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僧法海》正文卷第三章:惶惶乱世

贫僧法海最新章节目录
   这边法海早已远遁几十里外。
    忽然脚步一停,冥冥当中似有感应。
    一缕情丝,在半空中飘飘而来,在法海头顶盘旋,不肯散去。
    法海摇头道:“孽缘,终究还是躲不过去。”
    但这命运之事,无法强求,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红粉骷髅,倾城白骨,不了却红尘,始终大道难求。
    此时正当午夜,雨也停了,法海找到一处稍微干燥的林地,收拾了一番,倒头便睡。
    这一觉睡到第二天清晨,抬头一看。
    那缕情丝居然还在头顶漂着。
    法海也只能视而不见。
    找到水源仔细清洗了一番,拿出剃刀,将脑门上长出的细密绒发刮蹭干净。
    便搜寻起脑海中的记忆来。
    他首先要知道这里是哪儿?
    苦苦思索了半天,居然一无所得。
    又是一阵苦笑。
    这前一任的法海,真的是个憨批。
    云游三年,居然路都不问,只是一路忍饥挨饿,饱一顿饿一顿,走到哪儿打到哪儿,一路降妖除魔。
    还专挑荒山野岭。
    连走到哪里都不知道。
    无奈之下,只能寻了个下山的方向,往前走去。
    一直走到中午时分,才看到两边有些农田,想必这附近有个村落。
    再往前走,看见个满头白发的老丈,正在田里锄地。
    法海走上去唱了声佛号:“请问老丈,这里是哪里地界?”
    老丈闻言抬起头来,怯懦的打量一番,回道:“我只是这里的山民,并无粮食米面,亏待师父了。”
    法海道:“无妨,我今晨吃过斋饭的,只为问路,老丈可知道这里是哪儿?”
    “这里唤石泉山。”
    法海问:“哪里地界?哪州哪府知道么?”
    老丈用手指了指山下,约莫几十里外,有座城池,说道:“那里是平山,徐水县,你问的是不是这?”
    “平山?劳烦老丈,地名说大一点,是哪府?哪道?”
    老丈顺口便答:“真定府,河北道。”
    法海以手加额。
    这厮真的是个憨批。
    云游三年,居然徒步上千公里,从江苏走到河北?
    关键好死不死,走到宋金边界?
    心里暗自骂了一句,转而察觉到什么,眉头微皱。
    此地的乡间老农,有什么见识?
    大多数都是一问三不知。
    却能准确的道出州府地名?
    “敢问老丈,如今是几年?”
    老丈也是想也不想:“宣和四年过半。”
    “宣和四年?”
    法海更是惊讶,运起天眼目力,将老汉仔细查看了一番。
    的确是人啊。
    难道是什么大能妖物,居然能躲过自己神通目视?
    法海的眼神变冷:“敢问老丈,为何知道得如此清楚?”
    老汉察觉有异,不知为何便开罪了和尚,忙慌慌跪了下来:“师父息怒,老朽乃是广信军制下军户,两个小儿都在军中服役,老朽也是个民丁,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啊。”
    法海恍然。
    这到说得通。
    赶紧把老丈扶了起来,连声致歉。
    老丈站了起来,仍是惧怕不已,指着山下说道:“需不需要老朽为师父带路?”
    “不用了,叨扰老丈,我顺便在这里歇息一会儿。”
    说完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看着山脚下的一马平川,官道上,似有一队衣衫偻烂的流民,拖儿带女,步履蹒跚。
    不由兴起一声老气横秋的长叹。
    “乱世啊,乱世!”
    这声长叹,既有出家人的济世为怀,也有一个穿越人士先知先觉的悲沧。
    檀渊之盟过后,仁宗继位,封禅泰山,后续的几任皇帝都是重文轻武,整日琴棋书画,穷奢极欲。
    五鬼用事,六贼当政,朝政荒乱,国札一泻千里。
    而此时宣和四年。
    法海掐指一算,按照公元来讲,应该是1122年,正是海上之盟的第三年。
    辽国未灭,金国又起。
    现在的宋朝领土,到处都是束发留辫的契丹人,胡人,奚人,还有披弓带甲的金兵,在宋朝领土上横行无忌,光天化日之下成群结队打砸抢烧,动不动就杀人。
    贫民百姓,老弱妇孺,大至官宦乡绅,只要看不顺眼,照杀不误。
    而宋兵,根本就不敢阻拦。
    兵灾一来,人祸便至,流寇肆虐,各路豪强土匪揭竿而起,饿殍尸骨趴伏满地,流民乞命,简直惨不忍睹。
    就差亡国也不远了。
    法海远眺前方的定州府。
    城内到还好些,有两座佛寺坐镇,每日念经超度亡魂。
    城外,可就麻烦了,但凡密林之中必有妖雾,随处都是乱葬坟岗。
    那老丈后怕不已,生怕和尚暴起杀人,抖抖索索,从怀里掏出半块干巴巴的干粮,递上装着葫芦的溪水:“师父,可否用过午膳?”
    感受到老丈的惧意,法海心中有愧。
    将他的干粮接了过来,却只掰下指头那么大一点。
    说道:“我受了你的施舍,那么也是有缘,我是出家人,身无长物,就代我佛赐你一些福荫吧。”
    手运玄功,按在老丈摩顶之上。
    老丈眼神渐渐混浊,显得昏昏欲睡。
    约莫一会儿过后,却是越来越精神,背脊挺直了,脸上如坑洼一般的皱纹居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了些。
    脸色也泛出一丝血色。
    整个人瞬间年轻了十岁。
    那老丈激动得难以言表,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口诵活菩萨,扑到地上磕了九个响头,涕泪纵横。
    法海将老丈扶了起来:“不用激动,出家人慈悲为怀,老丈你身无恶业,摩顶上隐有一丝佛气,想必在家中建有佛龛,日日供奉,则今日该当此报,我再问一个事,这附近有没有什么蜘蛛巢穴,大型妖物,洞窟之类?”
    老丈连说有,有。
    “这石泉山上有片树林,里面长了很多野生柳树,一年四季柳絮纷飞,寻常人在里面转一圈,身上沾染得到处都是,还容易迷路,师父可是要去此地?老朽我为你带路。”
    法海点头,这便是了。
    什么柳絮纷飞,分明是蜘蛛吐丝的分泌物,用来遮人耳目罢了。
    他现在急于知道这蜘蛛精的跟脚来历。
    探明是开罪了哪个菩萨,再到佛前谢罪。
    彻底将这事了却。
    “也好,老丈你这间事能走得开吗?”
    “走得开,走得开。”
    老丈不由分说,扛起锄头便在前面带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