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今天登基了吗》正文卷第二百一十章残忍

公主今天登基了吗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章残忍
    一直到三月中旬,南境频频有捷报传来。
    徐冽当日离京前戎装上殿,御前立下军令状,以半年为期,要退柔然,收失地。
    那时多少人以为他血气方刚,还是年少轻狂不知深浅的那个徐小郎君,对于他在金殿上的豪言壮语大多心存讥讽,秉持着一种将要看热闹的心态。
    这些人人模狗样的站在太极殿上,端的是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的忠君体国之态,实则私下里谁也没真正将国之重事放在心上。
    从初六捷报传回,一直到如今不过十日而已,徐冽除了射杀柔然前锋大将于阵前,又已退敌三十里,南境百姓的安稳日子,总算是被他夺了回来。
    至于先前秦况华手上丢掉的镇县,他竟也果真收复大半,也只余下了两处镇子,还为柔然人所占。
    可此役至此,柔然军心涣散,士气锐减,徐冽他上了战场就是豁出命的打法,每每应敌对阵,他比谁都冲的要快,手底下的士兵们见此,无不卖命。
    长此以往,大退柔然,指日可待。
    他原说半年为期,现在看来,也不过两三个月便可成,当日竟不是吹嘘夸大。
    捷报传回京,赵盈总算安心下来。
    辛程之事也已定。
    她那日特意着胡泰往辛家去给辛恭诊脉验伤,他确为长剑所伤,辛程还真是个不顾兄弟情分的二百五。
    春暖花开时,一切都朝着最美好的未来发展着。
    宋乐仪陪她坐在凤祥楼二楼听着戏,眼尖的瞧见薛闲亭自门口踱步进门,她拿手肘戳了戳赵盈:“他八成来寻你的。”
    赵盈品茶的动作一收,小茶杯放回桌上去。
    楼下戏台《南柯记》正敲锣打鼓的唱响,伶人粉墨登场,那一声声高低起伏,入耳来乃如仙乐,不愧是凤祥楼戏班最拿手的一折戏。
    赵盈合眼,指尖点着桌案,合着台上唱腔而动。
    薛闲亭负手而来,果然是朝她们这一桌步过来。
    走近时间赵盈面露沉醉,才没说话。
    宋乐仪看看他,再看看赵盈,抿了唇角,也不知道多什么才好。
    这事儿是得从六七天前说起。
    薛闲亭的母亲原非京中贵女,她出身凤阳,是凤阳高氏的后人。
    高氏族中在大齐一朝也曾出过一位皇后,三位贵嫔,凤子龙孙的血脉中,也留有人家高氏的血液。
    只不过是到了薛闲亭母亲这一辈,族中男丁太少,争气的更少些,也唯有她嫡长兄还算是争气能干,承袭爵位,能够支应门庭。
    可偏偏年至三十五,又因病亡故,这才弄得高家如今门庭衰落,再不复昔年盛况。
    高夫人有一同胞亲妹,十七岁时嫁清河崔氏嫡三子为妻,早年间得一女,取名晚照,今年正好十六,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岁。
    清河崔氏门第颇高,哪怕属于他们的时代早已过去,他们也仍旧保持着百年风骨。
    士族之家互通姻亲,这是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旧俗。
    但因太原王氏如今先出了一位安王妃,又将嫡女许婚河间辛氏,崔氏便也动了心思,不愿将崔晚照这个嫡长女再婚配所谓士族门阀之家。
    于是七日前,崔高氏带着她还有她年仅十二岁的幼弟,以探亲为由进了京,住进了广宁侯府中。
    这是为什么而来的,连宋乐仪都在她们母女进京当日看出端倪。
    薛闲亭为此几天不回家,成日不是住在他的别院,就是外头客栈中下榻,把崔高氏弄的好生没脸。
    他坐了许久,楼下戏台上出将入相换了下一折,赵盈还是合眼不动。
    他给宋乐仪使眼色,宋乐仪撇撇嘴,无奈去拍赵盈手背:“元元,薛闲亭来了。”
    赵盈不得不睁开了眼,也没正眼瞧他,只拿眼角余光瞥去:“你不回家,跑到这里来听戏,是铁了心要让崔大姑娘成为全京城的笑话吗?”
    她太淡漠了,薛闲亭纵知她无此心,也还是胸口一顿,似被人重拳击打。
    宋乐仪有心说和,可实在不知这件事上能如何劝说。
    目下的情形与昔日太液池边又不相同。
    那时元元还没想做皇太女,那时薛闲亭身边也没多出一个娇滴滴的高门表妹。
    可是在扬州府时,薛闲亭曾说过——终生不娶。
    她咬了咬下唇:“你也不要总跟侯爷和夫人置气,他们就你这么一个独子,从小到大难道还不够顺着你心意吗?你随心所欲了二十年,如今就算对崔大姑娘无心无意,也该好好去说。
    况且那清河崔氏虽早不复盛况,可百年门阀士族风骨犹存,人家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于他们这样的士族大家而言,正是一样的道理。
    你何苦来把关系弄的这样僵呢?”
    说来也可笑,好好的清河崔氏女,倒成了烫手的山芋一般。
    她父亲母亲倒也真是舍得。
    薛闲亭面色越发沉下去:“你们全然替她着想,怎么不替我考虑?”
    赵盈横去一眼:“替你考虑什么?情不情愿,一家人关起门来把话说开了,你真不愿娶她,叫你姨母早日带她回清河去,如今这样算什么?”
