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缘修道半缘君》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衷曲

半缘修道半缘君最新章节目录
   他嘴角微微一翘,喃喃自语道;“这妮子看来真是长大了呢,越来越成熟了,不再是当年什么都不想的小丫头了。”
    说完,讲信好好的收了起来。
    接着,队中一人突然与大家聊起自己的家乡与家人。似是刚经历过战争紧绷的心情,大家都展露了少有的热情,皆皆讲述起自己的故事。
    “我十一岁那年入的军,至少打了十年的仗。我家中有一个犯病的老娘,还有一个小阿妹待我去娶。”轮到老和时,他一贯严谨的脸上出现了些许温柔。
    “他是一个好姑娘,会织布缝衣,会喂猪养鸡,长得像天仙一般好看。”他咧开嘴笑着。
    听着,夙夜又想到了洛伊国中还在等着自己回家看望的怀如,想起了她如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可爱的小脸,想起那一丝青衣。
    轮到队中平时最为不爱说话的一人时,他久久才难得开口,一字一句道:
    “我没有家。”
    队中许多人打了个寒颤,老和突然转过身问夙夜,“为何要拼了命去打仗,明白了么?”
    夙夜沉默的点点头。心中有了某些决定。
    三月,目夷军队进军贺州,洛伊派兵阻挡,夙夜杀敌十六人,记军功一百。
    年四月,洛伊军队攻下目夷一重镇,夙夜杀敌五十,记军功六百。
    年六月,夙夜杀敌一百,记军功一千,官至副军。
    年七月,夙夜率军队成功偷袭目夷军队驻扎地,这是一场重要的战役。最终伤亡敌军两万,被封为征北将军,官居二品。
    当日,夙夜身披战袍,站在阵前眺望前方尸横遍野的战场,许久后从怀中掏出一封来信。
    ——“待我长发及腰,将军归来可好?此身君子意逍遥,怎料山河萧萧。天光乍破遇,暮雪白头老。寒剑默听奔雷,长枪独守空壕。醉卧沙场君莫笑,一夜吹彻画角。江南晚来客,红绳结发梢。”
    曾经的少女已成长为貌美佳人,而现在,他也已经功成名就,是时候回信了。
    “待卿长发及腰,我必凯旋回朝。昔日纵马任逍遥,俱是少年英豪。东都霞色好,西湖烟波渺。执枪血战八方,誓守山河多娇。应有得胜归来日,与卿共度良宵。盼携手终老,愿与子同袍。”
    落笔,夙夜立即下令班师回朝。
    二月,征北将军夙夜大胜而归,回到丰城,奉命领赏。
    全国上下无不震惊,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年轻人竟是有着一场未败的傲人战绩,可谓是前途无限。
    朝中大臣看着面前的青年更是满意地不停点头。他们自是知道未来军中大梁怕是要交到这位年轻人手里,而且他们也看得出圣上对其也很是赞赏。
    自征北将军进入大殿后,皇上见他的神情从惊讶变为喜悦,眼中异彩连连。
    当皇上命他与自己亲自进入内殿,要私下与其谈话时,大臣们更是吃惊不已。
    猜到了圣上会看重,但万万没想到会放心到愿意私下与之对话的地步。要了解,这份福分大多数人是一辈子也得不到的。
    于是大臣纷纷猜测会予其作何奖赏。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使他们也许毕生无法忘记。
    在文襄帝与征北将军进内殿不出一炷香的时间,其内竟发出年轻人的怒吼声,年老的咳嗽声。侍卫惊以为是大将军要对皇上不利,立即持刀冲向殿内。
    可奇怪的是,还未入殿,圣上便与将军一同走了出来。毫无半分异常。
    将军面无表情,不理会众臣的质问,在圣上允许下直接离开了。而之后,圣上显得很劳累,坐靠在龙椅上,徐徐颁下一道圣旨:
    经查实,征北将军夙夜实为失踪多年的第四皇子,特赐国姓成,为成夙夜。
    此言一出,天下俱惊。百姓们七嘴八舌道个不停。好好的将军,怎么又变成皇子了呢?
    不久后皇宫中又传出消息,文襄帝成澄突患重病,命不久矣。由皇储成纬继位,号武成帝。
    三月后,先帝成澄登天,洛伊朝举国大哀。
    至今也无人知晓,那天内殿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天下之事不由得洛伊的人们多想,危难已悄悄来临。
    五月,目夷率二十万大军至压洛伊,挑起了两国之间最为庞大的战争。
    都城淮河岸边,夕阳的金辉零零散散的洒落在河面,孩童的嬉戏声,妇女换回自家儿女的呼叫声,潺潺流水声合奏齐鸣。
    成夙夜拖着异常疲惫的身躯回到了自己人生前十五年生活的家乡。
    可他的内心并不感到劳累。因为前方有佳人相待。
    马儿,快点,再快点。
    五年别,君可记得故乡事?
