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第四百零六章僭主[2]

无耻家族最新章节目录
   产业,结果只是招外省的工人为你们省贡献产值,这种事情真的有意义吗?”徐腾今天将话匣子全部打开,就问姜领导,问江淮省的领导,这种事情有意义吗?
    姜领导不吭声了,这种事情当然是有意义的,珠三角、京津冀的gdp不也是靠全国的劳动力资源堆出来的嘛,但他还真不能当着徐腾的面说出这种话。
    “我不能让你白来一趟,中控集团总部继续留在宁州之外,一部分配套产业可以向江北地区转移。另外,我们在整个江南省的创业基金可以扩大,aig亚洲基金可以向你们省的创业项目提供更多风投融资,关键还是那句话,你要有人才的多余供应。”徐腾能做出来的让步就这么大了。
    至于江南省希望的那些事,希望华银财团出手解决江南省的钢铁业、造船业,将机床工业转移到江南省,将华银财团旗下的机床工业、半导体工业更大规模的转移到江南省,这些都没有任何的可能性。
    这个东西叫做贪。
    华银财团的制造业是沿着长江线布局,为了长期的稳定性和低成本,过去十年一直不断的实施分散化战略,以机床、工程机械、造船、电气自动化、半导体产业为例,基本实现从沪州、吴锡扬泰、宁州、江州、庆州、华中、川渝的大布局。
    在这十年,华银财团付出了多少经济、政治、基建、金融上的努力,打破多少地方保护和僵化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做了多少游说工作,沿着这个长江经济带融资扩建了多少铁路、港口、高速、省道,疏通多少河道,才能以江泰集团为中枢,构建出完整的“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大物流体系,将运输的成本控制到最低。
    江南省不满意,觉得自己吃亏了,就要徐腾全部翻盘,将这些产业再迁移回去,否则,他们就另起炉灶再扶持一套。
    徐腾无所谓。
    有种你就蛮干,你就大力扶持,不将你们省扶持的这些新企业,新厂区挤垮,他就不叫徐腾。
    徐腾敢于如此强硬,手里也是有尚方宝剑,长江经济带这个构想是他提出的,也基本是他一手推动成型的,到今天为止,十年努力才终于见到了一些成效。
    从上到下,从中央到经济带范围内的各个省都是很满意的,都是支持的,江南省是极少数有怨言的,这个可以理解,因为到目前为止,江南省一直属于吃闷亏的那一方。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阳光电缆和远东电缆,原先都是锡州的财税大户,从07年开始,逐步将75%产能都迁移到了华中经济区。
    五年时间,让九江成了亚洲最大的电缆制造中心。
    07年以前,中控集团的大部分配件基本还是集中在江南省,到了2012年,75%的配件系统来自整个长江经济带,过去,你在江州的厂,要从华中地区采购一个断路器,成本很高,随着高铁、航空系统越来越完善,随着华中地区的产能增长,这个采购成本就不断的大幅下降。
    华银财团在武昌扶持了一家中国最大,技术科研水平和生产率最高,也是世界最大的断路器制造巨头,现在包括abb、西门子、通用电气在全球的真空断路器,也要从这家企业采购,他们自身的这部分业务和技术都卖了。
    资本都是很现实的,质量高、成本低、产能可靠,我为什么还要自己生产?
    这是华银财团及其配套商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以华银财团旗下九大工业集团为中枢的220+大中型配套企业,覆盖整个工业0体系,各家都在不断扩大产能和技术标准,要么与采购方靠拢,要么向材料原产地靠拢,要么向人才密集地靠拢,要么向物流中枢站靠拢,形成“相对集中,区域分散”的长江经济带产业链布局。
    实际上,华银财团是沿着华中到江淮省,沿着长江线中段的3省9市,利用长江航道、高铁、铁路、公路网、航空网,构建出一个江州-鄂省的“江汉经济区”,充分利用各个省的劳动力资源、政策优惠空间和财政,再通过江州与“长三角经济区”整合,通过鄂省与“川渝经济区”整合,实现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大构架。
    这么一算,江南省肯定吃亏了,但是,华银财团绝对是赚到了,光是地产和金融业的顺势扩张就让华银财团收获颇丰,长江经济带的概念股更是华银财团在2012年以后的重点操作范围。
    这还是徐腾的那个体会,很多时候,赚钱和做事业,往往是两件事,真正的赚钱永远是短频快的暴敛一局,做事业则是长线布局,细水长流。
    江南省为了一省之私利,想要借助台积电逼迫徐腾和华银财团就范,真是想的太简单了。
    在徐腾重新做出大规模的策略调整后,江南省和台积电就非常尴尬了,特别是台积电,不到大陆投资是不行的,到大陆投资也很痛苦。
    徐腾这边已经布局完善,就等台积电过来,至于江南省,短时间内也别指望恢复和华银财团的关系。
    2013年4月。
    瑞典首相偕同瑞典工商界访华,不仅要将中瑞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伙伴的新高度,还将启动中瑞自由贸易与投资协议的第一轮正式谈判。
