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的日常》209相劝

庶女的日常最新章节目录
   “唉?”曼春抬起头来,鼻尖红红的,见自己没听错,忙问,“是不是要来接我?”
    孙承嗣手指一顿,“……不是。”
    曼春勉强笑了笑,低头咬了咬唇,“哦……不是啊……”
    “有什么委屈,表哥能帮你的就帮你,只是有时候世事无常,”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将事情与她分说明白,“实话与你说,唐家那边你怕是回不去了,如今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唐家二姑娘在外走失了,你父亲的意思是,”他顿了顿,“另外给你安排个身份,总叫你平平安安的不受磋磨才好。”
    他说完了,见曼春只是静静地听着,怕她多想,“这次的事,唐家太夫人迁怒于你父亲和兄姐,若不是你姐姐忽然被指给了晋王,只怕这事儿没那么容易交代过去。”
    曼春茫然的看着他,“我姐姐?”被指给了晋王?
    “前几天才下的旨意,再过一阵子,你姐姐就是晋王妃了。”
    曼春吃惊地瞪大了眼,前世的时候,姐姐嫁给了永宣伯的嫡次子丁兰,听说永宣伯亡故后,丁兰的异母兄长以嫡长的身份承袭了爵位,但他体弱多病,成亲多年都没有后代,永宣伯府里为了袭爵的事究竟是过继子嗣还是兄终弟及闹了很多年,直到丁兰的兄长病死也没个定论,还是朝廷下旨令丁兰袭了爵位,才算是平息了纷争。
    论起那个表面光鲜,内里却乱糟糟的永宣伯府,姐姐虽成了永宣伯夫人,过的日子只怕也实在算不上舒心。
    不过,晋王的那些传言……
    孙承嗣仔细看看她,“你……还好吧?”
    “晋王……我是说,我原先听人说,”她有些迟疑,“说晋王有点儿那个……”
    孙承嗣秒懂,不过他不打算就这个话题说太多,“虽说婚期还没定,不过也不会拖太久,多则一年,少则半载,如今唐家正和安丰伯鄂家商量婚期,想来你兄长的婚事也快了。”
    兄姐的喜事固然让人高兴,可是想到以后再不能在人前光明正大的相认,曼春心里好像被堵住了似的。
    心里难过一阵,她看看孙承嗣,还是坚强地笑了笑,“表哥,还有什么消息就一起说了吧。”
    孙承嗣望着她,也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冬天关外荒野里被寒风吹得倒地的野草,虽然焦黄枯败,可是一待来年春暖,又能坚强的冒出新芽,不由低声道,“你父亲……他也是没有办法,他已经尽力了。”
    曼春沉默了一会儿,方道,“我明白,我只是、只是……”她有些说不下去了。
    孙承嗣摸摸她的头顶,“好好的姑娘家,叫你总藏在我这儿不得见人是委屈你了……”
    他不说还好,他这样一说,曼春好像被人窥破了心思,生出几分羞愧尴尬来,忙摇摇头,“不是的,原是我的祸事,与表哥有什么干系?让表哥为我东奔西跑?如今能太太平平的,已然知足了,是我……”她不想让他看见自己掉泪,使劲眨了眨眼,把眼泪憋回去了,“是我给大家添麻烦了。”说完,努力的笑了一下,两颊露出甜甜的酒窝。
    孙承嗣怔怔地瞧着她,好像那酒窝马上还会再出现似的,曼春被他看得低下头去。
    他回过神来,想开口说点儿什么,又觉得自己笨腮拙舌,声音有些沙哑,“……不麻烦,你只管在这儿住着,别人不会知道。”
    两人都沉默了下来,曼春看看他,他也看看曼春,两人视线一对,忙又错开了。
    孙承嗣道,“你的新户籍文书已经办好了,先前王勤买下的那座院子唐家已经知晓,好在舅舅处事周密,正巧我在翰林胡同西边也有处院子,与你的院子离得不远,舅舅便做主与我换了,又给你在城外置办了一处庄子,一年也有几百两银子的出息,你不要担心。”
    黄家胡同的那座宅子若是被唐家拿去,也不过是白拿,曼春明白父亲的谨慎,只是那里她虽还没去住过,当初却也花了她不少心思,房屋照着京城的样式修造,门窗和家具的样式,花园的草木……那时候她想着,万一有朝一日离了唐家,若是无处可去,她就带着嬷嬷她们去那里住,关起门来太平度日。
    如今却都成了别人的。
    不由失落地“噢”了一声,有点儿垂头丧气的意思。
    见她沮丧,孙承嗣安慰道,“只是另换了一处,我那翰林胡同的屋子也是新造的,比你在黄家胡同的还宽敞些。”
    他笑笑,“黄家胡同的宅子你若是真舍不得,将来等你成亲,我把它当贺礼送给你好不好?”
    听他这么说,曼春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这人,说不了几句正经话便又没正型了。
    父亲已然为她费了许多心思,他们这一房在唐家原本就不受重视,这次为了她的事,在曾祖母那里只怕也要吃挂落,如今的情形比她当初设想的还要好上许多,童嬷嬷她们也都太太平平的,逼迫她的妖道两个死了一个,还是死在教坊里,另一个多半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有宅子,有庄子,还有她的铺子,她长出了一口气——她又有手艺,以后即便做不得侯府千金,至少生计不愁。
    曼春这么一说,孙承嗣倒要对她刮目相看了,有心给她打打气,便笑道,“我听嬷嬷说你绣花绣得好?绣个猫儿绣得跟真的似的?”
