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妾生存法则》63法则之63

贱妾生存法则最新章节目录
   “姨娘你可真是要了老身的命!四姑娘回府之后,若想通这其中干系,老身只怕将命不久矣!”
    “怎会?”
    以姜四的手段,敢暗地里给她使绊子的,一旦被她捉住,只可能生不如死。
    柔柔一笑,将这句实情掩过,我宽慰着对秦嬷嬷道:“嬷嬷既已有那般搅水的好手段,心里便定当清楚才是。白天之事,姜四就算是苦思冥想,亦不会将你我想到一处。”
    秦嬷嬷俯身称是,继而又问向我道:“四姑娘玲珑肝肠,却定难看出老身依二十姨娘的请托行事。既如此,姨娘你又是如何看出来的?”
    “二十姨娘曾说过,母亲她手底下的人,实则暗分了诸多派系。母亲她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这事只表面上装作不晓。既已得母亲默许,我们二十房的自然也要为将来打算,故而她暗中联系了母亲手下一人。我从前虽不知那人是谁,今日却得了嬷嬷相助,这其中关联自然不言而喻。”
    二十房在姜府中势单力薄,大房那里的线人便是我们最趁手的兵刃,亦是生死关头最后的救命稻草。这样重要的人,母亲她从来只亲自联系,我也是直到今日,才得以肯定那人是秦嬷嬷。
    “可老身向来自认为手脚利落,姨娘怎么会从中瞧出破绽?”
    “嬷嬷您何不问她?”
    真不知秦嬷嬷当时是如何害那些人跌倒的。到了这会儿,群青的目光里仍是灼灼的崇拜之意。
    顺着我单手所指,秦嬷嬷转头向群青看去。那妮子倒也不臊,仍直直地盯住秦嬷嬷,眼睛里只差放出来精光。
    “想学?”
    被她这模样逗笑,秦嬷嬷一咧嘴,扬眉问她。
    “嗯嗯!”
    群青忙点头如捣蒜,开心得像是个傻子。
    “嬷嬷您见笑了。这妮子长在岚府,从小就没见过什么厉害招数。毕竟岚府同姜府的情况相异,在这里倒也用不上那么多伎俩与手腕。”
    话已出口我才发觉,这话听起来倒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惆怅。假如听在那些仍身处姜府内院,挨明枪抗暗箭的姐姐妹妹耳中,只怕我会被戳着脊梁骂“矫揉造作”,说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二十姨娘若听闻了此话,定当欣慰。她挖空心思将姨娘送进来,所图还不是姨娘能平安喜乐?”
    拍了拍我的手,秦嬷嬷站起身子,指指书房的方向道:“若老身出来太久,七姑娘准得寻我。再说那蒋婆子,亦不是省油的灯。姨娘将我和她一并留下,虽在四姑娘那里混淆了视听,可老身更得小心行事才是。”
    知她所言在理,为避免蒋嬷嬷起疑,我便吩咐了群青送她离开。
    ******
    姜七起初便不是为到岚府做客,才离开了姜家。姜老爷作为一家之主,对此又怎会不明?
    姜四回姜府的第二日,姜老爷便找上了岚棠。他二人于书房中闭门长谈,其间内容我虽不能耳闻,却至少猜得到七成。
    “思则气结,易伤脾胃。”
    冯千夙打量着坐在我身旁的姜七,却并未耽搁替我诊脉之事。
    他老神在在地开口提点于我,我回过神来,扫了姜七一眼,终未接话。
    “群青,不带你家主子的好妹妹出去走走?”
    冯千夙点到群青,群青自然闻音知意,从善如流。
    待她二人离去,我向着冯千夙摇了摇头,无奈叹道:“我知道岚棠与姜老爷在谈什么。既然知道,便没什么思虑可言。”
    “是你说谎,或是我冯千夙号错了脉?”
    搁笔抬眸,他笑得依旧如往昔般张狂。“号错了脉”这几个字,从他唇齿间淡淡逸出,却似乎带了千般的嘲讽与戏谑,也有着近乎自傲的绝对信心。
    毕竟是冯千夙,他有口出如此狂言的资本。若论诊脉,冯千夙绝不会错。
    我虽知岚棠将对姜老爷说什么,却猜不到姜老爷的反应。此事成与不成,关系重大,我又怎能够不去想呢?
    “是我说谎。”
    冯千夙从不问官家之事,我便避重就轻,只对他道出了姜七将要出阁,而姜老爷如若不允,恐会连累到整个姜家。
    “姜府于你并无甚恩惠,而今你又已是岚棠的人。你欲救姜家几十口的性命,未免太过于妇人之仁。”
    冯千夙见纸上墨迹已干,将药方仔细折好,方一指我的肚子。
    “虽说女子有孕,或可影响心境,但姨娘你向来是聪明人,多此一举的事情,还是莫插手为妙。”
    ******
    “冯千夙他对你这么说?”
    岚棠低垂着头,我仅是听得到他那把温柔的嗓,却如何瞧不见他的神情。
    “他确是劝妾身不要再管。”
    站起身替他添茶,我借机欲窥他此时面色,却因撞上他突兀抬起的眸,心下一凛。
    “爷也觉得,妾身是妇人之仁?”
    岚棠的眸色太深,如鸦羽似松墨,不可见底。我一时间应对不能,只好问这样一句,似娇似怨,似迫他哄劝于我。
    本以为岚棠会纵着我闹,却不料他止了我正添茶的动作,竟极认真地回问我道:“姜五,你觉得呢?”
    入府以来,他第二次唤出我的名字。
    上一次廊前树下,互道衷肠,这一次呢?
    他这样喜怒莫辨地直直望我,我握在壶柄的指尖,不知怎地竟隐隐有些泛凉。
    事实如何,他与我心知肚明。
    我艰难地启了口,道出心底早已存在的那个答案。
    “妾身欲救姜家,的确妇人之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