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袍子君休换》正文卷林深时见鹿,钟午不闻溪尾[2]

木棉袍子君休换最新章节目录
   陆闻溪,哪组名字好听。”
    小郭妈妈“啊?”了一声,“什么?陆中午?怎么不“陆下午”呢?这名字也是奇葩了!”
    林深无话可说了,想要解释诗句的时候心想,对半个文盲说文雅的句子她怎么会理解呢?母子如出一辙,她该不会是赞同陆小郭的名字吧,那样的话林深肯定要捍卫自己的意愿的。
    小郭妈妈又接着说:“不过瞧着小郭起的名字太普通了,林深的名字听着文雅些。毕竟出自于古诗,‘林深时见鹿,钟午不闻溪’就算是‘陆中午’还是‘陆晚上’都好听得很!不论男孩女孩都适合叫这个名…”
    “啊,小郭妈妈,您刚才还说奇葩,我以为你不喜欢呢!以为不知道那句诗句呢!”林深最后一句话小声得只有自己听见,因为她刚才小看小郭妈妈是半个文盲便低头自悻惭愧,抬头的时候又得意地看了陆小郭一眼,嘴角扬得老高。
    陆小郭仿佛从她的眼神里听出了“怎么样,是不是还得听我的话”的意思,他没再说什么,点头答应再没什么意见。
    陆钟午跟陆闻溪出生的那一天,长南的天气晴朗得十分可爱。
    不只是孩子平安出生值得庆贺,更让人如愿的是孩子的性别。
    陆钟午是哥哥;
    陆闻溪是妹妹。
    两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光凭外貌来分辨的话就连亲爸亲妈也分不清。
    小郭妈妈心里头为孙女慌了,说:“我看见的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简直难以区分,要是女孩子长成了男孩模样那还得了,得多难看啊!”
    哈哈,林深跟陆小郭笑死了,林深说:“龙凤胎由于性别不同,是异卵双胞胎,模样不会跟双胞胎一样相像的。现在两个孩子都是婴儿时候,分不清也是平常事。”
    家里头一下子添了一双儿女,两个孩子同一个阶段成长,踩着那种一踩一响的鞋子,同一个阶段咿咿呀呀学语言,交汇的语言偶尔停顿,像是歌谣唱到了一半后忘词了!再加上一条白球在孩子周围转悠,家里面像开了杂技会表演一样的热闹。
    大家别说多羡慕林深了,家里面开满月酒的时候,她们纷纷向林深请教“生子秘方”。搞得林深都不好意思起来,回复说:“哪有什么生子秘方,不过就是多吃喝玩乐,保持乐观心态而已。”
    小郭妈妈也学旧社会给孩子抓周图个喜庆,他们将一大推抓周需要的玩具跟物品摆在孩子周围,有模拟警察抓小偷时用的警棍,有医生的听诊器,厨师炒饭用的铲子,还有笛子,计算器,键盘,书本…”
    小钟午选抓了警棍,而小闻溪抓了一大块波板糖往嘴巴里送,连包装也没有拆,口水流湿了口水兜。她咬了咬波板糖,包装上的塑料嚓嚓响,舌头上没有觉察到甜味的小闻溪两眼异样地望着大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他们笑小闻溪是个吃货,什么东西都要往嘴巴里塞。
    欢声笑语的抓周里,一支暖色波板糖颜色绚丽得甚是好看,他们永远也想不到这是一个可怕的伏笔。
    时间是成长的一首歌,小钟午跟小闻溪的童年时光无疑是幸福的,就连在溪水旁玩泥巴,往湖水里扔块石头也是无忧无虑,从来不会奇怪泥巴为什么会堆成房子,石头掉进了湖里为什么会沉下去,也不会想过世界上的人为什么有好人跟坏人之分。
    只知道在母亲的怀抱里最温暖,在父亲的肩背上最安全。
    小闻溪的性格比哥哥还要活泼,每天扎着两个小羊角辨跳着脚步一颤一颤。她见了生人从不会胆怯,笑眯眯地对人笑,即使跟不认识的人也仿佛是亲友一样聊得亲热欢快。
    两个小孩子再懂事一点,等到幼儿园的年龄,林深这个全职妈妈才开始工作。以前小郭妈妈也说过,孩子可以由她来带,那时候的林深连忙摇摇头,委婉地说:
    “妈,要是一个孩子就算了,两个孩子怎么敢劳烦您呢!别一个在您左耳吵,另一个在您右耳吵,搞得您一刻都不得安宁呢!”
