丸子端了茶水来,几人闲话几句,王媒婆刚一开口打听何子衿的亲事,何老娘就笑了,“咱丫头的亲事已经定了。”
    王媒婆只知道姜婆子碰壁的事,却不知何子衿亲事已定,有些惊讶,笑道,“往日我就说,咱们县里,您家两位姑娘都是个尖儿。听说蒋奶奶刚生了儿子,实在是有福。这不知是哪家的小子,有这样的好福气定了咱们大姑娘呢?”
    何老娘笑,“不是外处,就是阿念,她舅家的小子。”
    昨日王媒婆刚同赵二爷提过阿念,王媒婆问,“是江小相公吧?”笑着奉承何老娘,“唉哟,您老可真有福啊,这江小相公去岁便中了秀才,我的天爷,我去岁刚听说有人十一能中秀才,我还不信是真的。我家老四小子,今年十二了,还成天疯跑着玩儿呢。”便是王媒婆也得说何家好眼光,下手快准狠哪,赞道,“天造地设,郎才女貌。”根本没提赵二爷的事儿,只管赞这亲事结的好。
    一时,王媒婆告辞,沈氏送她出门,直走到门口,王媒婆欲言又止,沈氏含笑看她,那目光颇有些深意。王媒婆心下一惊,继而尴尬一笑,“我正想着,怎么跟大奶奶开口呢。”
    “您一来,我就猜出来了。”
    王媒婆轻声叹,“我吃这碗饭,还请大奶奶体谅则个。”说着曲身一福,已给沈氏眼明手快的扶住,沈氏笑,“我是担心婶子如何交差。”
    这是打听她如何同赵家回禀呢,王媒婆忙道,“大奶奶放心,我来前就没把话说死,只是不好得罪赵家,方走这一趟。只要与赵家说您家姑娘亲事已定也就是了,大不了挨几句狠话,这不算什么。”
    沈氏握住王媒婆的手,将一块小银锭塞到王媒婆手里,道,“要是您有什么风声,可得同我说一声。”
    王媒婆小声道,“他家这三番两次的,让您家大姑娘出入小心些就好。”
    沈氏送王媒婆出门,王媒婆去赵家交差的路上都庆幸,亏得没在何家自作聪明,这位大奶奶当真精明的紧,怪道能把酱菜铺子打理得那般红火。
    哎,赵家也是,人何家是真不乐意,何苦做这孽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