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终结者》第十六章彭城张昭

新三国终结者最新章节目录
   真扫兴!刚刚把派兵的事情解决,又要钱?你们都以为朕是摇钱树?
    “告诉张(张温)爱卿,凉州平叛的事先缓一缓,给张爱卿拨二亿钱粮,让张爱卿省着点花!拿出五亿钱粮给刘爱卿,命令刘爱卿二个月之内平息叛乱!”
    “微臣遵旨!”王翰的面色顿时舒展,钱粮总算解决了。
    大臣们更加忧郁。
    “微臣启奏皇上,微臣有话要说。”卢植出列奏道。
    “卢爱卿有话就说,只要不让朕再拿钱就行。”
    “微臣认为,皇上想要建威将军二个月之内平息叛乱,微臣认为需迁建威将军的职!建威将军只是个四品杂号将军,北军五校尉都是四品常设将军,各地郡太守和国相也是四品大员!刘爱卿一个四品杂号将军如何指挥得动他们?就是假节,也是口服心不服!建威将军手中也只有四百义从是亲信,要是有人不服,出工不出力!怎能保证建威将军二个月之内剿灭十一万叛逆?”卢植感觉自己的年龄大了,出谋划策还可以,上阵拼杀,有点力不从心了!这刘云天真是不简单,大小战打了上十场,没败一场!还能在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综观当今大将中只有董仲颖(董卓)了,但董仲颖城府太深!义真(皇甫嵩)和公伟(朱儁)也老了!刘云天为人八面玲珑,就连颐指气使的车骑将军赵忠也在皇上面前为他说了几次好话。自命不凡的北军将士,从江夏郡归来也对刘云天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等各方面都能协调的人对当今危机四伏的大汉国太有用了,应多提携一下,让大汉国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微臣启奏皇上,微臣认为不妥,建威将军虽战功卓著,但升职太快,唯恐军中将士不服?”何进急忙奏道。
    “微臣启奏皇上,微臣也举荐建威将军!”司空许相出列奏道,做好事就做到底,许氏家族以后也多了一个依靠。
    “微臣启奏皇上,微臣也举荐建威将军!”太常刘焉也支持卢植的建议。
    “传旨,迁建威将军刘靖为平寇将军,假节,拨钱粮五亿钱,限二个月之内平息东海郡和泰山郡叛乱!过时,刘爱卿自己想办法解决钱粮。”刘宏不容置疑的说道。
    啊……众大臣目瞪口呆。
    彭城(现徐州),帝尧时建大彭氏国;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楚汉时,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汉高帝六年(前二零一年),封刘交(同父异母弟弟)为楚王,以东海郡、薛郡和彭城郡三十六县置楚国。宣帝地节元年(前六九年),楚王刘延寿谋反,楚国除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前四九年),宣帝刘询徙三皇子定陶王刘嚣为楚王,复置楚国。王莽时改彭城为和乐。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封皇子刘英为楚公,十七年进为楚王,楚郡复为国。明帝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谋反,国除为楚郡。章和二年(八八年),和帝刘肇以楚郡置彭城国,徙六安王刘恭为彭城王……
    彭城国位于徐州西部,和沛国(豫州)接壤,黄河故道斜穿东西,地处沭水、泗水的下游,辖八县:彭城、留县、广戚、傅阳、武原、吕县、梧县和甾丘,人口四十九万。
    城池呈长方形,东西各两道城门,南北各一门,城楼高耸。城墙高大厚实,护城河十丈多宽,分外城和内城,内城为国相府和彭城王府居住。
    城内有居民七万多人。
    街道宽阔,青石地面,两旁一排排青砖瓦房,商铺林立,门前屋后树木苍翠,南来北往的商客云集。
    彭城王刘衡、国相严敏、长史阎志、县令邓法、县丞柳海等出城门迎接,我在谯县剿灭蚁贼的事迹早已传到这里。
    二天前,泰山郡和东海郡发生了叛乱。
    都尉武凝奉命带着二千郡兵先行赶往傅阳和武原城驻守去了。真是阴魂不散?难道想把我累死?我要早点离开此地,不要陷进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彭城内还有二千守军。
    人马住进了军营,我带着黄忠、孙嵩等住进了馆驿。
    晚上,彭城王刘衡在王府为我接风洗尘。
    离开许家庄时,十五名伤员、十七名不愿离开的军妓(邓林等的家眷交给了谯县令,愿离开的军妓发了一千钱的遣散费,无依无靠的留了下来)、七名孤儿,加上典韦的家人,一共四十四人留在了许家庄。
    华佗的家人又回到了小华庄,家里出了大事,他就留了下来(伤员也需要继续治疗)。
    征募郑讯为建威将军帐前从事(大将军才设大将军府,有长史、司马、主薄、从事中郎、掾属、令史及御属六十五人)负责参谋,司军侯职(军侯俸禄为一千石,相当于县令的级别)。
    华佗和郑讯一起负责这些人的日常起居(缴获的粮食堆积如山)。嘱咐亭长许暹派人日夜保护营房内的缴获品。
    让周明派人把缴获的钱粮运回郴县?路途遥远(一来一回三、四千里),目标也太大(皇上知道了,那还了得),暂时就放在许家庄吧!
    我给岳父、刘表和周明写了三封书信,让信使送了出去,简单介绍了一路情况,让他们不要担心,我会沿途写信回来报平安。
    从襄阳出来时是四百一十四人,离开许家庄时变成了四百零八人!
