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今天登基了吗》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一章是人祸

公主今天登基了吗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百三十一章是人祸
    此话一出,矛头直指赵澄。
    天象如此,他甚至都无可辩白。
    姜承德倒是想开口,昭宁帝却哪里给他这个机会呢?
    “陆卿,你只说可有解此凶象之法?”
    天子金口一开,便定死了此乃凶象。
    天象主大凶,赵澄自然就是大凶大恶之人。
    不但克兄弟亲族,连大齐江山也一并危及。
    他今天没有来上朝,倒算是一件幸运事,否则立于这太极殿上,该如何自处?
    昭宁帝这话一出了口,他有再多的委屈不甘心,也只能先请罪。
    赵盈是听见姜承德倒吸了口凉气的。
    不过太卜寺好似真的只是为天象以及泰山崩之事才进言,并非是要针对赵澄。
    “启禀皇上,此天象已有时日,眼下朝中大事,臣……不敢妄言。”他话到此处,稍又顿声,“至于瑞王殿下——天象所示,乃是冲撞紫微帝星,方有如今这些大变故。最好是能将瑞王暂且迁出京城,三个月内不要再随意走动,也不要再面见天子,若三个月后,斗转星移,天象之危尽解,便也就无碍了。”
    “皇上——”
    姜承德闻言便就慌了神。
    离开京城三个月意味着什么?
    朝臣才刚刚请立太子,太卜寺一番天象之说就生生将赵澄给困住,现在把人弄出京去,往后还不定怎么样呢。
    经过这件事后,昭宁帝的心里会怎么想赵澄?到时候就算天象之危尽解,还会不会把赵澄召回京都是得另说的事儿。
    更别提京城里还有一个赵盈在。
    姜承德快步至于殿中,双膝一并就直挺挺跪了下去。
    然而昭宁帝显然没打算理会他,径直去问太卜寺卿:“只是把他迁出京城,父子不见,便可解眼下危局?”
    跪在姜承德身侧的人又点头。
    姜承德越发心惊:“可是皇上——”
    “姜大人。”赵承衍清冷的嗓音在殿中响起,自头顶横梁绕了三场,再落回众人耳中,“事关江山与天子,姜大人该不是还想要为赵澄说个情吧?”
    昭宁帝冰冷没有温度的眼神扫过来时,姜承德登时觉得头皮一炸。
    他当然知道是不能开口的。
    于是他咬紧牙关,再不发一言。
    ·
    散朝后旨意派下来的极快,昭宁帝甚至为赵澄选了个好去处——给宋太后守陵。
    那地方就在京郊,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
    众人一见旨意,又听是把赵澄送去皇陵,大多也就猜到了天子用意。
    赵澄气恼,在府中不知摔碎多少珍宝瓷器。
    底下的奴才进门要收拾,姜承德黑着脸把人全都呵退出去:“你现在拿这些死物撒气又能怎么样?传到你父皇耳朵里,只会让他觉得你心生怨怼,对他有诸多不满。
    这样的风口浪尖上,你还要对天子心生不满,不要命了?”
    赵澄咬牙切齿:“我偏不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姜承德横一眼过去:“我也不信,但皇上信了,你连分说的机会都没有。
    泰山崩了,对皇上来说,那就是顶要紧的大事。
    他再不信神佛之说,事实摆在眼前。
    若没有泰山这一崩,太卜寺又哪有御前回话的分量?”
    “您说,会不会是赵盈……”
    姜承德先打断他的话:“气急了也不要胡说,她胆子再大,也不敢擅动封禅之地,一旦为人察觉,她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皇上砍的!
    这一年多以来天灾人祸却是不断,今次泰山崩,说不得就是个天灾。
    只不过太卜寺借题发挥,就只能是有人故意为之。”
    他一面说着,深吸口气,缓了缓:“现在这种时候,离开京城也有离开京城的好处,好在就是到皇陵去给皇太后守陵,也不至于说把你弄到十万八千里的去处。”
    赵澄心里可不这么想。
    他本是来回踱步的,乍然听了姜承德这话,再没挪动半分:“您觉得离开京城有好处?是,现如今风口浪尖之上,要说留在京中,我还是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所有的阴谋算计都冲着我一个人来。
    离开京城去了皇陵,反而落了个清净!
    可是您别忘了,京中赵盈虎视眈眈,我这一去三个月,她占尽上风。
    朝臣刚刚请立太子,我一走,他们倒又全都不吭声,没人再提这茬事儿,父皇会怎么想?
    那分明就是我唆使怂恿,是在给我自己谋夺太子之位!
    但是他们继续上折,又会怎么样呢?”
    赵盈能用太卜寺借着泰山崩之事把他弄出京,难保下次不能借着太卜寺的手,再捧出个真命天子来!
    姜承德知道他担心什么,但眼下他也已经无计可施,只能尽可能的安抚赵澄翻涌的情绪:“你只管去,京中一切不是都还有我吗?”
    赵澄闻言眉心又拢。
    有他?
    是,从前凡事都听他的,倒没出过什么纰漏。
    甚至当初他们只要做壁上观,赵盈就已经出手先后扳倒了刘家和孔家,连赵清也没落着好。
    但现在呢?
