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第四百二十六章功高震主

无耻家族最新章节目录
  
    qu
    三、说服斯堪尼亚公司,同意华腾汽车集团的整合方案。
    关于斯堪尼亚的事,徐腾本来期望值颇高,结果在他花费巨资,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帮斯堪尼亚从大众集团和man公司脱身后,对方又玩宝马那一套技术为王的策略,利用瑞典的法律保护体系和他搏弈,想要以此胁迫华腾汽车集团,保持完全独立的运营资格。
    徐腾很讨厌欧洲人的这种傲慢与自负,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则是你们定的,拿了我的钱,还想继续高高在上,以为我们中国人好欺负是吧?
    徐腾当时是明确告诉斯堪尼亚的高管层,如果你们继续这种狡诈的策略,对不起,他就当这些钱扔了,就和你们斗,弄到你们全部失业破产为止。
    等这些人的保护性合同全部到期,他全部踢出局,从高管到工人集体下岗,他拿走品牌和技术产品线,重新投资办厂。
    这当然只是徐腾的一种负气之词,一种施压的态度。
    在无法有效重组的基础上,他的真实决策是先施压,争取一个稍微有利的局面,骗对方拿出最新的技术平台,然后就挖走部分人员,最后将斯堪尼亚甩卖给宝马集团,利用对方的剩余价值换取更多的宝马集团股份。
    毕竟是40亿美元级别的大投资,即便投资失败,他也必须想办法止损。
    在这样的一个大局面,在双方的重组谈判完全失败的情况下,鲁佩特-施泰德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分批次安排斯堪尼亚公司的员工赴华旅游,参观华银财团和华腾汽车公司的总部,研发中心。
    这个人很懂西方人对中国人的那些想法,也很有耐性,最终说服斯堪尼亚公司接受新的重组方案,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四个领域,全面接轨华腾汽车集团。
    这件事花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但还是办的很漂亮。
    什么叫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多聪明,也不是有多少知识和学问,而是能不能将事情搞定。
    你能处理大家都搞不定的事,你就有能力!
    所以,虽然华腾汽车公司内部,特别高管层内部还有一些争议,徐腾和财团理事会这边已经定了,这个人的能力是能胜任这个职务的,优点很明确,对华腾汽车集团的国际化进程是很有益的。
    哪怕鲁佩特-施泰德是cfo和财务出身,在汽车技术和产业链领域的经验有所不足,也可以通过其他高级合伙人的匹配,通过增加一位设计总监,设置多个项目总监的方式弥补短板。
    徐腾和华银财团理事会,这些年总结了很多优秀的企业管理策略,一旦选定了联席合伙人,整个高管团队,整个产业领域的梦之队都要围绕联席合伙人的特点匹配,包括企业的制度都可以随之调整。
    徐腾的经验很简单,对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人,不是企业架构和制度,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个优秀的产品研发团队,价值都要胜过一千条企业法规。
    这一刻,理事会内部的所有联席合伙人参与投票,最后到徐腾这里统计投票结果,22票赞同,5票弃权,通过了徐腾的提议,正式任命鲁佩特-施泰德出任华银财团理事会的新联席合伙人。
    所有人都鼓掌祝贺一番,徐腾也以理事长的身份说几句恭贺之词,然后,所有人就看着陈志辛。
    老陈正式的要退休了,未来还会保留终身合伙人的荣誉,但不再参与财团理事会的决策。
    “陈总,这是您最后一次参加年会,大家都舍不得,您讲几句吧。”徐腾的内心也是复杂的,因为有一个事,他没有告诉大家,因为陈志辛的儿子得了肠道癌,几个月前刚检查出来。
    徐腾动用了一些关系,将对方送到301医治,上个月刚做了手术,目前来看,手术非常成功,估计还能活5到10年,所以,陈志辛的退休比计划提前了一年。
    人生啊,很复杂。
    陈志辛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主要是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慢性病,整体还没有大的威胁,儿子才四十多岁,体检报告一直很好,没什么毛病,工作压力也不大,忽然就得了绝症。
    除了财团的几位资深联席合伙人,陈志辛暂时也不打算将这件事告诉更多人。
    老人家心境还好,毕竟见惯了大起大落,没有大喜大悲。
    “理事长让我说两句,那我就说两句吧,其实啊,我真没什么可说的,心里没什么遗憾。很多事,你们到我这个年纪,心里都清楚。人生,重要的就是我们在一起的这个过程,我们有所成就的这个过程。”
    陈志辛离开沪汽有十几年了,这么多年还是保留着明显的国企领导风格,手里抱着一个大茶杯,仔细回想自己的这一生,“80年代啊,我被公派到德国留学,当时就三十岁了,后来又被派到德国大众公司实习一年,然后就开始负责桑塔纳的合资项目。那个时候,我总在想,中国汽车业想要追赶欧美真是太难了,真正自主设计的国产车能达到桑塔纳的水平就不错了。02年,老理事长找到我,说要搞一个能和欧美日韩抗衡的中国汽车集团,我当时的感觉其实不太好,因为这个计划太难实现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恐怕也就是吹一吹,我当时也真心觉得老理事长是在诓地皮。”
    “十几年下来,谁能想到,咱们居然干成了!我现在想想,对我这种建国后出生的老同志来说,特别是经历过80年代和90年代那种中日工业差距近乎令人绝望的老同志来说,我只能说,如果这个世界有奇迹,那一定是咱们中国红,因为咱们能干,肯干,苦干,巧干。”
    “最后,我希望大家继续加把劲,好好干,跟着咱们理事长横扫六合,打垮一切竞争者,让中国工业崛起,让他们日本人,让他们德国人也绝望一次。”陈志辛说着说着,心情难免有点激动,等说完以后感觉有点不对,看了看旁边的施泰德,哎呀,这就是地道的德国人啊。
    大家都很激动,也一起鼓掌。
    徐腾看了看鲁佩特-施泰德,发现他也很热烈的鼓掌,就问对方,“你听懂了吗?”
