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今天登基了吗》正文卷第三百四十二章外室

公主今天登基了吗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百四十二章外室
    赵盈一副要同他明人不说暗话的架势,沈明仁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自己是在何处得知赵盈至此,要她才一上位,就想要了他的性命。
    亦或者,她并不厌恶他,只是冲着沈家而来?
    沈明仁许久不这样跪人,司隶院大堂上的地砖更与别处不同,是赵盈特意叫内府司寻了来交给工部的,阴寒至极,人跪在上头更加受不住。
    冰冷刺骨,膝盖已经开始隐隐作痛。
    既然支走徐冽和周衍,沈明仁也就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不敢说不能问的了。
    他双手垂放在膝盖上,轻揉了两把,人在笑,声却沉闷:“公主为什么这么想要置臣于死地呢?”
    平平淡淡问完一句,沈明仁眉眼弯弯抬起头来。
    赵盈记忆里的沈明仁,就是这个样子的。
    前世未嫁时初次遇他,在太液池边上,惠风和畅的日子里,阳光也正好。
    那天沈明仁身上一席绛紫常服,精美的刺绣上全都辅以金银线,他整个人都在发着光,耀眼且明朗。
    好看的郎君她实在见过不少,沈明仁这般的,她头一遭遇见。
    嫁给他之后,他朝中再忙再累,回了家也都是笑脸。
    情到浓时,一口一个“我的公主”,她每每听来,都是别样滋味。
    那时候又怎么想过,明朗少年最爱笑的那张脸上,藏着的是这世上最龌龊肮脏的一颗心呢?
    赵盈摇了摇头:“你觉得孤何以想要你死呢?”
    他的确是聪明人。
    赵盈也压根儿就没想要瞒过他。
    自从沈明仁跟赵澈搭上关系后,她嘱咐过杜知邑,要格外留意沈明仁的一举一动,他既同赵澈过从甚密,赵澈后来每回出宫,或明着登门,或暗里在别处约见,实际上都没能逃过杜知邑的眼。
    哪怕是杜知邑跟着一块儿去福建那几个月,沈明仁的身边也有人紧盯着。
    所以她确实是很好奇,沈明仁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和自信,还敢问她这样的问题。
    暗娼门子他去过,姜府私下里也走动过。
    从赵婉到姜幼烟,沈明仁也可谓是广撒网,坐等鱼儿上钩了。
    真是不要脸。
    沈明仁抿进了唇角,仔细思考着赵盈的问题:“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臣或许偶有唐突冲撞之处,可也皆因臣心中只公主一个,失态失礼之处,臣也曾告罪,也因此而……”
    “沈明仁。”赵盈眼皮往下压了压,“京西大柳树街你养了什么人,要孤提醒你吗?”
    “你怎么会——”
    沈明仁断断是没有想到赵盈知晓此事的,震惊之余,面上更闪过慌乱。
    这件事原也不是今生才发生的。
    前世沈明仁就一早在京西大柳树街上了个女人,一个极漂亮的女人。
    不过他瞒的特别好,把那女人藏得也好。
    以至于她下嫁之前,连宋太后和昭宁帝都未曾察觉半分。
    成婚数月,他即便是休沐日外出,也鲜少有晚归的时候,是以她从没有起过疑心。
    是成婚半年,赵澈同她说,阿姐,你知不知道驸马在大柳树街养了个外室。
    那时候沈明仁已经把那女人养了长达四年之久。
    后来沈明仁是怎么说的来着?
    赵盈想起来面色就发冷。
    他说白氏孤苦无依,是他在老家时候就认识的姑娘,家道中落,自幼与他相识,彼时他在老家无人照拂,更没有人把他当主子看待,是白氏支持他,鼓励他,他寒窗苦读,才有了后来出人头地的日子。
    被沈殿臣接回京之后,不敢张扬,唯恐惹沈殿臣不快。
    一直等到他地位稳固,才敢派人到老家寻访,这才知白氏家中遭贼,她早不知所踪。
    再往后头,便是千里寻亲的投奔戏码了。
    白氏跋山涉水的找到京城,没敢登内阁首辅的家门,在沈府外不知蹲守了多久,才终于寻着一个四下无人,能与沈明仁单独说上两句后的机会。
    打那时候起,沈明仁就下了决心要把白氏养在身边。
    他还没成家,高门大户里的嫡子成婚之前先养外室是家族中绝不容许的,更何况沈殿臣对他寄予厚望,本就希望他能尚主,为沈家延续荣耀。
    既然是要尚主,就更不能沾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故而沈明仁是一直瞒着家里的。
    给白氏置办外室宅院的银子,也是他多年来积攒下来的体己钱,还有他当初被沈殿臣接回京后,为了安抚弥补,给了他几样他母亲生前之物。
    他为了养白氏,甚至将他母亲遗物拿去典当换银子。
    可真是情深似海。
    赵盈想,她当年真是猪油蒙了心。
    压根儿没从这些事上发觉沈明仁对白氏的情根深种,只一味信了沈明仁的鬼话,觉着他是为报幼时白氏鼓励支持的恩,又心存仁善,见不得姑娘家落魄受苦。
    白氏既然一路投奔至京城,他断然没有把人赶走不理会的道理。
    所以把人养在京中,也是他重情重义的表现,并非是用情至深。
    白氏还是她安排人送走的。
    新婚的小夫妻最是浓情蜜意的时候,饶是沈明仁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再怎么好听,赵盈心里还是有了隔阂,容不下白氏。
    她甚至不放心沈明仁安排人离开京城,那会儿也不知是怎么想的,一面信了沈明仁对白氏无意,一面又怕沈明仁阳奉阴违。
    她并没有为难白氏,更没有要了白氏性命。
    毕竟那时候为了赵澈的前路,她手上已经沾染了不少无辜之人性命,实在不愿再多白氏这一条命。
    吩咐人送走白氏后,她和沈明仁的生活一切如旧,好似这件事情从不曾发生过。
    沈明仁没有打听过白氏下落,一直到她死前——
    “你既然有一心爱慕的姑娘,纵使她出身清贫,只要身家清白,你有什么不能告诉你父亲的呢?”赵盈思绪戛然而止,冷眼看向堂下早变了脸色的沈明仁,“偏偏要做这幅样子来恶心孤。”
    沈明仁喉咙滚了两下:“你怎么知道的?”
