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仙》82,如此佛教,不要也罢

世上无仙最新章节目录
   “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自古以来,徽州便是集天下美誉于一身,更有群峰参天、山丘屏列,波流清澈、溪水回环,甚至有“爱其山水清澈,遂久居”之意。
    吴仲三人按下云头,落在一处丘陵之地。虽已深夜,月光挥洒,银丝缠绕,颇有一番风味。目光及至远处,山峰此起彼伏,如青黛漂浮,不由得让观者心静。
    “好地方。”玄白由衷赞叹,“比内陆的乌烟瘴气强多了。等我老了,一定要来此扎根。”
    韩子奇瞥了他一眼,嘟囔了一句:“还装起文人来了。”
    吴仲真是担心他们二人再吵嘴架,连忙说道:“还请前辈带我们前往南空寺旧址。”
    韩子奇点了点头,朝远处飞去。吴仲二人各施手段追赶而上。虽然不及韩子奇速度快,但也查不了许多。
    不多时,韩子奇在一处空地之处停下了脚步,吴仲二人紧随其后。
    “这就是南空寺旧址。”
    顺着韩子奇手指的方向,吴仲二人看了过去,那片空地看似寻常,但并没有那么简单。
    吴仲迈开脚步朝着拿出空地走去。
    “等等!”韩子奇连忙阻拦,可是吴仲立刻抬手阻止,自顾自走了过去。
    青草摩挲这脚底,发出窸窣之声,两侧蛐蛐叫声此起彼伏,微风吹过,带来一股单单的青草香味,闻之怡然。吴仲距离南空寺旧址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他却不知是否该踏出。
    站在外面,看向这片空地,平静却不平凡,他放眼望去这只有五六百平的旧址,却感觉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只是不知这吸引力的背后是惊喜,还是惊骇。
    犹豫再三,吴仲终于抬起右脚,他了进去。忽然眼前星光绚烂,昏迷过去。
    刚才还在怔怔出神的吴仲转眼间消失不见,这可吓坏了韩子奇与玄白。无论是亲身经历过这神奇的韩子奇,还是早年间就已经耳闻过南空寺威名的玄白,见此情况都是将心提到了嗓子眼,连忙走上前去查看。
    他们来到刚刚吴仲消失的地方,慌忙踏入旧址,可事一切依旧没有变化,依旧是眼前的草地,依旧嫩看到远处的山黛。二人见此,心中惊骇,玄白更是一屁股坐在地上,完全没了主意。
    就在二人不知所措、手脚慌乱之时,吴仲却是心如止水,忘记了所有的一切。
    嘉定三年,南宋一片混乱。曾经强大的帝国经过几经波折,终于禁不住内外夹击,露出了疲惫不堪之相。恰逢连年灾害,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偏偏朝廷毫不在意,只管自己风花雪月,任由百姓自生自灭。一时间全国各地怨声载道,可却被当地所谓的“父母官”一一阻拦,轻者入狱,重者流放。百姓无法,只得残喘度日。
    南空寺,原本是一座小寺庙,平日间也只有三五名僧人,此时外面却是站满了各处逃荒的饥民,来此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讨口饭吃。听说今日大慈大悲的圆普法师准备开设粥场,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各位施主不要挤,每人都有,不要挤,一个一个来。”在南空寺门口,一个小和尚在那里一边照顾着已经饿得没有力气的饥民,一边维持着慕名前来的几百名饥民。
    “他们能有这么多粮食么?”有人暗中怀疑。
    旁边的人听了说道:“乱世道教盛世佛。平日里我们供养他们这么多年,松了那么多香火钱,现在也是他们报答报答我们的时候了。”
    “可不能这么说,我听说南空寺的和尚和其他佛寺不一样,平日虽然接受一些恩惠,但他们还免费给人看病,帮助当地人做活呢。”有人反驳道。
    “嗨,谁知道是真是假。我一个外地人也不求他做什么善事,只要今天施舍我一碗粥,我也就阿弥陀佛了。”那人不屑地说道。
    小和尚道信将这些话听在耳中,并未生气,更未驳斥,依旧做着该做的事。
    南空寺内,圆普大和尚身穿一件早已不知补了多少回的袈裟,看向自己的徒弟:“粮食可都准备好了。”
    广济和尚点头:“早已准备妥当。”
    圆普面色疾苦,轻声说道:“去吧。”见徒儿广济离开,圆普叹了口气,“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阿弥陀佛。”
    “咚”
    寺内钟声传出,不知是在为外面几百名难民而响,还是提前祭奠这没落的帝国。
    广济和尚抬出好几口大锅,让几名身体还算可以的饥民帮忙架锅,烧水熬粥。很快稻米的香气传遍四方,周围顿时响起一阵叽里咕噜的呼叫声。
    众人也顾不得害羞,只想着尽早可以得到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好好的喝上一口。
    一天下来,即使是广济和道信这样的修道之人,也是疲惫不堪。不过看到一干人吃饱喝足,躺在地上和衣而卧的众人,二人也是一脸的满足。
    “师父,这一次,就将我们寺院之中的存量消耗一半,要是再有两次,可是在是承受不住了。”道信小和尚轻声说道。
    广济和尚并未责怪自己这个小徒弟,而是笑着指了指躺在地上的众人:“你猜,他们梦里都是什么样的?”
