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女修仙手札》大齐第七十章桑山见闻

穿越之农女修仙手札最新章节目录
   少年祖籍在桑山,是个偏僻的小地方,他们这一房早年便定居在此地做些买卖。
    不曾想,去夏暴雨连连、洪水肆虐,遭此劫难却又遇上大龙帮的抢、杀。
    如今父母双亡、产业尽毁,他自知靠自己根本无法养活妹妹,所以求着古安夏送他们回祖父那里。
    古天星冲着她四叔摇摇头,这闲事没法管,带个婴孩怎么上路?
    少年倒是倔强,就好似自己的命不值钱,跟到客栈硬生生跪在门口,跪晕了过去。
    叔侄俩终究不是什么铁石心肠,只好勉强应了下来。古安夏还贴心的给那少年买了只骡子,毕竟他背个小姑娘跟在后面走,实在有些凄惨。
    暖风微醺,骡蹄子“嗒叭嗒叭”的敲击着地面,平添了几分闲适。
    古天星扭头发现她四叔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册子和一支毛笔,也不知道啥时候的墨,约摸有些干了,在舌头上占了一下便笔下滔滔。
    “四叔,你写啥呢?”
    “前些日子跟你说过的《见闻录》”他应了一声却头都没抬,神情颇为专注。
    古天星有些好奇,一路上自己可是出了大力气的,不知道四叔会怎么描写自己呢。
    怀着些许探究和期待,悄咪咪地凑了上去。
    【昌隆四十九年春,余行至……忽见一玄衣青年手持‘白玉京’令从天而降,所谓莲华容姿、兰芝玉树应,彼其之子美无度,料想应如是……
    匪盗者,一百零八之数皆围杀至此,青年面露慈悲,执手间樯橹既灭。……
    妖邪乎?神仙乎?】
    古天星:……
    本姑娘平生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你丫是在写实录嘛?这明明是自夸!
    “彼其之子美无度”,这是在赤裸裸的说他自己美的没有限度、无法言说呢!
    呕!瞧着想吐!
    哼!关键是姑奶奶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算你狠!破书!
    叔侄两一路拌嘴斗舌、优哉游哉地模样,可是急坏了跟在身后的少年。
    那小姑娘早就已经醒了,因年岁尚小不能吃硬食,每日都需要架锅熬粥。外面到处一片破败,什么好东西也没有,少年担心妹妹大病初愈别再给拖垮了身体才是。
    万幸,经过不断地打探、询问,又走了十多天,总算找到了桑山。
    好在很多人知道花家,有位大叔亲自带他们去了村子找人。
    村子里正巧在办喜事,老村长见两人相貌不凡,又替花家二房送回了遗孤,便盛情相邀二人前去吃喜酒。
    酒席是露天摆放的,粗滤算起来概七八桌之多。
    一阵吹吹打打鞭炮齐鸣中,一顶红色的小轿被两个汉子抬着到了这家门前。
    新娘子刚一下轿子,后面跟着的八个强壮妇人便快速上前,竟隐隐有相护的架势。
    让人觉得稀奇的是,唱理人最后一句“送入洞房”刚落,这八个婆子竟然跟着新娘子一起走了。
    “这新嫁娘看来家境颇丰,光陪嫁的婆子竟有八位之多!主家真是有福啊。”古安夏不禁跟酒席上的人感慨道。
    此话一出,倒是叫桌上的人变了脸色。甚至有位上了年纪的老者,“砰!”地一声,将酒盏重重置于桌面。
    老村长的长孙也在此桌,差不多三十出头的样子。
    他是读书人,见古安夏也是一身读书人才能穿的儒衫,暗自揣摩不晓得对方可有功名在身。
    先前便想找个话题结交一番,此刻瞧他们被同村的人摆脸色,自然也就好意缓和一二。
    “听二位口音想必不是本地之人,不知者不怪,二叔祖您就别怨这位兄台了。”
    说罢又对着古安夏他们低声道:
    “兄台有所不知,在咱们桑山却是有些不同的风俗,比如二位所见的八位姑婆,她们并非是陪嫁……”
    古天星听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桑山有一种女人,终生不愿嫁人便被称作自梳女。
    这自梳女的大本营便是“姑婆屋”,一般自梳女子若被父母强行安排亲事,出嫁前便会跟“姑婆屋”求援。
    前来救援的“自梳女”们会彻夜守在婚房边上,只要她们的小姐妹被动用了武力,便会合力破门而入去解救她。
    如此,只要熬到三朝回门时,不论是回娘家还是去“姑婆屋”都算是彻底斗争成功,正式成为了‘自梳女’。
    这不算是丑事,当然也算不上光荣!人家姑娘都拼命至此就为了不嫁这家的小伙子,新郎的家人、亲戚自然是不会多高兴的。
    古安夏听明白了原委,赶紧站了起来,对那老者歉意道: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是小子孤陋寡闻、见识浅薄了,还望老人家和诸位原谅则个。”
    老村长本就对二人颇有好感,又见孙子有意相帮,便也趁势说和了一番,众人才又吃吃喝喝起来。
    古天星心有疑惑,没想到古代居然还有地方有妇女联盟啊!这绝对算得上是女权主意的萌芽!
