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抓住过她的马尾辫》第一卷年岁未宴,时尤未央第二十三章大理之行[2]

我抓住过她的马尾辫最新章节目录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版图上,微风吹过,海面上金光闪闪,波光粼粼,泛起白色靓丽的浪花,如镜,照应每一个宛如置身仙境的游客激动的脸庞,如琴,波涛声是它的倾诉之音,千百年来,诉说着这片大地上劳动人民的高歌。
    我们沿着海上长廊散步,洱海湖光山色融为一体,甚是优美。我们看着青山绿水,海水清澈见底,有很多小鱼在青石之间游动。海水静静地,像一块没有边际的翡翠闪烁着绚烂的光泽,微波荡漾,朵朵涟漪。
    经过洱海边的青葱绿茵,看到有一个悬挂着的超大圆形秋千,我便让采枫坐上去,给她拍照。她的头发在风中飘动,照着树缝隙透落下的阳光,形成一幅美丽的动画。
    在洱海的边上看到有很多的人在钓鱼,我们也继续过去凑了个热闹。
    “大叔,能钓到鱼吗?”
    “当然可以啊。你看我的鱼桶。”
    他的鱼桶里有青鱼,鲢鱼,大头鱼,还有一些小虾米。
    “可以让我试试吗?我特别喜欢钓鱼。”佑港说。
    大叔答应了他,他便拿起鱼竿在草地上坐了下来。我们也躲在树荫底下看他。不一会儿他便晃动鱼竿,有鱼上钩了。他用力一甩,钓了一条高背鲫鱼上来。
    “行啊,佑港,厉害呀。干脆你改行钓鱼行了。”
    “哈哈哈。低调低调。”
    玩得尽兴了,却不曾想将近傍晚。把小绵羊骑回租车行,就散步走回客栈。
    我们漫步在大丽一级公路上,右边是田野果林。然后看到一个自摘果园。果园的人家正在摘收橙子。
    我们也拿着老板递给我们的篮子进入果园采摘起来。树枝上挂满了新鲜欲滴的脐橙,黄澄澄的,压弯枝头,一年好景须犹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佑港有点嘴馋了,便打算偷吃一个。
    “这样不太好吧,还没给钱呢。”
    “这种自摘果园本来就有很多人偷偷尝的。”
    说罢他便开始剥熟透的橙子皮,金黄色的果肉清香无比,他便掰开一瓣放进嘴里吧唧不停,然后递了一些给我们,我们也品尝起来,舌尖触碰到果肉,细腻而舒畅,清爽而甘甜。
    “嗯真好吃!”
    我们继续采摘,摘了一大篮就去给老板结账,称了之后,才只要十几块钱。
    “老板咋卖这么便宜啊。”
    “我这是批发价呀,你们在果园采摘又没有运输,人工成本啥的。”
    “那就谢谢老板啦。”
    “好吃再来哈。”
    “老板再见。”
    从果园出来,散步在乡间小道上。看到一个妇人正在锄地种菜,她的后背还用上个世纪那种背带,背着一个几个月的婴儿。虽然略微心酸,却是一个坚毅的家庭主妇辛苦劳作的真挚体现。
    看她累得满身大汗,采枫便跳下彩田递了纸巾给她擦汗,佑港则给她递了两个橘子。我们便坐在田埂上同她聊天。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你们吃吧。”
    “没事的阿姨,要不了多少钱。”
    她还是带着质朴腼腆接过,然后便和我们聊天起来。
    “阿姨,您家里没有其他人吗?怎么干农活还要带孩子呀?”我问。
    “唉。”她坐了下来,剥开橙子,和我们聊天,“说来也是挺难的,孩子他爸和他哥去大城市昆明打工去了。他哥才十六岁,每天干着搬砖背水泥的活。”
    说着她开始抹眼泪。确实,十六岁的孩子才刚稚嫩未脱,茁壮成长的年纪,就要为了生计奔波劳累,出卖体力活打工,当妈的肯定是心疼极了。
    “他哥哥才十六岁,没有选择读书吗?”
    “读不起啊。而且这孩子智商有点笨,也不爱读书。他奶奶卧病在床,需要一大笔钱治疗费用,不打工的话,就没钱治病了。而且也需要钱吃饭,更要努力赚钱盖房子,不然他以后娶老婆都很困难。”
    “所以是奶奶重病在家,所以您需要种田还要带孩子…”
    “嗯,我在家照顾他奶奶和孩子。但是也不能闲着,出来种点菜,回家也能煮了吃。”
    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艰难生活,都在为改变自己的美好未来努力工作着,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原始社会,劳作是每一个人的使命,懒惰的人等待的终将是饿死。
    跟阿姨告别之后,便继续行进在田野大道上回客栈。此时正值水稻丰收季节,有很多人担着稻谷摆在道路上等待焯谷机械,他们坐在一旁扇着蒲扇,脸上尽是丰收的喜悦。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