    “你怎知我没与母亲说过?”薛闲亭咬着后槽牙,“我这辈子心里只有一个人,爱不得,求不得,旁人我都不将就,哪怕孤苦一生,我也绝不将就。
    她们借探亲之故上京,在侯府住下,来的本就唐突,他表明态度,母亲也再三劝过,仍不肯走,不就是拿女孩儿家的名声来逼我就范吗?”
    赵盈啧声,一时也无话。
    “我心烦,是想来听戏散心的,在门口看见了你的马车,才知道你们在这儿,不是特意寻你而来。”
    赵盈何尝不知薛闲亭心性。
    他是君子,不会真置姑娘家名节于不顾。
    这二十年来崔高氏也未曾如何往京中走动,可那到底是他嫡亲姨母和表妹,他也没冷清冷血到那个地步。
    叫他困扰至此,连家都不愿回,多半是崔高氏赖上他,而非是他不敬尊长,不顾崔晚照名节。
    只是他人坐在这儿,总不能顺着他的话去骂崔高氏母女,那岂不火上添油,越发叫他心中不忿。
    宋乐仪掩唇咳嗽:“那你打算一直这样拖着啊?她们固然有她们的不是,可你说这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孽,崔大姑娘正值妙龄,要真折在这上头……”
    薛闲亭眉心微拢:“我想了好几天,就是不知此事到底是我姨母的主意,还是她们母女二人商量妥的。
    她是晚辈,我母亲又不能直接去问,我家中又没有同龄的女孩能去跟她说这个。”
    他一面说,一面把目光投向宋乐仪。
    宋乐仪瞳孔一震,连连摆手:“我跟你非亲非故,你别扯上我啊。”
    薛闲亭又叹气:“满京城无人不知我心意,你是元元的表姐,去见她一面能掉块肉吗?”
    “她不能,但她不去。”赵盈拦在宋乐仪前面开口回绝,眼神冷凝,睇向薛闲亭,“你铁了心不肯娶她的?”
    “你明知故问?”
    他似动了怒,赵盈却恍若未见。
    她心性越坚后,就越发懒烦去哄一哄薛闲亭。
    若说心中有没有愧疚感,她当然有。
    薛闲亭的一腔情意,总是她辜负了的。
    可她有那么多要紧的大事要去做,她以薛闲亭为此生挚友,却对他提不起半分男女情爱之谊,她做所种种,不曾亲口拒绝,却也差不离。
    他早看清她的心思,只是自幼年起就在她身上付出了满腔真情,到如今十几年过去,很难收回。
    她回应不了,不是没想过慢慢疏远。
    但薛闲亭身后是广宁侯府,而她——这条至尊之路太难走了,就算是有朝一日她登高台称帝,孤家寡人的滋味不好受,她身边的这些人,原本就不多,扪心自问,她也确实舍不得薛闲亭这个朋友。
    但也只能是朋友。
    赵盈在他坐下这么久之后,终于侧目过去,正眼看他:“你知道杜三和辛二先前都跟我说过差不多的一件事,是什么吗?”
    薛闲亭摇头说不知,心里却隐隐猜到或同终身之事有关。
    果不其然,赵盈收回目光,冷冰冰开口:“系出高阁,蕙质兰心,在该谈婚论嫁的年纪,若得一人,堪为家族宗妇,为正室发妻,不拘是谁,都为良配。”
    宋乐仪呼吸一凝,下意识去握赵盈的手,上了力道,是在示意她住口。
    她忙去观薛闲亭神色,秀眉紧锁。
    薛闲亭似笑非笑,看那神情他本该是怒极的,却偏偏还在笑。
    “薛闲亭,元元她只是——”
    “赵元元,心是我的,你还能强逼我与他们一样不成?”
    赵盈从宋乐仪手中抽出手:“我没说过,也不这样想,只是你,从不曾似他们那般考虑过此事。
    你是侯府独子,侯爷和夫人本该对你寄予厚望,却自幼骄纵你,有些事,到如今,你该看开,也该叫他们放心。
    清河崔氏女,其实与你才算良配。”
    广宁侯府屹立朝堂几代不倒,朝堂上总有他薛家一席之地,薛闲亭用不着非要娶什么权臣嫡女来维系他今后在朝堂上的地位,是以清河崔氏这样门风清贵的簪缨世族,与他本是绝配。
    “我,不,娶。”
    薛闲亭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倏尔起身来。
    赵盈一抬手,转手扣在他手腕上:“话我跟你说明白了,你既仍是此心不改,替我请她到云逸楼小聚,我来见见她吧。”
    他驻足,手腕一转,抽出手来:“你?”
    赵盈抬头看去:“我难道不是最合适的?”
    的确合适。
    她也的确无心。
    他一向自诩最了解她,却不知她何时心坚似铁。
    他就差把心剖出来给她看……也不是,她不在意,这不是她想要的,他就算剖出一颗真心捧到她面前,她也不会多看上一眼,因为没必要。
    此事于她,乃是浪费时间的一桩事。
    是他痴了。
    薛闲亭神色很快恢复如常,淡淡说了一声好:“明日成吗?此事尽快解决最好,不然她苦恼,我也觉得烦。”
    赵盈说好:“南境大捷,父皇近来心情好,徐冽给我长了脸,这些日子朝廷里姜承德也不会上蹿下跳对付我,我能有些清净日子,是以无事,就明日吧。”
    他低头深看了她一眼。
    宋乐仪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