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第三百七十八章人死不能复生

无耻家族最新章节目录
  
    』,
    2011年2月至5月这一次漫长的欧洲之行,对徐腾整个人生和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过去很多并购决策,他都是在办公室决策。
    大部分的并购,说实话,也不亏。
    至少70%的企业,并购以后的一两年内都能扭亏为盈,15%的企业,本身就不赔,只是利润不多,仅有15%的收购确实是很难扭转局面。
    毕竟,华银财团是比较擅长在资本层面进行并购和整合的跨国财团,这一点和国内的大部分企业还是不同,像中国化工真要收购先正达,后面如何融合都是未知数,搞不好要吃大亏。
    华银财团要收购先正达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
    这种本事就是练出来的,收购一家欧洲企业能有多少麻烦事,有多少坑,华银财团内部都是一门清,吃亏几百次,对应的手段也是几百种。
    中国人还是很聪明的,聪明人特别多,又灵活,又务实。
    整个华银财团内部比徐腾聪明的人,没有10万,没有8万,徐腾这水平,当年拼死也就一本,华银财团上上下下,清华校友都有1万,江州四大高校的校友5万+,985高校的江工大、江科大占一半。
    现在网上有个笑话,说江科大某年某专业某重点班,1/2被华腾电子集团通吃了,另外1/2本校读研,准备三年之后再去报道。
    徐腾吃了这么多亏,将海外并购的本事练出来了,但他又不准备继续在海外大规模并购了,因为他明悟了,终于懂了,为什么华为不去兼并西诺,阿卡?
    最好的人才就在中国,即便对方还有很多人才,那就挖人嘛。
    实业的战斗,永远都是在拼人。
    5月份回国以后,第三元首不出国了,首都那边让他出门,他都不出去,就守在江州,一个产业接着一个产业,一个集团接着一个集团的清理。
    一周清理一个,所有的问题都拎出来,目标都是一样的,深化整合,统一股权,架构层面做到最好。
    现在就算有欧洲人指着徐腾的鼻子骂他盗窃技术和产品,他也认了,将别人吐在脸上唾沫擦干净,继续努力整合。
    什么叫深化整合?
    总部都在中国,海外都是分部,下达指标裁员,技术吸收了,实在处理不好就再转卖给其他国内企业,让别人做配套。
    汽车行业暂停和福特的收购谈判。
    徐腾的新决策很简单,将手里的品牌发挥到极限,华腾(同车型的欧洲版就是罗孚)、路虎、捷豹、阿斯顿马丁四个品牌只要发展起来,没道理挤不进全球四大车企的行列。
    靠自身的努力杀入前四,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硬实力,靠并购,那终究还是水中月,虚。
    徐腾的标准也很清晰,在海外并购的业务盈利了,扭亏为盈了,这只能叫初步整合,深化整合是要彻底吃透别人的技术和产品,拿过来,加速搞出更好的新产品和竞争对手死拼。
    最后的彻底整合则是要将并购企业的品牌、人才、客户、形象,完全吸收过来,融入自身的体系,要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具体要怎么执行,徐腾不过问的太细,他的标准给出来,哪个团队能做到,哪个团队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哪个团队就上一个新台阶。
    一句话,本元首统统有赏。
    别的不说,徐腾发现自己有了元首的霸气以后,整个财团的事业也是明显犹如第三帝国的钢铁洪流啊,到了年底,他一查账,海外收购的企业基本都盈利。
    因为不盈利的那些几十家困难户都卖了。
    不要脸也没关系了,人才和技术弄到手,转手一卖,先将成本收回来再说。
    匆匆一年,rmb汇率又涨到手抽筋,财团跟着央妈混,外资买涨的压力太高,央妈快出手挤出一部分压力避免升势太快,华银aig立刻心领神会,肆无忌惮的做空杀一局。
    这种事搞的次数多了,高盛、摩根、美银也不傻,特别是美银,1/5的股权在华银-aig的手里,一贯是很擅长配合,毕竟这年头赚点钱不容易啊,谁会傻到和中国央妈这个级别的单挑。
    高盛、摩根就比较尴尬,前面刚唱红,尼玛,跌了,等几天刚唱白,尼玛,涨了。
    徐腾这位第三元首很忙,这一整年都没时间去华尔街开会,没关系,华尔街五巨头跑到江州开会,大家都是自己人,不能这么玩,对吧?
    难得这帮华尔街的元老都跑到江州旅游,徐腾也是好吃好喝招待着,但是,想要一起瓜分央妈的信息红利,免谈。
    这就是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说翻脸就翻脸的。
    搞巴西,搞阿根廷,搞欧元,搞日元,搞石油,搞天然气,搞黄金,搞棉花……大家都可以联手,你高盛是带头大哥,你说做空,我跟上,你说买涨,我跟上。
    只要是剪外国人的羊毛,华银财团肯定积极配合。
    rmb的汇率,你们想玩,没门。
    不服?
    大家搞起!
