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第三十章再得猛将

乱唐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章再得猛将
    堰师城
    在一处灯火通明的宅院中,一场丰盛的宴会正在进行着,孩儿军的军事将领和少数文官正济济一堂,举杯言欢。
    我正在款待所有的部下,包括远道而来的龙云和龙破,以及他们招揽的将领,我认为举办这个宴会可以更好的沟通感情。尤其是龙云,在敌后潜伏了这些年,心里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也正好让他放松放松。
    和寇仲弄僵分手后,我没有了他的后援,决定不再分散兵力,立即命令龙云和龙破领军和我会师。
    龙云拉着四个人来到了我的面前,说道:“先生,我给你介绍这四个一等一的好汉,他们给学生的帮助很大。”
    我好奇心上来了,这龙云是我五个学生中心气最高的,能让他夸奖的人可不多,但表面上不动声色地说道:“什么人呀?能让你这么重视?”
    四个人给我行了军礼,依次说道:“末将苏定方参见王爷。”
    “末将罗成参见王爷。”
    “末将薛仁贵参见王爷。”
    “末将裴行俨参见王爷。”
    啊,是他们!我不由仔细打量这几个人:只见苏定方三十岁左右,粗壮威猛,罗成英俊貌美,薛仁贵沉静儒雅,裴行俨悍勇彪雄,果然不愧是历史上著名的英雄好汉。
    我问了一下龙云,才知道原因。(以下历史人物稍有变化,如薛仁贵那是李世民征高丽才从军的。裴行俨行刺王世充已经被杀,罗成中苏定方的计策,被乱箭射死。)
    罗成号称是隋唐第七条好汉,罗艺之子,秦琼的表弟。他武艺高强,自视甚高。曾夺得天下第一武状元,后投唐,为唐军第一勇将,立下赫赫战功,曾一人独擒八大反王。此后遭到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陷害,在李元吉进攻刘黑闼时,故意刁难他,不给他和父亲罗艺增援,中了苏定方的计策,失手被擒。苏定方念他是一条好汉,没有杀他,后李世民平定了刘黑闼,罗成被救出,可惜李世民被龙仁伏击,他在战场上被孩儿军俘虏,自此傲气全消,由于罗艺回去遭到李元吉诬陷,被下了大狱,他只好投靠龙云了。
    苏定方原为窦建德、刘黑闼部将,骁勇善战,及窦、刘败亡,定方归乡里。后龙云伏击李世民后,他为替刘黑闼复仇,遂来投靠。我知道他在后世被李世民启用,于贞观初年随同李靖奇袭*颉利可汗。高宗初年,苏定方随程咬金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屡献良策,但不为咬金采纳,唐军终无功而反。次年,朝廷以苏定方为统帅,再征贺鲁。唐军大破西突厥,生擒阿史那贺鲁,定方被封为邢国公。后西域三国反,定方又率军平定。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苏定方以六十九岁高龄统军征百济,连败百济、日本军,擒百济王及其太子。定方前后免三国(*、西突厥、百济),皆生擒其主,为唐长胜将军。乾封二年(667年)病死,寿七十六。这是个非常能打的家伙,而且计谋超群,看他能生擒罗成就可见一般了,罗成这种人,杀了他也许比活捉他更容易些。这可是我西征的最佳主将人选啊。
    至于裴行俨,如果说裴元庆大家可能更熟悉些,他是隋将裴仁基之子,骁勇善战。裴仁基讨伐瓦岗寨,虽累有胜利,但屡遭监军陷害。于是裴仁基父子杀隋监军,率众归瓦岗寨。后李密与王世充决战,裴仁基献计分兵偷袭洛阳,但不被李密所纳。后李密被寇仲战败,裴氏父子被王世充所俘。王世充以侄女嫁于裴行俨,待其父子甚厚。裴行俨每有征战,所向披靡,号“万人敌”,王世充惮其威名,颇加防范。裴仁基知其意,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密谋行刺王世充。事泄,裴仁基被王世充所杀,裴行俨逃出洛阳,投靠了窦建德和刘黑闼,刘黑闼战败后,裴行俨被李世民俘虏,装在囚车里押回洛阳,途中李世民被袭击,他被龙云所救。
    最后的薛仁贵是出身穷苦农民,刚刚从军。在河北战场上屡立奇功,曾身着白盔白甲横扫敌阵,薛仁贵武艺高强,曾一箭射穿五层甲。李世民被伏击时,他的小队断后掩护,在带队的副将阵亡后,还只是一个小队长的薛仁贵自告奋勇的指挥唐军,成功的保证了李世民逃跑,龙云大怒,亲自出手将他拿下,龙仁非常爱他的才华,没有杀他,薛仁贵感谢龙仁的不杀之恩,投靠了我们。