    赵盈神不知鬼不觉谋划了这么多,他却毫无察觉。
    被罢出内阁几个月了,父皇也没有要他重回内阁的意思。
    赵清死了,赵澈废了,赵濯出嗣,朝中形势看似是一片大好,实则却不然!
    好的只有赵盈,没有他赵澄半分。
    现而今这朝堂中,刑部归了宋子安,那是个打小就跟赵盈更亲近的主儿,更别提上次扬州府事了。
    吏部更不用说,户部有宋云嘉在,就连两个侍郎如今心里也更偏着赵盈多一些。
    工部自从没了孙其后,也渐次不听他的调遣,他的好外祖父手里,不也就捏着一个礼部吗?
    那兵部中他倒是还能说上几句话,只是从去年两场战事,徐冽赋闲在京,地位又非同寻常。
    御史台、太卜寺,还有赵盈她自己手里的司隶院。
    放眼朝堂,论人脉论根基,细细想来,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竟然还比不上一个赵盈!
    “外祖父。”赵澄很快冷静下来,看着满地狼藉,声音再没那么平稳,“燕王与晋王,都是心向赵盈的。赵乃明联姻柔然公主,这主意是燕王出的,他能回京,托了燕王的福,您觉得,他心里向着谁?
    淮阳郡主拿姚玉明当眼珠子一般,父皇上次在清宁殿警告过您之后,姚家上的那道折子,您又怎么说?
    外祖父,这京城中,就算有您坐镇,难道我真的能放心离去,直奔皇陵,一住三月吗?”
    ·
    “他当然是不肯走,可也由不得他不走。”
    赵盈端的是云淡风轻,甚至连多余的眼神都没分给薛闲亭。
    薛闲亭见她这幅模样,剑眉越发皱起来:“泰山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崩了?”
    “世子慎言!”周衍倒吸口气,扬手把他的话给打断。
    连徐冽也丢了个白眼过去。
    薛闲亭只当没看见,还是问赵盈:“真的跟你没关系?”
    不要说是他,就算是宋怀雍和辛程他们,对此也始终存了个疑影。
    这件事发生的实在是太突然了。
    封禅之地,前后七十余年未曾有过崩塌之事,如今这个时候,说崩就崩了?
    泰山崩了的消息刚刚传回京城,太卜寺卿就又在太极殿上把天象之事重提,这真的是巧合?
    天下大多巧合都不是真正的巧合。
    那些看似不经意凑在一起的事,往往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他们会这样怀疑,昭宁帝又怎么会不去想?
    毕竟赵澄这一离开京城就要去三个月,而且还只是说,暂时三个月。
    三个月之后,天象如何,眼下冲撞紫微星的危局究竟能不能解,还不是要问太卜寺吗?
    赵盈成了既得利益者,那巧合若是阴谋,就只能是她施的诡计,做下的局。
    赵盈高高挑眉:“好端端的,我为什么要搞出这样的事情来?泰山若崩,非同小可,万一有人起了疑心,要去追查,我但凡露出丁点痕迹,都是死无葬身之地。”
    “兵行险招,未尝不可。”薛闲亭太了解她了。
    她眼下这个德行,那样漫不经心的语气和态度,这件事情八九不离十就是她干的!
    他咬紧了后槽牙:“赵盈,我看你是疯了。”
    一旦东窗事发,连赵承衍都不会护着她半分!
    宋怀雍闻言,头皮一下子就炸开了:“元元,你真的——你怎么会?”
    “你们就没发现杜三近来总不露面吗?”
    赵盈翘着二郎腿,晃了晃鞋头:“从回京之后,他就神龙见首不见尾,你们就没人留意过?”
    杜知邑?
    这要问宋怀雍。
    他那个人本来就独来独往惯了,薛闲亭和他更彼此看不顺眼,若没有赵盈在,二人私底下根本就不往来。
    他也只是跟宋怀雍走的近些,后来多了个辛程。
    不过辛程就是那种人,跟谁都处得来,就是跟谁也不会真正交心。
    指望他去留意杜知邑近来如何,那是开玩笑了。
    于是众人的目光便投向宋怀雍。
    宋怀雍也是此时才去回想,好像从他们自福建归来,他也有日子没见到杜知邑了……
    朝廷里事情多,国丧期间本来也不能到外头去小聚赴宴,走动自然比从前更少一些。
    如此说来……
    他沉着脸色:“他帮你办的这件事?你真的疯了不成?我看他也是疯了不要命!那是什么地方,你们怎么敢?”
    这样发生山崩还能是因为什么,指定是被炸的。
    痕迹太明显,只要留心细细查看就一定能查出端倪来的。
    赵澄因为这件事被发落出京,如果查出端倪,矛头直指的就只有她一个人!
    宋怀雍一时坐不住,拍案而起:“你做这样的事情,跟我们任何人商量过吗?”
    辛程眼角抽了下,心道不好。
    徐冽已经开口先劝:“殿下做事自然有她的用意和章程,小宋大人再生气,也总要听一听殿下怎么说。”
    他们这些人是奉殿下为主君的,那就是君臣有别。
    宋怀雍是表兄,身份跟他们不一样。
    私下里怎么着都行,当着臣下的面,这样呵斥诘问于殿下,殿下面上挂不住,一旦僵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