    他言语春风和气,曼春脸上一热,忙道,“也算不得好,不过是比别人略精细些罢了。”
    她想了想,仍旧不放心,大着胆子旧话重提,问道,“晋王他真的没什么——?”
    她也知道既然已经下了旨意,不论晋王如何,姐姐都是嫁定了的,看到孙承嗣眼色,她急忙找补了一句,“曾祖母过寿时宫中来颁赏赐,那时候晋王就来过,既然能让他在外头露面,想来应该没有外头传言的那般……”
    她到底在说什么啊……忍不住捶捶脑袋,她语带歉意,“是我不会说话……”
    孙承嗣好笑的看了她一眼,心里感叹一句到底是亲姐妹,便道,“天潢贵胄,便是略有三分不好,传到外头也要变成十分,传言多半空穴来风,外人人云亦云罢了。”
    虽然对方没有责备她的意思,但曼春还是微微红了脸,她咬了咬唇,“我姐姐一向待我极好,她是个直脾气,待人好便是真心相待,不喜欢的也不愿说假话哄人,我、我只求她将来能过得顺心——”
    孙承嗣知道小姑娘脸皮薄,想了想,还是决定安一安她的心,便笑道,“你是担心你姐姐的直脾气?晋王殿下是个厚道人,你不要担心。”
    曼春惊讶地抬起头,“果真?表哥见过?”
    孙承嗣没有多解释,只道,“以前见过几次。”
    曼春一想,忠勇公孙家原也是一等门第,他又是长子嫡孙,入宫觐见的时候见过晋王也说不定,便高兴起来,“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孙承嗣哑然失笑,“你也太能操心了。听舅舅的意思,等过几天他得了闲就来看你,叫你乖乖的。马上就是八月节了,听说你还准备给舅舅和王将军他们做衣裳?”说着伸手弹弹她脑门儿,“你好歹住我的屋吃我的饭,叫我一声表哥,怎么就不想着给我也做一件?”
    曼春脸一红,一时竟找不到由头反驳,狠狠瞪他一眼,“那都是长辈,你、你——”
    “我不管,”他索性耍起了无赖,粲然一笑,“我今儿带来的消息难道还不值一件衣裳?嗯?”
    那一声“嗯?”慵懒如暖阳,曼春面上红霞迅速蔓延到耳后,心口仿佛擂起了大鼓,扑通、扑通、扑通——
    孙承嗣见她红霞满面,人越发显得娇艳,不由心中一动,也不自在起来,嘴里却笑道,“得了,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要什么只管跟安嬷嬷讲。”
    唐曼春只顾自己害羞了,也没注意他走的时候背影竟然有些慌张,险些被台阶绊了个趔趄。
    孙承嗣回到前面院子不久,安嬷嬷就来了,孙承嗣正吃着早饭,便叫安嬷嬷一起吃,安嬷嬷也不客气,叫人搬了小桌和杌子另坐一桌,摆了两道小菜和粥汤面点,孙承嗣把自己桌上的凉拌鸡丝和豆腐羹给了安嬷嬷。
    这一主一仆安安静静的吃了饭,安嬷嬷叫人收拾了桌子碗盘,“二爷今儿既然不去衙门,老奴倒有几句话想跟二爷说说。”
    孙承嗣兄弟三人自从回了京城,程孟星就被孙承嗣打发回家住去了,他本人倒是图自在想留下,可孙承嗣却不好叫程将军总见不着儿子,沈凤母子也只在这万和坊住了不到半年,一等家里的房子收拾整齐,就带着母亲搬回去了,因此这里如今也只有孙承嗣在住。
    安嬷嬷道,“二爷今年二十一了吧?”
    一听安嬷嬷提起这话头,孙承嗣就知道她接下来要说什么了,忙道,“嬷嬷——”
    “二爷!”安嬷嬷却打断了他的话。
    安嬷嬷性情和顺,却是个心里有正主意的,孙承嗣自小被她服侍长大,知道若是不让安嬷嬷把话说明白,今天是逃不过去的。
    “二爷欺负嬷嬷好说话不是?当初老公爷在的时候,常说‘修身齐家’。二爷如今家业有了,做官的事也不用嬷嬷多说,您是忠勇公府的长子嫡孙,如今那府里小人当道,嬷嬷只是个下人,不好说主子们的不是,只一件,二爷什么时候能娶妻生子,给孙家传宗接代呢?”
    以往安嬷嬷虽然也三番五次的催婚,可哪一次也没这次说的重,孙承嗣有些头皮发麻,不等他开口,安嬷嬷又道,“嬷嬷知道,二爷打小时候就是个重情重义的,好与人为善,这一回帮唐二姑娘躲开一场祸事,这是二爷的功德,不过,唐二姑娘既然在这里住着,二爷就该规规矩矩的。”
    孙承嗣被说得很是尴尬,但这是他的乳母,他对谁不客气都不可能对她不客气,忙辩解道,“嬷嬷,那只是说笑。”
    “果真只是说笑?”安嬷嬷严厉地看着他,“刚才的事我都看到了……小丫头没经过多少事,会当真的。”
    孙承嗣被人当面揭开了自己的心思,脸上不由火辣辣的。
    “唐二姑娘住了这些日子,嬷嬷自认还有些眼力,那是个老老实实能过日子的姑娘,虽说年纪小些,却也是大家子出身,我看二爷对她也有几分喜欢——二爷别烦,嬷嬷只盼着二爷能早日成家立业,娶个媳妇有人疼,二爷再拖着,等嬷嬷老了,想抱小少爷都抱不动了。”
    说得孙承嗣从脸颊直红到耳朵。
    安嬷嬷看着觉得稀奇,她服侍的这位小爷打小儿就是个猴儿,皮实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