    是单单只有这里不同呢,还是南边也有?
    在这个封建落后的年代,姑娘不嫁人大多是会被娘家嫌弃的,那这些“自梳女”是靠什么生存的呢?
    她不是个忍得住的人,但此时显然不是提问的好时机。只能硬生生等到宴席过半大家伙吃饱喝足,开始相互吹牛、唠嗑,才小声让自家四叔问了出来。
    “不怨兄台有此疑问,桑山情况确实颇为不同。
    围绕桑山大约十来个村子,数百年来都是靠养蚕织丝为生的,这些活计轻巧,妇人也做得。”
    他没说的是,这活还是妇人擅长,往往挣得比男人多多了。
    古天星恍然,怪不得此地女性有如此胆魄闹独立,原来是生产力所致,谁有能力高、会挣钱,谁就有话语权呢!
    “如此,只有银钱,待百年之后又当如何?岂不是连个归处都寻不到?!”
    古安夏毕竟是地地道道的古人,虽常言子不语怪力乱神,却又对落叶归根之说极为推崇。
    “古兄有所不知,此地还有‘买门口’一说。
    大意便是说‘自梳女’们会用银钱,从家中有男子早夭的人那里买一个亡妻的身份,死后便能下藏于男方祖坟之中。”
    青年顿了顿又继续道:
    “乡野之地,孩童本就容易夭折。普通人家白白得一大笔钱,又算给孩子配亲了,自是无不乐意。”
    古安夏听的仔细,他的《见闻录》正是需要素材的时候,便又委托青年带其参观下桑山和养蚕之地。
    他没想那么多,毕竟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听说再往南去养蚕制丝的人家不知凡几。
    青年有些为难,桑山地处偏远还能较为富庶全都依仗养蚕制韧丝之功。
    他们制出的丝线柔软且有韧性,与外面的颇为不同,哪能轻易示与外人!
    但一听说古安夏已是童生,此次出行是为了游历写书,又有些松动,只说自己试试看能否说服村民们。
    此人对古安夏的态度也恭敬了几分,热情邀请二人去他家住宿,又跟他爹那拿出了一本灰扑扑的村志给他们看。
    青年书生看着仔细翻看村志的古安夏,心中暗忖:
    此人年纪轻轻便是童生,若非秋闱取消说不得会更进一步,就当结个善缘也好。
    再者,待其以后游历完、成书,定会有桑山这一段,自己的名字定是不会漏的!
    屋外,老村长抽着旱烟心里突突个不停,这人莫不是冲着咱的生计来的?怎的绕来绕去就打听养蚕制丝这些事儿呢?
    又暗自摇了摇头,看他们穿的衣裳那都是极好的绸缎做的,不说大富大贵,决计不是缺银钱的人家。
    罢了罢了,只要捂好制丝这一层,看看养蚕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毕竟南边养蚕制丝的也多。
    难道人家还能放着功名不要,来偷学咱们这小老百姓的活计!
    想到此也就不再犹豫,朝着村里养蚕制丝能手的花家走去。
    花家便是叔侄两送回的那对兄妹的祖家,他家养蚕制丝的活计做的最好,在村里颇有声望。
    要是他家都同意让古安夏瞧一瞧,村里的其他人自然也不会有啥意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