    用不敢劳驾的口气拒绝回去,小郭妈妈不知道实情很是开心,认为林深体贴。其实真实原因是林深不喜欢隔辈带孩子,这是年轻人的普遍想法,谁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被熏染“小广场舞家”!
    特别是小郭妈妈这种跳广场舞的人才,要是给她带一个孩子那还得了!林深也跟陆小郭说过这件事情,陆小郭也点头同意,更不会抱怨林深不上班,反而加倍对林深好。
    连林深妈妈也喜滋滋地认为自己得了个好女婿。
    最近一段时间,林深都会看社会新闻频道,偶尔关注一下社会动态,而两个小孩子总吵着要看动画片,林深不耐烦地抱起小闻溪指着电视上的人贩子画像恐吓说:“你看,这就是坏人,你天天只知道看动画片不多认识一下坏人,哪天她把你骗走了你都不知道。”
    小钟午在旁边懂事地说:“妈妈,我们老师也跟我们说过,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更不能要陌生人的糖果。”
    看见儿子如此讨喜,林深开心地刮了下他的鼻子,“小钟午说得很对呢!”
    小钟午得到了母亲的表扬,开心地咧嘴笑,洁白闪耀的小牙齿像是被珍珠打造镌刻出来似的。
    小闻溪则打了一个哈欠,能清晰看见她嘴巴里的两颗蛀牙。
    “妈妈,我困了。”小闻溪强睁起困眼说了一句话,奶音的声音很是动听。
    “好,可爱的小闻溪,睡觉去吧。”林深抱着孩子回了房间。
    次年的秋天,又是一个开学季。漫山都是金黄色的忧伤。
    一片片垄盖了长南的绿色。那是希望的颜色啊!
    两个孩子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纷纷买了很多文具送给孩子,堆加起来有一箱了!林深再往文具底翻去,还翻出了一大袋零食。还没看都是些什么零食,就被小闻溪的火眼金睛捕捉到,两只手朝它们逼近捞了去。嚓嚓的包装在旁边觅觅响起,像是夜深人静后小老鼠的偷食声。
    林深把文具翻出来笑说:“孩子还是幼儿园,也不到上小学的年龄,这些文具送过来似乎是要人家现在去参加高考似的!这一年都用不完!”
    小钟午看见这些漂亮的纸笔可开心了,带着妹妹背了书包出来准备明天去上学的东西。他把成沓的书本跟盒装的铅笔往书包里使劲塞,仿佛是怕谁抢了似的,书包膨胀着像吃撑了圆滚滚的肚子。
    林深看见了笑着纠正说:“聪明的小钟午,你不用装那么多书本和铅笔,把它们的包装拆开,要用多少就装多少就可以了。练习薄装两本,铅笔也只装两只就可以了。”说完又帮儿子搭理好书包里的文具用品。
    “好的,妈妈,我知道该怎么装了,我自己来吧。”小钟午知道怎么做后也不要母亲收拾了,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独立,林深很是知足了,认为小钟午长大后不用自己多操心。
    “妹妹呢?妹妹整理好了没有?”林深问。
    小钟午笑哈哈说:“妈妈,你看妹妹,她的书本,笔都没有装,只知道在那里装糖呢!”
