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第两百七十五章有机必趁[2]

无耻家族最新章节目录
   位大佬,李东盛和他们算是一个级别,声誉稍逊一筹的梁纬艮、李达霄、张丽英也都是一个领域内的霸主。
    大家哄堂大笑,其实心里都明白,牛总是投石问路,真想加盟华银财团……联想的柳总出于交情,在帮牛总抬一抬桩,帮一帮,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这个大局势就是这样,能加入华银财团绝对是很多私企集团的最佳选择。
    特别是像郭永哲、老牛这种创业团队持股不占优势的集团公司,一旦得到华银财团的支持,不仅能稳住企业的控股经营权,还能吸收更多的资本扶持,最后是将资本输出到其他领域,共同发财。
    蒋宁远设计的这个华银体系,确实是借鉴了摩根财团当年的很多策略和架构,很牛,非常有吸引力。
    牛总已经表态了,徐总不在,大家都看徐腾。
    “**业的投资,我们现在投资的是哪一块?”徐腾问对面的张丽英,这是他们博安系在负责的产业,他只是知道广泰投资了合生元和完达山。
    “今年第一次年会的时候,我和你说过这个事,外资品牌有合生元和纽瑞兹、康宝瑞,内资有完达山和赣省的阳光**业。”张丽英笑的若有所指,没有李东盛那么得意。
    这方面的业务,她从2002年入手,布局落子很快,主打纽瑞兹、完达山和阳光**业,纽瑞兹专注婴幼儿奶粉,完达山则是全**业,阳光**业专注鲜奶和酸奶市场。
    “这样啊……!”徐腾基本是明知故问,将问题推托给博安系,很无奈的摊开手,告诉牛总,“前辈,不是我们不邀请您,当初真的担心招揽不起,怕您笑话我们,只好投资了一堆小品牌。”
    他这是甩锅,甩的很彻底,还批评一下张丽英,“你看你们博安系,投资的这些小品牌成长率都不高,当初您和李锦芬胆子要大一点,直接找我们牛总,那可多省事啊,一步到位,称雄国内**业市场。”
    “大少爷,您这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咱们开始投资**业的这两年,大部分资金都被你的华腾系吸走了,我满打满算,在**业市场的总投资也就是二十亿。”张丽英也得甩锅,反正就是甩来甩去,最后不理睬牛总。
    这些事,徐腾不是特别清楚。
    牛总其实很清楚,完达山和阳光**业都是地区性品牌,这两年突然阔了,到处囤地建牧场,而且不和农户合作,自行投资建牧业基地,规模都不小。
    现在国内什么牧场啊,都是囤养,草料、饲料都是直接批购。
    蒙牛、伊利这些品牌专注扩大营销体系,低成本扩张,牧场建设全部是和农户签署统购协议,华银系现在主力推进的阳光**业,那真是高成本扩张,贷款建牧业基地,全国各省都在建。
    张丽英说20亿,那是胡扯,牛总估计博安系这两年在**业至少投了200亿。
    若非如此,牛总真心不着急。
    泰山会今年过来参加亚洲博鳌企业峰会,主要就是牛总急了,想和博安系谈价码,在他这边投资,合作共赢。
    徐腾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个领域真不是他负责的。
    为了避免博安系和华腾系内斗,2005年的一次年会,以及这一次的二次年会都划分的很清楚,高新技术产业是华腾系负责,传统产业是博安系负责。
    陈安邦的东辰建设集团,目前就从他的阵营划入博安系阵营。
    徐腾的华腾系扩张速度很快,李锦芬、张丽英负责的博安系也不低,毕竟还有王佦、邢利宾这帮人,博安系现在主推的阳光控股集团,乘势重组阳光**业,目前就是以阳光地产、阳光**业、阳光家纺、阳光电缆为四大主业,算是博安系力推的强势公司,崛起的很快。
    当然,阳光控股集团也不是邢利宾说了算的,他早已名存实亡,实际负责人就是张丽英和王佦。
    牛总急着找徐腾和解谈判,那真是找错人。
    徐腾一边甩锅,一边给牛总指条明路,这个事,你得找张丽英,徐腾说话是不管用的。
    话说回来,这个事其实没法谈。
    博安系那一套人马是很强势的,遍布全国各地,投资婴幼连锁店的行情很热,还在政策上做文章,准备在连锁药行出售婴幼儿和成人奶粉,这个策略一旦成功,这一块的业务带给博安系的利润绝对不低。
    牛总是业内大鳄,心里明白这些事,索性也就不谈加入华银财团的事。
    双方很快争论起两种**业投资策略,牛总这边主要是侧重营销,博安系这边是自产自销,主要是侧重生产和品质监控。
    大体而言,牛总的策略扩张很快,而且是低成本,也是国内**业市场的主流模式。
    博安系的模式相对更封闭,有多少奶源就做多少生意,主要依托内部的营销渠道进行销售,尽量少走外部的超市,毛利率较高。
    博安系不仅有连锁药店,也有大量的连锁超市,都是地方性的小品牌,目前正在整合,在中润集团旗下的中润万家,大润发都持有一部分股份。
    二次年会时,李锦芬和张丽英做了一个决定,深化和中润集团的合作,同时增加在大润发的持股比率,积极开拓渠道。
    这不仅是为了**业,而是多元化的联合投资,在中润万家、大润发、乐购三大连锁超市的周边,开拓中餐连锁、药店连锁。
