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终结者》第四十三章项庄舞剑

新三国终结者最新章节目录
   阴馆,雁门郡的郡治。
    雁门太守龚成,四十多岁,皮肤稍黑,三绺短须,气质儒雅。
    “将军大人这次来得有些不巧,草原上下了暴雪,大批马不好带过来,要是大人在此等候十日半月,等这场雪化后,马贩子们就回来了,大人到时就能买到好马。”
    “多谢龚太守,本官想亲自到马邑去看看!”
    我不能告诉他还要找一个人!
    “那也好,下官给将军大人准备两名掾属,他们都是马邑本地人,好给将军大人引荐。”
    协调员!
    “那多谢龚太守了。”
    两位官员进来,一位三十多岁;另一位年纪轻轻,和赵云差不多。
    行叩拜礼。
    “功曹史李适、李成吾;门下贼曹张辽、张……”
    “张辽,张文远!”我脱口而出,自知失礼,众人一脸惊异。
    “将军大人认识下官?”少年问道,一脸疑惑。
    “本官在雁门郡听士卒说的,马邑张辽、张文远,武功高强,远近闻名!”我只能编故事,许褚、典韦等露出会心的笑容。
    “将军大人不要相信,这些都是他们瞎编的!”张辽的脸红了。
    张辽,高大魁梧,大眼,剑眉,面带微笑,朝气勃勃。
    史书记载,张辽少年时便举郡吏,果然不假,门下贼曹就是侍卫官。
    张辽今年十七岁。
    马邑城(今山西朔城区)距离阴馆城七十多里,通过灰河,有一条宽阔的驰道(军事目的)。
    灰河又名浑河(现称恢河),《汉书》称为治水,发源于楼烦(现宁武县)县境内的雾头山(现称管涔山),自西南向东北横贯雁门郡,在马邑境内汇入桑干河。灰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丰水季节,河水湍急,河面上有座木桥;枯水季节,流量聚降,成为涓涓溪流,时常断流。历来,北方胡人常常选择在灰河枯水季节突破楼烦关(后称宁武关)和雁门关,抢掠太原郡。
    著名的马邑之战就发生在此,据说还和张辽的祖上有关。
    公元前一三三年,汉武帝派和匈奴人做生意的大商人聂壹到匈奴营寨,向匈奴单于诈称,他能派人斩马邑县令和县丞,并献城投降,诱使匈奴来攻马邑。匈奴单于中计,亲率十万骑兵如约进至武州塞(今大同市境内)。汉武帝派韩安国、李广等率车骑、步卒三十余万隐蔽在马邑附近山谷中,王恢、李息在代郡埋伏,从侧后袭击匈奴军的辎重,企图一举歼灭匈奴军主力。单于到达武州塞,只见牛羊遍野,不见牧人,感觉到有点异样。于是攻陷附近一个塞亭降望台,俘虏了一位亭尉,亭尉胆小泄露了全部机密。单于率领大军撤退,大汉毫无所获。
    汉武帝大怒,将王恢处死,追究其他人的责任时,聂壹受到牵连,被处没收万贯家财;而且匈奴单于也想找聂壹报复,为躲避匈奴人追杀,他和族人只好改姓张,大多迁往他乡,只有张辽一家继续生活在马邑城。
    马邑是边陲重镇,也是雁门关的门户,城墙由黄土垒积而成,高大宏伟,分内城和外城,城外壕沟宽深,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角还有四座瞭望台,城内驻扎五千边军,统领为骁勇校尉耿祉,为度辽将军刘博的属下。
    县令秦舞率县丞、县尉等出东门迎接。
    虽然定襄、云中、五原和朔方郡的大部被鲜卑中部大人拓跋诘汾占领,但近阶段双方相安无事,南来北往的商人不少,匈奴人、鲜卑人、羌人和乌桓人混杂在一起,人群还有不少黄头发、蓝眼睛的西域人。
    城内有二万多本地人,街上随处可见骑马、步行的军士。
    军士驻扎军营。
    我们被安置在驿馆,秦舞接风洗尘。
    饭后,我让李适和张辽回家看望家人,他们的家就在城内。
    太守龚成还是很体恤下属的,公事、私事都办了。
    傍晚,张翔找上门来,面色晦暗,满脸悲伤,原来他们在路上碰上匪徒,两名部下战死了,他侥幸逃脱。找到了张辽的家,但他已到郡上任官。
    他孤身一人在此等候了三个多月。
    “志葵(张翔的表字)辛苦了,张文远(张辽)已找到!我们要在这里待上很长一段时间,你明天多带几个人去找你家人。”
    “多谢大人!”
    奖励一万钱,升为屯长。
    深夜,鹅毛大雪铺天盖地。
    室内烧起了火盆,散发出松木的清香,温暖如春。
    上午,李适和张辽就从家里过来了。
    “李功曹,下了这么大的雪,大家也不能做什么事,你就回家去和家人多聚聚,留下文远一个人就够了,有事的话就让文远去找你。”
    支开他好好和张辽谈谈,但不能性急,张辽虽然是个小官员,但太守龚成很赏识他,家又离得不远,让他带着家人背井离乡,要是他或家人不愿意怎么办?
    “成吾兄,将军大人说得对,也没什么事,你就回去吧。”张辽也劝道。
    “那多谢大人,有事马上来叫下官。”
    临走时,我送了一匹练带给他父母,他非常感动,推辞一番,接受了。
    张辽站在旁边一脸惊讶。
    这时代,哪有将军给一个刚认识的地方官员送贵礼的?
