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奠定了起点》正文卷第113章叔侄的临场戏

开局就奠定了起点最新章节目录
   陈辰忽略有些士子对陈正华的鄙夷眼色,对视问道:“这位公子,您是认识我么?”
    如何会不认识?
    那张脸的轮廓,那双丹凤眼,如此好认别。
    假使这都认不出,脑补将那张脸上个暗黄色,在眼角涂个胎记。
    陈正华为了确切的确认,他就是这样做的。
    确认之后,是大大的震惊啊。
    他家的大侄女生的这般好看。
    震惊过后,是憋闷啊。
    那她之前还耍着自己一通逗玩?
    大侄女实在是太坏了,亏自己还一心念着她的好。
    陈正华在心里一通抱怨,更多的情绪,却是油然而生的高兴,因为不用再担心她嫁不出去了。
    复杂的心绪下,陈正华没有忽略她为什么会这样问,不难猜出是在提醒自己不要相认。
    所以,他故意装作刚反应过来,讪讪一笑:“不认识,姑娘与学生的一位故人有些相似,所以一时认错了人,还请姑娘不要责怪学生冒犯。”
    这种解释———真是太通用,太俗套了!
    众士子暗暗腹诽。
    “原来是这样啊。”小桃一脸恍然,又问回刚才的话:你们在看什么呢,我家小姐看你们围着一堆,很好奇才过看个热闹。”
    话一绕回来,众士子又扮演路人甲乙丙丁的角色,默不作声,谁也没有打算开口。
    陈正华还在思量小侄女不想认他,到底是几个意思,听小桃的问话,脱口而出就道:
    “是这样的,学生写的首诗还差一句,我们始终都无法想出最适可的那句。”
    什么我们?
    你写的诗关我们什么事,非要让我们在佳人面前丢人现眼啊,这家伙坏透了。
    你能写出三句,我们一句都想不出,这不是在打我们的脸么?
    有的士子心里不乐意他的回答,当然不会承认是他们上赶子要比谁能最先想的出诗句。
    闻言,陈辰面上继脸展露出的好奇,及蠢蠢欲动的兴致恰如其分:“不知是什么诗,可否让我一观?”
    “我家小姐非常喜爱诗文,也喜欢写诗,有时因为无法补上一句好诗的遗憾,而茶不思饭不想。”
    小桃那个操心。
    生硬的解释,是为了替挽回小姐一些脸面,毕竟一位姑娘跟这么多男子要唠嗑许久,总不合适。
    这一解释,所有人都知道她家小姐为了诗文,是可以废寝忘食的,更何况只是远远站着跟一堆士子说几句话?
    陈正华目光炯炯,面带微笑道:“原来姑娘也是喜好诗文的同道中人,那就不妨替我们想想怎么补上这一句。”
    什么叫替我们?
    他也好意思说出口,没脸没皮。
    一群男子汉想不出,要让弱女子帮忙。
    刚才不爽陈正华让他们丢脸的士子,又在心里暗恼,这次他决定站出来讥讽他,一舒胸中闷气:
    “是极是极,季玉兄煞苦心神想出三句佳句,要是因为最后一句的缺失而不能成诗,那是何等的遗憾。”
    “仁兄说的是,季玉兄的大作岂可就此埋没。还请姑娘替季玉兄补上那一句诗。”
    接下来的附和声继起。
    陈辰眼眸闪亮,浅笑安然:“诸位公子不觉得我冒昧就好,且让我先看看那三句诗。”
    “姑娘请看。”陈正华拿起镇纸,抽出诗文展示。
    微风摇绿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陈辰思考片刻,就道:“待我泛红光”
    “好!俨如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此句当为全诗主句。”
    有士子立刻就赞道。
    好什么好!被女子压过一头还轰然叫好。有的士子蔫酸。
    多数士子却是震惊不已,这位姑娘好文采,这么快就想出一句绝佳的诗句。
    实在是令人汗颜,而我等………不提也罢。
    小桃看他们吃瘪难堪的神色,心中不无得意。
    这么多堪称饱读诗书的正经读书人,竟然还不如我家小姐一介女子。
    陈辰面色平静,唇畔微弯。
    要的就是一鸣惊人,如果不这样,如何能让人惺惺相惜,有借口再聚首。
    陈正华面上也看出惊喜,爽朗大笑道:“姑娘的文采一等一的好!学生不如也。”
    你不如,那我们就更不如了。
    一位士子不赞同:“季玉兄,此句不甚妥,既然在周遭早已有朱红的色彩,既而荷花“泛红光”也就显得不突出,不光彩夺目。”
    话音落下,亭中的学子有几人立马附和称是。
    陈正华却是微微摇头,继而朗声说道:“此句正是刻意求工,让全诗完美无缺。
    在场学子细细论品一番他的话,不禁暗暗点头。
    “学生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姑娘成全。”
    陈辰牵平微弯的唇角,语气淡淡道:“公子请说。”
    面对陌生男子突兀的请求,当然要慎重。
    “这句诗是姑娘所作,烦请姑娘帮学生将这句诗题上。”陈正华看出她的警觉,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
    陈辰毫不扭捏就应下:“小事一桩,我可以代劳。”
    说罢,眼睛扫过小桃。
    小丫头会意,上前石桌旁拿起笔墨和那首诗走回来,往护栏上铺开。
    陈辰在护栏上写诗,背对着亭中,所以无人看到她多写了几个字。
    小桃看见,将纸张折叠好才交还。
    陈正华接过,直接收入袖中,“多谢姑娘。”
    陈辰微微点头,转身要离开。
    “姑娘且慢。”
    “公子还有事?”陈辰蹙眉,面现矜持。
    陈正华仿佛没看出少女的不耐,一双灿若星辰的眼眸落在她身上,似有化不开的情意:
    “学生陈季玉,在太安城太学求学。不知姑娘府上是何处?”
    一旁的士子们都啼笑皆非,没见过这等不要脸皮的登徒子,人家姑娘都不想搭理你,还不知羞耻,硬是要搭讪。
    才子佳人的美谈,轮不到你身上。
    替你写了一句诗,就想有后续?
    “信阳陈家。”
    陈辰面色平淡,简洁回两个字就离开了。
    这姑娘竟然作出了回应,我收回刚才的话,一名士子暗暗叹息,陈季玉的桃花运旺啊,邂逅美貌的姑娘,得姑娘相赠一句诗文,姑娘还通报了家门。
    恐怕,此后少不得被引为美谈,让人乐道称颂,羡煞我辈读书人。
    美谈么?
    谬也,叔侄二人都是演技派高手,临场加的戏份,事先都没有通过气。
    陈辰为的,是有了众目见证的相识,日后她要见小堂叔也有借口,而小堂叔也有理由。
    陈正华是随机应变,随她意思。
    。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