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宠妻日常》全部章节番外:秦书宁X上官宣和[2]

大理寺卿的宠妻日常最新章节目录
   咱们的女儿,可她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况且,她爹是个什么德行,若是她真的认定了一件事,怕是与你别无二致。”
    都是八匹马拉不回来的性子,难道她着急就有用了?
    当务之急,还是要问清楚小姑娘的意思才是。
    听得顾九这话,秦峥反倒是冷静了几分,好一会儿才捏了捏眉心,道:“也好,你先问问她是怎么想的,只是,我是不放心的。”
    闻言,顾九也叹了口气,道:“夫君当我就放心么?虽说女儿大了终归是要出嫁的,可她若真的心悦太子……”
    她顿了顿,好一会儿才道:“皇家若是待她不好,家里怎么出头呢。”
    最后的话,顾九的眼眶已然红了几分。
    到底是捧在手心养大的女儿,原想着她不管喜欢谁,只要人品清正,顾九都不会反对。
    可如今晴天霹雳,知晓她竟真的喜欢了一个最不该的人,顾九反倒是不知该怎么办了。
    那可是天家。
    见状,秦峥摸了摸她的头,轻声安抚道:“先别想那么多,看福宝怎么说吧。”
    若是她没有这个想法,倒是万事大吉。
    可若是她真的——
    秦家也不是不能给她撑腰。
    ……
    只是试探出来的结果,却是让夫妻两个一颗心沉到了底。
    小姑娘年岁不大,主意倒是正的很。
    知道顾九的来意,直接便承认了:“母亲,我喜欢宣和哥哥。”
    不是因为对方是太子,只因为他是宣和。
    知晓秦书宁真的喜欢上官宣和,秦峥夫妇挣扎了数日。
    他们心里挣扎的时候,上官宣和也没闲着。
    对方几乎日日上门前来,不管吃了多少回闭门羹,心思倒是诚挚的很。
    半年之后,秦峥终于松了口。
    皇室对于这门亲事,表现出了极大的诚心。
    就连下定之事,都是皇贵妃亲自前来的。
    按着上官宣和的意思,不以皇室礼仪操办,皆按着民间娶妻来,只是要更盛大一些。
    和了庚帖、过了小定,上官宣和的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而秦书宁,也正式成了准太子妃。
    秦书宁是十六岁出嫁的。
    彼时上官宣和已然二十三了,却踏踏实实的等了小姑娘三年。
    他言出必行,许诺此生唯她一人,后宫便当真半个人都没有添过,就连寻常伺候的人,也都换成了小太监。
    秦书宁嫁人的那日,顾九人前笑着,待得她出了家门,却是转身在秦峥的怀里哭的几乎背过气去。
    秦峥哄着妻子,就见小儿子过来,小大人似的安慰她:“娘亲别哭,谁欺负你,儿子替你打他!”
    顾九被孩子瞧见自己哭,又有些不好意思,最后还是秦峥替她解围:“你娘亲没哭,是风沙进了眼睛,吹一吹就好了。”
    说着,他又格外温柔的替顾九吹了吹眉眼。
    男人温柔的气息拂过,顾九的理智才回笼了几分,又有些羞赧,因道:“夫君放心,我没事儿。”
    她只是有些难受,从今日起,她的宁儿,就真的是他人妇了。
    ……
    相较于父母的担忧,秦书宁的婚后日子,倒是过的十分顺遂。
    她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虽然一众长辈都将她宠着,却也并非溺爱孩子,而是将自己所学都倾囊相授。
    后来与皇家定了亲之后,家里更是教授了她许多规矩。
    不想待得进了东宫,却发现竟没有用武之地。
    皇贵妃文清嘉一如既往的温和,甚至于待她还好了几分。
    秦书宁第一日以儿媳妇身份去请安的时候,难免有些拘谨,文清嘉便拉着她说了半日的话,又谈起往日里的趣事,让秦书宁安心不少。
    待得下午的时候,上官宣和过来请安,文清嘉又当着秦书宁的面儿嘱咐他:“宁儿是个好姑娘,若不是与了你这个混世魔王,本宫迟早要与她说一门更好的亲事。如今你占了便宜,可要记得时时待她好,否则本宫第一个不答应。”
    上官宣和笑着应声,反倒是秦书宁红了脸。
    夫妻二人陪着皇贵妃用了晚膳,离开的时候风大,上官宣和站在门口替秦书宁将披风系好,这才牵着她的手离开。
    二人十指相扣,背影相近,在夜色里拉长了身影。
    文清嘉看着,脸上笑容不变,却是不由得红了眼眶。
    宫人见状,连忙过来安抚她:“娘娘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又哭了,可是哪里不舒服么?”
    文清嘉摇了摇头,轻声笑道:“不,本宫是欢喜啊。”
    她早就看出儿子的心思了,也是看着他终于如愿以偿的。
    皇室出了两代情种,可她的儿子是幸运的,至少,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可是皇帝,却没有那么幸运了。
    文清嘉往凤仪宫的方向看了看,无声的叹了口气,道:“夜深了,安置吧。”
    ……
    第二年冬月的时候,秦书宁生了一对龙凤胎。
    宫里许久没有喜事,此事一出,倒是引得皇帝欢喜不已,为了这两个孩子大赦天下。
    可皇贵妃的眉宇中,却带着隐隐的担忧。
    倒不是担心孩子,而是皇帝……
    他不行了。
    这几年,皇帝励精图治,一扫先帝时的昏聩,朝野谁不赞一句明君?
