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第二十八章决裂白道

乱唐最新章节目录
   听到我语气,李虎带领近卫骑兵唰地抽出了马刀,一股杀气蔓延开来。
    师妃暄缓缓的道:“李爷且慢,听小女子一言,妃暄为师门使命,自幼钻研史学,理出治乱的因果。我们之所以全力支持李世民,是因为我们认为他是能为天下谋幸福的最佳人选。寇仲或者是天下无敌的统帅,却缺乏李世民治国的才能和抱负。假设妃暄袖手不管,天下统一和平的契机就此断送。李唐从强势转为弱势,塞外联军将乘机入侵。今趟颉利蓄势已久,有备而来,纵使不能荡平中土,造成的损害会是严刻深远的,百姓的苦难更不知何年何日结束?中土或永不能回复元气。这次妃暄为李世民来说项,听子陵说了前因后果,寇仲放手的条件之一竟是要得到李爷的同意,小女子冒昧前来,为的不是我慈航静斋的荣辱,而是天下万民的福祉。我不想与李爷为敌。虽然李爷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没有人可以动摇你的信念。我当然也不成,但请李爷看在百姓的安危上,支持妃瑄,否则我最不愿目睹的情况,将会变成可怕的现实。”
    我怒火万丈,徐子陵这个呆鸟,不但把寇仲卖了,还把我卖了,这个师妃瑄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来游说我,如果我不同意,就是全天下的敌人,就是心胸狭窄的小人。
    我大笑起来,勉强压抑心中的怒火,神情仍是古井不波,深邃的眼眸闪动着深不可测的异芒,显示出精进的修为。令师妃瑄的灵觉无法捉摸我的思维,我知道她的剑心通明已经到了可窥探他人思维的地步了,我不得不防,果然师妃瑄眼中的诧异一闪而逝。
    我开口道:“师妃瑄,你知道你犯了多大的错误吗?你口口声声支持李世民,可你不知道李建成才是大唐的法定继承人吗?你在外面替李世民造势,看似好心,却把李世民推进了内斗的漩涡,你说你自幼钻研史学,理出治乱的因果,可我怎么一点也看不出你这方面的智慧,自古以来,皇家的内政最忌讳外人插手,你竟想造个皇帝出来,你以为你是谁呀?既然如此,你有这么大的能力,为何不为国为民出力,反而去修什么天道?”
    帅妃暄露出一丝苦涩晦暗的神情,美目一扫近卫骑兵,凝视我道:“李爷说的是另外的问题,妃暄只是依现在的形势发展行事,李世民把争取皇帝宝座为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时,会为此作出个人的任何牺牲,他非是为满足一己的野心,而是为天下万民着想。而妃暄为百姓苍生,可为此作个人的任何牺牲,包括永远不能进窥天道。”
    顿了顿,师妃暄又回复恬静无波的神情,一字一字的缓缓道:“故此妃暄说政冶是不理动机,只讲后果。妃暄绝不怀疑李爷用心良苦,而非因个人的yu望和野心,否则寇仲不会和你结盟。试想你们纵可成功攻陷洛阳,定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则天下谁属尚未可知,如果此时塞外联军南下入侵。请问李爷!这后果是否是你想见到的呢?而这正是残酷的现实情况。”
    我说道:“又错了,本人为天下苍生,也可做出任何的牺牲,而你竟似乎是把你不能修进天道看得比百姓的安危还重要?这种天道不修也罢。我告诉你,李世民的唐军,还有什么突厥人,在本王眼中,均是不堪一击的土鸡瓦狗,何足道哉?”
    我看了一眼众人,接着说道:“所以你说的情况根本不会出现,为了苍生,你何不劝李世民来助寇仲和我,那么天下很快一统,我当挥军征伐四方,为我华夏创万世之基。难道李世民为了这么伟大的目标,连个人的得失都放不下吗?还是你们说的都是假话,根本就是为了一己之私欲?李世民根本想的就是皇帝位子,你则奇货可居,助李世民登基后光大慈航静斋。是吗?不然你慈航静斋为何不去追杀万恶的魔教,反而对人间的帝王人选问题死缠烂打?你说寇仲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难道本王就不如李世民那个大唐的二皇子吗?“我加重了二皇子的口音,接着说道:”正是你们慈航静斋的插手,直接导致了李唐内部争夺皇位的闹剧,间接达到了魔门需要的混乱环境,你还不自悟吗?”后面的话我厉声说道。
    师妃瑄一怔,没想到我竟然敢严厉的指责她,不由苦笑道:“看来李爷对我们慈航静斋误解很深,我不知道蔽门哪里得罪了李爷?如果有的话,小女子这里给李爷赔礼了。”说完深施一礼。
    我暗赞她聪明,在这方面暗指我因为私人的原因和她作对。
    果然她又说道:“若有选择,我绝不会直接介入李世民和寇仲的斗争中,这是我尽一切办法回避的事。师尊在多年前预言,若天下是由北统南,天下可望有一段长治久安的兴盛繁荣。若是由南统北,不但外族入侵,天下必四分五裂。当时我对师尊的分析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到寇仲冒起,来势强横,我始真正体会师尊的看法,试想寇仲获胜,李唐瓦解,原属李唐的将领纷纷据地称王,为李唐复仇,北方政权崩溃,塞外联军将趁寇仲忙于收拾残局的当儿大举南侵,寇仲能守稳关中和洛阳已非常难得。在这种情况下,中原会是怎样的一番局面?在北方的超卓人物中,只李世民具备所有令中土百姓幸福的条件,这是寇仲不敢怀疑的。他日前唯一的缺陷,是没有作太子,致令魔门有机可乘,让颉利有混水摸鱼的机会,假若李世民登上帝座,一切问题可迎刃而解。本来妃暄最不想见到宋缺出兵,更没想到李爷快速冒起,但南人不服北方水土,被北人视为蛮夷,不甘向其臣服,到那时南北重陷分裂,可以预见。由乱归冶的道路并不易走,妃暄只能抱着不计成败得失的态度尽力而为,可是个人的力量有限,妃暄可争取的或能争取的只是和平的契机。现在这情况已经露出曙光,就看李爷是否为苍生而放弃天下了。故而妃瑄在这里等候李爷,只求李爷一诺。”
    道信前跨一步,哈哈笑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随缘而动,应机而为,缘起缘灭,因果相乘。施主虽能明白自己,却不能明白眼前。执之失度,乃入岔道。何如放之自然,体无去住?李施主,你现在明白了吗?”