    我哈哈笑道:“好,既然你们跟了本王,本王必定不会薄待诸位,在我的手下,你们必将成就千古不灭的威名,成为绝世名将。”我知道这些人都是些军事狂人,对金钱、美女的兴趣不是很大,只有在这些方面先诱惑他们一下了。
    果然这话感染了四人,他们眼睛里露出了狂热的神色,半跪道:“愿为王爷效死命。”
    我说道:“暂时你们各带500人,待我大军兵临洛阳时,谁先攻进洛阳城,本王封他为孩儿军虎将。”
    四人皆沉默不语,我略一思咐,明白了,说道:“各位,本王不是要你们去送死,攻破城墙由本王负责,你们只是冲进洛阳巷战而已。”
    四人这才释然,我暗笑道:“你们以为我是李元吉吗?故意祸害自己的部下,就算能舍弃你们,我还舍不得我的孩儿军呢。”
    我说道:“好了,酒桌上我们就不谈公事了,各位原来辛苦了,待本王敬诸位一杯。”
    随着众人的哄然应允,我一口喝掉了杯中酒,酒宴上的气氛也更加热烈起来。
    ==============================
    洛阳城
    李世民终于下了决心,他之所以犹豫不决,就是不知道李一郎在堰师的真正实力,而能伏击他并取胜,可以看出李一郎的军队战斗素质不次于唐军,可以说也是训练有素,他反复考虑了冬天的各种不利因素,断定李一郎只是虚张声势,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打不下洛阳,军队在雪地中将无法长时间扎营。那都不用打,冻也把他们冻死了,而洛阳城的防守就算不是固若金汤,光凭那一尺厚的冰凌,就够李一郎喝一壶了。
    但真正促使他试探李一郎的,是李靖的一番话,李靖说道:“冬天对我们不利,对他们也一样,我知道秦王是担心他们的火器,但据我们所知,他们伏击秦王时没有使用这种武器,虽然这种火器威力大,他们攻打堰师时也只有五门这种武器,据此推算,可知道他们没有装备多少,以洛阳的城墙和我们冻的冰凌,当可以挡住火器的攻击。但如果这个冬天让他们在堰师站住了脚跟,那春暖花开时,寇仲的少帅军源源不断的来援,就有了可靠的根据地,因此这个据点,我们必须拔除,不能让他们安稳的躲过这个冬天,据李一郎现在的表现,分明打得就是这个主意,我十四万大军,要是让他们唬住了的话,传扬出去有损秦王的威名,因此,我们必须行动。末将愿意为先锋,先去试探一下李一郎的虚实,如果有可能,我将在三天内打下堰师,否则立即退兵。”
    李世民终于同意了这个计划,二个统帅部在互不知情下,都做出了明天出兵的决定。
    堰师离洛阳只有短短的七十多里地,急行军一天可达。
    影响这个古老国家走向的第一次军事碰撞即将不期而遇,而当事人抱的念头却绝不相同,一个是志在必得,另一个是准备小试牛刀,战略的决策必将影响到战局的走向。
    其实在这个夜晚,不眠的何止是李世民,就在长安城中,他的亲兄弟李元吉在和太子李建成密谋之后,立即秘密去了一处住宅。
    李元吉会见的是杨文干。
    杨文干见到李元吉进来,起立作了一揖,说道:“见过齐王,杨某带罪之身,不便人前亮相,只能让齐王殿下屈尊来此了,不过我给齐王带来了好消息。”
    李元吉说道:“文干,孤王怎么会怪你,说说你的好消息。”
    杨文干说道:“殿下,林士宏和萧铣已经结盟,准备共抗寇仲,就看这面齐王的了。不过林士宏让我带话给齐王说,他永远支持殿下,希望殿下能促成三方的结盟,共同对付寇仲,如果事成,齐王您在陛下面前当的大功一件,林士宏还承诺,如果消灭了寇仲,他将全力支持殿下继承大唐太子之位。”
    李元吉的脸色阴晴不定,目光闪烁,他怀疑的说道:“林士宏在寇仲的打击下,自身难保,如何能够支持我?”
    杨文干说道:“齐王不知,寇仲的少帅军正准备进攻萧铣,为了保持双方的势力均衡,避免少帅军坐大,林士宏和萧铣秘密结盟,准备在少帅军出击时牵制他们的实力,而寇仲正在和秦王在洛阳对峙,洛阳是少帅军能否进军江北的关键战略要地,他是势在必得,他在南北二条线的战争,林士宏的军队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如果秦王和寇仲在洛阳两败俱伤,只要有人弹劾秦王,陛下势必剥夺秦王的军权,只要齐王拿到了军权,何事不可为?”
    李元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