    “大部分都懂,我的中文水平现在很不错,至于我们德国人,绝望过很多次,不差这一次。”鲁佩特-施泰德笑呵呵的也没当真,他现在的中文水平基本能听不能说,说出来,谁都不懂,还不如说英文。
    在座的联席合伙人,大部分都戴着ai同步翻译的耳机,其他人的英文水平很好。
    大家都能听懂鲁佩特-施泰德的这番话,也都笑呵呵的。
    “老陈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国工业的0,要以华银财团为主体,整合全球产业链,征服这个世界。”徐腾将陈志辛的临别赠言重新解读一番,更符合华银财团的整体思维,当然,陈老的意思更直接,更简明扼要,大家心里都懂。
    这确实是陈志辛的最后一次年会,他有很有话想说,但也知道,一切都在不言中。
    华银财团的理事会是中国经济的梦之队,真正的好团队,汇集着全国最好的企业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他到站了,下车了,但没有关系,只要其他人还在,只要徐腾还在,华银财团就依然会继续前进,华腾工业联合体就依然会继续前进。
    陈志辛起身,先和身边的徐腾握手,忍不住拍了拍肩膀,“理事长,这些年,我辛苦了,您更辛苦了,好好保重身体,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您一定会率领华银财团实现中国工业的0!”
    徐腾点着头。
    这些年,他跟着陈志辛也学了很多。
    这些年,陈志辛从一位年薪数十万的国企领导,努力打拼成了一位拥有20亿rmb身家的富豪,同时也为徐腾和华银财团缔造了一家市值5150亿rmb的国际汽车巨头。
    在中国汽车业,陈志辛已经是一面旗帜。
    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传奇和舞台。
    陈志辛和其他的联席合伙人一一握手,鼓励年轻一点的老朋友继续努力,劝告年长的老朋友注意保重身体,唯有在施泰德这里,他没什么好说的。
    该做的事,陈志辛都做了,施泰德从一开始就不是他希望的接班人,但他理解,华腾汽车集团发展到今天这个层次,需要一个更懂全球汽车产业的联席合伙人。
    按照陈志辛的意思,他希望陆志丰接班,广汽本田出身,这么多年一直是管技术和生产,对日本汽车产业的了解最深入。
    老一辈人有老一辈人的想法,汽车业,终究是要靠干出来,最核心的东西永远是成本和质量管控,这是日本汽车工业最厉害的地方。
    华腾汽车这么些年,将韩系的那一套玩的更精,成本控制也没问题,质量管控还是有差距。
    虽然差距不大,但这一点点的差距就是追不上去。
    这是陈志辛唯一的遗憾。
    该和徐腾提出的意见,他也都说了,这个华银财团终究是徐腾当家作主,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跟不上徐腾的要求,也只能见好就收了。
    施泰德这一年干的很不错,很漂亮……总之,陈志辛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从30岁才踏入汽车行业,一直拼到67岁,终究还是有所成就。
    心满意足!
    陈志辛现在就想早点回国,在这个日渐老迈的人生里,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有老伴要照顾,有儿子要照顾,有孙女要照顾。
    徐腾为陈志辛安排了夜里的专机航班,亲自开车将他送到机场。
    在这里,两人再度握手告别。
    虽然还保留着终身合伙人的荣誉席位,陈志辛心里其实明白,从今天起,他以后也很难再见到徐腾了,即便打一个电话就能约个时间见面,可那又何必呢。
    “理事长是江州人,我是庆州人,就按照咱们江淮商人的老话,您是东家,我是退休养老的大掌柜,临别之前,我还是有几句话想和您说。”陈志辛依稀有些不舍,他打心眼里喜欢徐腾这个年轻的少东家,这些年就像是看着徐腾长大一样。
    这么些年,徐腾犯错的次数很多,但总是在用最快的方式收拾残局,即时止损,在大方向上则是基本不会犯错。
    徐腾做生意的思路,管束下属的手腕,这都是陈志辛很佩服的地方。
    好商人!
    “您说!”徐腾心中也是忐忑的,他没有逼陈志辛退休,所有人也都以为陈志辛是自己主动要退,其实很多东西只有他和陈志辛明白。
    他从不明确的说,但是陈志辛知道,他这位东家将感情和生意分的很清楚,跟不上他的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