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帝国》第465章瓜分战利品和补偿

电子游戏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从香江控股对置地全体股东发布全面要约收购,到置地公司完成私有化从港股退市,整个过程只持续了半个月时间。在大家都还有些错愕,似乎没有完全回过神来时,香港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并购案就已经落下了帷幕。
    置地集团宣布从港股市场退市的这一天,也恰好是东方集团对外宣布,公司新的总部大楼——位于港岛中环的东方大厦,即将正式启用的日子。
    于是《明报》在第二天的头版头条中,用了这样一个标题——《王朝的更替》!怡和集团的兴衰史,可以说贯穿了香港前一百五十年的历史。鸦片战争与其说是由英国政府发动的,不如说是由怡和洋行发动的!
    在中英两国开战之前,怡和洋行的创始人渣甸亲自返回伦敦,极力游说英国政府和议会通过战争决议。而在战争按照他们的意愿顺利爆发后,怡和洋行不仅帮着英国舰队制了订整个作战计划和战争策略,还积极为劳师远征的英**队,提供必需的后勤补给、甚至军费。
    就连从清政府手中割占香港岛的提议,也是渣甸向英国政府极力主张的。而早在1842年中英两国正式签订《南京条约》的前一年,怡和洋行就已经在香港岛上建起英国人的首栋建筑。
    怡/ 和洋行可以说是英国在香港的殖民历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缩影。而伴随着九七大限的临近,英国资本早已开始有计划的进行撤退。但谁也没想到怡和集团,会以这样一种毫无反抗、近乎被碾压的方式,宣告了自己与香港这个起家之地,渐行渐远。
    当然,怡和系在香港依旧有两家上市公司。怡和控股与怡和证券两家的市值加在一起,依旧能有八、九十亿港币。但是整个怡和系在香港最核心、最优质的资产,几乎都在置地公司之中。
    在失去了置地公司之后,怡和集团在香港已经沦落为一家平庸的公司。而现在的凯瑟克家族,甚至连对怡和控股公司的控制力也开始摇摇欲坠。如果香江控股愿意再多花十几亿港币,完全可以把怡和控股也一并收入囊中。
    对置地被并购的行动。媒体们喜欢进行各种各样的高调解读,认为这是香港历史进程中,距离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并购。但对香江控股的几位股东来说,他们之所以调动上百亿的资金是为了生意,而不是意气之争。
    五位股东中除了李轩之外,剩余四位的身家都与地产业有脱不开的关系。所以大家看上的仅仅是置地公司而已,对只需再花十几亿元就能拿下的怡和控股并没有多少兴趣。否则这家有着一百五十年历史的老牌公司,很可能就从此彻底泯灭在云烟之中了。
    完成了对置地公司的私有化之后,接下来的步骤自然就是分配战利品。置地公司是一个包括地产、零售、食品、酒店等庞大业务的大规模集团公司。这其中最让人垂涎的资产。自然是置地公司位于中环的一大批优质商业大厦。
    置地公司有“中环地王”的美誉,而且它的经营作风一贯比较保守,对旗下的商业地产通常只租不卖。所以仅在香港最寸土寸金的中环,置地公司就握有包括太古大厦、太子大厦、怡和大厦、公爵大厦、告罗士打大厦、历山大厦、香港会所大厦,以及刚刚落成的交易广场一期、二期等九栋高级写字楼。
    许家的中建集团经营风格与置地公司比较类似,同样以出租商业地产为主。所以许士勋这次主要分得了包括置地广场一期、二期、太古、太子、怡和这五栋位于寸土寸金的中环的商业大厦。
    林氏集团经营地产的方向是商用住宅,所以林桂泰并没有与郭和年竞争东方文华酒店的控制权。林氏集团转而选择继承了置地公司位于半山区、上环、铜锣湾、尖沙咀等地的大量住宅地产,以及一栋历山大厦。
    郭和年的嘉利集团这次除了收获。香港文华东方酒店所在的公爵大厦之外,还把整个文华东方酒店公司收入囊中。要知道文华东方公司在香港、澳门、新加坡、曼谷、马尼拉。各有一家以文华东方命名的五星级酒店。此外它在香港中环还有一家四星级的怡东酒店,在泰国的清迈还有一家豪华度假酒店!
    嘉利集团接下来准备把旗下的香格里拉酒店公司拆分出来,与文华东方完成整合后,再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新公司也将一举跃升成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顶级酒店集团。
    霍营东先生虽然是全香港最早参与地产开发的华商之一,就连卖楼花的创举也是由他最先想出来的。但从六十年代开始。霍营东在港府当局的打压下,就已经逐渐淡出香港地产界。而从八十年代初开始,霍家投资的重点更是逐渐转向中国内地。
    霍老这次分得的资产,主要是置地集团旗下包括牛奶公司、美心集团、万宁药店、惠康超市、7-便利店、慎昌公司等在内的,食品和零售两大业务。霍家准备把这些业务整合成新的牛奶国际公司。然后重新在港股市场进行上市。
    霍老唯一要求划入自己旗下的一处物业,是位于九龙尖沙咀的一栋19层商业大厦。这栋大楼的名叫星光行,是霍营东在六十年代初邀请其他四家华资财团,共同集资3000万港币建成的,当时取名叫九龙商业大厦。
    但是霍营东由于在朝鲜战争期间,从香港向国内走-私了大量战略物资。他借此积累了第一桶金,又被誉为香港“红顶巨贾”的同时,也上了英美两国的黑名单。因此星光行从落成招租开始,就遭到港府以及美国驻港领事馆的各种打压。
    最后,霍老被迫之后把这栋新大厦,低价转让给了趁火打劫的置地公司。而霍家为了自保,自此之后就开始逐渐淡出香港的商业经营。星光行可以说是霍营东记忆深处最灰暗的时刻。而现在他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了!
