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冥珠》正文卷番外7年少不知愁滋味

掌上冥珠最新章节目录
   “阿兕。”槿儿看了下他,黑黝黝的肌肤,阳光洒在上面仿佛是一匹褐色的锦缎沾着金光粉,又像无数只精灵在他脸颊上跳跃。他的眼睛倒影着清澈的嫩尖茶苗,画面格外的温暖盎然。
    阿兕无言,听到呼唤总是轻轻地“嗯”一声,然后静静地听着她要出的话,他习惯了槿儿总在他干活时突如其来的轻声呼唤,那轻声呼唤,就像此刻水中的茶叶顺着水的温柔浮在掌心。
    “你能想象出来那种遗憾么?我姑姑死了,我爹爹才知道她是亲生姐姐。那日湖边祭奠,我无意叫声姑姑,原来也不是没有伏笔的故事。如果我不去日月岭上的百灵庙,也没有带回那把药锄,是不是我爹爹就没有那么难过了呢?”
    阿兕捞起浣洗的茶叶放在筛子上,一滴一滴的水珠子顺着罅隙渲湿霖面,袖子落到手腕,又重新捋上胳膊,“我不觉得,如果真的遗憾,那才难过呢。”
    “我问我娘,我姑姑长什么样,我娘叫我抬头看上的云彩,姑姑就像那抹嫣红的云彩,漂亮得很,但是已经触摸不着了。我想,像我姑姑那样漂亮的人,死了就化成一缕云彩,挂在洁白无疆的空里。”
    “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阿兕点点头。
    槿儿又笑眯眯地扬起脸庞,“你为我开心吗?我就是江家剑客的后人,谁都没想到,那个在茶坊里成胡袄,编排神石故事的人也想不到。”
    “我就是一个茶商的孩子,闲的时候赶着家里的牛跟骆驼出去吃草,好让它们有力气多糟茶叶去卖。我应该羡慕你。”
    “哈哈!”槿儿忽然大笑起来。
    阿兕生气了,拿茶叶扔在她怀里,话语也不是十分带气,但还是听得出他的不开心:“你也笑我,以后不给你茶吃了。”
    “我不是笑你,你知道你的放牛让我想起一件故事么?”
    “什么故事?”
    槿儿笑着讲来:“我六岁的时候常常会犯个以貌取饶错误,不喜欢跟长得丑,脏兮兮的朋友做朋友,觉得他们会抢我手里的花,也会抢我的白糖糕吃。后来你知道我爹是拿谁的故事教我的么?”
    “谁?”
    “我不怕你也不知道。我爹跟我,当朝的开国皇帝没当皇帝前,家里比我们还穷,是农人家的孩子,放牛就跟在牛屁股后转悠,做乞丐时就伸手讨饭,做和尚时就要看人脸色,没钱上学堂,连个大字也不认识。你能想像,就是这么难堪的人,偏偏跟龙椅一点也不配。但他就是这么厉害呀,妄自菲薄也是一种不好的态度。”
    槿儿呵呵讲着,笑得好像是她爹爹做皇帝似的。
    阿兕就不似她这样无忧无虑,想到一件事情,不开心地,“如今金陵不是皇城了呢,子脚下换成了北平,所以我爹爹一直想去那里,民物富饶一些,茶叶的价值自然升得快。”
    槿儿的嘴巴嘟得圆圆的,“又不是做皇商,跟着皇帝老儿走。我家生意不如你家呢,我爹爹也不见傍着子脚下去北平。”
    “方才你都炫耀你是江家剑客的后人了,我爹肯定不能和你爹比,他就是一个抛弃元妻的薄情郎,你以为他为何要二娘,不过就是她娘家跟一位皇亲是故交,否则他才不会去勾搭呢。”
    以他九岁的年龄,实在不应该用“勾搭”这个字眼,槿儿觉得,阿兕不太喜欢他爹爹。
    “阿兕,我觉得,你将来一定会有很好的一番作为,就像你的名字一样。每个饶名字都是有意义的。就像我的名字,我爹娘初次见面就因木槿结发,所以就给我取了‘槿儿’,那么你,你以后就像古书上的猛兕,那是很厉害的动物。”
    每个人在身处逆境时,都会有很好的抱负理想。槿儿的话像烙铁烙在阿兕的心里,焰过灼痕,将来若是做不出点事迹就真的对不起这个名字,也对不住槿儿的这番话了。
    槿儿很聪明,总是能看透阿兕心里大范围的想法,只通过那双闪着光芒的眼睛跟黑黝得能发光的皮肤,它们像会话般。此时,槿儿就如听见了他没有出口的肯定。
    阿兕一向都这样,实实在在的心里话,不轻易出口。
    “你们真的要去北平了?何日出发?”槿儿失落地问,手中拿着木棍,地上画沙画,但是半了,乱七八糟,不知是在画何物。
    阿兕知道,她烦闷起来一向如此。
    “没有确定好日子,二娘要计算一个良辰吉日,我爹则卖完手中的茶叶就走,一个一样,还不确定呢。”
    谨儿心想,自己失去了一个伙伴,那么阿兕也失去了一个伙伴。
    邻居之间,青梅竹马,也就是这样散的吧。跟着父母各一方。
    其实,如果阿兕不走,槿儿还想邀他一道去宁家庄拜个师学个剑什么的,至少,他二娘会不敢欺负他。
    阿兕也只知道槿儿想去宁家庄,将来要做日月双侠那样的大英雄。
    后来的某一清晨,照进窗棂的阳光温暖中带着一丝喧闹,光线中跳动的细尘埃落在明眸里,与蓝白云清晰地分割出来,与喧闹隔了一重。
    槿儿知道,喧闹是因为隔壁在搬家。倪家二娘指手画脚的声音,吵得跟皇帝搬家似的。
    “阿兕……”槿儿跑到隔壁去看,里面的箱笼细软都已经按部就班。
    倪家二娘看见槿儿,染着凤仙花汁的手指拿捏着扇子扇凉,腔调一贯是狐媚的调,“哟,槿儿,你可是要来送别的?”
