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今天登基了吗》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七章畏罪潜逃

公主今天登基了吗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七十七章畏罪潜逃
    闫达明的兵符并没有立时交出去,反而黑了脸跟赵乃明二人闹了个不欢而散。
    钦差卫队包围定安伯府是当天下午发生的事。
    赵乃明他们离京的时候带了三千人,其中有八百是徐照从禁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像闫达明这种封赠流爵的伯爵府邸,常驻府兵也不过八百人而已,是以钦差卫队要把伯爵府团团围住还是轻而易举的事。
    赵乃明和杜知邑商议后甚至决定从长街口就拦下往来行人。
    严肃且庄穆的钦差卫队,尤其是那八百禁军,身着明光铠,手持长枪,把伯爵府那条街唯了水泄不通时,就引起了城中骚动。
    无论是长街外,还是钦差行辕外,人来人往,老百姓总是好奇非要凑个热闹。
    这样的热闹一直对峙僵持到了黄昏时分。
    赵澈捏了块云片糕往嘴里送,糕上松了一小块儿,乳白色的糕点顺势掉在他宝蓝色长衫上,正好落在金线绣出的花蕊中。
    他低头,噙着笑拍掉:“福建总兵手握重兵,深得父皇信任倚重,咱们把事情闹得这么大,真的合适吗?
    跟他要兵符他不给,立出圣旨来他真能抗旨不尊吗?
    既然他不能,还不是要把兵符乖乖交出来。”
    赵澈说话的时候是没有吃东西的,剩下半块云片糕被他放在手心上,就那样摊开来,他抬起眼来去看赵乃明,眼底确实都是困惑:“王兄的目的难道不是收了他的兵符,防止他令军中骚乱,拥兵自重,对咱们构成威胁吗?”
    说他扮猪吃虎他还真是把这场戏演到底。
    其实他们自京城一路到福州来,这也有月余时间的,赵澈未必不知道他们看穿他骨子里是个什么东西,却还要装出这幅做派来恶心人。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他们这些人,人人脸上戴着一张假面,成日里你骗骗我,我哄哄你。
    如果真的回想起来,那最难得的一点真诚,居然是出现在赵盈身上的。
    赵乃明捏着眉心笑了笑:“要他的兵符做什么?他拥兵自重,难道现在立时反了?
    他是怎么得了这个伯爵封赠,三郎你不记得了吗?
    皇上最恨的是什么,闫达明靠这个起家的,他这辈子都不敢忘。
    这十几年的时间跑到福建来,仗着山高皇帝远,潇洒快活,骨子里他真不怕吗?”
    他还是怕的。
    福建一省的兵力不足以支撑他反叛谋逆,可是闫达明要真的有这样的心思,他还有一个选择——通敌。
    昭宁帝的江山稳不稳固,他从军行武多年,各地驻军实力如何,心里还是清楚的。
    归根结底还是怕。
    怕的是成王败寇。
    反正现在这样也能享尽荣华富贵,跟自立为王根本就没有区别,是以用不着冒那个险,万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烟消云散,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赵乃明揣摩人心有一手,杜知邑更是个中好手,至于赵澈,这狼崽子也是明白的。
    闫达明不会,更不敢。
    不交出兵符是他最后的倔强。
    也或许闫达明脑子就是不太好使。
    赵乃明是没想通负隅顽抗能够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这样的抵抗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早在朝廷下旨令钦差往福建详查福建一众官员多年来贪赃枉法之时,结局就是注定的。
    ·
    闫达明选择了交出兵符。
    但是他人没出现。
    那枚象征着权力的兵符是由钦差卫队的卫队长带回钦差行辕,交到赵乃明手上的。
    那会儿天色已经黑透了。
    夜幕下铜制镀金的兵符越发冰冷,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围观凑热闹的老百姓早散去,各自归家,只偶尔还有那么三五个好事之徒,来来回回不肯走。
    赵乃明掂了掂手里的兵符:“闫达明有说什么吗?”
    卫队长掖着手摇头:“属下没有见到定安伯。兵符是伯府的大总管交到属下手上的,别的话没说,只说伯爷让属下带回钦差行辕,亲手交到王爷手上,如果王爷还有什么事情想要交办,明日一早他在定安伯府恭候王爷大驾。”
    这句话乍然听来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像是最简单的客气,也像是闫达明的退让和妥协。
    但是仔细品一品,便觉得不对。
    “为什么是明日一早呢?”
    杜知邑眉心蹙拢起来,侧目去看时辰:“这个时辰,天色虽黑透了,但也不是安寝的时候。出了这么大的事,王爷要他手中兵符,叫钦差卫队把定安伯府围了一下午,城中百姓无不知晓的,他也睡不着。
    兵符交出来,选择了退让,难道不是应该现在就等着王爷再临伯府?”
    是啊,为什么是明天一早呢?
    赵乃明腾地站起身来,手里的兵符重重拍在侧旁桌案上。
    赵澈眼皮突突的跳:“王兄?”
    赵乃明低头看,冰冷的兵符入了眼,他眼底的寒凉聚拢出冰渣:“去定安伯府!”
