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袍子君休换》正文卷第二章寻棉乡思回旧地[2]

木棉袍子君休换最新章节目录
   是民国时代所存留下来的一家画坊。没有人知道画廊名字是谁起的,可能是因为门前的一片木棉红吧。
    “你好,欢迎光临!”
    姜晓棉走进红坊画廊,这一切仍然很熟悉,招呼声还是那么动听。望眼扫过挂在墙上展示的古画,仍然是画满了年代的沧桑感。
    说起红坊画廊藏的画,尤如东海龙宫藏了宝物。那些画,珍贵到民国著名画家所遗留下来的真迹。慢慢赏去时,姜晓棉的视线落在一幅木棉花图:《寻棉》。
    作品皆是用彩铅画笔作成,柔情的阳光拨散了云雾,绿地卧着一倾斜草篮,落了一篮鲜艳的红木棉,亮眼而不俗媚,倒似藏了万千情愫,倾巢而出。
    细看画框纹路时,姜晓棉心中有些诧异:“这作者,既画木棉花,该知木棉逢冬不活,难以耐冬,为何画框还要用雪花边样来装裱?好像是故意反之其行。”
    在红坊画廊,姜晓棉只见过画廊门口活的木棉花,却未曾见过画上的木棉花。她停住脚步,凝望好久,脚下如生了根,疑幻自己似是那株木棉。
    整幅画品艺术依稀看出稚嫩之感,画中的笔锋虽是有利气,但转笔在侧锋和中锋之间仿佛没有那么炉火纯青。
    姜晓棉心想:“这定不是余老师所收藏的某幅名画,许是画廊里学生学时而作的画。”
    再去看右下角之时,看见落款只是“拾花人”三字,只觉给人一种云雾缥缈的感觉,再无其他。
    姜晓棉正澄思寂虑,忽然一位工作人员向她打招呼:“姜小姐!”
    回头看时,原来不过是画廊里的老员工罢了。
    “这幅图是…”
    工作人员呵呵笑答道:“这呀,是余老先生的学生所画,作画的学生是谁?恐怕还要问下余老先生了!”
    姜晓棉见她说完之后又去忙事,自己便到处观赏了一番。
    刚才员工口中的余老先生是画廊里的主人,年轻时是一代著名的古风画派作家余秋波,颇有名气,姜晓棉就是他的门生之一。
    余秋波正在拿着放大镜欣赏画面,门外忽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进来。”
    姜晓棉轻推门而入,老人稀疏的发丝间藏露出银白,任岁月无情的手掌,在他面颊上摩挲出皱纹,她轻唤一声:“余老师”。
    余秋波放下手中的东西,立刻激动而泣:“晓棉,你再不回来,我以为我这把老骨头等不到再见你一面喽!”
    姜晓棉扶他坐下,安抚着:“余老师,这不,我第一眼就来看看你了。”
    “你这趟回来是准备在长南大学就读了吧?”
    姜晓棉点点头。
    师生两人寒暄问暖一番后,姜晓棉才想起来问:“余老师,那幅挂着的寻棉图是...”
    “喔,那是我近年来学生的画作,不巧了,如果你赶在中午来,兴许还能见他一面。”
    余秋波随口说说,姜晓棉也只是随便听听,没有十分往心里面去。
    此时同一时间,向冬漾这边终于将那幅画像所作完整,整体看来,较为满意。他感觉还缺点什么,想起时便锁住房间,蹿奔出家门。
    “冬漾,冬漾,你去哪里,马上就吃晚饭了!”
    任由向母怎么唤去,儿子像是跳了戏的杂技猴头,不听呼唤。
    到了路口,拦了一辆出租车:“师傅,到古城红坊画廊。”
    车辆穿流过市中心大道,倒计时后,傍晚七彩的霓虹灯准时亮起,宛如星光闪烁,为道上行车照耀着安全的保障工作,也增添了城市入夜的浪漫。
    车子在目的地停下,向冬漾下车后往司机车窗里扔进一百块钱就急忙朝画廊跑去。
    司机翻着钱袋找零钱时,抬头只见人跑去的背影。
    “小伙子,我还找你钱呢,哎,小伙子?”司机在后头叫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