    我让马德把赵云、颜良、太史慈叫来,加上许褚、典韦等,除了典韦和颜良年长,其余几人和张辽差不多。
    “仲康,你不是早想找人比试武功吗?今天大家闲着无事,你们和文远比试一下,他可是远近闻名啊!”
    许褚是武痴,不管是谁,就是吕布,他都不怕!何况一个比他还小的张辽?
    “末将遵令,那末将就和这位张兄弟过几招!”许褚爽朗的应道,脱掉锦袍,露出短袄,跃跃欲试。
    “文远,你和仲康徒手过过招,暖和一下身体,谁赢了?本官请他喝三碗酒!”
    我也想看看张文远的功夫。
    “下官恭敬不如从命!”张辽年轻气胜,血气方刚,怎能激得?也脱掉身上的布袍。
    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到后院,宽阔的空地上铺上“雪毯”,许褚和张辽走到院子的中央,拱手致意。
    我和童渊、田武等站在屋檐下,准备观看一场好戏。
    “点到为止,不要伤了身体,开始!”
    “末将遵令!”
    “下官遵令!”
    许褚一声怒吼,迈开虎步,硕大的右拳呼啸而出,直奔张辽的左颊,力大拳沉,千钧之力,要是被打中,轻则流血,重则骨折!要是一般人,我还不敢让他和许褚比试,那是拿性命当儿戏!张辽看到拳头奔来,不敢小视,急忙右闪,哪知对方的左拳呼啸而至?躲无可躲,只好用右掌接下这一拳。
    “蓬!”的一声闷响,张辽一个趔趄。
    “好劲道!”张辽大吼一声,左腿朝许褚腹部踢来,许褚猝不及防,挨了一脚,倒退一步……
    你来我往,三十个回合下来,不分胜负,两人气喘吁吁、头上冒着热气,地上的雪毯已变成泥雪,一片狼藉。
    “停!”再打下去也没有结果。
    两人住手,拱手致意,互相望着对方,一脸敬佩。
    “不分胜负,平手!”
    “大人,我们两人比兵器!”许褚有些不服气。
    “兵器不长眼睛,容易伤到对方!要不你们比试一下弓箭。”
    “这样也好!”张辽接手了,拉弓射箭是他的强项。
    “大人,这里没有箭靶怎样比?”许褚好像有些不自信。
    “无云(张成的表字),你和文长一起用刀在那棵槐树上从上向下刻出五个圆圈作为箭靶。”前面七十多步处有棵粗大的槐树。
    “末将遵令!”张成和魏延高兴的冲进大雪之中。
    “你们两人把外袍穿上,免得受寒!”
    “多谢大人!”
    张成和魏延一蹦一跳的跑过来。
    “回禀大人,已准备好了。”
    我瞄了一眼,铜钱大小,也真够小的!两人大概也想看看他们的箭术!
    两把同一型号的长弓,一人十五支箭,五支一轮!拿出墨汁,在张辽的五支箭羽上沾一些黑汁(不影响)。
    “你们同时射击那五个圆圈,看谁射得又准又快?”
    “末将遵令!”
    两人分开两步并排而立,搭箭上弦。
    咻咻……五支箭分别飞了出去,全部射中槐树,但许褚有二箭没有射中“箭靶”,张辽有一箭没射中“箭靶”。
    张辽赢了第一轮。
    第二轮:许褚只有一支没有射中“箭靶”,张辽有二支。
    许褚赢了第二轮。
    第三轮:许褚又有一支没有射中“箭靶”,张辽全中。
    “好箭法!本官宣布:射箭比赛,文远获胜。”
    恭喜、恭喜……
    许褚敬佩的望着张辽,两人惺惺相惜。
    “子龙、子义,你们两人比试一下箭术?”
    “末将遵令!”两人接过弓,分开几步,瞄了一眼槐树,搭箭上弦。
    咻咻……
    全中!
    “好箭法!”众人大声喊道,童渊微微点头。
    第二轮又是全中!
    第三轮又是一样!
    “好箭法!”童渊也大声喊道。
    张辽敬佩的望着两人。
    我看见马德眼睛发亮,他也想表现一下。
    “仲衡,你也射三轮。”
    “末将遵令!”
    马德接过弓,搭上三箭,拉弦射出,看也不看,又搭上二箭射出。
    咻咻……五支从上到下,射中五个“箭靶”。
    “好箭法!”赵云、太史慈跟着叫道,童渊面露惊讶,天外有天!
    “你们都不想和仲衡比箭术了吧?”我朝颜良、典韦和文长等看看。
    “不比了!不比了!”众人连连摇头。
    “仲衡的箭术第一!”
    “将军大人的箭术才是天下第一!”马德突然说道,童渊、张辽、颜良和赵云一愣。
    “请将军大人露一手吧?”张辽有些不信。
    看来不得不出手!
    “本官射箭主要靠一把神弓,算不了什么?献丑了!仲磐,去把弓箭拿来!”
    “末将遵令!”典韦跑进屋内,取来龙脊和五支正宗的穿云箭,双手递给我。
    众人眼睛一亮。
    典韦希望我成功,善良的典韦!
    为了从心里让这些人佩服,不得不拿出绝招!
    我走到雪地上,众人也跟着走到雪地上(不能失礼)。
    搭上三箭,闭上双眼,静心凝神,万籁俱静,双龙开始在脑海中游动,一股力量从身体升腾,双臂缓缓移开,睁开双眼,槐树浮现在眼前,五个小圆圈清晰如圆月,从上到下,我选择一、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