    徐腾暂时就不管台积电和江南省的想法了,提前两周时间飞抵首都,亲自在幕后协调中瑞企业界的谈判,银瑞达财团的皮特-瓦伦伯格主席也是同一天时间抵达,对紧锣密鼓谈了几个月的各种合作议题,展开最后的突击谈判。
    虽然双边都有针对沃尔沃集团卡车、客车业务展开并购的提议,徐腾做为最终的老板,考虑华腾汽车品牌的长远发展,还是否决了这种提议。
    柳俊生和李伊菲的提议有点复杂,要同时并购沃尔沃的卡车、客车和轿车业务,纳入华腾汽车集团旗下,首先不谈这种资产操作的复杂性,如果在华腾品牌和奥迪之间插入一个沃尔沃,也等于是限制了华腾品牌,迫使华腾品牌只能局限在目前的中低端车型。
    这是徐腾不能接受的局面。
    做为大老板,徐腾的要求是明确的,奥迪和斯堪尼亚占据高端市场,华腾占据轿车业务的中低端市场,以及卡车、客车的中高端市场,最后还是要慢慢同化斯堪尼亚品牌和产品线。
    徐腾真正感兴趣是沃尔沃的建筑及工程机械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动力系统业务,以及沃尔沃卡车旗下的美国mack卡车业务……确切的说,宝福华汽车联盟的福特集团对美国mack卡车业务有兴趣。
    现在的全球经济局势其实是很糟糕的,长远来看,未来十年都很难迎来新的经济高峰,全球制造业都要消化产能,收缩雇员。
    双方从2013年1月份开启第一轮接触,前后谈了四次,每个月一次,每次都要争执五个工作日,几轮谈判没有达成任何成果。
    华银财团的目标是想收购沃尔沃集团的建筑及工程机械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动力系统业务……如果你觉得很夸张,那只能说明你太老了,还活在上世纪90年代。
    沃尔沃集团的董事长路易斯-施韦泽就是典型活在上世纪90年代的老人家,还活在外资500强笑傲中国,随便收购优质资产的好梦时代,他的谈判目标更有野性,想要并购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华腾重工集团,大概是因为他坚信沃尔沃集团才是真正的国际化建筑与工程机械巨头,全球资产更优质,管理更优秀吧。
    这个人的谈判对手是华银财团的两位资深联席合伙人,华腾重工集团的董事长梁纬艮、华腾汽车集团的董事长陈志辛。
    此时的华腾重工集团通过整合徐工、英国杰西博和德国维特根集团,在2010年就超越日立建机、沃尔沃建筑,总销售额和盈利规模是沃尔沃建筑的两倍,在全球市场仅次于卡特彼勒和日本小松集团。
    至于沃尔沃集团的“船舶和工业应用动力系统业务”——柴油机及动力包系统,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行也是前十开外,技术上虽有可取之处,但也并不比华腾重工集团在2009年收购的法国博杜安动力公司好多少。
    俗话说的好,同行是冤家。
    双方谈到最后,不仅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还将所有的资产重组和合作方案都否决了。
    最后是没办法了,徐腾亲自出面,代表华银财团和宝福华汽车联盟,同沃尔沃集团的董事长路易斯-施韦泽,以及皮特-瓦伦伯格主席在内的7位沃尔沃集团大股东代表,做了最后一次的谈判。
    抵达会场,徐腾就将自己的意思说的很清楚,这是关于沃尔沃集团旗下卡车、建筑工程及船舶动力业务整合的最后一次谈判,一天时间还谈不拢,这个事以后就不准再浪费时间了,也不要损伤华银财团和瑞典资本方之间的合作框架。
    结果就真的pass。
    徐腾和路易斯-施韦泽董事长面对面谈了两个小时,基本都是听对方介绍沃尔沃集团的真实想法,随即就很客气的让对方离开会场,掀过这一页,以后再也不谈了,完全是浪费时间。
    徐腾亲自出面主持谈判,所有谈判议程的进度都只能全面提速,除了他和瑞典资本方的皮特-瓦伦伯格主席和其他四位代表,其他各组谈判团队一个接着一个进场。
    很快,他又让中控集团与abb集团、神州电器与伊莱克斯的两组谈判团队出去,哪凉快去哪里呆着,都出去反省。
    到了中午,瑞典资本方终于明白徐腾在华银财团,在中国意味着什么,他不是梁纬艮,不是陈志辛,不是华银财团的其他联席合伙人,随时可能变卦,别说是一天时间,一个小时都不会浪费。
    徐腾甚至不在乎中瑞政治层面的产业合作框架,即便这个框架是他一手推动的,谈的拢就谈,谈不拢就滚。
    他也不在乎这个具体的报价是10亿美元,还是12亿美元,你到底想要什么,能够接受的合作方式是什么,说清楚,他不能接受,你就起身出去。
    他的财富权力是万亿美元级别,他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天下僭主,所有人在他眼里都是平等的二等人,所有公司在他眼里都是平等的小公司。
    徐腾亲自出面主持谈判,华银财团和瑞典资本方的所有谈判组全部过了一遍,最后一直到了晚上9点多钟,才终于在刀具产业的谈判上,达成了一份正式的合作框架协议。
    华腾重工集团以155亿美元的报价,收购山特维克集团的采矿与建筑设备产业,弥补在采矿领域的短板。
    做为合作诚意的回报,徐腾终于同意在瑞典财团势在必得的机床和刀具产业谈判上,做出了对方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