    总之,渠道是博安系的灵魂,这也是博安系深耕传统产业,不断扩大毛利率的唯一出路。
    论能力,论声望,论手段,张丽英哪里是牛总的对手,按照道理,博安系在**业的投资也还没有威胁到牛总,可这会儿,牛总的脸色还是很难看的。
    徐腾本来是为了给牛总和柳总情面,下了飞机就过来参加座谈会,没想到,场面是越来越僵硬。
    这一刻,徐腾心里想法挺多的,都说同行是冤家,华银财团现在基本上和谁都是同行,仗着有银行贷款支撑,什么钱都有想赚,这么发展下去还真不是好事。
    就拿**业来说,当初,徐总的意思就是投资婴幼儿**品,弄点外资品牌专营即可,到了博安系这边,那真是刹不住车的一路狂奔。
    这要是徐腾负责,徐腾有很多话要说,连锁药店和医疗领域,博安系还有很多文章可做,资本也应该尽量在优势的传统产业,不能看别人赚钱就眼红。
    这个座谈会是柳总出面召开的,实际目的就是想要调解牛总和华银财团的关系,要么让牛总加盟,要么达成一个君子协定。
    博安系的张丽英是摆明吃独食,这也是博安系的特征,整个体系都是内部封闭的结构,自己玩转一套,从生产到渠道,通杀。
    这搞的真尴尬。
    “合并吧!”徐腾眼看座谈会要不欢而散,忽然做了一个决定,虽说这个事轮不到他负责,可他既然开口,而且是这样一个词,对张丽英还是一个很大震撼。
    张丽英惊诧的说不出话。
    牛总也惊诧的说不出话。
    这是什么意思,谁合并谁?
    所有人都看着徐腾,心里都是同样的一句话——腾太子,您位高权重,一言九鼎,但是话不能乱说,要说也得说清楚,这模模糊糊的“合并吧”三个字,什么意思啊?
    “蒙**集团那边有没有能力兼并博安系旗下的**业?”徐腾是很认真的,很严肃,直接问牛总。
    “肯定不行,你们的投资规模这么大,蒙**集团哪有这么多的资金?”牛总想并购,但他也明白,华银财团不是国企公司和行政领导那么好糊弄,要并购华银财团的下属企业,那得拿出真金白银。
    “那就合并,双方资产算一算,按总资产核算股本。”徐腾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仔细想想,补充一句,“我的意思很简单,华银财团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是业内第一第二。双方合并出一家母公司,控股蒙**和阳光**业、完达山、纽瑞兹这些分公司,生产和营销暂时分开,用三五年的时间慢慢整合成一家整体性的上市公司。”
    “这个不太好吧,我们的资产重点投入到奶源,产品质量是完全可控的高标准,销售额虽然不高,利润率却很高。”张丽英不同意。
    “具体怎么合,你们私下再慢慢谈判,可以是成立一家母公司,也可以双方交叉持股,逐步合并。我只是代表徐家给一个大方向,最终谈不成,那就算了。”徐腾在这件事上有点独断专行,但他心里明白,这是一个极佳的机会,一口气兼并蒙**集团。
    三氯氰胺这个事是迟早要爆发的,博安系绝对可以免疫,而且会乘机造势营销,这是徐妈从一开始就确定的策略,只是没有告诉张丽英和李锦芬。
    所以,徐腾的提议是先合并一家母公司,博安系**业和蒙**集团分开运营,构建两家集团,最终凭借这个必然要来的事件,彻底吞并蒙**集团。
    徐腾说着这个提议时,心里其实想了很多,蒙**集团的牛总,现在绝对会做出一点牺牲,也想合并博安系**业的几家公司,有内资的老牌**企,有法国品牌,有新西兰品牌,还拥有国内最大的高端奶源基地,遍及全国17个省。
    一旦并购成功,对蒙**集团来说,这是一步登天,省去十年努力啊。
    牛总哪里能想到,即便蒙**集团现在让利并购,最终的胜利者也只能是徐家,而徐家的华银财团彻底吞并蒙**集团的价码,可能只是牛总预想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我不做**业,对你们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局外中立,给你们一个倡议。”柳总召开这个座谈会,说是聊一聊国内经济环境,其实就是要撮合双方坐下来谈,保护牛总的那一亩三分地。
    “我建议你们合并,强强联合,力争做到国内第一,拉开和其他几家**业巨头的差距,联合起来做亚洲最好最强最大的**业公司。”柳总心里很清楚,现在谈合并,绝对是对牛总最有利的。
    再过两年,情况就对牛总不利了,因为博安系的实力太强,只要专注发展**业,绝对能强行分一杯羹,缩小和蒙**、伊利、光明三巨头的差距。
    那个时候再谈合并,老牛要付出的代价就惨了,搞不好会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
    “我先表个态,我积极赞同合并,具体的股份核算,我们蒙**集团可以吃点亏。而且,既然是要合并,那就做一个完整的大合并!”牛总直接捋起袖口,这是要干大事的架势,既然徐腾已经代表徐家开口让利,等于是放弃这个盘口,他不乘机吞并对手,他就不是老牛。
    “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