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炒成女厨神》第77章牛腩煲

重生炒成女厨神最新章节目录
   宁菲进组也快半个月了,这个戏里她是女一号。
    戏里她最牛掰,剧组里导演最牛掰。
    不过牛掰的导演对宁菲十分尊敬。
    这个戏不单要在江城影视城里拍,还要全国各地跑。
    导演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求更严格的导演,沙漠冰川都得去,每个景都得拍好多条以达到完美。
    当时女二号跟宁菲说:“他这是苛求,变态的要求!鸡蛋里挑骨头!”
    宁菲劝了情绪几乎失控的女二号很久,女二号还是一直小声叨念着导演的各种不好。
    女二号还说:“你看,你刚进组他不也给你摆脸色么!”
    “我会用实力证明自己!滥竽充数的人导演见得多了!自然要观察!”宁菲终于忍不住爆发了,“还有,导演那不是变态的要求!他是有自己的追求!”
    这话被当时来找她讲戏的导演听到了,本来导演在开拍后就这个女演员改观了,从听到这话起就更是对她另眼相看。
    女二号么,还一直是女二号,毕竟是投资人的关系户,导演也把她留着,角色不算出彩,但也不会让她坏了一盘菜。
    于是宁菲懂了,再牛掰的导演,也没投资人来得牛掰。
    而现在,导演又找到宁菲,说:“明天可能要委屈你出席一个饭局了,之前咱们不是说要去个海岛么,一直都没批下来。”
    宁菲记得这回事儿,所以剧组现在还呆在棚里。
    导演见她点头,继续说:“是那边的市长没谈妥,不过现在好了,那边市级法院的法官来江城了。”
    宁菲一听就知道这中间是有关系的,开门见山地问:“这法官是市长的亲戚?”
    导演对她比了个大拇指:“市长亲大哥,找他谈比找市长管用!”
    之前也有不少导演带演员出席饭局的,都是跟投资人一起吃饭。
    当然宁菲一般是不会去这类型的饭局,她知道导演尽管再清高,有时也不能免俗,
    在华国么,就这风气,很多事情都是在饭桌上谈妥的。
    宁菲的眉头皱得死紧。
    导演笑了:“别紧张,这法官不好色,就好口吃的,我之前见过你助理给你带的饭。”导演上下打量了一下宁菲,“大鱼大肉的,也不见你胖多少,气色还好了
    。”
    宁菲对导演这飘来飘去的话题有点儿受不了,笑了:“导演,您就直说吧,需要我怎么跑腿,您说一声就行!”
    导演就喜欢这种会来事的女演员,赞许地看了她一眼:“最近上面查得紧,不主张官员在外边大鱼大肉,你那私人厨师能请过来这儿不?咱们就在剧组吃。”
    宁菲这一听,眉头就松了。
    在剧组吃,这好办,她当下就答应了!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宁菲觉得汤芫这次真是派上大用场了!
    宁菲打电话给汤芫之前有做足功课,查清了澄市的各种风土人情,尤其是澄市人的饮食习惯。
    当她看到查出来的每条标题都说——澄市的饮食习惯起源于澄市的安向镇和陵镇一带。
    她再给汤芫打电话的时候那激动又满了几分:“汤芫!明天能过来我剧组替我做顿饭吗……太好了……就中午……不耽误你过中秋……明天顿饭绝对只有你才能hold住……咱们剧组来了个你老乡!”
    第二天,宁菲还在化妆间化着妆,一个穿着纯白色的淡金边短袖加个同色系阔腿长裤,手拿着个银色的手包的女人,带着一身阿迪炫彩长t恤和热裤的女孩进来了,女孩手里还拎着一只深棕色的盒子。
    她助理提醒:“那是今天咱们要一起吃饭的法官夫人。”
    宁菲特别会来事,妆只化了一半,就让化妆师停下,笑着迎上去:“何太太何小姐,你好。”
    何太太微笑着说:“真不好意思,打扰你化妆了。”
    旁边的化妆师就站一边,打过招呼就不说话了,安静地做背景——宁菲的化妆间是独立的私人化妆间,这可不是谁都能随便“打扰”的。
    那女孩特别害羞地捧着那盒子奉上:“宁菲大美女,你好!我、我是你的粉丝……这、这个凤梨酥送给你吃。”
    “宁菲大美女”这个称号出自某篇私人采访,宁菲在里面回应了黑粉叫她“小公举”的事儿,她说——“我不是小公举,以后大家请叫我大美女!”
    小女孩倒是很可爱,宁菲笑着接过,还合了照,给签了名。
    凤梨酥么,这种烘烤的点心,一听就是高热量食品。除了宁菲的私厨汤芫做的东西,其他热量高的,助理让她可以不吃就不吃。
    那女孩还特别真诚地说:“这个凤梨酥超级好吃!是在江城美食街一个特别漂亮的女孩家买的!”
    连何太太也赞口不绝:“凤梨酥我尝过不少,这家的才是真的‘个小、体重、皮薄、馅儿多’,果肉还特别新鲜,皮又特别酥脆,不会油腻,吃一块不会担心长胖的。”
    汤芫带着材料到剧组的时候,宁菲手里还捏着一块凤梨酥“咔咔”吃个不停。
    她还给汤芫递了一块,汤芫一吃,眼都瞪圆了:“这是我做的凤梨酥,怎么会在你这?”
    宁菲笑得前仰后合:“我粉丝给我带的!她说她跟她妈妈昨晚在你那儿买了二十盒。”
    汤芫懂了:“她也是你今天的客人之一?来自澄市?”