    徐腾现在的元首霸气还是比较彪悍的,要说江湖兄弟,他也不少啊,法国兴业银行,他注资了25亿欧元,就当是拜把子的礼钱。
    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西敏寺银行的并购基本没问题了,小小持股14%。
    再加上美银。
    这些都是表兄弟,本家弟兄还有农行、交行,都是纳过投名状的堂兄弟。
    江湖很乱,大家都要联手捞钱,互通消息,光靠彭博社这个华尔街的狗头军师在中间串联,已经不可靠了。
    通过在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的渠道,徐腾现在拜了另外一个大哥,人称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协会,简称。
    虽然这位大哥正被华尔街的老大——美帝拎着往死里揍,巨额罚款一波接着一波,但是,这个各家欧洲老牌银行互相协商的机制不会散,真要散了,欧洲金融业就彻底搞不过华尔街了。
    2011年,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元年。
    徐腾终于觉悟了,人不要脸则无敌啊。
    他这个人啊,过去就是太要脸,吃了不少亏,错过了很多赚大钱的机会,付出了不少学费,现在终于懂得了无耻的真谛,一下子就嚣张了,厉害了。
    大江东流,多少红尘旧事,随之湮灭。
    年复一年。
    春节又至。
    徐家还是挺有趣的,今年又注定要在伦敦度过春节。
    天下五湖四海,但有父母在,何处不是家,摄政公园16号别墅又何尝不是过年的好地方,何必拘泥于国内国外?
    默多克为了让新闻集团上一个新台阶,选择入籍美国,常住纽约,不就是为了兼并福克斯电视台?
    徐家这些年一直常住伦敦,同样是为了更好的扩展在欧洲的业务。
    当然,也是为了清静。
    这一次,徐腾一家是悄无声息的抵达伦敦,和卡相的会晤,和金融街各大银行董事长的会晤,也都是悄无声息的进行。
    徐腾晚上回到16号别墅,在小客厅里看到梅嘉莉和夏莉在一起闲聊,壁炉火焰熊熊,两位仿佛是不老的女神喝着红酒,聊着以前的旧事。
    这一幕让徐腾心思浮动。
    人呐,有感觉不代表就能在一起。
    光阴如梭,梅嘉莉已经是35岁的女子,终于决定要一个孩子——这事得从分开时说起,总之就是精子冷库的那些旧事。
    她肯定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母亲。
    这些年,她也不谈感情,专心工作,真要讲做生意的水平,她也没达到一个新境界,相比过去并没有大的进步,总还是那么回事吧。
    她最厉害的地方无非就是一条,每天工作16个小时,没有假期。
    徐腾总是说,华银财团最勤奋的联席合伙人非她莫属,当然,还不是最辛苦的,做国际金融和投资生意,再苦也不如做实业的苦。
    陈志辛、史立荣这些年是正儿八经的苦,老梁、李东盛这些年也是正儿八经的苦。
    他们要面对的问题是最多的,华腾汽车公司和华腾电子集团的下属企业分布在全球各地,海外收购的规模都不小,有些事,搞了几年都不能说是深化整合成功。
    徐腾说一句话,别人要付出几年的努力。
    这是真苦,压力也非常大,一个车型没有搞好,一条生产线没有搞出来,那就可能被撤掉,现在投资一个车型,起步都得七八亿,重点车型得四五亿欧元。
    一条5代的面板生产线,一条22nm生产线都是几十亿美元的投资,不仅是设备,技术的攻克,生产线的整合,人员的培训,全部都是天价的成本。
    这要是没搞好,一亏就是十几亿。
    梅嘉莉就没有这么多问题,退一万步,即使今年没搞好,徐腾也不可能对她太严苛。
    想想去年,想想前年,想想2002年……徐腾忽然意识到,他和梅嘉莉已经相识十年了。
    人生啊,几个十年啊。
    徐腾从身边的女服务生那里拿了一杯轩尼诗,悄无声息的坐到妻子身边,坐在沙发的角落里,没打算说什么,就想这么无声的坐着,听她们聊天。
    “你回来了啊,晚上吃了吗?”自己的老公,自己得心疼啊,夏莉挺关心的看着徐腾。
    “吃过了,都是西餐,凑活还行吧。”徐腾刚从伦敦金融街那边回来,和西敏寺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董事长谈点事,不大不小的事,但只能闭门谈。
    “要不,你们聊吧,我回去看看我妹妹。”梅嘉莉也不太好意思打扰徐腾和夏莉的生活,她就是有半年时间没见到夏莉,过来聊一聊。
    “你妹妹那边有什么可看的啊。”徐腾直接道破,这姐妹关系也不是特别亲密,就是还行吧,毕竟有隔阂,“还不如在这里跟我们聊着呢。”
    “我一见到你就忍不住要谈公事,一谈公事吧,夏莉又无聊了。”梅嘉莉呵呵笑着,还是起身要走的意思。
    夏莉没说话,她没说话,梅嘉莉就只能走了,至于是找妹妹,还是四姨太,谁知道呢?
    夏莉能说什么?
    虽然她知道梅嘉莉和徐腾还有感觉,但是,老公毕竟不能掰成两半,对吧?
    徐腾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心里都明白,将夏莉搂在怀里,上午和卡相会晤,下午和银行家会晤,扯了一整天,这会儿真是什么都不想说了。
    夏莉也没什么要说的,她这些年基本没什么烦恼,从来不像别的老婆,老公一回来就抱怨,她真没什么可抱怨的啊!
    孩子们是闹腾了点,可又不用她操心。
    公公婆婆一年难得能见几次,也没有什么婆媳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