    “小沈大人总是对孤殷切,满心满口说的都是一往情深,孤这人生来多疑,后来宫中几次见你与赵婉之间颇有些暧昧,再兼你私下走动姜府,姜家小姑娘和你是不是关系也挺好?”
    赵盈挑眉,倒没有不回他的问题:“孤那会儿就在想,沈明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人一旦有了想要探索下去的心,总更想要获知更多旁人所不知道的信息。
    可这人呐,也是最经不起探查的。
    小沈大人胆子不小,敢把人养在京城,就没想过有朝一日会被人察觉?
    你这京城第一贵公子的名号,是多少闺中少女给你传出来的,小沈大人温润清直,可要是让人家晓得你尚未成家,先养了个外室,这名声便也就坏透了。
    所以孤说,小沈大人你对那位白姑娘一往情深,连自己的前途都可以拿来冒险,也要把人养在京城里,不再叫她受委屈吃苦,先前种种,又是何苦来呢?”
    赵盈叹着气,已经缓缓的站起身来:“孤生来不信命,更不信什么情情爱爱的事儿,所以对你,孤从没放在心上。
    但你要知道,孤不在意你是孤的事,你两面三刀,阳奉阴违来恶心孤,孤便绝容不下你!
    沈明仁,党附逆王,谋害皇嗣,这样的罪名,你觉得,沈家能不能为你担当得起?”
    她话锋一转,又扯到他的“罪状”上来!
    所以赵盈她果然是打算一箭双雕。
    除去他的同时,更打压沈家!
    可是她怎么能……
    “公主监国,只手遮天,现如今我就算喊冤喊屈,也不会有人帮我出头,更没有人能帮我出头。”沈明仁挺直腰杆,“只是公主,朝局不稳,人心惶惶,皇上只是病了,但还健在,你真的敢贸然动沈家,动我父亲吗?”
    他未必是威胁。
    赵盈太知道沈明仁了。
    他有时候真的是自信过了头,也不知道究竟哪里来的这种莫名的信心。
    赵盈倏尔失笑:“一个沈家罢了,天下氏族何其多,没了你沈家,自然有别家。
    沈殿臣做了几十年的内阁首辅,可大齐的朝堂,大齐的内阁,并非没了他就全然乱了套。”
    她一面说,一面摇头步下来:“有时候觉得你聪明,有时候又觉得蠢笨不堪不中用,沈大人,看来你是不想认罪了。”
    ·
    世人眼中那位冰壶秋月的沈家小公子朝夕之间成了司隶院中阶下囚,这样的消息一经传开,令京中众人瞠目结舌。
    罪名更是离谱。
    一年多时间以来谁不知道,沈明仁追在永嘉公主身后,整日只晓得围着永嘉公主转,现在却说他党附逆王,昔日于宫中暗使手腕,谋害皇嗣。
    这都哪儿跟哪儿的事儿啊?
    后宫里的事情,他一个外臣是怎么插得了手的呢?
    偏偏司隶院外告示说得清楚,这案子就是惠王殿下翻腾出来的。
    有惠王殿下做首告,哪怕宫里头那个早被杖毙,这事儿……这事儿好像也没什么可疑之处。
    京中一时人心惶惶,姚玉明找上门来的时候,赵盈正闲坐庭中剥莲子。
    “你好闲,怎么这时辰到司隶院来?”
    姚玉明脸色算不上好看,见了赵盈也没正经见礼,只是见她剥莲子,眉眼一挑:“手不疼吗?”
    也疼,但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这样的习惯。
    她没回答姚玉明这个问题,努嘴示意她坐:“有事儿快说,后半天我大概还要见一见沈阁老,陪不了你多久。”
    姚玉明闻言更是皱了下眉:“你还真打算动沈家啊?”
    话出了口,见赵盈面色寡淡,便兀自一摆手:“得,当我没问,朝廷里的事情横竖跟我没关系。我今天来,是因为京城风云起,你扣押沈明仁在堂,弄得人心惶惶。
    我母亲素来不过问朝廷事,如今在府中也是愁眉不展,一个劲儿的念叨这京城的天真是要变了。
    永嘉,我不知道你究竟想做什么,更无意插手,只是你如今上位,监国摄政,总不要忘了当日与我的承诺才好。”
    “我没忘。”
    赵盈横扫过去一眼:“你要的人,我不是已经给你送到你的别院去了吗?
    姜氏是重罪,满门抄斩,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