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长诀》正文卷大宴(13)

山河不长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宴(13)
    宫长诀回到北宫中,燕后正在殿中看着面前的长木盒失神。
    而那个长木盒,是宫长诀装了月澄花送给燕后的盒子。
    燕后一双混浊的老眼中似在追忆些什么。
    宫长诀的眸光落在燕后身上。
    数十年前,月澄县主名冠长安,貌美出尘,见识出众。提出蠲免和罢官籴的赈灾之策,救万民于水火,一时名动天下。
    如今,虽眉目间仍可见当年风采,但却已十分颓唐。
    如今的燕后眉目冷冽,不苟言笑,与传言中那个曾经明艳活泼的月澄县主,完全不像是一个人。
    宫长诀道,
    “太后娘娘,臣女回来了。”
    燕后微微转过头,看向宫长诀,
    “起来吧。”
    “谢太后娘娘。”
    宫长诀道,
    “太后娘娘为何只看着这盒子,却不打开盒子看里面的花?”
    燕后缓缓道,
    “看又有什么用,哀家从前失去的东西,再也回不来了。”
    燕后转而道,
    “宫家姑娘,你过来,坐哀家跟前来。”
    宫长诀依言上前。
    燕后缓缓打开盒子,
    “你知道,哀家为什么喜欢月澄花吗?”
    宫长诀道,
    “臣女不知。”
    燕后道,
    “月澄花,本不是大周所产。”
    燕后笑了,但笑中却透着几分无奈,面容亦沧桑,
    “匈奴多产这种花,我年少时,跟着我父亲去过匈奴,父亲本是去当细作的,他夜晚行动,常常在我入睡之后出门,久而久之,我便好奇,父亲半夜都去做什么。”
    燕后言语缓慢,静静地回顾着她的少年往事,
    “有一次,我装睡,等父亲走后,我便跟上父亲,我看见父亲翻进了一堵很高的墙,我父亲的轻功极好,我自幼跟着父亲,自然差不到哪里去,我三两下便跟着翻进去了,进去之后,跟着父亲走,却不小心跟丢了。”
    殿中烛光摇曳,愈发显得燕后面上的表情明灭不清,恍惚间,宫长诀似乎能看见眼前垂垂老矣的美人年轻时的模样。
    燕后抚摸着长木盒里的月澄花,
    “我四处打转,却惊扰了宫殿里的侍卫,侍卫闻声而动,我躲在御膳房前面那草丛里,眼见那些侍卫就要过来了,忽然一个人影窜出来吓了我一大跳,我差点就要大叫,却被捂住了嘴,那个比我高半头的小男孩捂住我的嘴,低声问我,你也是半夜来膳房偷吃的吗?”
    燕后忽然轻笑起来,却透着心酸,
    “我不想被发现,便重重点头,那高我半头的男孩掏出油纸包着的鸡腿,笑着对我说,你快吃,膳房里可难找到这么完整的鸡腿了。”
    燕后垂眸,眸中隐隐闪着泪光,
    “那个鸡腿有些冷,还有些硬,但却是我人生中,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眼见着那些侍卫走过来,我拽紧了那男孩子的衣裳,想让他躲好,那些侍卫到了跟前,他却忽然冲出去,大声地咳嗽了一下,那些侍卫看过来,却忽然都变了面色,不再警惕,而是有几分漫不经心地道一声见过小王子。言语中并不尊重,带着几分轻蔑,他也不在乎,似乎是习惯了。”
    宫长诀眸中一震,
    小王子?
    如今匈奴的元首,似乎……曾经便是匈奴最小的王子。
    燕后依旧慢慢地说着话,
    “等侍卫一走,他就钻回草丛里,而我拿着那个鸡腿吃得正开心。”
    “他问我,我是哪的小宫女,怎么半夜来偷吃,可是宫里的妃不给我饭吃?”
    “我只管胡诌,说我是冷宫里的小宫女,可是匈奴王帐,其实是没有冷宫的,但他没有揭穿我,我以为他信了,他看着我吃,忽然伸手摸了摸我的头,你这么小,怎么进宫的,爹娘不管你吗?我只说了一句,我没有娘,我娘在我出生的时候就死了。他却忽然面色低沉,轻声说,小丫头,我们都吃不饱饭,都没有娘,我当你哥哥好不好。”
    燕后的眼中扇着泪光,倒映着烛光摇曳,
    “我说好。”
    “那一刻,在我面前的那些仙人掌忽然开了花,在月色下,白中透着橙色,花上本就有橙色的小点,在月光下,像极了碎金斑驳撒在花上。”
    “那些花,好美,美得见之难忘。”
    “那个小男孩说,这种花叫未摘花。”
    燕后抬眸看着宫长诀,
    “我与他说的是匈奴语,而未摘花的名字译过来,叫做月澄花。”
    宫长诀的眸光落在那些月澄花上。
    燕后道,
    “月澄花渐渐从匈奴传到大周,大抵是大周水土问题,虽然比在匈奴容易种活,却大都变成了绯红色。”
    宫长诀喃喃道,
    “原来月澄花是橙色的。”
    宫长诀忽然想起,燕后赠自己的簪子上,刻着匈奴文字,该不会,是那位王子赠予太后的吧?
