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第两百二十七章专挑最狠的,往死里坑[2]

无耻家族最新章节目录
   控制不了pn保险,将这条恶狗指引过去和pn系的高管层内斗,这才符合通商系的利益。
    pn保险的创业团队和高管层,这几年一直悄无声息的布局,试图挣脱通商系的束缚。
    姜肖平准备反击时,已经为时太晚。
    这里面还有汇丰集团的谋划,毕竟一山不容二虎,pn保险的大股东里,汇丰不希望有第二家银行,汇丰选择和郑家合作,希望郑家出资买下这些股份。
    郑家在香港这么多年,当然知道谁谁谁出面,能让姜肖平和招行败走麦城,很快邀请了谁谁谁,不用对方出钱,白占一部分股份。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姜肖平董事长和徐总签署绞吸船合约时,答应想办法拖延一年,反复找了各种理由不转让股份,拖延pn保险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日期,内心也是抱有一点希翼,想看看徐家能找到什么内援击退郑家。
    他一直以为徐家也是谁谁谁的管家,否则不至于能发展的这么快,这么顺,连央企都得让步,连华夏银行都能顺利入手。
    不管怎么说,先不谈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姜肖平毕竟混到了这个份上,真不愿意给对方背锅,也不想这么窝囊的被挤出局。
    这个局太复杂,有pn保险的高管层,有高盛、********、汇丰、新世界,有衙内,各方目标一致,都想将通商系挤兑出局。
    确切的说,pn保险发展到今天,已经看不上通商系这个大股东,想要联手汇丰,口号就是学汇丰。
    若非如此,通商系怎么可能以20亿的低价转卖pn保险3%的股份,其实要不了多久,pn保险上市后,这些资产至少价值百亿规模,姜肖平还得替对方背黑锅。
    姜肖平是央行研究部的兼职教授,这种帐,他不会算?
    没用,扛不住。
    这是2004年,不是2014年。
    姜肖平和徐总都有抽烟的习惯,徐腾喝酒,三个人都有点心酸。
    这位姜董事长的心酸不仅是国有资产的流逝,这是小问题,关键是他混到这个份上,还要替人背黑锅,受不了,恨的牙痒也没办法。
    徐总的心酸很简单,看别人一翻手能赚上百亿,眼红,心里嫉妒。
    徐腾的心酸就复杂多了。
    “我其实有一个办法。”姜肖平终于下了狠心,将抽了一半金芙蓉掐灭在烟灰缸里,很有诚意,和徐总坦然协商,“大昌,你捧我的场,投资三十多亿搞绞吸船,还允许我们边造边摸索,勇气可嘉,利国利民。我不能让你吃亏,2002年,汇丰入股pn保险,2元一股,入手10%。我今天也以20元一股的价格向你转让9800万股,占pn保险的总股本的4%。”
    “姜董事长,这可真是得罪人的买卖,我原先不知情也就罢了,知情还插手,这不是找死吗?”徐总也将烟掐了,不愿意赚这笔钱。
    汇丰控股入股平安的价码是50亿换取10%。
    这是汇丰价码,不是通商价码。
    姜肖平给徐家开出的价码是20亿换取4%,只要这个交易达成,通商系的价码也就明确的,后续不可能比这个更低,这个价码低就有问题。
    如此一来,“郑家”想用20亿买下通商手里3%股本的计划就破产了,剩下的3%至少也要50亿。
    徐家是赚了一笔,但肯定会将“郑家”得罪的很厉害。
    这事很阴险,姜董事长要是将通商系的3%股本都卖给华银系,得罪人的就是姓姜的,但只卖4%给华银系,再卖3%给“郑家”,华银系就是负责抬价搞破坏的。
    关键,徐家连“郑家”背后除了鲁先生,到底还有谁谁谁都搞不清楚,万一真惹不起的那种段位,真心是自己找死。
    “老姜,你这事很缺德啊,我替你捧场,30亿的订单下了六艘绞吸船,还让你们一边造,一边和交通局摸索重型变频绞吸船的设计方案。你倒好,坑我啊?”徐总越想越气愤。
    “大昌,混到你我这个境界,再说这种话就没有意思了。”姜肖平主动给徐总散了一根烟,让徐总别急着发火,“你们华银系的消息是真灵通,两年前就能确定曹妃甸工程的消息,我都是去年才略有所知。国内能造重型绞吸船的船坞就我这么一家,整机合成只有振华重工,你这六个大订单彻底吃死我们两家,到2008年以前,国内根本没有其他船东能和你们竞争,上航局、天津航局和广航局都得去你们那里租船。”
    “等到那时,你们可不会满足于租船,恐怕还得合伙总包,一千多亿的填海工程,你们在2008年以前几乎是吃独食,三家航道局都得和你们联手做买卖。”姜肖平本来不想揭穿,毕竟都要留点颜面。
    “小买卖,赌一把而已。”徐总哈哈一笑,不以为然,重新强调,“老姜,我给你的买卖不得罪人,大家只能怪我消息灵通,运作的好。你给我的买卖可是真得罪人,还不是一般人。”
    双方谈不下去了,到此为止。
    姜肖平本来对华银系是有所期待的,如今一看,这才知道华银系并非是谁家的白手套,这倒是让姜肖平很意外,一直有传言,华银系幕后是水工系。
    姜肖平很失望,本想请华银系救他一把,现在只能留下一个价码让徐总再考虑——如果华银系能扛着这件事,姜肖平不排除让华银系进入招行的董事会,只要华银系还有充足的资本。
    这位姜董事长离去后不久,徐总也倒了一杯酒,默默生闷气的喝着,有点唏嘘感慨。
    “时间差不多到了,去餐厅参加聚餐吧,中午聚餐要请卢总讲话,你坐在第一排,不能去晚了。”徐腾看一下时间,提醒徐总和他一起下楼,见父亲还是很愤怒,只能安慰一番,“现在国内就是这个情况,你气也没有用。”
    “小腾,爸不是生气,爸是难过,二十亿入股,几年后就能赚到一百亿,这样的好生意居然在咱们父子眼前一晃而去……嫉妒啊。”徐总承认,他就是嫉妒,毕竟他花了几十亿的订单去和通商集团拉关系,今天过来之前还以为是十拿九稳呢。
    徐总不仅嫉妒,而且很心动,虽然华银系目前的资金已经很紧张,但如果能花五十亿买断通商集团持有的pn保险公司股份,替姜肖平处理一场危机,那就还有机会入股招行,在董事会拿到一席之地。
    这是多美的好事啊!