    我明白个屁,我不耐烦的说道:“老和尚,别给我打哑谜,你不就是劝我放弃吗?好好的话,为什么不好好说?我看你们才应该明白:第一本王是不会放弃的,这个帝位如果寇仲不作,本王要定了。第二她说的只是假设,梵清惠也不是神仙,如果是,她就应该知道我的存在。所以这个假设很可能因本王的存在而不会发生。第三如果假设成真,为什么你们不去帮我说服李唐将领,让他们也为了黎民百姓放弃天下,至于李世民能不能当上皇帝与我何干?他能做到的,本王一样能,他不能的,本王也能做到。所以你们,不如劝他归顺本王,看看这个你们内定的皇帝人选,有没有胸怀天下的肚量,他既然敢为天下杀兄,逼父退位,那么当然也可以为了天下而助我了,这样他旗下的将领也不会造反了,岂不两全其美。你师妃瑄不会是说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帝位吧?那我可就失望了,我想你们这些忧国忧民的白道大侠不会这么没眼光吧?至于北人不服南人管辖,那是典型的民族偏见,在本王看来,都是我华夏子孙,帝位唯有德有能者居之,于种族、地域、人种、思想等无关,对于他们这种狭隘的小农思想,本王是不会惯着他们这个臭毛病的。至于南人不服北方水土,更是小问题,本王就要你看看,我的二万南人精兵,是如何在风雪隆冬打下洛阳的,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们不会不知道,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我靠,好像事这个时代还没有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这样的话吧。
    师妃瑄的脸更白了,轻摇螓首道:“话是你说的,当其他一切方法均告无效,例如解释、劝言、恳求等等。那除武力外尚有甚么解决的方法?妃暄是绝不会坐视洛阳落入李爷手上,洛阳的命运,就由妃暄的色空剑和李爷的战刀决定如何!现在妃暄被逼无奈,只能见步行步,把最迫切的危机化解,李爷如能杀死妃暄,敝斋不会有人向李爷寻仇,就看李爷有否这本领。”
    我哈哈大笑道:“好,动手吧,我就知道是这结局。”
    李彪等人暴喝一声,战马长嘶,五百人马就要作势冲击,场面立即紧张起来,杀气弥漫全场,冲突不可避免。
    就在我的笑声刚起时,四个老和尚齐齐宣了一声佛号,是那么自然而然,偏又与我的大笑声格格不入,顿时压住了李彪、李虎他们的杀气。
    嘉祥枯稿的长脸不见丝毫情绪波动,乾枯的两手从宽阔的灰袍袖探出,右手正竖居上,左手平托在下,淡漠的道:“我们四人近二十年从未与人交手,早难起争斗之心。但事关天下苍生,请恕贫僧们得罪了。”
    话一说完,四个老和尚立即占领了四个有力位置,师妃瑄就在四人的中间,看来是阵眼的位置。现场立即充满了非常浓重的奇异心灵压力和气氛,其中玄异之处,非身受者绝难明白。四僧一派安详自得、肃穆庄严的法相,配合他们静如渊岳,莫测高深的行藏,自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且四僧浑成一体,圆满无瑕,无隙可寻,师妃瑄大义凛然,实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气概,朝这么一个“佛阵”出招,使人有种灯蛾扑火,自取灭亡的恐惧。
    果然,除了李虎、李彪六人外,其他的龙骑兵都露出了茫然之色,有种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觉。
    不错,能在精神上迷惑对方,我要打破对方的局,我一声长啸,声音如同撕裂长空,清晰的传到每个近卫骑兵的耳朵里,他们齐齐一震,立即清醒过来,脸上露出了愧色,我的目的达到了,我朝后作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们准备,然后缓缓开口说了起来。
    师妃瑄和四大秃驴看到我的笑声打破了他们的精神迷惑,心中暗惊,但不有加紧催发气势,看到我说话,也没有放松警惕,只是互相看了一眼,暂时停止了动武。
    “从远古到现在,这世界上曾经有很多个文明。但在长达千年的文明进化中,只有以龙为图腾的汉文明延续了下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看着他们缓缓的问道。
    师妃瑄一怔,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我接着说道:“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无论大河民族、山地民族、岛屿民族、草原民族,只要她能够稳定的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持续发展一定的时间阶段,它就获得了自立的根基。但是,纵然有了这个根基,也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