    李轩作为这次收购行动的召集人,以及最大的出资方,此次获得的收益自然是最丰厚的。他首先拿到了位于中环的告罗士打大厦、香港会所大厦这两栋商业写字楼,以及交易广场二期边上,原本准备用来建设交易广场三期的一块地皮。
    置地公司在1982年以55亿港币的天价,购入了中环交易广场地块。这也成为了82年地产危机爆发之后。置地连年巨亏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一黄金地块随着香港地产市道回暖,已经重新成为稀缺资源。置地公司在不久前刚刚建成开盘的交易广场一期和二期出租率很高,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原本这片剩余的地皮已经被置地公司规划好,用来建设交易广场三期。但置地公司被私有化后,李轩要求把它划到了自己的旗下。
    而实际上如果这块地皮现在再次拿来拍卖,售价至少值15亿港币。随着香港楼市从去年开始回暖之后,置地公司因为当初冒进,在地价高企时吃下的那些地皮,已经逐渐不再是拖累了。只不过有时候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通常比实际情况会滞后许多。
    比如交易广场一期、二期才刚刚落成,虽然出租率很不错,但这些稳定的现金流要在下一年的财报中才会显现出来。但建设这两栋摩天大厦所需的成本却已经入账,这样一来置地公司的财务数据自然不会很好看。
    而如果再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等置地公司把这口气缓过来之后,李轩等人根本不可能仅仅用160亿港币,就可以成功把置地公司给私有化!
    置地公司作为香港地产业的执牛耳者,在全港各地还有不少物业和地皮。这些资产也被香江控股的五位股东瓜分殆尽。
    李轩除了分到位于中环的两栋写字楼,一处裙楼。一块地皮之外,还将会在其他四个股东,把从置地公司瓜分得的资产进行**上市、或者置换入自家原有上市公司时,配发大量的股权。
    根据庄玉海做出的估算,置地公司旗下的这些资产经过这番拆分重组,然后进行精心包装后再重新上市后。很容易就能把市值做到200亿以上。也就是说这次收购行动的毛利润率至少为25%。
    香江控股的五位股东在刨去初始投入后,每人至少能有五、六亿财富的增长。而李轩在其中的权益占比最高,就算除掉银行借贷利息、收购费用等一系列成本之后,也肯定能由超过10亿港币的纯利。
    “阿轩,你这些年给我的支持已经够多了。并不欠我什么!这些资产就留给我侄子和侄女当零用钱吧,你就算不把它们分给小糯米和小汤圆,也应该提早为小豆包做一些打算!”李轲摇了摇头,把手中的转让协议推回给了自己弟弟。
    小豆包是李轩与莉智的女儿,李家为了照顾钟楚虹这位正牌夫人的脸面,一直没有正式认可这个私生女的身份。但在私底下,李轩这个父亲对自己的几个孩子,自然是一视同仁的。在每个孩子出生之后,李轩就给他们美人准备了一份可以一辈子都衣食无忧的信托基金。
    东方集团并不准备进军地产业,而李轩私人名下的lh投资基金,虽然准备从香港未来的楼市暴利中分一杯羹。但它的参与方式,也会以购买香港各大地产公司股票为主。其实早在八三年开始,lh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就已经逢低吸入了不少香港地产股的股票。
    所以李轩在这次瓜分置地公司的资产中,之所以向其他几家要求把告罗士打大厦、香港会所大厦这两栋写字楼,以及交易广场三期的地皮划给自己,正是为自己的大哥李轲准备的。
    “香港地产业从五十年代起步之后,已经经历了三个循环!第一次地产兴旺期是在六十年代初,包括李嘉城、郭德胜等人都是这个时候进军地产业的。
    随后在六十年代中后期,香港银行业出现挤提危机,再加之国内的wen-ge动乱传导到香港,使得香港楼市出现了第一次大萧条!
    像新世界集团的郑玉彤,就是趁此良机低价收购了大量物业!还有像李嘉城、郭德胜等人,也都借着那几年地价暴跌之际,储备了大量地皮!
    香港楼市随后在1968年走出低谷,重新进入了一个上升周期。这个上升周期维持了五年,直到因为1973年的石油危机,香港地产业才再次陷入低谷!
    而像李嘉城的长实集团、郭德胜的新鸿基地产、郑玉彤的新世界集团、胡应相的合和实业,这些现在风光无限的华资地产巨鳄,都在楼市崩盘前的1972年,借着香港股市、楼市大旺而骑牛上市,圈到了大笔的资金。
    而香港地产业在1973年再次崩盘后,这些华资地产商又和前一次楼市低谷期时一样,借机低价储备地皮,等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