    ·
    人不见了。
    偌大一个伯府,钦差卫队在短短的半个时辰内,几乎翻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闫达明的身影。
    钦差卫队围着伯府,他不可能堂而皇之走出去。
    赵乃明是下了令,任何人不许出入的。
    事情闹大了,就算钦差卫队之中有内鬼,是闫达明这些蛀虫买通的人,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光明正大的放走闫达明。
    而且就连向证也不见了踪影。
    赵乃明当机立断,下令关闭福州城门,严令港口码头加派人手,一旦发现闫达明踪迹,当场扣押,押送至钦差行辕。
    赫赫扬扬的定安伯府,一夜之间被钦差查抄。
    折腾了一夜,单是账本就收拾归拢出十三口箱子。
    查抄伯府时,钦差卫队才在伯府第四进院落东南角一处并不算起眼的小院子里发现了暗道。
    这暗道修的极其精妙,赵乃明派了一小队人入暗道一路追出去,想看看究竟通往何处。
    可是等到第二天天亮,人也没回来。
    熬了一夜,赵澈哈欠连连,杜知邑冷眼看他,神色并不好。
    赵乃明就坐在这小院正堂屋里,眼见旭日东升,第一缕金芒已经洒落入屋中,摇曳出一地光影时,他才点着扶手沉声道:“看来这条暗道是一路通往城外了。”
    所以尽管他昨夜就封闭城门,也在港口码头加派人手,仍旧很难抓回闫达明了。
    “我这就让人写折子急递回京,请皇上下旨搜捕闫达明。”
    赵乃明沉默不语。
    下旨搜捕是肯定要的,但是这天大地大,他哪里不能去?
    人家说狡兔三窟,似闫达明这样的老狐狸,敢在这个时候跑路,就一定不怕被抓回来。
    怪不得负隅顽抗,又莫名其妙突然交出兵符。
    这是在羞辱他们。
    赵乃明面色铁青:“果然是老狐狸。”
    赵澈掩唇又打了一个哈欠后,抿了抿唇角:“其实他是有可能去京城的,你们不觉得吗?”
    赵乃明眯眼去看他。
    赵澈垂下手,视线并没有回应回去:“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他现在能去哪里?
    天大地大,可他这一走,就坐实他的罪状,是畏罪潜逃。
    各州府县镇很快就会接到朝廷旨意,他是朝廷钦犯,重罪在身。
    且因他当年功绩,父皇还是打心眼里看重他的,现在做出这种事,父皇一旦知道,恐怕恨不得将他五马分尸,他怎么敢轻易被抓到?”
    “但是金尊玉贵的日子过了十几年,要让他一头扎进深山老林,隐姓埋名,他肯定也做不到。享福惯了就很难再回头去吃苦,这就是老人们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杜知邑略想了想,把赵澈的话给接了过来:“殿下早就说过,福建的这些官员,在朝中一定有内应帮衬,所以闫达明这个时候回京城,也是极有可能的。”
    就好像姜承德能够给杨润哲改头换面,把他藏匿数年一样。
    闫达明离开京城十几年了,从少年郎君到现在这个年纪,音容样貌都有所改变,若再易个容——易容术也并不是多难的事。
    反正都是要隐姓埋名过后半辈子的,进了京,有人可倚仗,怎么样活不下去?
    赵乃明点着手背:“先写折子急递回京吧,他会藏匿至何处没有人知道。
    不过后路他一定是想的周全的,不然昨天夜里交出兵符时也不可能说那种话。”
    闫达明分明就是故意提醒他们,他可能会跑。
    算准了他们会连夜再入定安伯府。
    知道他从暗道离开,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耀武扬威。
    而此事的确是他们失策。
    在没有完全摸清闫达明的底细和势力前,想着先收缴兵符,在城中造势,再慢慢把人扣押下来,却没算着他早就给自己留足了退路。
    他们一样是失职。
    杜知邑一面说好,一面站起身来要往外走。
    赵澈叫了一声杜大人,杜知邑驻足回身看他,他已经从官帽椅上站起身,还是哈欠连天的疲倦模样:“我回去一趟吧,着人写了折子急递回京,我就不过来了。”
    真个吃不得苦的纨绔王爷模样。
    熬了一夜,眼下乌青明显的不得了,这会儿根本就是困极了撑不住,借故要回钦差行辕去补觉的。
    杜知邑去看赵乃明,赵乃明又不动声色点头,他索性收了脚步回位置上去:“那就劳烦王爷了。”
    赵澈撇着嘴往门外走,连礼也没同赵乃明端一个。
    等人出了门,赵乃明才嗤了声:“是狐狸总有藏不住尾巴的时候,他摆明了知道对于福建的案子永嘉另有安排,所以查抄了闫府后摆出十三口箱子的账本,他才要借故遁回钦差行辕去。
    小小年纪,做起事来滴水不漏。
    说实在的,要不是永嘉提前告诉过,我就算知道赵澈骨子里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惯会扮猪吃虎,也不会对他有这么多的防备之心。”
    “这是自然的,毕竟惠王今年才只有不到十二岁,根本都还是个孩子。
    这个年纪,哪怕是天家皇子,也略显稚嫩了一些。”
    杜知邑长舒口气:“不过王爷说的也没错,是狐狸就总会露出尾巴来。”
    他捏着眉骨:“这十三口箱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