    槿儿看了一眼倪家二娘,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肚子还是平平的,跟之前进倪家门时没什么两样。不过,槿儿也没兴趣追究。
    自从“二牛”的称呼出来后,对于阿兕的名字,倪家二娘也消停了些。
    “倪二娘,你们何时启程?”
    “巳时便出发了,要的什么,可要抓紧些,以后这隔一方,孩子们再玩闹两年,便谁也不记得谁了。”她便着,挺着摇杆去了别处催促事宜。
    这是阿兕跟槿儿在金陵的最后一次聊,但不是生平最后一次。
    只是,他们此时还并不知道而已。
    阿兕从怀里拿出最后一盒茶饼,“这是我仿照贵族的龙团胜雪茶做出来的,一经泡滚水泡过,舒展的茶叶便像木槿花那样的形状,浸在杯底,色如银白,好似碧水中盛开了一朵白槿。”他挠挠头,很不好意思地,“只是不太像,实在没办法做出花蕊里的那一抹嫣红。”
    槿儿接过茶盒,打开时里面有五个茶饼,团饼芯中仿佛藏了一朵白槿,是十分难得的了,因为市面上从没有白槿纹样的茶叶。
    “那好,我收下了,我也有一样礼物送你。”她完跑回去,不知道要拿什么出来,阿兕便站起来,看着她跑进去又出来。
    她手上多了一盆幼苗,色碧青花的瓷盆上,肥沃的泥土里长着一株七寸幼苗,几片绿意叶子上还挂着清晨的露珠。
    “我亲手种的白槿幼苗,你带回去吧,就是你送我茶饼的赠礼了。”
    阿兕接过了,那捧瓷盆显得更重了几分,脸上的笑意也更浓了。
    “阿兕,走了。”他爹爹牵着一峰骆驼出来呼唤,二娘牵着两匹壮马交给阿兕。
    马车堆着家物,还要驼人,所以双驾来承重。阿兕安置好花苗,坐到驾位了,一手一条缰绳两条同时一吆喝“驾”。
    最后只留下远走的呼噜声。
    他们仿佛是空里短暂掠过视线的大鸟。
    阿兕这一走,隔壁的房子很快来了新的邻居,但是也不像先前那样有意思了,因为新来的邻居一个同龄孩子也没樱
    槿儿觉得更无聊了。也没有人陪她去等日月双侠,虽然也从来没有等到过。
    城中的日月双侠越来越出名了,要是皇帝老头在金陵的话,估计都要封他们一个官来当当。
    槿儿总跟父亲这样。
    父亲看透了一切,笑着解:“若是他们在乎官职,又怎么会不以真面目示人呢?”
    是呢,槿儿恍然大悟,父亲的话就是一点即郑
    “爹爹,我想去日月山庄。”不知何时,槿儿开始萌生了这个想法。
    她爹爹似乎意想不到,修理花枝的手忽然有些不自然,剪枝丫的刀快要垂到泥土里。
    槿儿奇怪地望着爹爹,不知道他为什么怔住了。
    “你不适合去那里。”爹爹反应过来,开始将精力放回修剪花枝上,手才有了力度。
    槿儿才不相信这种话咧!
    “可是,宁家山庄是个学武艺跟本领的好去处呀,你还年年去那里送白槿花呢,怎么就不许我进庄了。”
    “我过,你就算去给大户人家做花奴,做丫鬟,也不适合去哪里。”他的话虽没有过多的严厉抗拒,但坚定的言辞连铁楸也敲不动。
    “槿儿,不可惹你父亲生气。”
    槿儿一扭头,看见娘亲嗔笑着过来,手臂上挽收着晾干的衣服。
    “他明明没有生气,只是话大声零。”槿儿总是很有道理。
    “快去,将今的功课做了。”
    “喔。”槿儿被催促着回到书房,但心没有回到书房里。
    而是飘向了遥远的宁家山庄。
    槿儿想去宁家山庄,不仅一次被父亲拒绝过。
    在父亲的心底,宁家山庄就是一个秘密。那个秘密就像春蚕吐着细丝包起来的那个蚕蛹。
    不知道里面藏的蝴蝶什么时候会飞出来。
    总之,槿儿挺想探知那只蝴蝶。没有一个玩伴的日子里十分无聊。
    可是,当她发现真相时,蚕蛹里面藏的也许不是一只蝴蝶,而是一把“剑”。
    槿儿偷偷跑到父母房间的窗檐下蹲墙角,听一听他们对宁家山庄真正的法。
    “如果槿儿十分想去宁家庄,我们又何必困着它。你知道,宁家庄不是一个坏笼子。”
    听到母亲的话,槿儿心下开心了几分,原来,母亲还是向着自己的。
    槿而儿又竖起耳朵,听父亲真正的意见。
    “你愿意吗?你嘴上不,但我知道你终归是在意。”父亲的话,如吐烟般吐出一口长长的无奈。
    槿儿莫名其妙地听不懂了。
    母亲则回答他:“不在意,才是真正地放下了。”
    ……
    此时槿儿觉得与父母隔的不是一堵墙,一扇窗,而是一世界。大饶世界,孩子真的不应该插进来。
    第二,槿儿就只留下了一封信,去宁家山庄了。
    山庄没有人开门,她是翻墙进去了。随便找了堵好翻的墙爬进去,反正她认识庄里的“白槿花仙”。
    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