    怀如望着眼前身穿铠甲,骑着肥膘白马,英俊不已的心上人,眸子不由蒙上了一层水雾。
    他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如今他不再是默默无闻的砍柴小厮,是举世闻名的常胜大将军,是当今的王爷。而他也没有忘记自己。
    成夙夜轻抚佳人,一切都是如此熟悉,如此自然。
    “怀如好。”
    “夙夜哥哥好。”
    称呼亦是不变。两人心中了然,一切尽在不言中。
    梨树枝头,两只鸟儿依偎着叽叽喳喳个不停。
    不久之后,尚书府红灯成挂,喜迎亲事,
    新帝之兄成夙夜迎娶尚书之女,才子配佳人,城中百姓赞叹不已。
    翌日,边境快马传来战报,洛伊大军不敌目夷军,连连败退。敌军已逼近黄河,直指都城。
    听到消息,都城百姓心中又顿时凉了一大截。刚过喜事,灾难便来,莫非是乐极生悲不成?
    成夙夜身为朝中的大将军,自然是要领兵御敌。可他此行回来只携带了五百亲兵,城中又无多少守军,如何是好?
    他站在城头,心情沉重不已。
    随着时间的流逝,敌军渐渐靠近,眼见便是要度过黄河,都城早已是囊中之物。
    此时的他又想起了数月前自己与先帝在内殿的谈话,
    当时的自己,面对第一次见面的父亲,心中只有怒,有狠。疯狂的对着男人大吼,为何要抛弃自己和母亲?为何?为何!
    而男人面对一番问话,仿佛已不是成成在上的帝王,而是一位脆弱的父亲。
    男人眼中藏着悲痛,回答自己,是他对不起他们母子二人,欠他们的债,永远偿还不清。
    他还告诉自己,他早感染重病,即将逝去。
    他只求自己,能在洛伊危难之时伸出援手,保护成家的江山,这里毕竟也是自己的家。说着,竟有涕泣之意。
    是的,我要保护自己的家!这里有我十余年的回忆,有我疼爱的怀如。夙夜心想。
    无论前途有何凶险,若要战,便应战!
    当晚深夜,夜深人静,洛伊国门缓缓打开,一队人马伴着月色疾行而出。
    第二日,天亮。
    洛伊国前数不清的黑点踏着风沙直直逼近。
    是的,目夷的军队还是到了。城中只有败逃而回的数万残兵,都城告急。
    可当下昨日还在的王爷成夙夜却不见的人影。百姓们都猜测是他贪生怕死,连夜带人离开了,心中喷怒不已。
    事实上,成夙夜现在还未离开都城。
    他在目夷军队的后方。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知道,不可正面对拼。那样是必输的。
    于是他连夜带领自己的五百亲兵绕至战场的后侧进行伏击,若还有一丝希望,那便只有这样。
    可这希望,他也明白,比那饭碗中的米粒还小。
    这五百亲兵是当初进京时成澄赠与他的,是作为父亲的唯一礼物,只听令与自己。
    五百人中,自然是有成夙夜当年所在的军营在其中。
    可变了的是,老和已不是队长,而成了他的副将。当初的八人,至今只剩下四人。
    临行之前,怀如对成夙夜说道:“夙夜哥哥,近来我新学了一曲代面,唱给你听可好?”
    说完,张口徐徐唱起,声音如百鸟洛伊鸣,婉转动听。双眼之中尽是悲意。
    “旌旗扬,战鼓振,马如龙,车纵横。风沙泣,云月昏,祭英灵,欲招魂,任叱咤。”
    这是一首军队中盛为流传的曲子,常作为军歌,多年从军之人皆耳熟能详。
    听见歌声,目夷围的士兵受之感染,也不由一同唱了起来。
    “愿得天下黎民之安乐,以五等七尺男儿之身躯,以热血和以鸣笙歌,以死志作以固山河!!!”
    歌声中透着生死离别,壮意凛然,毫不退缩!
    他们都知道,这也许是自己人生中最后一场战役,最后一次唱这首歌。
    但他们不惧,他们也有亲人在家守候自己归来。他们也要保护自己的家!
    生死何惧?只付笑谈中。
    宁可战死,也不可降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打算。
    成夙夜跨上战马,长吸一口气。
    怀如来到他的身旁,将一张面具递给了他,“夙夜哥哥,带上这面具吧。就像是怀如在陪伴你一般。况且你长得如此俊美,怕是吓不倒目夷军哩。”玩笑似得话语,但却是离别
    这副面具是当年自己与怀如在鬼节当晚游玩时买下的。面像是凶恶无比的猛鬼。
    这些成夙夜都记得。
    他很清楚,这是她害怕敌军一眼认出自己而首先遭到攻击。
    握紧马缰,成夙夜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第一次上战场时那般紧张。多少年征战,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举起长枪,戴上猛鬼面具,望着身后五百亲兵,眼神一凝,大喝一声:“杀!”
    五百骑兵如潮水般出动,冲向了目夷的这片汪洋大海。
    目夷军未曾料想,被骑兵单刀直入,阵型大乱,主将身死。被洛伊国中的军队里应外合,无奈退至黄河。
    阵亡十万余人。
    洛伊军大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