    林深闻声后转头过去看女儿,果然看见小闻溪正抓着棒棒糖往书包侧边的放水壶的位置塞进去。因为小手抓的棒棒糖比较多,塞的时候掉了几颗滚在地板上,连着发出清脆的声音,像一颗颗特大的豌豆熟透了后从菜荚壳里蹦跳下来。
    林深对这个场景气恼得说不出话,真不知道该怎么纠正这个爱吃糖的孩子,捡起地上的糖又把女儿书包里的糖拿出来放回包装里,对女儿露着苦脸说:“开学第一天,不能装糖去学校!你看你,天天吃糖,牙齿都吃坏了,你忘记了医院里的老虎钳是多么的可怕,你再去一次的话它会把你的牙齿全部拔光,那样你没有牙齿很难看的!”
    林深说这种恐吓的话都说腻了,小闻溪也知道妈妈的套路,她不听话地嘟起嘴巴,拿起棒棒糖咬牙撕了包装后又吃了一颗糖。
    “还不是怪你妈妈寄了一小箱零食糖果过来,我看她是零食卖不掉,每次都塞到咱家来了!”陆小郭笑呵呵地边说边走过来,女儿递给了他一颗糖,他笑呵呵地剥开放进嘴巴里。
    林深看见跟着吃糖的陆小郭,用书本拍了一下他胸膛,再拿掉他嘴里的棒棒糖扔到垃圾桶里,无奈地说:“就是你个贪吃的父亲不做好榜样了!怎么会卖不掉,以前我也跟我妈说来要寄过来了。可她常跟我说这些都是批发价,以后孩子总会嘴馋,出去外面卖总比自己拿过来要好,还说这些零食都是人工无添加的,鬼信喔!谁信谁是鬼…”
    “谁信谁是鬼!”小钟午在旁边学着母亲的口音跟说了一句,声音装得有模有样,嗲声嗲气的口吻惹人怜爱。
    哈哈,真是一对好母子呢!陆小郭懂了什么,神秘地笑笑不说话。他捏了捏儿子的小脸蛋,他懂林深跟丈母娘是一个性子,凡事上都喜欢计较省钱的窍门。
    就比如在各种购物网站,他都不知道林深是怎么在网上淘到物美价廉的东西,有一次偶尔打开看见她的很多订单都用了优惠券,好几十好几十地减。他也没搞清楚林深的优惠券是从哪里挖出来的。
    有一千张订单就有一千张优惠券。连陆小郭自己百度试着找,也搜不出半毛千的优惠。终于有一天陆小郭亲口问了林深,林深噼里啪啦的方法说得像织打的毛线一样百转千绕。
    都说人越穷,省钱的方式就越多。林深自小就这样,也并无一点坏处。陆小郭还得感谢上帝赐给了他一个精打细算的媳妇呢!所以从不因为谁挣钱多,谁不上班而计较什么。
    “爸爸,我想吃鱼头了。”小闻溪突然插进来了一句话,张着嘴巴口水都要流成瀑布了!
    简直就是十足的小吃货了!跟她之前周岁抓周的东西真的是很符合呢!
    林深朝女儿嘟嘟嘴,点了点她嘴巴因为棒棒糖隆起的地方斜了一个眼色:“吃吃吃,小吃货,嘴巴里还吃着这个大脑里却想着下一样,每次鱼头都给你吃了,还没有你哥哥聪明…”
    小钟午哈哈笑,也对妹妹说了一句:“小吃货!”
    大家都“攻击”小闻溪,她略略噘嘴表示不满,过去抱着爸爸的大腿求助:“爸爸…”
    “哈,等会煮饭了,来不及去菜市场了,明天做给你吃好不好。”陆小郭抱起了女儿哄她。
    小闻溪调皮地捏了下爸爸的眼皮,“明天我要吃大大的鱼头!”
    “好,大大的鱼头!”
    次日,陆小郭下班的时候仍记得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