    徐腾已经站起身,整理一下风格朴素的这件黑色西装,忍俊不住的想笑,鼓励徐总,“通商集团的老姜确实想将pn保险的股份卖给你,问题是你敢要吗?”
    “不急着去餐厅,让李锦芬坐在我的位置,咱们晚点过去,这件事得好好商量一下。”徐总立即给博安集团的董事长李锦芬发了一条短信,上百亿的利润在眼前哗哗淌过去,居然捞不到一票,这真不是徐总的风格。
    作为东家,徐总一贯很贪心,不贪不是徐总。
    徐腾喝着自己的酒,思索着,“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的,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稳稳的控制住万科,重组华腾汽车和永泰化工,有余力则入股民生,其他暂时还是别想了。而且,你根本不知道具体要得罪哪些人,不怕对手强,就怕你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徐腾的这番话的前半句是不对的,他要这么说,只是希望徐总缓一缓,步子太大,绝非好事。
    事实上,如果有机会进入pn保险和招行的董事会,哪怕各支付五十亿入股,都能利用大股东的特殊地位再将这五十亿抽回来,只不过是要支付一点融资利息。
    华银系的资产总额,各家集合在一起,基本相当于中石油,比之中石油,华银系的负债率不足30%,这是华银系还能继续大幅扩张的主要因素。
    只要华银系的负债率提升10个点,就能拿出七百亿的融资,投入到新产业中。
    何况,华银系中枢的徐家在海外持有数百亿美金的证券,仍然保留着很强势的融资能力,只要有利可图,借债做生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资本的游戏很复杂。
    “一百亿啊……!”徐总有点唏嘘,这个生意确实是不能做,完全不知道对手是谁,姜肖平给的暗示也很模糊。大致是说,他们能想到的,基本都被郑家拉过去分一杯羹。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徐腾倒是忽然想到一个事,“如果你一定想拿下,就得吃亏,将咱们在通商重工下的订单让给别人……最好别再有其他的合作,和这帮孙子做生意,不怕吃亏,就怕他们让我们血本无归,想控诉都找不到法院。”
    徐腾的意思不止是转让绞吸船的订单,而是将这些订单送给对方,曹妃甸吹沙填海的合同也一并扔给他们,宁可损失几百亿的合同订单,也别和这些人有更多的来往。
    一次性买单,永无瓜葛。
    “这可不行,我还准备去建岛呢,到时候,咱们徐家再捐一个岛的经费。不就七百亿嘛,咱们要捐就捐一个最大的岛,得给咱们徐家立个碑,给一块礁盘,建一座徐公馆。”徐总抽着雪茄,气势磅礴,意志坚定,“跟这事比,这点钱算什么?”
    徐总是2002年和通商局下单时,临时决定出手买下通商集团持有的pn股份,差不多是和“郑家”同时期介入,
    按照徐总的计划,如果能用几十亿拿下3%的股本,再和********、高盛做两个场外交易,拿下74%的股本。
    这就是04%的股本,等平安暴跌的契机,一路夺取筹码,增持到1/3。
    到了这个份上,华银系就能逼迫pn董事会让利,否则,联合任何一家大股东都有概率废掉对方的董事长宝座。
    pn高管层一定会让利,而且是让重利,唯有这样才能维持住pn保险的正常运作。
    徐家、华银系手持大量证券资产,只要能逼pn董事会就范,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抵押证券融资,大肆在国内扩张化工、地产,专注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到时候投资芯片、面板就真的不缺钱啦。
    一边是造岛大业,一边是印钞机的大业。
    徐总这会儿是左右为难。
    “算了吧。”徐腾真心要劝说徐总放弃这个计划,“正如姜肖平的惊疑,咱们华银系能发展到这种地步,鲸吞华夏银行尚不满足,还要染指pn保险,你真当中国是资本主义帝国吗?”
    “咱怎么能服气呢?你说咱们为了盯住这笔交易,给了通商集团多少订单,几十亿的砸过去,最后就因为这些人空手而归?你服气?”徐总其实没招了,但他知道徐腾更聪明,一定有招,想激徐腾给一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