    晚饭后,孙嵩带着屯长许明和二个士卒走了进来,他们一脸笑容,说明事情办得不错!
    “回禀大人,末将十天前赶到此地,第二天就探听到了张昭、张子布的家,位于城东,离馆驿三条街。张子布三十多岁,瘦长,家境不错,但为人低调,有老母、媳妇、一儿一女,还有个弟弟和弟媳,在县府任仓曹从事,家里有一辆牛车和二名下人,早上下人用牛车送他到衙门,黄昏接回家。末将今天黄昏还见过他家的牛车过街道。”许明拱手说道。
    “大志(许明的表字),你们辛苦了!”
    “大人辛苦!”
    “每人嘉奖半年的军饷!”
    “叩谢大人!”
    “大志,给本官说说泰山郡和东海郡的叛乱情况?”
    “回禀大人,这二天,城里都传遍了,泰山郡和东海郡出现蚁贼叛乱,十多万人!传说离彭城国边境最近的阴平城已被蚁贼占领,都尉武大人带着二千郡兵前天傍晚出北门赶往傅阳和武原去了!彭城内的百姓开始人心惶惶,但生活还算正常。”
    “无风(韩丰的表字),你明日一早和大志上街去买些茶叶和糕点,买最好的!明日是官员休息日,我们早饭后去拜访张子布。”
    皇上嘉奖的练带上一匹,一匹宽二尺多(五十多厘米),长四丈(九米多),它可是最贵重的礼物!
    “末将遵令!”
    早饭后,黄忠、孙嵩、韩丰、张成、魏延、马德、典韦和许褚,一行人换上便装,由许明带路。
    我身穿锦袍,头系纶巾,脚蹬皮靴,佩宝剑,英武不失儒雅,给张子布留一个好形象。
    这时代,士人瞧不起武人!
    张家。
    土垒的院墙一丈多高,有个门廊,两扇木门,门上有铜环;从外往里看,院子里一棵高大的槐树,树冠浓密,树叶呈墨绿色,枝条已伸出院外。
    许明上前敲门,一个男下人探出头来,上下打量我们,看见大家捧着礼品,猜想是找他家老爷的。
    “请小哥通报一声,建威将军刘大人求见!”许明一脸严肃地说道。
    佣人一听建威将军的大名,吓得慌忙跪地叩头,急忙站起,打开院门,请我们进去,自己却掉头向内跑去,把大家晾在门口,手脚无措?
    不一会,一群人慌忙从里面跑了出来,一名中年男子跑在最前面,后面跟着老太太,由一个青年搀扶着,三名年轻女子牵着两名小孩,两名佣人紧随其后。
    中年男子大概就是张昭、张子布?
    “下官不知建威将军大人光临寒舍,有失远迎,请将军大人恕罪!”中年男子大声喊道,一家人三叩九拜。
    “老夫人快快请起!”
    “多谢将军大人!”
    “阁下可是张昭、张子布?”
    “回禀将军大人,在下正是!”中年男子拱手答道,一脸的疑惑,暗暗打量着我。
    “本官久闻张子布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我也仔细打量这位吴国的相才。
    三十多岁,瘦长,面容俊雅,一双深邃的眼睛,三绺短须,头挽发髻,一身素色衣袍、皮鞋。
    张昭把家人介绍一番,母亲柳氏、弟弟张辉、妹妹张琳、弟媳林氏、内人樊氏,儿子张承和张休。
    张辉、字子依,二十二岁,中等身材,面容英俊,气度不凡,三国里没有他的名字?
    我也把黄忠、孙嵩等引荐给他们,相互致意。
    “大人是北海孙宾硕?”张昭恭敬的问道,看来天下士人没有不知道北海孙宾硕的?就救了一个赵歧?可见赵歧在士人中的名望,精神领袖!连蚁贼见到赵歧的车辆都要让开大道。
    “正是本官!”孙嵩已经习惯了。
    “张昭、张子布拜见孙大人!”张昭和张辉起身跪拜。
    “快快请起!”孙嵩急忙离座搀扶起二人。
    张昭把我们请到客厅。
    客厅宽大,地上铺了一大块毛毡,二排木案。
    我接过张成手上的一匹练,双手递给老太太。
    “老夫人,来的匆忙,这匹练送给老夫人做身寿袍吧!”
    “大人折杀庶民了!”老太太急忙跪下,一家人也跟着跪下,双手接过礼物,这时代哪有一名将军给一位小吏送礼的?
    “老夫人,还有两包茶叶,送老夫人提提神!”
    老人又跪下接过了茶叶,交给了身后的媳妇。
    “这两盒糕点送给小孩们吃。”
    “多谢大人!”
    怎样送礼对我这个现代人来说小菜一碟!老人小孩都会照顾到!
    张妻带着弟媳、小姑子和小孩告辞,进里屋去了。
    我被请到上首,黄忠、孙嵩和韩丰坐右首,老太太、张昭和张辉坐左首。
    张成、魏延、马德、许褚和典韦伫立身后。
    女佣端上茶水。
    “本官久闻张子布的大名,这次来彭城是专门来请张子布出山为朝廷出力,帮助本官。纵观天下,四海不平,叛逆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本官深受皇恩,时刻不敢懈怠,尽力保一方平安,但力不从心!本官今日到此就是专门来拜访张子布,想请张子布出任建威将军帐前功曹从事,司军侯职,等以后有军功再行提拔!不知张子布意下如何?”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在下才疏学浅,能得到建威将军大人的赏识,是在下的荣耀!在下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