    宁菲压低了声音说:“澄市一级法院的法官夫人!”
    说完她把最后一块凤香酥咬开,清香的凤梨在瞬间在舌尖爆开,果味充满了整个口腔,冲上鼻间
    。
    汤芫就没想太多,她说:“你说那法官喜欢吃牛腩煲,还是澄市人,那我今天就做个澄市最地道的牛腩煲吧!”
    牛腩其实并不特指牛的某个部分,只是一种统称,指的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
    牛身上许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取肋骨间的去骨条状肉,瘦肉较多,脂肪较少,筋也较少,适合红烧或炖汤,这是牛腩。
    在里脊肉上层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状不大规则的里脊边,也可以称作牛腩。
    牛腱其实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种,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
    汤芫就把牛腩切成条状,切后放入盘中用冷水冲洗2遍,再放水浸泡。
    此外,她还加上一点牛杂,牛肠牛肚还有牛筯牛膀,甚至还有萝卜。
    在陵镇,这都叫牛腩煲,只要是牛腩是煲里的主料,就叫牛腩煲。
    在江城,这就叫牛杂煲了,但江城人大多崇尚清水牛阿煲,喜欢汤清见底。
    但陵镇还是讲究汤底浓稠,“够味儿”才够劲头!
    她把蒜茸备好,姜片少许,豆腐乳两块,甜面酱一勺,再放点豆瓣酱和辣酱,用料酒冲开,调匀。
    姜片用油煎至金黄色,放入砂锅,把刚才泡好的牛腩也放进去。
    她往里丢一点山楂,让牛肉更易烂熟,也可以让牛肉的口感更好。
    因为山楂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酶和山楂酸,山楂酸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又因为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因此炖的牛肉更烂易熟。
    接下来就是炒酱汁。
    她把油锅架好,蒜茸葱花爆香,把事前调制好的那碗红彤彤酱倒入锅中,小火炒一下。
    热锅一烘,那香味就出来,味儿一出就加满满的一锅水,大火烧。
    因为今天说是一共十个人吃饭,正好是喜酒的一桌人。
    汤芫准的牛腩和牛杂也特别多,萝卜也不少,不过她不会全入进去。
    因为等下要牛腩放到砂锅里要继续滚,汤汁会渐滚渐少,之后一定得加汤,所以她就预煮得多点儿。
    牛腩焖着的时候,她把萝卜去皮切滚刀块,在开水里面先煮一下,煮个几分钟就捞出来,再过一遍凉水。
    她这么做是为了消除萝卜的苦味,过好凉水后盛在网篮里放一边,毕竟萝卜要等牛腩煲的差不多了再下到锅里面去,出要快出锅时再进去也不迟。
    她也多备点,牛腩吃完之后也可以继续下。
    汤汁在大火中烧开,她就拿个大勺子盛进砂锅里。
    然后往砂锅里加入一点花椒,和两个八角,一小勺糖,桂皮。
    再放点干辣椒和香叶,加入老抽和生抽来调色。
    这样就可以大火煲开了,然后转小火慢炖。
    盛进砂锅里的牛腩还要炖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她就让砂锅炖着,再做点其他家常小炒——香芹鲜鱿、宫保鸡丁、萝卜丁腰果、鱼香茄子、清蒸鲈鱼、油焖基围虾、烤乳鸽
    。
    汤芫是下午两点左右到的剧组,做完这桌子菜之后,刚好是剧组放晚饭的时间。
    今天是中秋,剧组还每人派了一只月饼,不过女演员大多不吃,都分给了助理。
    法官姓何,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叫他,剧组里的人,一般对人表示尊敬,都叫声“老师”,于是何法官听了一路的“老师”,心里总觉得别扭,但又不好发作。
    之后还有直接叫“何法官”的,他就更别扭,这是在江城呢,总有点显摆的意思。
    有知道点的,叫“何审”,这是个会多少的,知道他是审判长。
    最后他在桌子上坐下,说:“大家也别见外了,叫我何先生就行。”
    大家边吃边聊,何先生酒过三巡,话就多了起来,大家说起行业内的逸事,他也要说。
    他太太也听惯了,就笑着说:“你那点也算什么逸事?”
    他不管,就要说——
    “最近接了单老案子,十几年了,那家的男人失踪了十几年,没想还找了回来!本来人找了回来挺高兴的事儿,结果牵扯出兄弟相残的不愉快来,那男人本来出了意外都傻了!偏偏最近又好了!写了信告发了他哥,这案子递到我这儿来,那大哥天天找上门来,要塞红包要给海产……”
    何先生夹了块最爱吃的白切鸡胸肉,点了和着蒜米香菜的酱油,就着又瘦又香脆的薄鸡皮咬一口,先在嘴里嚼几下,感受鸡胸肉那结实的口感。酱油上滴了两点麻油,跟鸡皮的香味相辅相成,吃得是满嘴油香。
    他高兴地说:“这鸡做得好!快赛过咱们那儿的鸡了……话说回来,我当然没收那些……现在上面看得特别紧……”
    他说话间,汤芫和宁菲把牛腩煲端上来了。
    宁菲是故意躲到厨房去的,她受不了这领导的吹牛皮风气,所以就说去跟汤芫一起把砂锅牛肉给端上来。
    门一推开,何先生就不说话了,狠狠地吞几下口水,一看是满得堆成小山的牛腩,嘴上就止不住笑开了:“刁导这家常菜厉害啊!我就好这牛腩煲!”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