    可只有文清嘉知道,他是在熬着日子。
    而现在,他的日子,已然到了倒数。
    她的预感成了真。
    他死的时候,也是暮春时节。
    花开的甚好,凤仪宫内被花香包围,帝王的眼神浑浊,却又带着解脱。
    只是看向文清嘉的时候,却又红了眼。
    “朕这辈子,自问行事尚且算无愧于心。可唯有两个人,是我对不起的。一个是她,一个是……你。”
    他说话的时候,不住地喘着气,文清嘉需要靠近他,才听得清楚他的话。
    他说——
    “清嘉,下辈子,离朕远一点吧。”
    满腹情深,他无所回报,惟愿这个姑娘离自己远一点,若有下辈子,不要再遇见他,也不要这么苦了。
    他希望她可以得遇良人,和美一生。
    而不是如现下这般,为他耗尽半生心血,一辈子不得所求。
    文清嘉的眼眶红着,泪水含在眼内,却并没有落下来。
    听得他的话,她努力的勾起一抹笑容,轻声道:“好,臣妾应您。”
    她说这话的时候,去牵了他的手,这是这一辈子,她做过最大胆的一件事。
    男人的手掌宽厚,手心却带着薄汗,他太虚弱了。
    文清嘉的泪突然便忍不住了。
    泪水落在他的手背,她却浑然不知,只是凝视着上官卓,一字一顿道:“那皇上也答应我一件事,好不好?”
    他已经没有力气说话,只是凝望着她。
    文清嘉竭尽全力,克制着泪意,含笑道:“您下辈子,记得离梅姑娘近一点。黄泉路上寻到她,记得要牵着她的手,与她——携手白头。”
    他说自己这辈子苦,可他又何尝不是?
    文清嘉并不怨恨他,也不觉得他欠了自己。
    更何况,他还给了她一个宣和。
    可他这辈子有什么?
    江山不过是他的负累。
    他所爱不得,所求不得,与挚爱未曾生离,却先死别。
    所以……
    “若有下辈子,愿您得偿所愿。”
    ……
    皇帝去后,文清嘉几乎三日水米未进。
    秦书宁担忧不已,与上官宣和二人想尽了办法,最终还是让两个孩子陪着她同吃同住,才勉强将她的神智拉了回来。
    那之后,文清嘉大病了一场,足足半年才渐渐地有所好转。
    彼时上官宣和已然登基为先帝,而文清嘉,也从皇贵妃成了太后。
    她从昭和宫中挪到了慈恩宫,往日里随着她的旧物也一并搬运了过来。
    秦书宁怕她住的不习惯,一个劲儿的嘱咐下人。倒是文清嘉见她这模样,不由得轻笑道:“放心,哀家没有那么娇气,不必嘱咐的那么仔细。”
    她招手让秦书宁过来,婆媳二人坐着说了一会儿话,又留了秦书宁吃饭。
    这些年,她们相处愈发的好,因着上官宣和忙,陪着她的,都是秦书宁。
    待得要走的时候,秦书宁却又顿住脚步,让下人们出去,自己轻声道:“母后,有句话说出来,臣媳知道十分自私,可还是想求一求您——臣媳知道您心里苦,可皇上只有您这一个长辈了,您别抛下他,快点好起来,好不好?”
    听得她这话,文清嘉先是一怔,继而招了招手,轻声道:“好孩子,你过来。”
    秦书宁一眼走过去,蹲在她的膝边,仰头看她。
    小姑娘如今已为人妇,可眉眼里还满是澄澈。
    多干净的眼神。
    文清嘉爱怜的摸了摸她的发,道:“哀家这些时日病着,吓到你们了吧?”
    秦书宁摇了摇头,道:“母后,我们担心您。”
    她的孺慕之情,让文清嘉的心里和软,轻笑道:“你们的心,哀家知道,哀家答应你,快点养好身体。”
    她说到这儿笑了笑,又道:“况且,哀家也不苦,哀家还有你们呢,若是就此撒手去了,我也放心不下。倒是先帝……他太苦了,幸好他已经解脱了。”
    有些时候,人死了,反倒是比活着更幸福些。
    她这一生,并非不幸,相反,嫁给了先帝,一生荣华富贵,如今又有子孙绕膝。
    纵然无爱,可这世上,又有多少人是可以得到爱的?
    嫁给先帝,她一点都不后悔,只是如他所言,所有下辈子,不要再遇见他了。
    并不是她不想,只是,她希望先帝与梅姐姐能够一生福泽绵延。
    ……
    文清嘉当真如她所言,那之后,便渐渐地好了起来。
    她身体康泰的活了许久,儿孙绕膝,颐养天年。
    她死的那年,已然是永熙十八年。
    文清嘉的死,让上官宣和大受打击。
    纵然知道这两年母后的身体已然大不如前,可她真的撒手人寰的时候,上官宣和还是眼前一黑。
    守孝一月,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秦书宁也不比他好到哪里去,可见到他的状态,只能强撑着,幸好宫中之事,她还可以支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