    道信小和尚摇了摇头。
    广信大袖一挥,眼前顿时出现一幕幕梦境,有的对现在的世道心生怨恨,梦见自己当了山大王,吃香喝辣,劫富济贫,好不快哉;有的则是闷头痛哭,原来睡梦之中,他梦到了自己的妻儿,告诉他们这里有吃的,让他们快来领,只不过这人的妻儿在前几天,被活生生地饿死在了他们面前;还有少部分人,吃了这一顿饭,神色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人世,临了,终于做了一个饱死鬼,不至于在地下继续挨饿。看着那些离体的魂魄纷纷前来跪拜,就算是广济的心中也有了一丝波澜。而道济则不自觉地开始念诵《地藏菩萨本院经》,消除这些人的怨念,期望他们下辈子可以投一个平安盛世。
    圆普大和尚回到大雄宝殿,看着高高在上的佛祖,心中凄然。世人寻求佛祖庇佑,再次乱世,佛祖却闭门不显,为何?难道是平日里供奉的不好,还是愿心不诚?他没有开口问佛祖,他不能问,也不敢问。
    下午之时门外之人说的话他听得一清二楚:乱世道教盛世佛。什么时候佛教在众人心中成了这个样子?南宋崇佛,道教示威,普天之下寺院林立,为何不曾对这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伸出援手?圆普不懂,难道这都是佛祖的教导么?
    他不信。佛祖在出家之前也曾饱受苦难,最后经过重重磨难,历经艰险,才得以成佛。“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佛经之言历历在耳,可是天下僧众所做的一切也是历历在目。
    圆普叹了口气,原本面脸皱纹的他更显得苍老。他走到一侧,找到一个檀木锦盒。干枯的左手轻抚这锦盒,满脸的疲惫。他缓缓开启锦盒,突然四周金光闪耀,梵音大作,整个南空寺犹如进入西天极乐世界一般。佛光再次一闪,各种姿势的佛像、菩萨像纷纷越出,飞天环绕,八部天龙护卫,耳畔泉水叮咚,隐隐听到佛祖真音,让人心生敬仰,平静非常。只是这锦盒之内的宝贝再神奇,也无法平复圆普和尚的内心。
    他叹了口气,将锦盒盖住,放了回去。
    第二天,那些已经生出力气的饥民大部分朝其他地方迁移,而随着他们的离开,远处大批难民慕名而来。这批难民数量之多,恐怕要多上一倍,可是寺内的粮食却是有限。无奈之下,圆普与广济商议,至少以稀粥供应。
    可是这样下来,有人不愿意了。昨天有些人见这里有吃食,并未离开,想再多吃一些。额当看到今天的粥如此稀少,顿时心生怨恨之心,一把将手中的粥泼洒在地。
    “你们是不舍得给我们吃吗?这么稀的粥,怎么能吃得饱!要是没那个本事,开什么粥厂啊!果然是乱世修道,盛世修佛,平时给你们的香油钱都被你们挥霍了!学佛!我呸!”
    这话一说出口,道信小和尚顿时来了脾气,刚要辩解,被身在旁边的广济一把拉住。他缓缓摇头,示意土地不要冲动。
    可是这一举动却被对方看见,当即嚷嚷起来:“哎呀!南空寺的和尚打人了!果然是佛教信不得啊!”他便喊便撒泼,弄得四周尘土飞扬,让人不得安生。
    在现如今,能吃到这个已经是不错了,有的人对此早已感恩戴德,见他如此虽然心中愤然,但这种泼皮无赖实在是不值得浪费力气。任由他在那里撒泼。可是有的人却暗中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好好的一件善事,就这么被这些人搅和得乌烟瘴气,年少的道信更是满腔怒火,无处发泄。
    由于人数众多,熬好的粥很快被分发干净。广济与道信二人见事情结束,低头不语回到了寺院之内。而外面还在喊叫连天,说着谩骂之语。
    二人回到大殿之内,见圆普跪坐在地,二人也依此朝着佛像跪拜。这一跪拜不要紧,道信心中的委屈顿时犹如决堤的洪水,喷涌而出。大殿之上响起顿时响起他的啜泣之声。
    广济心中也是委屈,可毕竟是师父,他还是忍了下来。他轻抚徒儿的后背,想要说些安慰的话,却无从说起。
    圆普见此,没有言语,而是缓缓起身,满面凄然,双眼盯着那高高在上的佛像。佛像依旧满眼慈悲,庄严祥和,看着眼前这一切的发生。只不过,他是如此的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圆普闭上双眼,仿佛下了什么决心一般,最后缓缓说道:“你们起来。”
    徒孙二人听了,缓缓起身。圆普找出那檀木锦盒,递给道信,轻声说道:“这是佛祖圆寂之后留下的佛骨舍利,珍贵无比。从今以后,你就是南空寺的主持,要替师祖将佛法发扬光大,不做那奸佞小人。”
    道信一脸诧异,师祖这番话哪里是什么平日的嘱咐,分明是留遗言一般。他连忙看相师父,师父却仿佛早已知晓,示意他将锦盒接过。
    道信无法,只好接过锦盒,将他紧紧握在手中。
    “我不是个好师父,若是当然你拜于他门,必然会成为一道高僧。是师父对不住你。”圆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广济神情平和,朝着师父缓缓拜去:“愿永生永世追随师父。”
    一时间,大殿寂静,只有门外传来的叫喊之声。
    突然,圆普大声喊道:“道信看好了,今日之佛已非昨日,如此昏聩,我们不拜也罢!”只见圆普飞身而起,口中怒吼,手执一金刚伏魔杖照着佛像狠狠砸去。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