    她不由得扶了扶发上簪子。
    燕后抬眸看宫长诀,
    “我送你这根簪子,派宫人告诉你,只要戴上这根簪子,便不用担心大宴上会发生些什么。我也不过,是能保你不必和亲罢了。”
    宫长诀了然,难怪匈奴元首的态度如此奇怪,不要她和亲便罢,还要祝福她,原来,是这根簪子的作用。
    可过了数十年,那匈奴元首竟还能认得燕后的一根簪子,簪子上有匈奴文,是否这簪子也曾与二人有过什么渊源,而匈奴元首与燕后之间,也曾发生过许多事情?
    燕后道,
    “我很希望能有个女儿。”
    燕后道,
    “怀第一胎时,我便希望我肚子里的是个女儿,希望她与我一样,更希望她与我不同,只可惜,那是个男孩。但我亦很开心,至少他拥有更多的可能,不必如女子一般被束手束脚。”
    “可是造化弄人,我连他也失去了。”
    宫长诀握住燕后的手,
    “太后娘娘,他会回来的。我在,我会替您寻回他。”
    燕后抬眸看她,眸中动容。
    “是,我信你。”
    宫长诀才意识到,燕后此刻在她面前,从始至终未曾自称哀家。
    燕后道,
    “你真的很好,像我想象中的女儿一样。若我的女儿活下来了,大抵也是你这般模样。”
    宫长诀迟疑道,
    “太后娘娘,您…有过女儿?”
    燕后道,
    “有过,但是那个时候,杨元篡位,我肝火大动导致早产,而我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死了,那时我已经三十八岁,其实,她若活下来,就该是你这般年纪。”
    燕后摸了摸她的头,
    “见了你,总觉得是命中注定,你在万国寺时,我见你手上有霜花胎记,我的女儿,手上也有霜花胎记。”
    燕后轻声道,
    “我曾向他许诺,这根簪子,要传给女儿,如今给了你,也算全了我的心愿。”
    宫长诀隐隐有些明白,燕后话中的他,不是指先帝。
    燕后道,
    “曾经,我极不喜欢先帝,甚至是被迫嫁给他,可是先帝对我极好,一直到成婚近二十年,他待我始终如初,那时,我终于敞开心扉,那个时候,我有了那个孩子。”
    “太医诊脉,诊断出我怀的是女儿,先帝说,待她出生,要赐她封号绾青,可是还没等到她出生,先帝就山棱崩了。我的女儿,草草下葬,无名无份。”
    宫长诀不知怎的,听至此,心中像扎进了一根刺,明明该是最尊贵的大长公主,却早早湮灭,连名份都没有留下。
    燕后缓缓道,
    “这一切皆因杨元不喜。他是旁系宗亲的孩子,当我的养子多年,不过比我小十岁,从小便偏执倨傲,我向来不喜欢这个养子,也做不到把他视如己出,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大抵是他没有母亲的缘故,是把我当成依靠的,但因为我对他冷漠,他心中便留下了刺。所以,他囚禁了儒儿,变着法地折磨他,却尊我为太后,让我坐得高高在上。”
    燕后长叹一口气,
    “是我错了,若曾经好好管教他,是不是就不会造成这一切。”
    宫长诀道,
    “这不怪您。”
    燕后垂眸,
    “我已经许久没有同人说过话了,今天晚上,大抵是这十六年来,我说得最多话的一个晚上。”
    燕后道,
    “我失去了许多东西,你与我太像,我怕你重蹈我的覆辙。”
    燕后的眸光落在月澄花上,
    “若是眼前,你所爱,你所珍视的一切都还在,便早早握紧他的手,不要放开了,否则,往后必定后悔。”
    “我已经没有后悔的余地了,只希望你不要后悔。”
    “今夜说了这么多,我只问你一句话。”
    宫长诀抬眸,
    “太后请说。”
    燕后道,
    “楚家的小子,虽然话不多,也淡漠,但却是难得的沉稳性子,今日白昼里,他抱着你跑进北宫里,求哀家为你寻太医,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当时却那般焦急,心中定是把你看得极重的。你心里,有没有他?”
    宫长诀沉默,握着茶杯,不发一言。
    燕后道,
    “若有,千万不要错过了,要是错过了,只怕后悔一生。”
    宫长诀抬眸,
    “太后娘娘,大抵,早已经错过了。”
    “我在心中将他看得最重的时候,他没有出现。”
    而现在,早已没有机会了。
    燕后道,
    “遗憾太多,一夜是说不完的,但哀家说这么多,只想让你细思,倘若年少时抓紧不放,哀家不会嫁给先帝,假如哀家怀着绾青的时候压抑住自己的情绪,以保住绾青为先,绾青便不会死。”
    “你要是像哀家一样,走过了一生,看过所有事情的结局,大抵便不会像现在这般不懂抓紧。”
    宫长诀垂眸,握紧手中茶杯。
    不,她真的走过了一生。她也早知道结局,但正是因为知道结局,她才要远离。
    他因为她,从高崖一跃而下。
    那一年,他才二十三岁。
    上辈子尚且没有这么多的险境,他都因她而死。
    这辈子,她注定每时每刻要站在险境之中,她会刀口舔血,会直面刀戈,极有可能一个不测就会顷刻湮灭,她每一刻都会以命相博,用自己的身体挡刀。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